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204部分

明帝-第204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当真?”索尼一激动,忘记掩饰自己的情绪,全然被熊汝霖看在了眼里。 
  “当然,索兄认为我有那胆量犯那欺君之罪吗?”熊汝霖反问道。
  “多谢熊兄成全!”索尼一个长揖而下。 
  “不敢,索兄太见外了。”熊汝霖伸手轻扶索尼道,“这都是皇上的恩典,我可不敢居功。” 
  索尼的一腔心思都已经转移到明日如何见崇祯皇帝身上,该如何说才能让明朝的皇帝同意开放更多的互市,买更多的铁、铜还有食盐、粮食和布匹等等,大汗急需这些。于是随便找了一个肚子不舒服的借口,与熊汝霖分道扬鏣。 
  朱影龙实行驱虎吞狼策略的同时更加严厉的打击边关走私,因此虽然边关互市大开的同时,走私慢慢的绝迹,出现了求大于供的局面,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蒙古和后金物资紧缺,要按照以往,皇太极直接就提兵叩关,抢夺明朝的边关城镇了,而现在他现在军马需要休整,还有既定的国策使得他暂时不愿意与明朝过早的交恶,毕竟双方已经签订了兄弟盟约,和平共处,二来,他还没有造出火炮,面对以善守著称的袁崇焕,在对方犀利的火器下,赢面实在太小了,所以他才派索尼前往北京,希望能让明朝松一下口带,等自己打下朝鲜之后,就不需要过多倚仗明朝的边关互市了。
    正文 第十五卷:遍地烽火之第十二章:龙凤呈祥(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5 本章字数:2927
    日,索尼早早的起来,穿上了明廷新规定的藩属国公 明皇帝必须穿的专门服饰,早早的就来到宫外等候。 
  当朱影龙从  勤宫出来的时候,索尼已然在宫外候了近两个时辰,他不敢随意离开,他不知道大明的皇帝会什么时候传召他,而身上肩负的重任也促使他一定要等下去。 
  “索尼来了吗?”朱影龙回到养心殿南书房处理政务已有一段时 间,始才想起自己要单独召见一些索尼这个外臣。 
  “奴才听说他一早就在宫门外候着了。”徐应元躬身回答道。 
  “你怎么不提醒朕一下呢?”朱影龙微怒道。 
  “皇上,此等蛮夷小臣,晾一晾,杀一杀他的傲气也是很应该 的。” 
  “算了,也差不多了,去传过来吧。”朱影龙懒得跟徐应元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瞧不起女真人又不是徐应元一个太监身上特有的现象。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索尼紧跟着徐应元,低着头走进了养心殿南书房。 
  “外臣索尼叩见大明皇帝陛下!”索尼头未抬,只是上眼皮向上翻动了一下,看到了端坐在御案之后的朱影龙,跪拜道。 
  “索尼是吧?” 
  “外臣正是。” 
  “平身吧。”朱影龙正眼都不瞧索尼一眼,皇太极未免也太看不起自己这个皇帝了,派身边一个一等侍卫就来与朝廷谈扩大边境互市这样的大事,未免有些儿戏了。 
  “谢大明皇帝陛下!”索尼大声道了谢,站了起来,眼珠子微微扫视了书房的摆设,与皇太极的书房不同,少了几分杀伐之气。却多了几分书卷之气,摆设也不怎么奢华,暗红色的色调,御座上的朱影龙黑色镶金对襟龙袍,如果静止不动,仿佛能与这南书房融为一体,看不出彼此来。 
  “你托理藩院主事熊汝霖进言,说要单独觐见朕,有什么事情 吗?”朱影龙虽然眼神是对着手中地奏章,实则余光不断的观察站在离自己怕有三丈之远的索尼低垂的脸上。 
  “我大金天聪可汗陛下想请大明皇帝陛下扩大边境互市。” 
  “怎么个扩大法。锦州条约中不都是规定好了吗?” 
  “就是将生铁、铜器、粮食、食盐、茶叶、布匹丝绸等供应量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一倍。”索尼道。 
  “原来是这样,不过朕的国家今年也遭了灾,陕西的旱灾都五年 了,还有山东的蝗灾,朕也非常困难,每年答应给你们供应已经是朕的极限了!”朱影龙不紧不慢的道,“朕总不能让自己地子民饿着肚子,挨冻将这些东西给你们吧?” 
  “那大明皇帝陛下为何对察哈尔蒙古却大开方便之门,外臣听说,皇帝陛下给他们源源不断的运去了大米、食盐、布帛甚至美酒。铁器和精美的铜器?”索尼毕竟年轻。没有太多的政治经验,一下子就跌进了朱影龙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那不一样,人家是用黄金跟朕换回去的,林丹汗又是朕的岳父。朕总不能对自家人也那么苛刻吧?”朱影龙微笑的解释道。 
  “那我大金也是大明的兄弟之邦,既然是兄弟,皇帝陛下难道就不顾兄弟情谊了?” 
  “我们汉人有句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索尼愿闻其详!” 
  “这句话就是。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之间。尚要账目清明。索尼。你说朕是不是要跟你家天聪可汗算清账目呢?” 
  “什么账目?”索尼错愕道。 
  朱影龙呵呵一笑道: 
   以扩大一倍的上述所说物资地供应量,但必须要以高 价格的三成购买。要知道短时间内调集你们需要的这些东西,商人们没有巨大地利润是不会用尽全力的。” 
  “三成?”索尼瞪大眼珠道。 
  “三成并不多,朕又没有拿你们一分钱。”朱影龙笑道,他是拿不到皇太极一分钱,但他可以从卖这些物资的商人们身上抽取重税,就算抽去一成半,仍然有非常可观的利润。 
  “那察哈尔蒙古他们?” 
  “一样,朕做生意从不以大欺小,买卖公平,这一点你大可放 心。”朱影龙脸上浮现出商人式和气生财地笑容来。 
  “这个外臣一下子做不了主,需要请示一下我家大汗!”索尼完全按照朱影龙预定的思路往前走,原本以为说服大明皇帝要费很大的劲 儿,却发现自己地目地很快就达成了,却似乎更加困难了,事先想好地说辞几乎一句都没有用上,自己根本是让人家牵着鼻子再走,好像根本就是来谈生意的,关键就是一个“价格”,其他地似乎不成问题。 
  有了新式的炼钢法,钢产量迅速增长,将会迅速替代民间各式各样的铁器,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这些铁器收购上来,再以铁器市价的一点三倍卖给后金和蒙古,这样赚钱的生意,不做简直就是傻子,当然也不必担心后金和蒙古买了这些铁器之后回炉打造兵器继续起兵犯关,因为朱影龙已经决定抛弃原来的冷兵器作战方式,打造一支全热形的军队,这就是处于异常保密中的京营新军。 
  年关快到了,国库又捉襟见肘了,钱不是没有,而是不能随便挪 用,岳父的钱不也就是自己的钱,花一花也是应该的,皇太极小弟的 钱,都是一家人,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小弟孝敬大哥也是应该的。 
  兄弟打架,打完了还是兄弟,不管是打完了之后是哥哥听兄弟的,还是弟弟向哥哥屈服都是一家人的是,偏偏有些不安分的外来邻居,就是喜欢管人家的家事,这一年十一月底,台湾热遮拦城的红毛番子(荷兰人)与郑芝龙因要求与中国大陆贸易的合法权力的谈判破裂,双方舰队在金门一带遭遇一战,船上移民台湾的百姓死伤上千人,一百多艘大小船只被毁,荷兰人也没有捞到好处,也有一艘大舰被击沉,一百多荷兰士兵成为海地植物的肥料,虽然看似郑芝龙赢了,但荷兰人仅仅凭借二十艘舰船与郑芝龙的数百艘舰队打成平手,尤其是荷兰人先进的战 舰,舷侧火炮的设计,舰船的吨位已达千吨之上,火炮装备在六十到八十门之间,反之郑芝龙的船舰,最大者不过四百余吨,火炮仅有四门到六门之间,尽管数量和舰队的总吨位上超过人家,但在质量和总体力量上比人家只低不高。 
  朱影龙接到这个消息,也只能叹息一口气,不管怎么样,郑芝龙打的是荷兰人,是外来的侵略者,尽管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人利益,没有败已经很不错了,也让朱影龙看到了渡江作战的好的时机,发生这样的海战,荷兰人是不会罢休的,郑芝龙的海盗舰队能北上进入长江水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明年开春,新军装备差不多能生产出来,解决南明的时候到了,尽管他与朱影龙预定的时间内提前了,但时局瞬息万变,如果苗疆拖的太久的话,对大明的财政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留有预算应付突发事件,所以朱影龙决定提前收拾魏忠贤。 
  下一卷:第十六卷:席卷大西南
    正文 第十六卷:席卷大西南之第一章:沅州之争(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5 本章字数:2915
    ,左将军身中剧毒,刚才您为何不向那卓巴索要解药 至山门外,待其返回,郑南生忍不住问洪承酬道,这原本就是此次与卓巴会  的目的,为何两人见面之后尽顾着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正事却只字未提? 
  “如果本帅真的向其索要了,卓巴会给吗?”洪承酬笑笑反问道。
  “当然不会。”郑南生脱口就道。 
  “这不就结了,既然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何必自取其辱呢?”洪承酬道。 
  “可是,可是……”郑南生想反驳,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了,而且洪承酬所说的也的确是这个理。 
  “可是本帅与那卓巴一句正经事都没谈是不是?”洪承酬哈哈一笑道。  
  “其实我们什么都谈过了,只不过你未能听明白而已。”洪承酬神秘的一笑道。 
  “都谈过了?”郑南生喃喃自语道。 
  “本帅与那卓巴谈论书法之时,卓巴说本帅的字锋芒毕露,力道过刚,转笔之处容易刚而易折,意思是说本帅过于咄咄逼人,可能就会在  州城下折戟沉沙。而本帅则说卓巴的书法过于追求完美,每一个字都精心勾勒,挑选出自认为是最好看的字体,然后组合在一起,实则是钻进了书法艺术的死胡同,自认是完美的,实际上是破绽百出,强调单个的突出,而忽视了整体的布局,即便是每个字都是最好的,也只能是写的好看而已。”洪承酬笑着解释道。 
  “大帅是说卓巴越是精心的设计圈套让大帅钻,越是破绽百出,大帅只要按既定的战法打下去,坚定信念不动摇,卓巴便不能把大帅如 何?”郑南生眼睛一亮道。 
  “那大帅与卓巴下的那盘盲棋呢?” 
  “其实在棋力上本帅远不如卓巴。卓巴地棋艺精湛堪称过手,至于本帅为何与他能下一个平手,其中有两个关键,一是,他不了解本帅,同样本帅一开始也不了解他,而本帅一上来就是不要命的打法,使其误以为本帅棋力有限,卓巴由于谨慎的缘故,所以想到的是防守。因此本帅估计卓巴并没有真正带过兵,应该只是军师型的人物,而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不是智谋,而是勇气,是人,所以尽管我的防守漏洞百出,但我的进攻却势如破竹,所以卓巴一开始只能被动的防守,直到他凭借精密的算计,一步一步地稳住棋局。守中有攻,意图迫使我防 守,而这个时候我一旦改变策略防守的话,那输的一定是本帅。所以我不管有多么大的损失,一直进攻,再进攻,卓巴完全不能适宜本帅这样的打法。本帅不要损失,他不能不要损失,因为他输不起。所以我们只能算一个平局。当然如果放在真实的战场上。本帅未必能承受的住这样的损失,所以说。本帅不一定能在战场上赢得了卓巴。”洪承酬说到最后神情颇为凝重道。 
  不身临其境是绝对不会明白的,难怪那个时候郑南生看到洪承酬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原来不仅仅在棋力上斗,还在双方各自地意志力上面在斗,心道,不要说记住每一步棋,在对方的压力下恐怕撑不到一刻钟,整个人都崩溃了,难为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上司居然能与对手坚持到保持不败的境地,皇上选这样地人前来湘西,真的是选对了。
  “我军现在已经推进到了  州城下,难道不攻城吗?”郑南生不解的问道。 
  “攻城,为什么要攻城?”洪承酬笑笑问道。 
  “不攻城,大军驻扎在  州城下干什么?”郑南生错愕道。 
  “等人家 
  “等人家来攻?”郑南生低头自言自语道了数遍,待到抬头一看,上司主帅洪承酬已经在自己前方十丈之远了,忙大踏步的跟了上去。 
  “郑参将,一会儿回到军中,你立刻拿我地令箭,率一千人马给本帅将寒林寺团团围住,寺中所有僧侣全部都给本帅扣押到军中,然后一把火把寒林寺给烧了!”洪承酬走着走着,好似想起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匪夷所思的光芒,给身边的郑南生下达了一道这样地命令。 
  “啊?”郑南生本想问个究竟,却看到洪承酬一张冰冷阴鸷地脸,吓地把话缩了回去,道:“标下领命!” 
  “师父,洪承酬这个人难对付吗?”说话的赫然是寒林寺中地那位知客色,而他面对的人却是苗疆的大智者卓巴,想不到这两人居然是师徒关系,洪承酬要知道这个秘密,恐怕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 
  “洪承酬此人年纪轻轻,心计才智都不在为师之下,加以时日,必将成就非凡,此人若能遇一明君,当为宰相之才,只不过杀性太重,但依然可成为一代名将。”卓巴赞叹道。 
  “师父何不说服他归顺大王?”行空眼神再也没有那修行数十年的平静淡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切的渴望。 
  “行空,你想的太简单了,这样人智慧超群,大王虽然声势浩大,但比起大明朝廷来说,湘西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不是闹的太凶,若有是以往,朝廷也不会把过多精力放在我们这里,而现在朝廷一连派了两位钦差大臣,一位是苗务大臣,一位就是洪承酬这位平叛大臣,说明朝廷对湘西给予的关注加强了,就目前双方力量对比,朝廷虽然兵力只有我们的二分之一,但整体战力却在我军之上,洪承酬身为主帅,又怎么会投靠他们汉人眼里的苗蛮子呢“”卓巴分析道。 
  “师父教训的是,徒儿记住了。”行空崇拜的看了卓巴一眼,羞愧的低下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