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3部分

明帝-第3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宫中朱影龙算是领教到了魏忠贤的力量了,他署理东厂,居然在宫中举起了内操,训练武阉,虽然朱影龙不知道这个历史时空有没有武功,但几次偷偷的看过武阉的操练,让朱影龙大大的吃惊了一把,明朝宦官干政最为严重,皇宫内的太监最多的时候有七万多人,朱影龙为写架空崇祯的小说看到这篇资料的时候嗤之以鼻,整个紫禁城才多少人,光太监都这么多,如果算上宫女,那还不吓死人,一个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分一下,每个人居然有上千的太监服侍,这也太夸张了,不过今天他亲眼见到了一点都不夸张,他的贴身小太监徐应元偷偷告诉朱由检,宫内有这样训练有素,个个裹甲出入的武阉就有上万人,全部隶属东厂,加上外地派出去的监军太监,督运太监等等,还有南京留守太监,朱影龙算了一下,还真的有那么多,想想,一下子阉割到七万多男人,朱影龙觉得浑身毛骨悚然,明末人口急剧下滑,据朱影龙的研究,保守估计七千万到八千万之间,也如果男女各占一半的话,太监式的男人就占了男人的千分之二,不算外面自宫没有进来的,平均每一千个男子中就有两个是太监,朱影龙不敢在分析下去了,这些太监不但把自己阉割掉了,也阉割掉了汉民族的血性,虽然说把明朝灭亡归罪于太监之手有些偏激了,但百姓在没有活路下争先阉割进宫做太监成为明朝末年的一大讽刺,这只是史书和野史上留下来的数字,实际上或许比这个更多,朱影龙不由的凄然了,一股力不从心的感觉顿时涌上了心头。
  另一个让朱影龙惊讶的,这些武阉不但习武操练,还操习火器,在朱影龙这个外行人看来似乎战斗力还不弱,当然实际战斗力他根本无从得知,不过倒是对他们手中的火器起了兴趣,朱影龙在后世时空不是什么军事发烧友,但由于涉及到要写架空崇祯,专门补习了火器的知识,明朝的火器,主要是火铳基本都是火绳式的,这种火枪最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一遇到大雨就根本用不了,还用填充火药,使用起来技术含量还比较高,由于这个时代的炼钢水平不怎么样,所以这种火绳枪很容易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发热爆膛,明朝号称百万大军,这种火绳枪装备了五分之一都不到,可见生产成本不低,虽然他也纸上看到国遂发枪的制造图纸,但朱影龙除了在大学军训的时候打过几枪,经手不到几分钟,根本不可能让他去研究一下构造,所以他一看到这种火绳枪就惦记上了,期望能搞到一支研究一下,不过宫内危机四伏,就是他那便宜哥哥宠幸的妃子不符合魏忠贤,说杀就杀,特别是那个什么“奉圣夫人”客巴巴,三十多岁了,妖艳的不得了,按照朱影龙的认知,这位奶妈不但是抚养了天启帝,还是天启帝的性启蒙老师,偏偏天启帝就喜欢那个调调,每次见到她朱影龙都自动躲得远远的,要么就装傻充愣,客巴巴见着他也是爱理不理的。
  随着朱影龙的渐愈政策奏效,天启帝对他的限制不向那么严格了,朱影龙不知道以前的朱由检市场偷偷出宫,天启帝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自从他出事之后就不再闭眼了,渐渐的,朱影龙融入了皇宫的生活,虽然枯燥,但身边的几个太监和宫女到还不错,对他这个主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宫女嫣红也是一个美人胚子,照理说朱由检生活在皇宫这个大染缸内早就破戒了,不过经过朱影龙的观察,似乎勖勤宫内所有的宫女除了嫣红对他特别亲近之外,其她的都极守本分,后来才知道这是他那位皇嫂之功,勖勤宫的宫女都是她亲自指派的,朱影龙也想不到自己在大婚前还是原封不动的一个处男,颇有些感慨,当然这未必全是张皇后的功劳,以前的朱由检洁身自律才是最重要的,想到这里他不禁替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的朱由检惋惜,希望他在另外一个异世界活的好一点吧!
  其实朱影龙也是算着日子过,他清楚的记得今年十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和左都御史高攀龙要严惩御史崔呈秀,这个御史崔呈秀可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魏忠贤假传圣旨,斥责他们二人是“朋党”,做皇帝的哪个不怕下面的官员结成朋党威胁自己的统治,赵、高二人被迫辞职,时副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获罪,佥都御史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等七十多名东林党的官员联名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更是恨之入骨,于是有意的有捏造罪名,把副都御史杨涟和佥都御史左光斗等人削职为民,后来在魏忠贤的逼迫下,首辅大学士韩爌也被迫辞职了。
  随后的十一月十四日的天启帝的生日,也就是所谓的万寿节,督师山海关的大学士孙承宗打算回京朝贺,但被魏忠贤所阻,天启帝不辨忠奸,一道“无旨擅离信地,非祖宗法。”旨意令其返关。朱影龙只叹自己无能为力,暂时帮不了这些忠臣良将,不过出去就不一样了,既然要跟天斗一斗。看历史是不是真的不可以改变,这些人才一个都不能放过。
  工部传来消息说信王府已经修葺一新,工部奏请天启帝让信王前去验看一下是否满意,毕竟那座府第将来是信王居住,当事人的意见还是要尊重的,魏忠贤也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上作文章,自然代天启帝朱批一挥,准了工部的所请,让朱影龙总算有一次呼吸紫禁城外面空气的机会了,内心非常的兴奋,表面上还是要装出傻傻的样子。
  老惠王府不大也不小,位处城西,位置呢偏僻了一点,不过胜在幽静,朱影龙十分的喜欢这里,老惠王不时神宗皇帝得宠的皇子,府第自然也就差了许多,都混到商贾里面来了,足见魏忠贤根本是拿他这个信王开刷,也好,历史要是按照轨迹往下走,魏忠贤你是死路一条,如果不是,对不起,嘿嘿,死的更惨!
  北京城曾有这么一说:东贵西富,南贱北贫,把京城的住户形容的非常的贴切,东面的住的都是高官显贵,西面呢,各地的豪富大商,北面最普通的百姓,南面哪是京城有名的八大胡同,可能在明代还不怎么显名,不过哪里确实是烟花遍地开,一到晚上,京城的人有一半在哪儿,朱影龙早就想见识一番,不过魏忠贤代他便宜哥哥下的旨意是让他天黑之前就要回宫,所以就只能望兴而叹了,不过以后可就有机会了,朱影龙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王爷,我们该回宫了!”跟在朱影龙后面的徐应元焦急的道,以前晚一点回去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不同,万一这傻傻的信王爷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自己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朱影龙知道,自己就是在外面待一夜都没事,可身后的太监可就倒霉了,不死也可能要脱成皮,这就是规矩,也只有等自己登基为帝的以后改革了,于是十分顺从的跟这回到那暂时的鸟笼了。
    第一卷:韬光养晦 第四章:大婚
     更新时间:2008…4…7 13:45:44 本章字数:6903
  信王大婚就在这阉党横行京城,为祸天下的1624年底举行了。
  天启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搬移;
  十二月初八午时当冠;十六日辰时纳征发册;二十一日安床。
  天启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卯时开面;二月初三卯时迎亲,信王出府成婚,二月初五百官到信王府朝贺,二月初六与王妃行庙见礼。中间跨度居然有两个月,朱影龙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一般让人摆布,到不是他不想主动,他实在受不了这些繁琐的规矩,索性就听之任之了。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他不愁吃穿,恐怕暂时享受不到,金榜题名不用想了,他朱影龙没这个份了,他乡遇故知,举目无亲,不过人都算是故知吧,洞房花烛倒是弥补他心灵的创伤,想不到自己也会有娶老婆的一天,而且一娶就是三个,真是恍如梦中一般。
  烛影摇红,身穿大红吉服的朱影龙在灯下发愣,虽不曾圆房,历时近两个月的大婚,朱影龙与三女之间相互已经熟悉了,史书没有骗他,三女俱是少有的天姿国色,特别是田氏,姿色还略在周氏和叶氏之上,生的花容月貌,国色天香,若不是朱影龙顾及自己现在这副身体才十五岁,以他后世二十五岁成熟的心智早就忍不住与三女行那云雨之事了。
  今日礼成,朱影龙也带着三位王妃正式住进了信王府,张皇后还把自己的心腹太监王承恩指给了朱由检,勖勤宫的宫女、太监一应人等也都归入现在的信王府。
  入住的第一晚他就开始犯愁了,照大婚规矩,礼成第一晚他应宿在正妃周滢宁的房中,但他怕自己把持不住,沉迷于男女之欲之中,这就有了刚才在灯下发愣的情形。
  “王爷,您该歇息了!”嫣红小脸通红的提醒傻乎乎的朱影龙道,作为信王的贴身婢女,她有责任提醒一下少年王爷,在乌烟瘴气的皇宫内,她早就通晓男女之事了,俗话说的好,日久生情,小丫头早已经将一缕情丝系在这位少年王爷身上了,朦朦胧胧的只是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罢了,朱影龙早就看出来了,不过他知道这丫头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信王朱由检,而不是现在这个,所以朱影龙唯有在心中苦笑,对嫣红的提醒也只是含糊的应了一声。
  小丫头离开了皇宫,自由了许多,行事也没那么多顾忌了,看自己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就先出去了,屋子里就剩下一个坐在桌边头疼的朱影龙和一个端坐在龙凤大床边美丽端庄的少女,只见她脸颊上还挂着泪珠,想必是对自己命运感到无奈,少女怀春,本希望嫁得如意郎君,到头来却嫁了一个痴痴呆呆的丈夫,虽然是王妃的身份,但一辈子的幸福算是完了?
  决定了,朱影龙站了起来,自己现在这副身体的年龄还小,不宜行那男女之事,还是等两年再说,有两年的时间,先培养一下感情,凭自己的能力让三女爱上自己还不是易如反掌,虽然他也想着三宫六院,但要有本钱享受才行,所以他毅然暂时压下身体的欲望,平静的走到周滢宁的面前,轻轻的替她抹去了眼角的泪痕,温和道:“今晚你一个人睡,本王去书房睡。”说完也不多解释,拉开房门走了出去,扔下可人的周滢宁不知所措的坐在房间内。
  初春的气息还带着一丝的湿润,朱影龙深呼吸了一下,信王府他早就熟悉,走进自己的书房,应该是他叔叔惠王的书房,点亮蜡烛,虽然他来过多次,但这书房还是第一次来,室内早已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这是圈椅,明朝的家具业是举世闻名,圈椅就是明朝特有的一种家具,后世的许多椅子都是以圈椅为模本设计出来。
  再看书架上的藏书,俱是些朱程理学的东西,部分子集,几部有名的史书,朱影龙在后世最讨厌的就是朱程理学那什么“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理论,简直就是把儒家真确的学说给阉割掉了,宋朝的软弱和这种阉割掉的儒学有相当大的关系,甚至还影响到了明清两朝,臭名昭著的科举八股就是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最大毒药,朱程二人实在是罪莫大焉,所以朱影龙瞧都不瞧,反而去找那些志怪之类的书籍,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本《山海经》,没有办法,将就着看吧,于是就在灯下一字一句读了起来,一页还没读下,哈欠连天,趴在桌上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蜡烛已经燃尽,天也大亮了,朱影龙在院子内打了一套太极拳,已经有四五年的造诣了,一张一合间,已经深蕴太极个中三味,可惜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有真的内功,太极是一门养气的内家功夫,自己也算连得相当的有味道了,可就是没有那个所谓的气出现过,不过这倒是一套非常好的健身功夫,有了它,一年之内,自己的这副瘦弱的身体就能有一个不错的进步,最起码也不会走几步路,就有些气喘了。
  “王爷,好拳法!”朱影龙正全神贯注的打拳,丝毫不曾发现自己身后居然多了一人,顿时一惊,悔恨自己得意忘形,警惕性下降,转过身去一看,是王承恩,顿时松了一口气,王承恩在历史上是个忠君刚烈的太监,在明朝那么多太监中,他还算是比较好的,他还是张皇后的心腹,与魏忠贤不睦,此人倒是可以用,朱影龙心中飞快的思考着,今天这一幕已经被他看到了,若再装傻充愣掩饰反而不好,况且自己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能信耐之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影龙知道,如果不打造出一个忠于自己的班底,别说改变历史了,就是保命都难说,因为历史上的那个朱由检已经变成他了。
  “你都看到了?”朱影龙冷冷的道。
  王承恩看到朱影龙的这套拳法也是大吃一惊,从没有听说信王会武呀?不自觉的出口赞了一句,在他现在看来,眼前的信王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幼稚的脸上突然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心中不由一颤,似乎想到了什么,忙跪下口中忙道:“奴婢看到了。”
  “你觉得本王这套拳法如何?”朱影龙淡淡的问道。
  越是平静,越是可怕,王承恩居然在这么一个少年王爷面前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这是从未有过的,就是在张皇后面前他也不曾有如此感受,如同被火烤似的,低头道:“王爷的拳法虽然不错,但华而不实,不堪实用。”
  朱影龙知道王承恩心里在想些什么,但他居然还能在情形下据实明说,顿时印象上有好了几分,收服之心更甚,道:“想必你也猜到些什么了,本王想知道,你会把今天看到的东西告诉什么人?”
  王承恩此时再不明白他就是傻瓜了,他也知道自己虽然是皇后跟前的太监,现在被皇后指给了信王,信王才是他以后的主子,该对谁效忠他应该明白,忙道:“奴婢不会告诉任何人,奴婢以后就只听从王爷您一个人的了。”
  聪明,识时务,朱影龙知道王承恩这样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收服的,其实他也知道他最多也就是回去告诉张皇后,张皇后就是知道了也就是放在心里,不会出去乱说,更加不会告诉魏忠贤,所以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含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