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311部分

明帝-第311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检,投靠了皇太极。因此舍弟才得以安全返还。”崔呈秀赶紧道。 
  “朱由检刚愎自用,伪诏夺取帝位,大逆不道,众叛亲离是应该 地。”许显存忿忿的道。 
  “不错。不错……”许显存这一句自欺欺人的话语居然引来了魏忠贤手下干子干孙还有走狗爪牙一阵附和,神情颇为激愤。 
  还有的人居然当众盛赞起“毛文龙”来,却丝毫未看到魏忠贤的脸越来越黑,虽然他弄权专势妄图改朱家江山为魏家江山。但起码还不会去给夷狄蛮酋当奴才走狗,毛文龙虽然反了朱由检,但也做了汉奸。这也就是反了大明吗?自己现在用的还不是大明的旗号。也不等于反了自己吗?这一点魏忠贤倒是清楚的很。 
  “够了!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魏忠贤淫威犹在。这一吼,被召过来的走狗心腹个个噤若寒蝉。眼巴巴地朝主子脸上瞅过去,看到魏忠贤那种黑脸,心里顿感瓦凉瓦凉的,聪明的反应过来的,顿时明白前因后果,赶紧闭口低头,目光四处游扫自己站立地那方寸土地,不明白 的,瞪大眼睛等魏忠贤嘴里的下文,脑海中一片浆湖,不知道九千岁大人突然生的哪门子气。 
  “呈秀,你继续说。”魏忠贤嘎嘎一笑,显然很满意手下这群人地表现。 
  “是,干爹。”崔呈秀努力平静自己的情绪,继续道,“舍弟一直在毛文龙哪里做客,本官也曾几次命人前去要求其释放舍弟,奈何毛文龙一直否认舍弟就在东江,现在毛文龙突然投靠金人,舍弟也就落入金人的手中,金人蛮夷为开化,一切以利益为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金人抢走地东西还有归还地例子,舍弟既然在金人手中,断然不会轻易放 还,因此孩儿猜想……” 
  崔呈秀地话煽动性很大,一番说辞几乎让魏忠贤和在场的一半爪牙走狗认同,而最后却把是否见自己兄弟地选择权交到魏忠贤的手里,崔呈秀更加要求在魏忠贤的心腹中再选一人与他同去。 
  魏忠贤的心思,现在后金离南京十万八千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而且在他的眼里也从来没有把一个蛮夷小族放在眼里,顶多是要些财帛美女什么的,如果能说动对方攻击骚扰辽东,迫使朱由检放弃南征围攻南京,花些代价也是可以承受的。 
  一番商议下来,魏忠贤亲自点将,让最信任的太监李朝钦与崔呈秀一道前去秘密会见崔凝秀。 
  崔呈秀终于见到了失散了一年多的兄弟,两兄弟见面自是一番希 
   ,崔凝秀的妻女家眷早已被朱由检软禁监控,虽然在 毛文龙美女美酒无限量的伺候着,但他此时却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一 个。  
  很快,在崔氏兄弟的斡旋下,南京明廷与后金达成一系列秘密协 议,其中包括割让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册封皇太极为大金可汗,每年进贡财帛多少,还有承认朝鲜以后是金人的国土等等,作为条件,皇太极答应在协议签署之日起,出动兵马袭扰辽东以及大明北方边关诸镇。迫使朱由检从江南退兵,让南京明廷有时间芶延残喘,甚至慢慢的收复失地,当然皇太极也不会无限制的对辽东用兵,只答应一年的时间,一年过后金人自己也要修养生息。 
  病急乱投医,魏忠贤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已经到了  驴技穷地地步,而皇太极也有顾虑,他要是签了这么一个秘密协定。就等于说完全撕毁了先前与朱由检签订的锦州条约,后金刚经历过大战,虽然他有把握认定明廷不会跟他大打出手,而他也需要一段安宁和平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如果南京明廷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或者根本没有一点能力与朱由检对抗的话,皇太极签了这个秘密协定等于说引火烧身,到时候明朝关闭所有与后金接壤的马场,再海上封锁自己,到时候对他绝对是个灾难。 
  巨大的利益同样伴随巨大的灾难。人说福兮祸所依就是这个道理,而切这份条约基本上对南京明廷没有什么太大的约束力,魏忠贤到时候赖账,皇太极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以所这份所谓的秘密条约对南京明廷来说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对皇太极来说除了名义上他可以提兵战局山海关以外地土地,但这部分土地上驻扎了几十万大军,不是说拿就能拿的到的。 
  所以皇太极答应签这份秘密协议的条件是。南京能有跟朱由检一战的能力,若是连这个条件都不具备,皇太极根本没有必要冒两面开战的危险。朝鲜未平。再对上屡次打败自己的明朝军队。他还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有了强援,魏忠贤一系的官员都精神一震。虽然这个强援隔着千山万水,但有总比没有好,起码皇太极这个蛮夷之酋承认了南京明廷的正统性。 
  不过令魏忠贤揪心的是,但作为特使之一地林荣虽然答应了所有条约的内容,但迟迟不肯签约,但通过崔凝秀的关系,有意无意的透露给魏忠贤一条讯息,那就是暗示南京明廷不能坐在家里等,起码要打上那么一到两场胜仗,让他相信南京有能力与朱由检对抗,否则这个条约只是一纸空文,还有南京城能在朱由检地攻击下能坚持多久,若是等不到皇太极出兵,南京城就陷落了,那这份秘约落到朱由检手里,那可麻烦了,虽然皇太极不怕,但为了后金利益,明廷要是关闭与后金交易的所有马场,十天半月没关系,一年两年可就麻烦大了。到时候愤怒的族人买不到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有贵族地奢侈品,他的汗位都未必能坐的稳。  
  明白了后金皇太极地意图,魏忠贤心中也逐渐倾向于分兵,而此时熊廷弼遵照袁崇焕地指示在与汤世隆地对峙过程中一边整合手中的兵 马,提高他们地战斗力,在战斗中练兵,同时做出一副与之势均力敌的假像,双方十几万大军交织在一起,鏖战数日,维持略占上风的姿态。
  同时暗影的人秘密的开始接触汤世隆的副将徐允祯,在大义下,徐允祯慢慢的放下了对南京明廷的幻想,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假像下不断的建议主帅汤世隆请派援军,消灭熊廷弼的十万大军与南京城外。 
  汤世隆本来见郑芝龙被俘后,打算熊廷弼大军一到,稍微抵抗一下就率军投降,哪知道对手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当下认为敌人都是被朝中那些无能的将领夸大了,既然自己能凭借五万人与对手十万人打的不下上下,自然断了那份投降心思,徐允祯这一请求正中下怀,幻想着打败名名震天下名将之后的风光,当即提笔书写奏折要求朝廷增兵。 
  而高启潜也逐渐被太后许蓉蓉信任,虽然还没有完全倚为心腹,但韩赞周去后,许蓉蓉身边信任之人不多,许多事情也问他的意见,高启潜也没有着急表现博得更高上位,话从来都是说一半留一半,这样反倒让许蓉蓉对高启潜更为信任,因为她认为高启潜是聪明人,比以前的韩赞周更聪明,更知道进退,因此很快高启潜在皇宫中的地位渐渐高了起来,加上他又照顾被下了大狱的韩赞周,有情有义,太监们也都愿意跟这种人结交,起码不会踩着上司的鲜血上位的人都值得一交,高启潜接受韩赞周遗留的势力也更加快了。 
  在高启潜的影响下,许蓉蓉也逐渐倾向于分兵,在这一个大形势 下,南京城内君臣意见达到了一个高度统一,分兵已然成为共识。 
  虽然并不完全清楚崔凝秀来南京的真正目的,但也能猜到七八分,故意的放走崔凝秀,放长线钓大鱼,这恰恰就是朱影龙所要的结果。
    正文 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五章:悲城南京(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4 本章字数:2459
    的五万大军在十多天的对抗中损失三成,加上以阎鸣 万援军,勉强在与熊廷弼相当,正当他雄心勃勃、沙场点兵挥掣方遒,一举击败当世名将熊廷弼之时,却发现部下大部分已经叛变,在副将徐允祯的串联下,上演了一场阵前兵变的好戏,援军统帅阎鸣泰甚至在莫明其妙的情况下就被徐允祯安排的亲兵擒下,六万援军未发一枪一弹,就成了俘虏。 
  援军统帅阎鸣泰本来就预感这一次派他分兵驰援汤世隆是有去无 回,等到胡里胡涂的被俘后,一切都明白了,汤世隆怎么可能是绝世名将熊廷弼的对手,分明是人家设计的圈套,诱出分化南京守军的有限力量,为将来攻城作战最大限度的减轻抵抗压力。 
  解决了汤世隆和阎鸣泰,南京以西基本上再无抵抗之力,有限的整合之后,熊廷弼留下五万战斗力稍弱之兵暂时驻守各府县,维持当地的治安,剩下十四万大军,除去炮兵一个团的编制,将俘虏全部打散编入军中,迅速向东开进,逐步完成合围南京的战略目标。 
  为了配合熊廷弼大军的东进合围计划,已经攻陷了秣陵关,占领牛首山的熊兆  暂缓了对聚宝山的攻击,并且不断的派人招降聚宝山上上伪明朝的守军。 
  很快南京外围守军军心动摇,每天都有士兵夜里逃出兵营,并且这种逃营风潮愈演愈烈,此消彼涨之下,守卫南京的兵力不断的下降。 
  很快徐允祯兵变投降,汤世隆和阎鸣泰两位大将先后被生擒,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南京,霎时。皇极殿中告警的景阳钟被手忙脚乱的太监敲响了。 
  太后许蓉蓉一个女流之辈,虽然竭力地保持冷静,但内心七上八 下,慌乱不已,身边可以依靠的就只有太监高启潜等寥寥数人。 
  “太后,皇上,微臣愿意出城与信王谈判,自古兄终弟及不是没有先例,先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传位与弟太宗赵光义,现在信王窃居帝位。但一直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若是信王尊太后皇嫂之尊,并且立先帝之子为太子,为大明社稷,为南京数十万官兵百姓,信王素来爱民,若能不用刀兵,就能解南京之围,还能保留先帝血脉不受伤害。微臣想,大义面前,信王不会拒绝的。”钱谦益一番话说的入情入理,其投降的心思昭然若揭。 
  “钱阁老。你太天真了,当初可是信王起兵作乱,若不是我等护佑太后皇上杀出重围,恐怕这天下已经是信王的了。若是按照你的意思,跟把太后皇上送到信王手上,任其宰割吗?”崔呈秀站出来大声反驳 道。  
  “崔大人所言差矣。若是信王答应我们的条件。有我等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辅助太子。信王若想暗害太后、太子亦是不可能之事!”钱谦益据理力争道。 
  “荒谬,信王若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又岂会甘愿册立皇上为太 子,不要说他自己不答应,跟随他身后那些乱臣贼子们也不会同意地,钱阁老,你是不是老糊涂了!”崔呈秀指着钱谦益的鼻子怒声斥责道。
  “崔大人,大义之下,先皇之子乃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只要我们据理力争,信王再强,也敌不过天下士子攸攸之口吧!”钱谦益脖颈泛 红,大声争辩道。 
  “胜者王侯,败者寇,钱阁老不要忘记靖难之变!”崔呈秀拂袖扭开头去道。 
  “哗啦”,大殿之上霎时间没了人声,“靖难之变”可是大明朝君臣官兵心中隐藏的最深的忌讳,从来没有官员敢公开的谈论这件事,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当年燕王夺了侄子朱允文的帝位,靖难之变,给草创的大明朝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虽然那已经是历史,但总是禁忌所在,讳莫如深。 
  眼前的情形多么地相似,难道苦难的大明真的还要再来一次靖难之变吗?不少胆小的官员已经管不住自己地腿肚子了,在瑟瑟的发抖,那一场宫难死了多少大儒官员士子至今都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 
  “放肆,哀家和皇上召集你们来,就是为了听你们说该怎么投降的吗?”太后许蓉蓉犀利地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冷冷的喝了一声道。 
  崔呈秀自知失言,忙俯身跪下请罪道:“太后恕罪,微臣情急之 下,一时失言,请太后、皇上降罪!” 
  “崔大人平身,哀家知道你一片赤诚之心。”许蓉蓉声音放缓,然后继续道,“虽然崔大人言语犯忌,但他说的却都是事实,你们当真认为,信王他接受了钱大人地条件,就会放过我们母子,放过你们这一殿群臣吗?” 
  一片沉默,许蓉蓉地话问到殿中群臣心里面去了。 
  “哀家也知道南京城守不住,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守,投降只是芶延残喘而已,列位卿家都是我大明地脊柱栋  ,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明白 吗?”许蓉蓉斥问道。 
  不少官员脸上都浮现出羞愧的潮红,钱谦益更是跪下请罪道:“微臣糊涂,请太后、皇上准许微臣辞去内阁首辅之职!” 
  许蓉蓉又岂能让钱谦益辞去内阁首辅之职,当即严厉斥责了一下,不准! 
  钱谦益本就贪念权势,形势之下,不过是做个姿态而已,至于许蓉蓉地斥责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而且目前形势下,也不容许新换一个内阁首辅,因此崔呈秀一系魏忠贤手下的爪牙并没有趁机发难,倒是客巴巴一党控制了少部分军队的官员觊觎内阁首辅的位置,奈何没有人能在才学和威望上比过钱谦益,自然被许蓉蓉一通斥责,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南京,朱影龙自然愿意,但他的条件显然不是魏忠贤和那个伪太后许蓉蓉能答应的,朱影龙要魏忠贤和一干阉党爪牙的命,为了自己的命,魏忠贤绝对不可能自己把脑袋给自己来砍,双方积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根本没有和平谈判的可能,钱谦益搞出来的谈判条件简直愚不可及,仁义道德对君子或许还有用,做皇帝的人从来没有一个是君子,人性是自私的,皇帝的心胸再开阔,那也有一个 度,什么是大义,拳头大的就是大义,钱谦益宦海十几年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实在是迂腐之极。
    正文 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五章:悲城南京(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5 本章字数:2634
    、阎鸣泰兵败后,后金秘密特使,辽东参商林荣就莫 踪了,连同失踪的还有崔凝秀,先前商定的一切秘密协定都已经成为泡影,南京明廷自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