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321部分

明帝-第321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本来是索尼以私人名义给皇太极上的一道建议折,照理说这道折子也只有皇太极或者几个极为亲信的大臣才能看到,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一道近乎秘密地奏折在金人上层掀起了滔天巨浪。 
  尤其是引起不少汉官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以生病为理由,躲在家中不肯去崇政殿上朝议事。 
  “这个索尼!”皇太极被气的不行,明人自己都还没有提出条件,这倒好,自己臣子反倒先帮人家提出来了,还闹得满城风雨,当然主观上索尼由于年轻,对政治敏感度还太浅,他才给自己上了这么一道奏 折,客观上他是被人利用了。事实上后金内部不少人已经被享乐奢侈之风影响堕落了,这些人想的不是国家进一步强大,而是想的是现在这样醉生梦死的生活能继续下去,他也开始意识到明人在边境开设马场,大量的输入丝绸、瓷器等奢侈用品的危害了,简直就是伤人于无形。 
  “大汗息怒,索尼年轻不知轻重,但向来机敏果然,此次诚然有 过,但并非所有过错都在索尼身上。能让索尼在没有一丝防备的情况下入罄的人必定是对索尼的性情相当了解之人,老臣建议对跟随索尼一同去北京地几位汉官严密调查监控,他们之中一定有人可能暗中背叛了大金,背叛了大汗!”范文程进言道。 
  皇太极虽然重用一些汉臣。但骨子里还是金人,即使他可以对范文程这样的汉臣掏心窝子,但这也只是极少一部分汉臣而已,而对绝大多数汉臣。他跟手下拿下金人贵族王侯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既用之又防之,亲疏有别。对金臣和对汉臣的信任还是不可能达到一碗水完全端平的。 
  听了范文程的话。皇太极瞬间警觉起来。这让他觉得自己前一段时间将大量的汉臣提到了次要的位置上是不是有些做的太急呢,虽然大权还真正的掌握在金人手中。但金人多是粗鄙不识字的莽夫,根本不及汉人地聪明和善于管理,恐怕不久之后,这些掌权的金人就会被汉臣架空,皇太极脸色微变,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范爱卿,这件事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本汗有些乏了。”皇太极缓缓地闭上眼睛,示意道。 
  最莫测不过是帝王心事,范文程此刻也没能猜透皇太极心中所想,只得先行跪安告退。 
  “熊汝霖,这一次你干的不错,小小的一个传言就让那索尼乱了方寸,不愧是状元之才!”养心殿南书房中,朱影龙对自己亲笔点的状 元,理藩院主事熊汝霖是大为赞赏。 
  “都是皇上运筹帷幄,小臣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料供皇上参考而 已。”熊汝霖恭敬地道,同一期榜眼黄鼎臣如今已经高出他两级,这样的差距之下,身为状元的熊汝霖岂能甘心落于人后? 
  “有没有想过到地方上任职?”朱影龙突然正色地朝熊汝霖道。 
  “这个,小臣……”熊汝霖毕竟是新科状元,一腔抱负都在治国利民之上,当初从翰林院调入理藩院还老大不愿意,现如今在理藩院干地不错,也做出一点成绩,更加能在天子身边行走,因此便觉得理藩院也不错,成天与藩国使节们玩心理战术,正如鱼得水之时,如何舍得离 开?  
  “不愿意,那朕也不勉强。”朱影龙也就随口这么一问,并没有什么特别地意思。 
  倒是熊汝霖自己会错意了,官员任命,何曾见皇帝问过哪个官员自己的意思,这是一种多么大地恩典,多么大的荣耀,若是皇上因此而产生自己不愿意为君分忧的想法,那自己这一生前途可就全毁在那一时的犹豫了,忙跪下补救道:“小臣愿意,皇上让小臣去哪儿就去哪儿,小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影龙想了想,道:“江南正缺人,你就去江 
   先干个知府吧。” 
  “谢皇上恩典。”熊汝霖忙叩头道,这个结果还不算太坏,江南乃繁华之地,能到那边当一个知府已经非常不错了,唯一可惜的是,这一去恐怕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再回北京。 
  三日后,熊汝霖拿到吏部的公文,前往江南任职宁波知府,而原本摸透了与之打交道的索尼。接手与索尼联系的人却变成了黄鼎臣。 
  索尼暗恨明人狡猾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重复了大半年做地事情,全方位的了解黄鼎臣这位新科榜眼。 
  就在朝廷与后金关系转恶的时候,由朱影龙亲笔诏书,下诏全国各府州县用三个月之半年的时间,从重打击地方上的恶势力,其中也包括那些打家劫舍所谓的绿林好汉,套用自己原来那个时空的名词,称之为“严打”! 
  紧跟着是下诏让刑部清理全国各府州县的监狱,没有确凿证据的在押犯人全部无罪释放。同时下诏修订新的《大明律》,并且更名为《大明帝国宪法》,确定《大明帝国宪法》为大明朝根本大法,同时根据国家地发展,制定了每五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并将《大明帝国宪法》列入科举辅考之列,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即便是通过了进士科的考试,如果没有通过《大明帝国宪法》的考试,那么只能取得进士的身份。但并不能外方为官。 
  再就是一个震动大明官场的大事,大明朝的小吏也需要持证上岗 了,现有的各府州县以及各级衙门,凡是属于吏这一类的人。都必须在五年内获得朝廷颁发地为吏资格证书,没有经过培训学习的小吏将不能被各级衙门聘请录用,废除了官员可以随意聘请小吏的权力,改由朝廷统一调配。但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吏地升迁和变动同样需要吏部的行文,而吏的待遇也将逐渐转变为朝廷承担。将吏与官员的利益完全脱钩。但吏若是要为官还有一定地困难。毕竟这是两个悬殊的阶级,若是吏也可为官。那那么多读书人还去读科举干什么? 
  在这方面,朱影龙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拉平。 
  为了防止底下的官员利用朝廷“严打”为祸地方,朱影龙一口气排出去数百观风使下放全国,同时严格控制“严打”地力度和时间,同时加大对严打期间抓起来地人犯审核力度,一旦发现事实与下面官员上报不符地,追究下面官员的责任,致使下面官员不敢玩忽职守恨草菅人 命。  
  打击贪官,打击恶霸,打击不服朝廷管制地刁民,这都是“严打”要做的。 
  清理出来的监狱供严打期间犯事被抓起来的新犯人,身强力壮的,根据各人的情况,有的去修路,有的被送到开辟的荒地劳动改造,发现有特殊才能的被朝廷特殊部门吸纳,签下卖身契换取一定的自由,替朝廷做事,倒也着实发现了不少人才,各行各业都有。 
  朝鲜已经亡国,虽然国内还有些抵抗,济州岛也等于落入大明的手中,朝鲜王室辗转从海上来到北京,就住在了那个被斩首的若丰城侯的府邸,朱影龙也抽空接见了朝鲜王室成员,看他们痛哭流涕,卑躬屈膝的模样,既同情他们,又恨他们无用,然后变相的将他们软禁在北京,直到朝鲜变成了大明的国土,若干年后才有幸回到故土,早已物是人非了。  
  五万匹上等战马,皇太极心疼的滴血,朱影龙终于同意了重开马 场,但条件是五万匹上等战马,而且数种物品价格都开的很高,大明的商人狠狠的赚了一比之外,朝廷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自始至终,朱影龙都没有提要回毛文龙以及一干叛将之事,这让皇太极松了一口气之 后,却变得更加担忧,明廷所做的一切都是再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实力,然后不断的削弱自己,他已经意识到了,明朝的皇帝不是他想像中的黄口小儿了,而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一个可拍难缠的对手。 
  杀了毛文龙又能如何,即使能迫使皇太极交出毛文龙,让后金金、蒙、汉三族官员相互排挤又能如何,皇太极虽然编制了汉八旗,不过力量实在太微弱了,随时都有可能被金人八旗和蒙古八旗吃掉,毛文龙的投靠反倒增加了汉八旗的力量,短期看来这是明廷的耻辱,杀之不为 过,不过长远来看,一个死了的毛文龙远远没有一个活着的毛文龙给明廷带来的好处多。 
  毛文龙活着,朝廷便有了借口随时可以进攻后金,这是其一,其 二,加速金人被汉人的同化,要知道毛文龙带过去的可是数十万汉人百姓,金人总共才多少人?三,毛文龙在,汉官在金人中的势力必然增 长,起码能让汉官势力抬头,汉化金人的朝廷,其四,毛文龙对朝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有了济州岛,又有了海军,东江岛的战略位置固然重要,但已不如先前那样了,就算毛文龙不降后金,皇太极也不会放心自己卧榻之边还有人鼾睡的。 
  而朱影龙更加不会担心再出现一个毛文龙,如今朝廷刚刚南征胜 利,四川和云贵更是捷报频传,真正像毛文龙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即使很多,在没有到生死关头,谁会希望自己做汉奸遗臭万年呢?
    正文 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八章:清狱严打(四)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9 本章字数:1686
    清狱严打”和“小吏以后需要持证上岗”两记重拳并 内外产生多么大的波动,反对,上书请愿,甚至泣血辞官的也有不少,不过他们这些人最终还是翻不出什么大浪来,除非拉起大旗造反,否则只能偃旗息鼓,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 
  处理完一些积压多时的政务,朱影龙这个皇帝一时间反到有些清闲下来,躲在温暖如春的大殿内,看者诸女打牌,下棋,弹弹唱唱,抱抱儿子,亲亲女儿,高兴了,自己也上去嬉闹一下,安静下来,坐到一 边,若不是时不时有臣子求见,需要处理一些琐碎的政事,倒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回京差不多快一个月了,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后,这才发现年关将至,又开始繁忙起来,今年又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天灾人祸,为了保证这些遭灾的百姓能过安全过冬,朱影龙下令让户部额外的划出一道款项 来,作为灾荒年景时候的应急之用,并且没有皇帝的诏书和旨意,任何人都不得挪用这一笔款项,用不完的可滚入下一年。 
  接下来又一件令人烦心的事情,西北三边总督武之望突然病重,上书乞求朝廷另选良将接任三边总督,这个武之望朱影龙是知道的,年纪不小了,在三边军中威望颇高,但本事却不怎么样,守成有余,驭下也过于宽厚,严厉不足,致使军令废弛,大量流民都是从三边的边军中偷跑出来的逃兵,若不是辽东和江南军事上的掣肘,朱影龙早就想动一动这个三边总督武之望了,历史上武之望死后,接任三边总督的是现在的刑部尚书杨鹤,后来杨鹤的儿子杨嗣昌也做过三边总督,不过这对父子虽然知兵,但大多数是纸上谈兵,对付流民还尚可,碰到像皇太极、多尔  这样天生的统帅大将就兵败如山倒了。 
  对于三边总督的人选问题,朱影龙属意熊廷弼,如今魏忠贤已死,罪也定了,熊廷弼已经被平反,身份也回复了,以他的地位和威望是接任三边总督的不二人选,不过三边是苦寒之地,熊廷弼在狱中受了三年的牢狱之苦,年纪也大了,本来他的想法是把他留在北京享享福的,这个时候让他去三边,未免是不太体恤臣下了,尤其他还是自己的老丈 人,让熊瑚看着年迈的父亲去西北苦寒之地受苦,心中也有些不忍。 
  西北、青海、兰州那边相当复杂,土匪、马帮横行,还有盘踞在那里的喀尔喀部却图汗、康区白利土司顿月多吉、野心勃勃的蒙古和硕特部领袖顾实汗,准噶尔部领袖巴图尔珲台吉等人,没有一个可以镇的住这些化外夷族大将是不行的,因此朱影龙迫切需要几个能独挡一面,资历能力威望也高的年轻将领。 
  在西北威望日甚的也只有刚刚升任陕西巡抚的卢象升了,这也是历史上后来的抗清名将之一,只是他重任在肩,而且升的太快更加不容易服众,想想西北那块是个什么地方,等闲将领怕是压不住那些骄兵悍 将。  
  这个时候,熊廷弼焉能看不出皇帝女婿的为难,主动提出去西北,起初朱影龙还有些犹豫,毕竟熊廷弼既是自己的臣子又是自己的岳父,从亲情上他不想看到亲人受苦,也不想看到熊瑚因为此事而不开心,毕竟皇帝也有七情六欲,没有一下子答应他的请求。 
  熊瑚爱惜父亲年纪也不小了,也曾偷偷的找过熊廷弼,劝说其放弃去西北的念头,不过熊廷弼也是执拗的个性,典型的说一不二,决定的事情很少会更改的,而且这件事上涉及到国家利益,即使他是国丈,也不可推诿,坚持上折要求去三边,朱影龙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承宗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三年之后用卢象升把熊廷弼换回来,这件事这才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本来以朝廷的惯例,像熊廷弼这样的皇亲国戚都是可以有爵位的,不少大臣都因此上奏提醒过朱影龙多次,不过这些奏折大都如泥牛如 海,无影无踪,只有少数人心中清楚,皇帝并非不想分封爵位,而是他想把爵位变成一种荣誉式的奖赏,不再让其跟朝廷官职和特权挂钩,朝廷也不需要因为爵位而每年需要发放大量的钱粮来养这些无所事事的闲人,而且朱影龙更是在酝酿着逐步废除世袭和蒙荫这种制度,因此熊廷弼被任命为三边总督的时候,也就加了一个太师的头衔,多赏赐了一些财帛而已,而且还是年后才去赴任。
    正文 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九章:新的一年(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9 本章字数:2349
    轻轻的抚摸着皇太极进贡的紫貂皮裘,头下枕着嫣红 腿,朱影龙惬意的闭上了双眼,任由嫣红温柔的摆弄着自己不得已蓄起的飘飘长发。 
  一旁,蓝蓉用她那如羊脂白玉般的纤纤细手,籍着一个铁丝缓慢的拨动炭盘中燃烧的木炭,以期让火烧的更旺一下,殿中也就更暖和一 下。  
  不过朱影龙始终不能理解的是,蓝蓉一个女人,还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她那双几乎没有瑕疵的玉手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