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334部分

明帝-第334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那宋师襄也有些微微不悦,这宋献策算起来也是自己本家,虽然出身不及自己,到底也是个鬼才人 物,嫣红发笑,端的是失礼之极。 
  嫣红情知不对,奈何笑都已经笑了,已经收不回来了,看众人愤怒的眼神,心中顿时有些发毛,眼神赶紧瞄向朱影龙,示意求救。 
  朱影龙心中好笑,这丫头一直待在自己身边,人固然聪明绝顶,但这人情世故却少的可怜,像这种举动,那说书人已经把她当成是那过来砸场子的人了,如此怕有一番麻烦了。 
  “这个小姐请了,未知刚才孟说说了什么,因何而发笑?”说书人走南闯北,自有那识人的本事,一眼就看出嫣红虽一身仆从男装,却是个女扮男装的西贝货,却又见朱影龙衣着华贵,不知是何来头,有些顾忌,脸色稍缓,先礼后兵道。
    正文 第二十一卷:龙腾华夏之第一章:不速之客(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36 本章字数:2918
    这位小哥请了,未知刚才孟某说了什么,因何而发笑 走南闯北,自有那识人的本事,一眼就看出嫣红虽一身仆从男装,却是个女扮男装的西贝货,却又见朱影龙衣着华贵,不知是何来头,有些顾忌,脸色稍缓,先礼后兵道。 
  嫣红久居宫中,加上出身卑微,性情又极端温和,虽见惯了卑劣龌龊之事,但尚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待人真诚,故而与后宫诸女关系极为融洽,加上她做的皇妃后,一切都以朱影龙的意见为依归,故而遇事少有主见,见那孟姓说书人脸带不悦之色发问,眼神不由自主的再一次朝朱影龙脸上投了过去。 
  朱影龙心神一动,本欲开口帮忙,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倒要看看嫣红怎么应付这件事,也算的上是对嫣红的一种锻炼吧。 
  嫣红见朱影龙安坐若素,目光中只是给出了一道鼓励,并没有其它暗示,但就是这道鼓励,也足以让嫣红心跳紧张的心平静了下来。 
  轻轻的伸手拂了一下鬓发,嫣红轻起檀口,露出一对洁白无双的贝齿,朝那孟姓的说书人遥遥抱拳,落落大方道:“孟先生请了,小子刚才只是听到精彩之处,适才发现,不想惊动大家,还让孟先生您误会 了。” 
  一众茶客明眼之人子能看出嫣红是女扮男装的女儿身,而一些好事之徒,看嫣红手指纤细如葱管,面容俊俏,不禁恶意的猜想嫣红的身 份,再瞧朱影龙一身华丽衣裳,人也生的是风流倜傥,便把嫣红认作是那好龙阳之人。不明之人不经意的都朝朱影龙投来鄙夷的目光,更有同好之人除了朝朱影龙偷去羡慕之光外外带对嫣红更是流露出贪婪之色。
  孟姓说书人脸色稍霁,心道,对方既是女子,又变相地解释和道歉了,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为难下去了,当下缓声道:“既然是个误会,那孟某刚才失礼了。”随后也是微微躬身一揖。 
  本来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大家该喝茶的喝茶,该听书的听书。偏偏这个时候楼梯咚咚作响,上来一人,形容俊美更甚嫣红,一袭白 衣,腰缠名贵玉带,簪缨头冠,徐徐而来,风随柳步,手中折扇轻拂,更显风流倜傥。两瓣红唇张开,朗朗出声道:“孟先生所说《南征记》固然精彩万分,然诸多谬误之处。” 
  孟胜,也就是那说书人闻言脸色陡变。他本也是傲气之人,若不是为了生计所迫,加上科举无望之后,才发挥所长。在这茶楼说书以娱众人,以来谋生,他也这知道他所说这《南征记》大半也是道听途说。他一个落榜的举人又怎知那么多朝廷机密。而且这说书也就是给茶客们一个乐子。所说内容都是当不得真的,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除了同行相忌外,甚少有人来捣乱踢场的,这白衣公子举止甚为优雅,风度翩翩,而以孟胜的眼力,更是看出这白衣公子其实与那刚才发笑的女子一样,也是女儿之身。 
  “孟某所说之书虽不全是事实,但总有七八分事实,盖因稍加修饰而已,不知道公子所说诸多谬误之处在何处,孟某倒要请教!”孟胜面色一沉问道。 
  今天这茶馆倒是风云际会,一众茶客一看,今天这孟先生怕是要遇到对手了,看这白衣公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定然不会有一番说辞,这书里书外还有热闹可瞧,这样一来,茶楼之上更是寂静无声,默默地看那白衣公子如何应答。 
  倒是朱影龙看到那白衣公子的面容,心中霎时悚然一惊,这副面容他太熟悉了,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然认出这女扮男装的白衣公子居然是南京城陷之后,逃出层层封锁,销声匿迹的伪太后 
   ,她居然敢公然露面,而且还就在自己眼鼻子底下的 乎有些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感觉。 
  不过发现了许蓉蓉的行踪,可该怎么处置她们母子呢?可就在他为此事烦恼的时候,突然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 
  他眼神无意中与许蓉蓉一个交汇,发现了对方眼中那一丝冷冷的笑意,不好,朱影龙心中大叫,自己地身份已经被她认出来了,那一丝不祥的预感正是来至这女扮男装的许蓉蓉。 
  “孟先生所说那绰号‘屠夫’的洪承畴如今是我大明朝最炙手可热地封疆大吏,其人虽然有屠夫之名,其实与孟先生一样也是读书人出 身,样貌更是俊伟不凡,温文尔雅,却被孟先生说成一个状如厉鬼的凶神恶煞般的人物,岂不可笑,还有那宋献策,人言其乃是江湖术士出 身,容貌奇丑,身高不足五尺,倒是孟先生却给他按了一个仙风道骨的形容,实乃大相径庭,请问孟先生,这可是谬误之处?”许蓉蓉冷冷一笑,话锋之中几乎不给孟胜任何余地。 
  “你,你怎知洪承畴大人和宋献策大人是这样地相貌,某非世人所说都错了吗?”孟胜自是没有见过洪承畴与宋献策二人,所形容二人之词也是道听途说而来,听许蓉蓉之言,霎时间脸胀的通红,说话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许蓉蓉连连冷笑道:“世人所说难道就对了吗?如今世人都说当今圣上是个圣明天子,又有多少知道他的帝位是从他地侄儿手里抢夺过去地吗?” 
  “大胆!” 
  虽然对于当今圣上帝位由来诸多谣言,不过从来没有人敢当众谈 论,更加没有人敢如此放肆地在众人面前如此说话。 
  朱影龙脸色平静,作为一个上位者他早已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的情绪,虽然他此刻早已知道这恐怕不是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明显是精心安排地一场“遭遇”,许蓉蓉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现身与自己相见,怕不是没有那么简单。 
  “哼!”许蓉蓉眼中闪过一丝忿恨,冷道,“岂问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将皇帝位传给弟弟吗?如此有悖人伦纲常之事难道还看不出来 吗?” 
  孟胜脸色顿时变的难看之极,眼前这个女子显然并不是来砸自己场子的,但其不断口吐叛逆之言,虽不知道其身份,但也看出这女子对当今朝廷对圣上怕是有什么刻骨仇恨,恼怒的是对方借题发挥,口出悖逆之言。 
  “这位公子,孟某只是一介草民,说书只是为了糊口,至于朝廷之事不是我等可以随意评说的,刚才公子所指之谬误孟某记下了。”孟胜不愿多说,首先想到的是息事宁人。 
  “怎么孟先生怕了?”许蓉蓉并没有放弃,依然步步紧逼道。 
  泥土也有三分佛性,这孟胜原本也是读书人,为生计才迫不得已说书,后来才华彰显,在京师闯出一番名堂来,但总归登不上大雅之堂,虽每每意志消沉,但读书人一身傲骨却不曾被完全磨掉,被许蓉蓉这么一激,当即神色凛然道:“孟某怕什么,又什么可怕的?” 
  许蓉蓉当即拍掌道:“好,本公子也有一个故事,名为‘窃国 记’,孟先生可愿听一听?” 
  孟胜闻言,顿时一呆,一众茶客中也不乏头脑精明之人,这“窃国记”怕是听不得了,一人带头下,很快整个清风茶馆的茶客纷纷下楼,不消半刻,除了朱影龙三人还有宋师襄,就剩下许蓉蓉和那个额头上已经密布汗珠,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说书人孟胜了。
    正文 第二十一卷:龙腾华夏之第一章:不速之客(四)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36 本章字数:3648
    师襄内心也是极端的不平静,是走还是留两种不同的 里不断的翻滚,走,什么事情都没有,留,则有可能被牵涉其中,他只是一旁观之人,跟这白衣公子和孟胜的说书人既没有什么过节,又没有什么厉害关系,犯不着把自己扯进这复杂的漩涡中,要知道凡是涉及道宫廷皇家都不会有小事,但生性一身傲骨的他看同桌朱影龙一行主仆三人年纪轻轻居然没有挪动半步,自己这个时候离开,岂不失了脸面? 
  孟胜虽是读书人,但能拉下读书人的脸面,操持这低贱之事糊口,自然是个心思玲珑之人,这样的场面虽初次遇到,倒也保持镇定对待,朱影龙不由的对这孟胜暗暗赞一声,虽然沦为市井之徒,但许多读书人不具备的胆色倒是还在。 
  “这位公子,孟某不知道你这‘窃国记’从何而来,孟某也不想 听,公子还是说于别人听好了。”孟胜稍稍楞了一下,马上严词拒绝 道。  
  许蓉蓉今日所来目的并非为了那孟胜,只不过找给由头而已,但见孟胜拒绝,脸上丝毫没有怒意,道:“孟先生腹中锦绣文章,经世治国之良才,本来前程锦绣,却没想到一句‘一丘之貉’就白白断送了。”
  孟胜闻言,霎时间浑身一颤,许蓉蓉的这一番一下子戳到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伤疤之上,痛彻心扉,当日乡里凑足了盘缠,带着家人和乡邻的殷切盼望来到京城,却不想他性子高傲,也颇为自负,结识了不少进京赶考的举子后,才学渐显。名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经人介绍了,拜见并且认识了礼部侍郎的温体仁,起初他还以为这温体仁性情温和,谈吐见识都不凡,是为仁厚的长者,几次接触之下,温体仁对孟胜起了爱才之心,而孟胜呢也对温体仁产生了亦师亦友之感,会试前夕。温体仁找来孟胜,欲收其为弟子,本来这是天大的好事,奈何孟胜也是经过人情冷暖走过来,又是穷人家孩子,不似那些只知道风花雪月、吟风弄月地读书人,加上性子有些高傲,也不想自己凭借拜入温体仁名下,最后就是获得功名,也会让人在背后闲言闲语。因此就婉拒了,说等取了功名之后再来拜师,温体仁也没什么不快,毕竟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也知道像孟胜这样的年轻人心里想些什么,依然对他客气万分,关怀备 至,这些令孟胜感动不已。心中打定主意,就是自己考不上功名,也要拜温体仁为师。 
  孟胜哪里知道科举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温体仁刻意结好和拉拢进京举子中有些有名有才学的人。自然不仅仅是因为爱惜和关怀人才。更主要的目的是培植自己的实力,在官场之上。没有实力、没有势力要么一辈子碌碌无为,要么只能成为别人斗争的牺牲品了,像孟胜这样有才有名的年轻人,比一般举子考中进士的几率自然是大地多,中了进士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官场,尽管一两年之内还帮不到自己什么,但朝中朝外运作的好的话,像孟胜这样人如果内笼络在手中的话,升迁绝对很快,而且在十年内就能登上一个很高位置,这就是朝里有人好做官的道理,而这些人都到了一地位置,利益就相对的捆绑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政治或者是利益集团,若是为国为民还好,若是只是为了升官发财,或者为了权力和利益,那可就是国家的灾难,这也是党锢之祸由来的一种,可以冠之为“师生党”。 
  而孟胜还没有等到成为“温”党中一员,就彻底的失去了资格,原因其实很简单,嫉妒,孟胜得到了温体仁的赏识,还欲收其为学生,这自然引起了其他人地妒忌,这其中以孟胜的一个同乡举子袁宏最为甚。
  这袁宏与孟胜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同一科的举人,但是袁宏这举人身份有些来路不正,家里有财有势,看一个一直被自己踩在脚下的乡下穷小子一到京城之后居然成了香饽饽,自己反倒被人每天受到不知道多少人鄙夷地目光,心中越想越气,由于他太了解孟胜了,于是一条针对孟胜的毒计就涌上了心头。 
  他先以同乡同科的身份延请孟胜吃酒,孟胜素来讨厌这袁宏,也羞与他为伍,奈何这袁宏是他的同乡,加上袁宏故意地低声下气,百般道歉,孟胜也不是那心胸狭隘之人,架不住袁宏的软磨硬泡就点头了。 
  孟胜没有想到的是,这袁宏请吃地是花酒,孟胜一个穷举子,哪去过青楼妓院这种地方,故而不愿,但经过袁宏一通蛊惑,读书人吃花酒狎妓都是很寻常之事,所谓名士风流,才子佳人地,让血气方刚地孟胜怦然心动,于是就跟着去了。 
  一帮子文人举子聚集在一起,美女环绕 
   佳肴,除了风花雪月之外,也就是讨论时弊了,正值 政实施的开头,这些进京赶考地举子谈论最多的自然也就是新政和新法的优劣了,自然而然的就分成了两派了,支持新法新政的一派,不支持新法新政的一派,孟胜跟温体仁走的近,一众举子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归为旧法一派,奈何这孟胜虽然钦佩温体仁的仁厚才学,但穷苦出身的他最清楚新法新政得益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他本欲不发言,但袁宏早已算计好了,岂能放过他,一杯有一杯酒下肚,孟胜逐渐放开了心中的坚持,畅谈自己对新政新法的见解,他口才极好,袁宏相激下,慷慨陈 词,将一众支持旧法的举子一一驳的哑口无言,到最后酒精上脑之下,将周廷儒、梁廷栋等一干朝廷重臣归纳为“一丘之貉”的佞臣而名震京城。  
  虽然孟胜并没有提到温体仁一个字,但这话最后传到温体仁耳中,孟胜的前程自然是化为泡影了,进士第一关都没有过,何谈其他,就是接下来的恩科,有了温体仁的阻挠,孟胜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 
  没有盘缠,孟胜只能在天桥下的清风茶楼说书糊口并赚取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