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422部分

明帝-第422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天了,难道真的是变天了,老天开眼了!”诸葛清激动的老泪纵横,虽然他还不明白“银行”、“贷款”还有“严打”究竟是什么含义,但从老渔农激动胀红的脸上看出,这是好事,绝对是好事。 
  多尔衮听了之后是震动不已,虽然那个什么新土地法他只听道了一点点内容,但这一点点内容将会给大明带来多大地影响,实在是无法估量,如果以他对大明的了解,这无疑是给大明国内百姓一个巨大的定心丸,土地才是百姓的根本,百姓有了土地,就有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多尔衮现在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新土地法的全部内容,大明所施行的也是大金所需要的。 
  《新土地法》地颁布是基于大明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丈量的完成这个基础,虽然朱影龙知道土地都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但具体是多少他并不知道,还有全国人口,他也只能从所知地历史中大概地了解道一个数字,这个数字都还是后人推测地,究竟是多少他还是需要的,当然不可能精确地到个人,但起码不要去臆测,经过四年的努力,清量全国土地也有了个数字,全国耕地在七百五十三万顷左右,人口七千九百四十四万,据朱影龙所知,这个时候世界人口约四亿,大明人口占了五分之一,大明平均每人占地约是10亩,这样的比例比起后世来     了,就算产量与后世比起来是十比一,这么多土地出产也能养活所有大大明百姓了,当然了这都是理想话的状态,事实上每年大明都有几十万人因为饥饿而死,而明朝末期土地兼并相当严重,虽然这之前朱影龙也想过一些办法让一些人拿出土地来,还给百姓,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而《新土地法》的出台才是治本的手段,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第一,开垦出更多的土地,让农民耕种,第二,打击并且抑制土地兼并,建立健全土地买卖制度,第三,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来缓解国内的压 力,这三条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但第一条最大的压力就是来之财政,第二条阻力来之各大王侯贵族以及土地主,他们这些人对对土地的看重有着近乎变态的执着,当然,也不能说他们不对,但是必须要把他们非法掠夺的土地给吐出来,这也是朱影龙的设置的底线,第三条,现阶段只能小打小闹,还不到时候。 
  《新土地法》规定,只要属于大明境内的,凡是无主的土地包括山川、河流都属于朝廷,属于皇帝,在今后没有朝廷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开垦,触犯者可处二十年以下监禁的处罚。 
  《新土地法》首次将土地进行了划分,规定土地了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成立国土资源司,挂靠在农业部下,掌管全国土地的使用以及管 理,全面采用新的地契,土地买卖征收高额的契约税,大力遏制土地兼并,打击私下买卖土地,今后如果土地买卖都必须得到国土资源司或者其下属国土资源衙门的批准,并加盖国土资源司的印章,否则一切土地买卖都是无效的,朝廷将不承认买卖双方的利益,私自买卖土地还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四章:摊丁入亩(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3 本章字数:3925
    随着《新土地法》的实施,朝廷在原先的张居正改革 鞭法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将丁税纳入地税以及取消了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条上千年来的特权这可是一项巨大的改革,张居正当政之时尚不敢如此做法,因为这样将会把那些豪强权贵阶层都得罪光了,这些人还力量太大,不管在朝廷还是民间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能量,他这样的铁腕宰相也不敢这么做。 
  朱影龙也很担心地方上会群起反对,毕竟这可是改变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这里面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张居正辛苦了二十几年,他的“一条鞭法”还不是没能彻底的施行,死后很快就被权贵豪强们一举推翻,改革也因此中断,还被鞭尸夺爵。 
  朱影龙也正因为有这个担心,关于土地以及税法改革才一直拖到了现在,他跟张居正不同,张居正虽然有皇帝支持,但朝中还有反对他的大臣,皇帝的意志并不能一直代表着他的意志,因此他的改革从一开始就走的非常艰难,而张居正的改革皇帝只是一个旁观者,不管张居正如何改革,只要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就已经可以了,皇帝并没有参与到改革中来,而皇帝自己本身又是一个意志薄弱之人,张居正死后,很快他的改革就被一帮大地主贵族阶级反对而成为历史,朱影龙的改革则不 同,他这是皇帝亲自制定并参与的,是以皇帝的意志为核心的改革,只要皇帝改革之心没有变,那改革就会持续下去。在直接的皇权镇压下,阻力会小了很多,还有,朱影龙掌握了全国地军权,他的意志就是军队的意志,所以朱影龙并不怕这些人闹,闹起来正好杀一儆百。 
  法令颁布之后,过了半个月,各地纷纷都有奏折上呈朱影龙,其中一般属于秘密部门的。总的来说各地百姓反应不一,有的欢天喜地,有的将信将疑,有的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朝廷这是在开玩笑,糊弄百姓的,但是各地地地方权贵们却一下字都蔫了气,法令虽然更多的保护了他们的权益,但那要是合法的才行,背地里谁没有干过一两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些人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少都是朝廷的在职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士绅名流,他们开始串联,集会。一股“清君侧,废乱法”的声音慢慢的从地方上到京城形成。 
  地方士绅贵族们知道明里与朝廷对抗那是纯粹自找倒霉,自《新土地法》颁布之后,各地的拥有大量土地地地主士绅们开始不断的辞退给自己开垦重地的佃户。这些人一朝廷要向他们征收地税和纳粮为理由,说他们不需要这么多佃户为他们种地了,这样这些佃户们失去了给地主耕地种田养活家人的工作。失去生计佃户们就在地主士绅们地煽动下把仇恨归结到朝廷颁布的《新土地法》以及新实施的“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法律之上。认为是朝廷堵了他们地活路。甚至有人还煽动造反,冲击当地衙门的事情屡屡发生。 
  一份份十万火急的奏报飞速往紫禁城里呈送。但似乎都泥牛入海,没有了动静。 
  身为内阁总理大臣地徐光启则是字法令颁布后一夜都没有睡过安稳觉,各地纷纷爆发地民乱差点让他以为这天下快要大乱了,可宫里面地那位主子偏偏像个没事的人似地,整天悠哉游哉的,似乎一点都不担 心。  
  刑部尚书杨鹤虽然也是一脸的焦急,但心里却是极其不痛快,朝廷颁布的这两道法令可是大大的损害了他的利益,要知道真的是要按照法令上的规定执行的话,一年下来,他杨家起码少收入三千银龙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这个一品大员的俸禄、津贴、奖金和赏赐和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不过如此,想起来就心疼,朝中凡是手中有庄子土地的官员都在暗中抵制这两道法令,只不过在天子脚下,他们不敢做的太过 分,而且还只能暗地来,不过这些人可是师生朋友满天下,一个煽风点火,地方上就全乱套了。 
  “现在能有什么办法,各地民怨沸腾,各省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废除或者暂缓施行这两道法令。”教育部的副尚书孔贞运唉声叹气道,他是圣人之后,山东曲阜孔家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家 族,而且孔家在儒家的地位崇高,历代帝王对孔家也是尊崇有加,这一次收《新土地法》的影响,孔家的一些赋税上的特殊照顾怕是要被朝廷收回了。 
  “可本官收到的却是恰恰相反,新法颁布后,我就收到犬子来信 说,湘西乃至湖南的百姓无不欣喜万分,他们认为朝廷颁布的新法让许多没有土地的百姓有了获得土地的机会,因为新土地法的缘故,犬子治下的没有土地的百姓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人重新获得了土地,而几位大人所说的民乱不过是因为一地的土地都集中在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手 里,百姓们没有别的土地耕种,也没有 
   的荒地,这些地主士绅们为了对抗朝廷新的土地法, 佃户和不明新土地法的民众造反,朝廷应该马上出兵镇压,将这些煽动民乱的士绅地主们绳之以法,然后将土地分给百姓,这样民乱立刻就会平息。”吏部尚书黄尊素不仅是东林党的领袖,又是现在的挺革派以及挺皇派,在他看来,像杨鹤这样的人心中舍不得自己那点利益,根本就没有替国家替朝廷着想,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简直就是其心可诛。 
  两部法令的颁布对财政部最为有利,因为这两项改革如果推行下去的,朝廷将会增加一大笔收入,这对现在的朝廷财政来说是多多益善,而孙慎行也清楚一旦改革推行,势必会损害许多人的利益。尤其他自己也是这里面的一员,朝廷上大多官员哪一个有了钱不去置地的,这股子力量究竟有多大,没有人知道,尽管他自己并没有在乎那点利益。 
  但是有一条是他们没有反对理由,那就是在颁布这两条法令之后,朱影龙下旨凡是在他名下或者是宫中妃嫔名下地皇庄、土地一切都一两条法令为准,该纳粮,该缴税的一样缴给朝廷国库。 
  皇帝都以身作则了,底下的这些大臣们如果还厚着脸皮反对未免也太不给皇帝面子了。这也就是京城还平静一片,地方上却闹成一片的缘故。  
  大臣之中,最能了解朱影龙心中想法的也只有孙承宗了,在他看来皇帝这一次表面上是对下面的这些民乱漠不关心,实际上内心已经动了杀机,慢慢的他在朱影龙跟前久了,那就是皇帝若是发怒,甚至暴怒,那还好,就算事情解决了。也不会死多少人,可当你一旦发现皇帝对某一件是无动于衷,甚至看不出什么端倪来,那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了。天子之怒,伏尸千里,可以想象这些人愚蠢的行为会给他们怎样的弥天大祸。 
  就在内阁各部大臣们在为各地发生地民乱而愁眉不展之时,在养心殿一间漆黑的密室里。一场风暴的源头就在这里诞生了。 
  “蜀王叔,这些日子你可过的好吗?” 
  “劳皇上的挂念,老臣一切安好。”蜀王朱至  匍匐的跪在朱影龙修长的背影身后三尺处。不敢抬头道。 
  “这就好。朕让你留意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朱影龙缓缓的问 道。手中地折扇轻轻的折叠起来。 
  “回禀皇上,经过这几个月的老臣的观察。福王地确跟外面的还有些联系,虽然老臣的遭遇与他相同,但他似乎并没有完全相信老臣。”蜀王朱至  紧张的道。 
  “那你都查到些什么了?” 
  “老臣查到福王跟几位王爷都有联络,但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老臣却不得而知。” 
  “说,都是那几位王爷?” 
  “瑞王、惠王、还有桂王这三位王爷联络地最多,最近还有潞王和唐王两位王爷也有联系。”蜀王朱直  忙回答道。 
  “果然是蛇鼠一窝,都凑到一块了!”朱影龙冷笑道,要不是自己故意的让人开了一道口子,凭福王圈禁的待遇又怎么会能对外联系呢?
  “蜀王叔认为这几位王叔是不是都是联络感情,叙叙兄弟情谊 呢?” 
  “这个,这个老臣不知道……”虽然外面天气很炎热,但这间密室是特殊制造地,四周地墙壁之中灌满了冰水,室内地温度非常的凉爽,而此时低着头地蜀王朱至  额头上居然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蜀王叔真的不知道吗?”朱影龙的声音加重了三分,直把跪在地上的蜀王朱至  骇的喘不过起来。 
  “老臣,老臣……”刚才的细密的汗珠如今一下子变得黄豆大了,并且前后襟都湿透了。 
  “蜀王叔想不想回四川呀?” 
  “想,不想!”蜀王朱至  一惊之下,连忙反口道。 
  朱影龙嘿嘿一笑道:“朕知道你想,而且朕还可以答应你,让你风风光光的回去做你的逍遥王爷,但是呢,你必须帮朕做一件事。” 
  “什么事?”相比于那还在囚禁之中落魄福王的承诺,眼前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况且他知道那些人的是斗不过眼前这位年轻狠辣的皇帝的。 
  “朕要帮朕将这些叛逆反贼一网打尽,你可做得到?”朱影龙笑着道。  
  朱影龙此时的笑容在蜀王朱至  的眼里可是比两把锋利的刀还要厉害,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你听好了,这次的行动代号是‘猎王’,朕在他们身边都有卧 底,而你的任务就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将他们具体起事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多少人马给朕搞清楚,现在外面世道这么乱,正是成就大业的好时 机,蜀王叔?”朱影龙长笑一声离开密室。 
  剩下密室中的蜀王朱至  一下子瘫倒在地,一丝力气都耗干了。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四章:摊丁入亩(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3 本章字数:3843
    何一项打破旧有传统和人们固定俗成认知的改革都不 带来一定的社会动乱,乱固然会让社会动荡不安,甚至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但乱也是一个考察人心的最好的时机,一些包藏祸心愚蠢的阴谋家们就会主动的跳出来兴风作浪,以实现他们野心的图谋。 
  所谓的乱世出枭雄,他们个个都想自己就是那个枭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做枭雄的资格。 
  起码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做枭雄是要付出代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