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 >

第533部分

明帝-第533部分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军官基本上都是以他的学生自居,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军队可以说对朱影龙是忠心不二,上百万精锐大军在手,国内也没有什么人翻出大浪来,自收复东北、蒙古和西藏,大明的军队已经从冷兵器全面转向热兵器,当然冷兵器的训练还没有取消,火器虽然厉害,但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毕竟近身搏斗,火器是没有办法比过冷兵器的。
    随着崇祯十六年的到了,朱影龙的军事扩张计划还只剩下一个就可以画上一个暂时的休止符!
    那就是东面的日本,日本这个国家在哪一个中国人眼里都是无耻的代名词,所以上天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就不能让那段悲惨的历史重演,要么就是从地图上将日本这个国家抹去,要么就是彻底的占领日本,把日本彻底的并入中国,如果以后世的仇恨来说,朱影龙很想把日本抹去,但是现在来看,就算按照历史,它发生在三百年以后,如果为了三百年后已经不可能发生,或者说发生的几率小到不计的事情,就将整个日本屠戮干净的话,他不在乎历史会怎么评价他,但他过不了心里面那一关,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他将怎样面对自己的子女和后宫的女人们,还有自己治下的臣民们,难道让他们都认为他们敬爱的皇帝、父亲、丈夫是一个杀人魔王吗?
    首先是自己在良心上也是过不去,人不能跟畜生计较太多不是?起码他们当中还是有点人性的。
    所以朱影龙决定选择第二选择,把日本并入中国,因为日本本来就属于中国,两千年前,方士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出海不就是来到日本的吗,那个时候日本叫做扶桑,是一块只有少量土著居住的海外飞地,徐福本来是来给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的,只可惜他没能找到,找不到回去的路,也没有回去的大船,又不敢回去,所以就在扶桑定居了下来,繁衍生息,才有了现在的日本,所以说,扶桑是中国在海外占领的一块飞地,第一人领主就是方士徐福,只是后来这些人没有办法回归中土,甚至忘记了祖宗,没有关系,等到收复了日本,他们就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了!
    孙承宗卸任后,被朱影龙竭力挽留,去了通州军事学院任名誉院长,并客座教授,还胜任国策顾问团的团长,同样的,徐光启和孙慎行也都留任了,虽然年纪不小了,可都是闲不住的人,换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一个去北京大学教书,一个去了清华大学,还都是名誉院长,也都进了国策顾问团。
    只是熊廷弼和黄尊素没想到的是,他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朝廷要对日本发动战争,而且是要将日本完全占领的战争,皇帝理由就是,卧榻之边,岂容他人酣睡!
    理由有些牵强,但似乎朝廷应该更家要关注的是与大明西南边境接壤的莫卧儿帝国才是,那可是蒙古人建立的一个帝国,也是这个世上最有一个蒙古人势力了,其他的都被大明打败并并入大明了,大明朝西北部的边境已经推进到阿尔泰山脉,而越过阿尔泰山就是西伯利亚了。
    正文 第十章:扶桑行省(十)
     更新时间:2009…1…3 21:57:54 本章字数:3269
    实际上对日作战计划早已在进行着,这几年借口日本国内秩序混乱,不能很好的保护好大明商人的安全,为此大明先后不断的向鹿儿岛租界内增兵多大三千人,现在在鹿儿岛郡租界内的大明驻军都已经有一个旅的兵力,不但装备精良,配备了火炮等重武器,还都是精锐的辽东军。
    萨摩岛津对大明不断对租界增兵也没有办法,因为日本国内早已是烽火连天,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慢慢的从乌合之众往正规化发展,几乎占据了九州岛大本国土,南面就剩下萨摩和大隅两国尚能维持统治,而因为起义军的缘故,九州岛上除了被杀的诸侯贵族之外,几乎其他的贵族都纷纷聚集到鹿儿岛郡,请求大明租界的庇护,因为只要进入了大明在鹿儿岛的租界,有了大明军队的保护,那基本上是安全无忧了,当然这些人为了安全花费了不小的代价,这也是必然的,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在大明暗中的支持下,起义军得到了大批的武器资源,这才在德川幕府的大军下挺了下来,占据了一块地方,但天草四郎不过是一匹养不熟的白眼狼,这在朱影龙决定以淘汰的废旧兵器支持他之前就已经看出来了,朱影龙并没有打算帮这个白眼狼打天下,只是想让日本国内乱起来,而且是越乱越好。
    大明不仅仅是暗中支持天草四郎。更卖武器给日本幕府,大发战争横财,更盯上了日本国内迄今为止发现地最大的银矿,石见银矿,这是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亚洲最大的银矿,朱影龙可是对这个银矿是垂涎三尺,日本国内开采技术不足,开采量也很小,但是如果交给大明来开采就不一样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日本幕府的一个财源所在,无论怎么样,日本幕府也是不可能完全将这个银矿交给大明的。所以大明提出了合作开矿,但是遭到了日本幕府的拒绝,德川家光直接关闭了合作大门。
    这种结果大明早已预料到,因此也没有在意。反正这个银矿最终还是会落到大明的手中。现在的零星开采最多让日本幕府尝到一点甜头罢了。
    其实如果没有大明暗中的支持,天草四郎迟早都会被日本幕府剿灭,因为农民起义局限性,没有一个统一地行动那个纲领,没有严格的章程,失败是必然的,之所以让他坚持了这些年,目地为了消耗日本的战争潜力,拖垮日本的国力。s虽然持久的战争会让日本军队地去芜存菁,战斗力大大增强,但一只强壮地蚂蚁打得过一只雄狮吗?
    挑起战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制造事端,当然日本方面是没有这个胆子,但是大明摆明的要对日本动手。挑起事端的一方自然是大明了。但挑起事端的罪还得日本幕府去承担,因为没有理由。这就是强权!
    挂帅出征日本的没有别人,只有洪承畴,当然还少不了他的搭档宋献策,因为《平倭方略》本身就是他二人的杰作,再没有比他们二人更合适的指挥官了。
    对于兵力地要求,洪承畴没有要多,只要了十万,当然还要了十万预备役,十万预备役是用来占领和维持地方秩序的,也就是说攻坚的部队只要了十万,客观的考虑到海外征战运输的难度,当然后勤补给,那根本不需要操心,因为租界早就在数年前就开始秘密囤积粮草了,足够二十万大军在日本征战三年吃喝用地,别说后面还有国内源源不断地运送过去!
    德川幕府时代日本人口大约有两千五六百万,算上近几年的战争,日本国内人口锐减,总数应该有两千万左右,全国地总兵力也就五六十万左右,当年丰臣秀吉率大军侵略朝鲜,说是举国之兵,实际上也最多只有一半,那场战争也不过才过去四十年,按照推论,四十年的修养生息,再以日本国内的能力能支撑起五六十万大军的消耗就已经不错的了,当然如果算上那些贵族的私人武装,忍者、武士之类的,那就多了去了,只是这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偷袭、暗杀或许还行,正规的战争他们只能靠边站!
    针对日本忍者这种在黑暗中生存的生物,大明也不是没有准备,毕竟如果他们搞起暗杀我军中将领来,那可是防不胜防,所以在动手准备对日作战的开始,朝廷就已经秘密的建立的一支队伍,这一支队伍是专门对付想忍者这种特殊国家组织的,虽然皇家特战队也可以胜任,但皇家特战队毕竟是军队,是一群人结合起来的力量,如果用于对付忍者这种卑劣的生物未免是大材小用了,他们应该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才是,而军情司虽然也有这等机构的存在,但它只是一个情报机构,不是一个暴力机构,所以大明龙组就悄悄的成立了,这是一支专门培训保护大明国内重要人员的特殊部队,他们有点类似一种警卫部队,但却不是普通的警卫,而是特殊的警卫,他们的职责一半是保护一些重臣和重要的人才和将领,有的时候还会处理一些特殊的事件,比如由情报司提供情报,龙组出动打击敌国在大明境内的情报人员或者破坏人员等等,总之这是一群以高手组成的特殊部队,其中也包括保护皇帝的安全!
    为了对付日本的忍者,朱影龙派出了代表大明最高武力的代表龙组,龙组接受了林容关于忍者方面的训练后,在以各种身份的掩护下,进入日本,开始了对日本忍者的打击!一时间,日本忍者中最著名的两支队伍“甲贺”、“伊贺”都遭到了莫名其妙的打击,损失惨重,忍者之间也并不是和平相处的,他们经常有摩擦,因为效忠的主子不同,暗杀、偷袭对方根本就是常有的事情,龙组悄悄的登陆日本,并且还是如此熟悉日本忍者的路数,在没有发现龙组之前,所有的忍者都相互怀疑起自己的敌人来,毕竟最了解自己的还是敌人,而龙组故意的错开了时间,做成是对方故意报复的假象,这下子日本国内的忍者就先闹腾起来了,狗咬狗一嘴毛,加上龙组悄然一蛰伏,忍者根本就查不到龙组的存在,而日本国内根本就不知道龙组的存在,一下子打翻了天,忍者的战争虽然看不见,但是更可怕,因此更加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剧烈的动荡。
    日本的乱局和动荡对大明来说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加上日本幕府对天主教派的仇视,从而让来自大明的中土佛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日本国民困苦不堪的时候,就去祈求神明保佑,佛教就充当了一个悲悯的救世主的角色,一面传教,一面传播大明朝的制度,在日本国内,越来越多人产生了对天朝的崇拜,尤其这些佛教人士早已被朱影龙利用,他们暗地里告诉日本人,他们与大明朝在古时候就是一个祖先,他们的祖先是因为没有完成当时皇帝教派任务,因此才不敢回家,在日本这块海外之地生根发芽的,其实本是同根生,只是现在大明和日本是两个国家,虽然是一个祖先,大明也没有办法帮他们,并且将百姓的仇恨引导到现在的幕府和地方诸侯贵族身上。
    由于贵族和诸侯的贪婪,赋税一年比一年加重,田地里的收成却是一年不如一年,百姓们的积怨在不断的被加深着,日本幕府只看到佛教帮助他们安抚了百姓,让他们安安静静的接受幕府的统治,但却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做在了一个火药桶上面,随时都有可能炸的粉身碎骨!
    日本国内越是混乱,越是战乱,越是加剧了百姓对德川幕府的不满,也在他们心中加大了对同属一个祖先的国度幸福生活的向往!
    而秦始皇为求长生不死药,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求药的故事在日本国内流传起来,并有些考证,日本古文献《神皇正纪》、《林罗山文集》、《异称日本传》、《同文通考》说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同时徐福还被日本百姓尊称为农神、蚕桑神和医药之神,日本开始相信除了部分土著之外,他们都是秦人的后代,也就是他们与华夏民族是一脉相承的。
    《同文通考》中说,“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间古坟参差,相传为其家臣之冢。如斯旧迹今犹相传,且又有秦姓诸氏,则秦人之来往乃必然之事”。和歌山新宫町《秦徐福碑文》这样描述:“今东海可当蓬莱者,无可舍皇国他求,则谓日本国,得其实也必矣。”
    这些凡是能跟徐福扯上关系的,证实日本人是徐福后代的,跟大明是一脉相承的华夏血统的古籍资料以及学说一下子成了日本国内谈论的话题,而这个时候日本本来就对天朝有着一种崇拜,还没有扭曲到三百年后那种疯狂境地,他们甚至迫切的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大明人,拥有大明公民的身份,这就意味着拥有土地和财富,还有不必看国内那些个贵族老爷们的脸色了!
    正文 第十章:扶桑行省(十一)
     更新时间:2009…1…5 12:45:46 本章字数:3668
    这个时候,偷渡成了一种疯狂的代名词,而这种疯狂越来越吸引了太多了没有办法在日本生活的百姓,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要偷偷的跟着大明的商船到大明去,一旦到了大明,他们就可以去开荒,得到一分土地,然后在那里生活下去,取得公民的身份,生儿育女,再也不想回来!
    而朱影龙则默许了这种偷渡的存在,因为开荒需要的是成年劳动力,劳动力自然是青壮了,大明那些无主的荒地开垦出来,不但增加了收入,还获得了劳动力和人口,而日本则会有大量土地荒废,没有了青壮,就等于没有了兵员,没有兵员,又何来兵呢?虽然拿下日本很简单,但能够兵不血刃或者尽量减少伤亡,只要是大明士兵的命,那可被日本士兵的命金贵多了,所以乐的看到这个现象,这可是好事!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朱影龙打小就受武侠小说影响,十分崇拜那些个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侠客们,而练武也确实能锻炼身体,故而他在养心殿中开辟了一间专门用于练武的演武大厅,当然了他出了练宋献策交给他的那个养身功法之外,基本上很少有机会来,因为练那个功法只要找个清静的地方就行,不需要一个大空间来施展。
    十八般兵器中,朱影龙最喜欢的却不是那剑,因为练那玩意的确需要些天赋,看人家动作行云如水,剑光周身环绕,浑然一体,可到了自己那就成了蛇形鼠步,颠三倒四了,本身就没有那功夫,练了几回没什么进步,干脆就不练了。到是这长枪不错,一杆钢枪在手,到是有了一点武林高手的味道,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倒也似模似样,只是那最难的舞花也能一口气兜出两三朵来,当然以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热乎头来说,这算是不错了。
    虽然是花架子,倒也有几分高手的气度,海氏兄弟不忍打击朱影龙积极性。可他们又都是耿直的性子,只能这么评价了。
    当然,练枪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泄途径。碰到什么难事了,遇到什么心里不痛快的,又不能随便拿人撒气的,练枪是最好地不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