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一品道门 >

第849部分

一品道门-第849部分

小说: 一品道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百仁做事,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能用脑子解决的事情,就绝不会动拳头。
    拳头动多了,脑子用少了,只会成为莽夫。
    武力可以逞一时之勇,但却难以长久。
    张百仁手指敲击着水魔兽的身躯,眼中露出一抹沉思之色,过了一会才道:“且先看看情况吧!”
    红尘中的生活难得的安宁,叫张百仁有时间沉淀下来整理自己往日里的所学,却是不想打破眼前的平静。
    第二日
    吕员外领着一个粉雕玉琢的童子来到了张府,传道受业就此开始。
    不得不说,不愧是先天神祗转世,端的一副好皮囊,就算张百仁看了也要心中略微不平。
    这般好皮囊,似乎凝聚了天地间的造化神秀,你叫天下的男人怎么活?
    “以后要叫七夕离他远一点,可不能后院起火”张百仁心中嘀咕,风轻云淡的打发了吕老爷,转身看向吕洞宾:“坐吧!”
    吕洞宾闻言一板一眼,乖巧的坐在了案几前。
    “钟离权收徒吕洞宾,以吕洞宾的资质,想来对抗佛门应该不难,日后佛门想要压制道门可是难了”张百仁轻轻摇了摇头,佛门也好、道门也罢,此时张百仁看得清楚,都是收集信仰瓜分香火的工具罢了。
    唯一区别是道门太平盛世则独善其身,天下灾劫乱起则救治百姓,而佛门不一样。
    佛门广占土地,搜刮民脂民膏,天下太平时则广开山门,收集无数的信仰香火,若逢天下大乱,则封闭山门等候灾劫平定。
    至于说救治百姓,那是不存在的。
    当然了,这是指的禅宗,如今大乘佛门传入中土,大乘佛门讲究救治众生百姓,超脱世间疾苦,自然会将百姓放在第一位。
    禅宗集合佛道精华,脱胎于中土道门,算得上是本土宗教。
    道门本来就被佛门压制的毫无喘息之机,方才给了大乘佛法的空子,利用大乘佛法来瓜分禅宗气数,用以制衡禅宗。
    “可曾识字?”张百仁看向吕洞宾。
    “回禀老师,弟子识得一些”吕岩恭敬道。
    张百仁闻言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先教授你《道德经》如何?”
    吕洞宾闻言小脸一皱,眼中满是郁闷之色:“回禀老师,家父只许我做儒家学问,却是不许我接触鬼神玄学。”
    不远处钟离权闻言手中摇曳的蒲扇戛然而止,眼中满是凝重之色:“这就是劫数!”
    吕洞宾纵使是东华帝君转世,有再高天资,若是不接触道业,岂非明珠蒙尘?想要成道终究是虚妄。
    “那好,我便教授你论语”张百仁不紧不慢道。
    儒家的孔圣之道,其实还是很有含金量,值得推崇的。但是孔圣之后,一群儒家伪儒扭曲了孔圣的经典,篡改了孔圣的经意,使得儒家文化不伦不类,比如说:‘君子以德报怨’这句话,不过是一半罢了,有的人断章取义,刻意扭曲经典。
    孔子真正的话是: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是说别人如果欺负了你,你就一定要干回来,千万不能怂,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德行就能感化对方,这样一来对方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然后毫不客气的各种欺负。
    张百仁手中拿着论语,细细的解读着孔子话语里的诸般意思,到了他这种境界阳神念动间天地皆明,这诸般道理如掌上观花。
    时间悠悠,转眼便到了日上三竿,张百仁放下论语,任凭吕洞宾自己消化解读,转身拿起道德经为七夕诵读。
    大道无形,大道无名。
    无形无相的力量不断扭曲,化作了一道道玄妙的韵律,向着七夕、吕岩的魂魄中侵袭而去。
    以张百仁的手段,潜移默化之中,便可度化了吕洞宾。
    前院
    吕洞宾停下动作,不知为何那道德经似乎带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直接映射其心神之中,不断冲击着其三魂七魄。
    冥冥之中一股致命的吸引力自那道德经中传来,占据了吕洞宾的脑海,至于儒家的经文,却是没有心思再去看了。
    “大都督不愧是大都督,手段就是霸道猛烈,竟然直接在吕洞宾的心中种下了道门的种子,只待日后开花结果,吕洞宾自然而然的会跨入道途”钟离权眼中露出一抹感慨,他是道门清修,一切顺其自然,施展不得这般霸道猛烈的手段。
    “有点意思!”张百仁看着陷入道德经奥义中的吕洞宾,嘴角微微翘起。
    修行已经是东华帝君的本能,即便转世轮回也无法磨灭,此时稍微有了引子,便成为了导火索,使得其天赋本能激发,陷入了悟道状态。
    一日时间过去,吕洞宾迷迷糊糊的回转自家,却见吕员外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一双眼睛看着走入庭院的吕洞宾,正要开口却是忽然止住,眼中露出一抹悚然:“这是悟道状态?难道那先生当真有那般神奇,只是半日便叫我儿陷入了悟道状态?”
    悟道,不单单是道门的机缘;在儒家、武道、墨家、法家等等,皆有陷入了悟道状态。
    吕洞宾走了,钟离权在一边站了出来,眼中满是感慨:“你这般直接度化,是不是太霸道了?若日后对其道途产生影响……。”
    钟离权的眼中露出了一抹游移不定之色。
    “呵呵,吕洞宾是相信吕员外,还是相信你我?”张百仁不紧不慢道。
    “当然是相信吕员外”钟离权想也不想的道。
    “那我再问你,吕洞宾是不是孝子?”张百仁又问了一句。
    “自然是孝子!大帝乃先天神圣转世,品质自然没的说,一切皆如上善若水,毫无瑕疵”钟离权道。
    “如今洞宾年纪还小,正是竖立正确观念之时;吕员外整日里耳提面点,再加上其先天优势,若叫吕洞宾不许修道,只去参加科举,你该如何?你认为吕洞宾会违逆了吕员外的话吗?”张百仁慢条斯理道。
    “这……”钟离权闻言勃然变色:“都督何以教我?”
    “黄粱米阁下可曾准备?”张百仁道。
    “黄粱米?此等神物采集何其困难,需在无尽红尘之中采集红尘万象,采集别人生老病苦诸般无奈,加以秘法炼化,就算老道出手,没有二十年苦功也是休想”钟离权变了颜色。
    谁没事会花费二十年去采集红尘之气?
    这黄粱米对于修行中人来说,半点用处也无,只是用作点化之用。
    道门中谁会去点化别人?
    若没有师徒之缘,一切自然是尽数罢休。有师徒之缘,那直接点化拜师好了,要那黄粱米何用?
    道门讲究的是万法随缘,徒弟若没有师徒之缘,也不会强求。除非是那等大气运、机缘逆天之辈。
    修行中人争分夺秒,那个有时间花费二十年的时间去炼制黄粱米?
    “若我助你一臂之力呢?”张百仁笑着道。
    “十年”钟离权道。
    “二十年后吕洞宾刚刚二十五,待其三十岁你去度化他,那便刚刚好!”张百仁把玩着水魔兽的身躯。
    “大帝终究是先天神圣转世,万法不侵……这黄粱米怕未必会奏效!”钟离权有些担心。
    “嗯?未必!吕洞宾科举屡屡落第,到时候必然遭受打击,心神出现不稳的变动,到时候便是你的机会”张百仁摇摇晃晃抛弃水魔兽的身躯,然后在接住,向着后院走去。
    “希望吧!大帝终究是先天神圣,想要度化未免太难了!”钟离权苦笑一声。
    第二日
    吕洞宾精神气爽的来到了庭院内,一双眼睛内炯炯有神,精气神已经开始孕育。
    “不愧是先天神祗,纵使是没有修行妙诀,但是听了道经,便已经开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感应,开始积蓄底蕴,只待日后得了仙缘,一飞冲天指日可待”张百仁眼中满是感慨。
    “今日继续学习论语”张百仁不紧不慢道。
    转眼便是一日,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王通面色恭敬的走了进来:“拜见先生。”
    示意吕洞宾自己读书,张百仁看向王通:“你怎么来了?”
    “特意前来聆听先生讲道”王通精光灼灼的看着张百仁,眼中满是热切:“还望先生不吝指点。”
    “坐吧”张百仁不紧不慢道。
    此时王通坐在了吕洞宾身边,一双眼睛看向了吕洞宾,随即大惊:“却是一株好苗子,居然养出了浩然之气。”
    张百仁闻言不置可否,王通却不淡定了:“先生此次涉足凡尘,莫非就是为了度他?”
    “听讲便是!”张百仁瞪了王通一眼,怪他多事,再看看面色呆萌的吕洞宾,张百仁开始宣讲大道。
    “这人何德何能,居然值得先生亲自下凡来度,莫非是那一尊大能人物转世?还是说这人就是大都督斩下去的法身?”王通此时面色虽然平静,但心中却是波涛澎湃:“这天,要变了!大都督此次下凡,绝非无故放矢,必然有所谋划。”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燕王造反
    普天之下,值得张百仁亲自出手点化的有,而且还有不少;但若说值得张百仁花费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去点化一个人,王通想不通这人要有什么天资、什么身份、什么气数。
    故事在继续,时间不紧不慢的在溜走。
    转眼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天灾过后人类再次恢复了繁华鼎盛,诸般玄妙莫测的气机在虚空中开始动荡流转,萎靡的人道气机再次焕发出鼎盛的气势。
    这就是人!这就是人道!
    总是能在最艰苦的岁月中存活下来。
    无数虾兵蟹将的尸体,成为了战后灾民的犒赏,无数腊肉风干,足以百姓十年口粮。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人道必然鼎盛蓬勃发展,再次恢复到巅峰状态。
    至于说死去的人口,那又算得了什么?
    人道最强的是什么?
    生生不息的繁衍之力,才是人类能从莽荒妖神手中夺取无限山河,却不曾被妖神灭绝的最大依仗。
    要不了十年,人类便会再次遍地开花。
    “燕王李艺造反了!”
    就在张百仁诵读道德经之时,王通脚步匆匆的来到了张百仁院子里,眼中满是感慨之色。
    “哦?”张百仁露出一抹诧异:“居然在这个时候造反?”
    “如今天下经过水祸,已经乱中之乱,燕王李艺此时趁机而起,选的时机简直毫无破绽!”王通眼中露出一抹感慨:“朝廷镇压天下救援水祸尚且分身乏力,此时燕王李艺谋反,可谓是雪上加霜。”
    “李艺,本座听过此人的名号,乃一中庸之辈,又有何德何能,敢起兵造反?”张百仁一双眼睛看向王通,然后看向不远处坐在柳树下观察蚂蚁的袁天罡,眼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都督不知,那李艺得了天宫支持,毕竟元吉、建成两位皇子惨死,高祖李渊又被人逼得禅位,心中能高兴才怪呢!自古以来都讲究君权神授,以前天下被当朝天子经营的铁通一箍,如今却不然……灾祸给了神道插手的机会,天宫在人间大肆显圣,赢得了百姓的民心,当今天子的日子怕不会太好过”王通双眼看向张百仁:“都督何以教我?”
    张百仁面色沉吟,眼中露出了一抹思索,随即诡异道:“如今李唐与当年的大隋倒是有八分相似,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天庭与人间离心离德,只怕天子的日子不好过。佛道将会有机可乘,日后李唐江山的走向,怕不好说。”
    听闻此言,王通面色凝重起来,双目看向张百仁,有心想要哀求张百仁出手定鼎山河,扫平天下乱党,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此事老夫要入京,亲自面见陛下”王通猛然站起身,快步走出了大门。
    瞧着王通远去的背影,张百仁摇头笑了笑,转身看向袁天罡:“道长可曾听到风声?”
    “李唐、佛门、道门怕是麻烦了!”袁天罡唉声叹气道:“左道出手了!”
    不入正统,即为左道旁门。
    巫医乐师百家之人,便是左道。
    左道指的不是哪一家,而是指的很多势力。
    大概中土除了佛道儒三家外,其余诸子百家皆为左道,不入主流、不被朝堂接纳。
    想一想,农家也就罢了,将天下改成农业为主的天下没什么毛病。但你要说乐家要将天下改成乐师的天下,以乐师为主流,取代佛道儒三家,除非当权者脑袋坏掉了才会答应你的做法。
    只是天下气数皆被道门、佛门、儒门瓜分了,墨家、乐家、小说、阴阳、纵横……等等,皆是于治国无利,统治者脑袋坏掉了,才会答应你的请求。
    但现在惊瑞将至,诸子百家在挣扎反击,欲要在大势之中瓜分一份气数,谁不想成仙?
    谁不想获得仙缘?
    佛道儒不给诸子百家的机会,那诸子百家只能搞事情,大家两败俱伤都不得安宁。
    法家虽然在朝堂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比例,但却依旧是远远及不上主流的儒家。
    不论佛道如何发展,儒家才是主流,有孔圣镇压气数,谁能撼动儒家的道统?
    细观古今道统,唯有儒道佛三家长盛不衰成为能为主流,为何?
    有仙人镇压气数!
    就说世尊,乃老聃亲传弟子,开创了佛门。尹喜是老聃的衣钵弟子,得传老聃道德经五千言,开创了楼观派。
    儒家的孔子,乃登仙而去的存在,是真真正正的仙人,开创了儒门浩然正气,浩然之气充斥于天地间每一个角落,浩然之气常存于天地万界,浩浩荡荡与人道结合为一体。
    人道兴,儒门兴。人道衰,儒门衰。
    再比如说鬼谷子、吕不韦、纵横家、阴阳家的诸子,比孔圣并不弱、智慧也并非不及,但论运道却及不上孔圣,孔圣能登仙而去,其余诸人岂能甘心?
    论才华、论智慧,咱们不比你差,可凭啥你气运无量获得了仙缘登仙而去,我等却依旧要在苦海中不断挣扎?
    左道!
    于是干脆佛门、道门、儒门三家联手,将诸子百家打入了左道之中。
    束手挨打绝非诸子百家的性格,这一次的燕王李艺造反,便是诸子百家的一次反击。
    不过诸子百家要么玩阴谋诡计,要么合纵连横,确实是不会治国之道,所以才迟迟不得正统之名。
    “燕王李艺”张百仁眼中露出了一抹怪异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