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气运之子喜当爹[快穿] >

第22部分

气运之子喜当爹[快穿]-第22部分

小说: 气运之子喜当爹[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子正在吃饭,靠在床头露出个小脑袋,宫女捧着碗,她鼓着小腮帮一口一口地吹着热气,呼啊呼的,天真又可爱,老皇帝笑道:“小乖儿,药喝了没有?”

    团子停下吹气,说:“衍公公说要吃完饭饭才可以喝药。”

    老皇帝笑着说真乖,真懂事,一边大手接过宫女手中的碗,亲自坐在床边,估摸了下粥的温度,开始慢慢喂起小孙女来。

    喂饭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算起来团子才在宫里出现没多久,却已经三番两次让老皇帝喂过饭了,喂完饭又是喝药,这回团子可勇敢了,汤药不烫,她闭着眼睛,一鼓作气喝下了大半碗,两三口就解决了一碗药,没要他喂。

    老皇帝愣了下,看完哈哈大笑,给小孙女捡了块蜜饯叫她含着,一边夸她真棒,真勇敢。

    “不愧是朕的嫡孙女。”

    衍公公低着头嘀咕,喝个药而已,看把陛下给能的。

    京城五月酒楼――

    大皇子和五皇子乔装在这见面。

    二人自那日后,为了避嫌这几日都私下没碰过面,但今日大皇子和五皇子听到点风声,便坐不住了,私下传了话在这五月酒楼见面,这是五皇子的产业,安全些。

    大皇子皱着眉头,一张硬朗的脸黑沉沉的,半晌后,开口:“你确定真的扫完尾巴了?”

    大皇子和太子一样都是生母早逝,因而他在宫中没什么经营,论人脉也不如五皇子七皇子,特别是五皇子母族强大,是一等一的世家权贵,他母妃淑妃娘娘在宫中深受老皇帝宠爱,地位稳固,在宫中经营多年,人脉深广。

    所以下毒的事基本是五皇子母子操作的,但这对母子自然不能让他什么都不干,于是他奶娘的儿子,在御膳房当学徒的小太监也成了最后一环节的执行者,完成最后投毒计划。

    其余全程是淑妃母子谋划的,五皇子跟他保证尾巴扫得干干净净,现在却出了纰漏,刑部尚书今天找上门来问话,虽然没说什么,但他们知道必定是被察觉到了什么,才会问话,否则他们堂堂一个皇子,刑部尚书岂会轻易得罪他们?

    五皇子比他还着急,淑妃从前靠着自己的人手做过不少阴私之事,从没出过差错,五皇子也相信以他母妃的能耐绝不可能出现差错,他思索了好久,突然说道:“会不会是老七搞的鬼?”

    “我们当初虽然没明着跟他说要干什么,但以老七的聪明不会想不到我们的打算,你说会不会是他透出去的?”

    大皇子也想到了这茬儿,虎目瞪圆,咬牙切齿,“老七这个奸猾鬼,难怪他拒绝了我们,原来算盘打在这里。”

    两人嘀嘀咕咕一番,把七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可如今也没什么办法挽救,他们怎么会知道这番投毒没把太子害死,还惊动了父皇决心要彻查,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太子那个三岁的闺女也没什么好感,要是没这个小破丫头,他们也不会着急动手,更不会面临暴露的危险。

    两人猜得没错,七皇子的确动了手,先是引到刑部查到大皇子五皇子身上,然后再进一步抛出关键性证据,一举打死俩。

    刑部尚书拿到投毒铁证,抓到大皇子府上的奶娘,又抓了宫里一名宫女时,团子已经能下床了,刚好是在第三日下午,在皇宫落锁前,刑部尚书拿着证据带着人再次进宫见皇帝。

    次日一早,大皇子和五皇子在早朝时被迎面丢来的“证据”砸了个满头包,老皇子没有给他们留脸的意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刑部尚书一五一十地陈述这个案件,人证物证齐全,又命人去后宫拿了淑妃跟前的大宫女,至此真相大白。

    大皇子和五皇子将仇恨的目光投向七皇子,混乱之下随意攀扯,咬定了这事是七皇子做的,是他干完坏事诬陷他们。

    也是凑了巧,系统在中间动了手脚,刑部尚书犹豫过后倒也实话实说。

    “微臣查出七步倒的毒药来源于一个江湖人士,而这个江湖人士原先是七皇子府上管家的侄子,乃同宗堂侄,关系密切……”

    虽然投毒的时候,没查出有七皇子的人动的手脚,但毒药来源于他身边亲近的人,这就有嫌疑了。

    大皇子五皇子愤怒之下随口胡说,没想到真把七皇子拉下了水,一时也有些蒙了,随后对视一眼喜出望外,此时不添把火把所有罪责都推给老七,更待何时?

    于是二人跪在大殿上,哭得鼻涕横流,一口一个冤枉,都说是老七搞的鬼,老七是主谋,是他下毒害太子不成,又把诬陷他们,实在不仁不义,狠毒至极!

    七皇子更傻眼,什么管家侄子,什么毒药来源,他怎么什么都听不懂?再看大皇子五皇子二人的表现,一阵寒气从脚底窜上天灵盖,无论内情如何,他今日绝不能让残害兄长,诬陷手足的罪名落在自己身上!

    七皇子当机立断也跪了下去,狠狠磕了三个响头,把额头都磕红了也毫不在意,老大老五哭得可怜,但他绝不能像他们那样哭,否则会落了下乘,于是七皇子肃着脸,冷静理智地为自己辩解,甚至说出大皇子五皇子曾经派人暗示他联合动手的事。

    老皇帝冷眼看着三个优秀的儿子互相攀咬,如同疯狗一样,他脸色难看至极。

    无论是三个儿子动手害太子的事,还是此时此刻毫无兄弟情义的表现,都让他愤怒之余,还有些心灰意冷。

    本想叫人将三个儿子都关起来,又思及牢里的太子,如果三个儿子都关起来,算上太子,那他还剩几个儿子可以做事的?他这个当老子的能有面子?

    于是吩咐将三个儿子禁足府上等候发落,刑部尚书继续查案。

    系统只不过让七皇子底下的人跟卖药的江湖人扯上亲戚关系,也是凑巧而已,并不能真让黑的变成白的,于是刑部也没查出个什么来,最后只能以有嫌疑,但没有证据定案。

    加上七皇子近两年表现都很好,很有才能,干出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朝堂上支持他的不少,都替他说话,这件事便也不了了之。

    老皇帝亲口在朝堂上批大皇子五皇子德行败坏,无情无义,彻底放弃了这两个儿子,两人因为行凶未遂,爵位被夺,今后只是普普通通的皇子,与皇位无缘,且被宗人府关押三年方可放出,再掀不出什么风浪。

    七皇子有惊无险渡过这次危机,回头看看,虽然这次差点搭上,但从结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太子没被毒死却也一直被关在牢里,大皇子五皇子也折了,还有谁能当他对手?

    七皇子意气风发,彻底视储君和皇位为囊中之物,越发积极做事,踊跃表现,他想得好,一方是犯了错都被关起来的儿子,一方是才能好会办事的儿子,趁着这个时候,不刷刷皇帝好感,什么时候刷?

    七皇子却料错了,老皇帝虽没处置他,心里也认可这个儿子的才能,却没叫系统的能量白费,这件事还是给他埋下了怀疑的种子,老七究竟是忠是奸,他也打了个问号。

 太子爸爸喜当爹(他家小幼崽还在宫里玩奏折。。。)

    大皇子五皇子的落马造成了如今朝堂后宫的局势七皇子一家独大;  连着后宫也是,五皇子母妃淑妃娘娘因为帮着儿子害人,被皇帝夺了封号降为嫔位;  且关禁闭三年。

    淑妃年纪不小了,靠着母族和五皇子才能在后宫独霸一时;  这会儿哪怕皇帝念着旧情,没给她一撸到底,但禁闭关三年;  也跟冷宫差不多了。

    恐怕三年后皇帝早忘了还有她这么一号人;  且五皇子也没了爵位,未来一眼看到头;  顶多是个闲散宗室,彻底与皇位无缘。

    淑妃绝望得很;  写信回娘家;  那头还怪罪她不教好五皇子;  还跟着儿子乱搞事,生生把他们家族未来的荣耀掐断了;  淑妃想靠家族翻盘也不成了。

    大皇子更绝;  他本就是一小宫女生的;  若不是占着长,恐怕很难让皇帝看到他;  且生母早亡,他是靠着军功爬到可以和五皇子七皇子比肩的地步。

    如今一朝失足成千古恨;  什么都没了;  大皇子府传出风声;  大皇子回去后闹过几次自杀,绝食、上吊皆试过了;  被人救了下来,消息传进宫里,老皇帝面色不渝叹了口气,却什么表示都没有,那头才彻底安分下来,没再闹事。

    这样一来,本来皇子中最有竞争力的三个一下子倒了俩,还彻底绝了希望,剩下的七皇子的确一枝独秀,文武百官不免动了心思,私下纷纷开始倒戈站队,尤其是之前是大皇子五皇子党的靠拢得更快,似他们这种因为主子倒了改换阵营的,不快点表达忠心还等什么时候?

    本以为七皇子也会挑拣一番的,没想到那边宽容大度得很,半点不计较过去阵营的事,来者不拒,较为尴尬的还是从前太子党那波。

    太子党的官员除了一个老首辅乃三朝元老屹立不倒外,其余官员除非个别几个真的才干出众到不可替代,否则大部分不是流放就是罢官亦或者被调职到不重要的划水职位,至于没被处理的那些官员,则是因为早早背叛太子,倒戈到另外三个皇子阵营。

    如今大皇子五皇子倒了之后,之前倒向大皇子五皇子的那批前太子党官员,现在再要向七皇子示好,再一次背主倒戈,就如墙头草似的哪边强些倒哪边。

    别说七皇子,就是七皇子党的官员也嫌弃得不行,不等七皇子拒绝,官员幕僚已经纷纷进言,背叛这种事可一不可三,一而再再而三倒来倒去,似这种人哪日七皇子有了危机,头一个背叛的就是他们。

    七皇子本来也嫌弃,顺水推舟拒绝了。

    于是这次投毒案后除了大皇子五皇子倒霉外,不好过的还有这些从前背叛的太子党官员。

    在背地里仍忠心着太子,为太子办事的人见此不免冷笑,有道是天道好轮回!不忠不义的人老天迟早会收拾!

    幸灾乐祸完,想起这次事件的导火线,年纪小小的小郡主替太子承受了来自大皇子五皇子的毒害,太惹人心怜了,也不知道太子会急成什么样。

    这人想写信给牢里的太子,跟他好好说说宫里的情况,告诉他不要急,小郡主听说毒已经解了,御医说虽然有些伤害,但是好好养还是能养好的,让他别担心。

    但没想到小纸条递不进去,投毒案后老皇帝命刑部加强了刑部大牢的防御,别说纸条进不去,就是一根羽毛想进去都得层层筛查。

    对此太子下属急得不知道怎么才好,和太子失去联系,不但不能及时告知太子外界的情况,还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对太子安危的掌控,如果出一点什么意外,那他们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思来想去束手无策,这时候另一名幕僚说要不把信递给小郡主殿下?

    他们也知道小郡主虽没有从小养在东宫,却难得对太子孺慕又依赖,中毒之前还天天跟皇帝闹着要见爹爹,若是把信拜托给小郡主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只是小郡主年幼,如果藏不住,叫老皇帝给发现,到时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连累小郡主。

    下属幕僚这边也商议了很久,有人觉得郡主还小,才三岁靠不住,不该承担传信这么重要的事。

    也有的觉得这是唯一的与太子取得联系的法子了,不妨可以一试,大不了他们想个法子让信更隐蔽些,明面上就当做是父女俩的书信,就算被发现,也能说是太子一腔爱女之心,老皇帝不至于苛责才三岁的孙女。

    最后幕僚团商量了下,决定试一试。

    经过数天调养,又有系统耗费能量驱毒,团子身体其实已经养得差不多了,她自己都躺不住了,非要起来,哪怕不能见着爹爹,也要到处玩耍,比如跟着皇帝爷爷去御书房按奏折玩。

    老皇帝还是有些担心小乖孙的身体,但见她脸上红润,活蹦乱跳,精神头不错,便也由着她了。

    若是平时小崽子按奏折玩,老皇帝定要板着脸好好说教一番,但这次团子才刚遭了一场罪,大难不死,老皇帝便随她去了,左右不过是按点小爪印罢了,又不是没按过,不影响阅读就行。

    于是文武百官收到皇帝批复回来的奏折时,总三五不时地“中奖”了。

    那小小的嫩生生的小掌印总跟薛定谔的猫似的,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出现,假如他们知道薛定谔,必然会将此称之为薛定谔的手印。

    刚开始看到自己写的奏折上,在皇帝批阅的旁边总多了小手印,他们还有些不习惯,看多了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一些年轻的官员不免私下开了玩笑,赌谁的奏折上被小郡主荣幸印上了小手印,要当天谁中奖了,下了值就请客。

    七皇子并不将这个很受父皇宠爱的太子女儿放在眼里,才一个三岁孩子而已,晚熟的说话都不利索呢,他怕什么?

    他穿越之前是理工生,也算学霸一枚,他具有未来的种种科技手段,有这些能力,他父皇能不看好他?就是文武百官也称他天纵奇才,一个已经下了大牢的古代土著太子在他眼中并不足为惧。

    然而七皇子一党的官员幕僚还是不免忧心忡忡,担心太子复辟,老皇帝天天见着太子的女儿,还如此宠爱她,如果因此脑子一抽,把太子放出来,以太子的能力和昔日的威望,到时局面难说。

    不同于七皇子对太子的轻视,这些从来都在太子的光辉下仰望的土著官员,自然清楚太子的影响力,他们对太子有着本能的畏惧,这大约是沙硕仰望明月的一种心态吧,纵使太子已经下了大牢,也不影响这份深植心底的敬慕。

    然而这时不同于之前可以随意谏言要求皇帝把小郡主送出宫,经过这段时日的观察,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哪怕昔日的太子,也没被皇帝这么如珠如宝宠爱过,他们又怎么撼动得了皇帝的想法?

    况且小郡主刚刚中过毒,老皇帝正是对她珍爱宠溺的时候,他们要是敢说,恐怕郡主还没被送走,他们就得被送走。

    七皇子党官员们总是欲言又止地提出来,叫七皇子警惕点,小心太子以小郡主为突破点……七皇子不等听完,就摆手说没事,他自有办法。

    是什么办法?

    七皇子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