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却道寻常 >

第286部分

却道寻常-第286部分

小说: 却道寻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同济叹了口气,解释道:“认识不假,但却称不上旧友。”

    他迈步走到了那五位先生中间,伸手拿起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然后拿起茶杯放到鼻子下面仔细用心的闻了闻。

    “这茶谈不上好,只是以前在书院的时候总喝,后来离了书院被陈先生任命来此春集镇教书育人,原本年轻气盛觉得没甚意思,如今眨眼间过去了几十年反倒是舍不得。”

    周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教书育人是好事,春集镇这贫瘠之地在六位先生的带领下也算是富饶,只是可惜你们是唐人。”

    “可惜是唐人吗?”郭同济笑了笑,眼中带着一抹不加掩饰的骄傲:“我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便是自己生来是唐人。”

    “该走了。”

    周洛开口说道。

    郭同济摇了摇头,目光透过并未闭合的学塾大门看向了街道远处的那棵巨大松树,脸上满是怀念之色。

    “不急,武王可否容我等兄弟喝完这杯茶?”

    时间不等人。

    但天上的雪还在下。

    周洛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一杯茶又能有多少时间呢?即便你喝得再慢些,即便你品的再细些。

    何况郭同济等人喝得并不慢,那是在正常不过的喝茶速度。

    他们六人当中有四位是游野修士,剩余两位是三境修士,论起人数来说要远胜周洛,但论起战力来说却远远比不过周洛。

    那就只能等死。

    好在死前可看一场雪,能喝一壶茶。

    能看一眼无夏塾门外那棵屹立了不知多少年的巨大松树。

    茶水的热气在这凉日当中显得十分清晰,随风摇晃着往上升腾。

    直到热气彻底消失。

    杯中的茶已经喝光。

    郭同济抬头看了一眼身前不远处的周洛,眼中带着遗憾,面上挂着微笑。

    该上路了。

    ps:写的好极了

    fp

 第114章蓝衫青年

    来运从那杯茶放下最后就不再说话了,他单纯,善良,率真。

    但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来郭同济和自家师兄对话当中的意思。

    好人却要死?

    这道理说不过去。

    周洛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发,说道:“人生在世总要面对诸多抉择,这些抉择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当你无法看清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自己所站的立场, 我和唐国没有恩怨,与李休和郭先生也没有恩怨。”

    “但李休断了我弟弟一条手臂,当着天下人的面前斩杀了翟一宽,他让圣宗颜面尽失,四长老因此颁布了长老令,我等是圣宗弟子,也许本身与唐人并无仇怨,但唐国与宗门有怨,我等弟子便要承担这份责任。”

    放下了手,周洛看着身前安静盘坐的六位先生,轻声道:“这就是立场,与善恶无关,与对错无关,我其实很喜欢李休这个人,因为他永远在用自己的行动贯彻这个道理。”

    如果抛却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标准,天下间其实很难分辨对错,有的往往就只是立场问题罢了。

    来运没有说话,他知道师兄说得对,这就是在这人吃人的修行界中行走天下所必须懂得的事情。

    也是必须会做的事情。

    “我知道你的性子可能很难接受,但这条路早晚要走,我能做的就是让你尽早一些。”

    “来运知晓。”

    他轻轻的点了点头,安静的站在一侧并不说话,也没有上前阻止的意思。

    他率真,但拎得清轻重,和这六个人相比自然是自家师兄重要一些,何况这些道理他也懂得,就像两国交战一般,敌国未必全都是恶人,但相对自己国家来说敌国便全都是恶人。

    “这些年来我等在春集镇教导了许多人,其中最满意的有九位,这是他们的名字和住址,待我六人死后还要劳烦武王将这九人找来接替我等,无夏塾是春集镇的重中之重,镇上的人早已经习惯了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可以死,但无夏塾不能没。”

    郭同济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九个名字和地址放到了小桌上用茶壶轻轻压着,免得被风雪吹翻了找寻不到。

    周洛点了点头,虽未说话,却已经答应了下来。

    雪花从天空落下会产生许多种不一样的形态。

    鹅毛大雪,毛毛飘絮。

    或是被风卷着狂飞周转,又或是笔直落下随着微风淡淡摇晃。

    没人喜欢刮骨钢刀,大部分人喜欢的都是那如絮雪花轻轻落在额前,落在肩上,落在掌心的感觉。

    微凉,独特,让人难以忘怀。

    就如此刻。

    天上的小片雪花摇晃着落进了茶杯里,周洛朝着他们六人走了过去。

    来运站在身后安静看着。

    郭同济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心道哪怕是在这春集镇中生活了几十年,一眼望去终究还是不如长安,更不如梅岭。

    然后他收回了目光最后看了一眼学塾门外的那棵大松树。

    漫天的雪花并不曾在树枝上留下半点痕迹。

    那棵树很巨大,在风雪中挺的笔直,就像是人的脊梁一般。

    周洛弯腰拿起了被茶壶压在下面的那页白纸然后走到来运身旁拍了拍他的脑袋,二人一同走出了无夏塾的门口,拐了几个弯之后找路人问了问纸上的地址该怎么走,得到答复之后道了一声谢便顺着路走了过去。

    九个人分别住在春集镇的九个地方,来来去去总共花费了差不多一日的时间。

    “我们去哪?”

    离开了春集镇,来运抬头看着周洛,出声询问道。

    周洛想了想,说道:“南风亭。”

    夜晚的春集镇较之外界要显得安静许多,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夜晚除了客栈和酒楼之外鲜少会有燃亮灯光的地方。

    无夏塾的院落当中站着九个人,这九人的模样看起来都是二十岁上下,修为最高的不过才是承意境界,此刻九人站在庭院当中看着端坐在地双目闭合却将脊梁挺得笔直的六位先生尽皆沉默了下来。

    一双双眸子当中满是痛苦和哀色。

    风雪越来越大仿佛是在恭送这六位为春集镇奉献了数十年光华的先生,九个人齐齐跪倒在了地上,痛哭流涕。

    他们知晓凶手是谁,但他们却没有能力报仇,只能听从师命从今往后接下这管理无夏塾,教导春集镇的重任。

    风雪送君归。

    今夜安静的有些吓人。

    直到门外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然后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

    这人同样很年轻,看起来和他们的年纪差相仿佛。

    年轻人走了进来,在院内沉默了一瞬之后走到那六人身前跪下行了一礼,然后方才起身。

    那九人这才看清楚这年轻人穿着一身的蓝色衣衫,看起来颇为的与众不同,如墨的长发散在肩上,眉眼和煦,明明身在冬夜却犹如春风一般。

    “不知几位师兄可曾见过那行凶之人?”

    他环视着那九人,出声问道。

    语气平和,礼仪完美,即便是书院里最严苛的教习,即便是礼部尚书亲至也绝对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们九人在修行路上并未有太高建树,或许这辈子的武道尽头便是四境游野,但他们却很聪明,是郭同济六人最器重的弟子,自然知晓那个找上门请他们但当无夏塾重任的那个人便是杀人之人。

    九人当中有人精通画道,听闻这话立刻便拿出了纸和笔快速的在纸上画了起来,不过一炷香不到的功夫便已经将那人跃然纸上。

    甚至就连衣着和神态举止与最细微之处的眼神表情都刻画的一清二楚。

    蓝衫青年伸手接过打量了仔细打量了一眼,然后问道:“这是何人?”

    那九人的眼现了一抹诧异,旋即解释道:“这是圣宗周洛,在草黄纸上排名第三十六位,被人称之为武王。”

    蓝衫青年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觉得他接下来最可能去哪里?”

    那答话之人沉默了一会儿后猜测道:“周洛杀人应该和圣宗颁发的长老令有关,六位先生是唐人固因此失了性命,接下来被杀的应该还是唐人。”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张地图抬手在上面指了指,说道:“南风亭。”

    蓝衫青年看了一眼那个地方,轻声道了一声多谢,然后便转身走出了无夏塾。

    略有些削瘦的背影在雪夜灯光当中被拉的很长很长。

 第115章南风亭

    在春集镇四周同样地处偏远角落的贫瘠小城还有不少,绝大多数甚至都比不上春集镇,能够称得上富饶足以和春集镇相提并论的便只有千里之外的南风亭。

    而很巧的是南风亭同样有三名唐人。

    张大人抬头朝崖下山路看了过去。

    然后呼啸的风雪中响起了树枝被人踩断的干脆声响。

    积雪深厚的地面没有任何植被出现,只有这山崖上的风忽然变得猛烈了许多,吹弯了一棵树枝,折断着落到了地上。

    天上还在下着雪。

    张大人分别看了一眼左右,其余二人始终在侧目看着崖外的风雪还有熙攘的小城,目光中带着留恋,唐国很好,但这南风亭毕竟也是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临死前看不到长安,总要多看一眼眼前。

    “即便是真的覆灭雪国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眼下你还是要死。”

    周洛看着他说道:“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雪国族人天生天养身化万千,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杀光的?”

    张大人的老脸之上浮现了一抹骄傲,说道:“无论是雪国还是荒人都只不过是我大唐辉煌路上的磨刀石罢了,百年前他们破不了我唐国边境,现在仍然破不掉,再待百年后便是我大唐挥军直入,那时候你们还会认为我大唐鞭长莫及吗?”

    “圣宗会得到大唐的友谊,老夫想不通,你们凭什么认为唐国不如万香城?难道就是因为鞭长莫及?群敌环伺?”

    “其实武王应该清楚,当初若不是你圣宗与阴曹还有荒人达成合作,用谢氏族人逼迫聪小小刺杀李休,这个梁子也结不下来,李休也会和聪小小毫无波澜的走到一起。”

    听着这变得有些冷厉的声音,张大人老脸之上的褶皱似乎更深了一些:“翟一宽和李休无仇,你与郭同济同样无仇,但你却杀了郭同济,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到头来分的就是生死罢了,没必要争论一些冠冕堂皇的对与错。”

    周洛偏头看着他,面色仍旧是那般严肃且认真:“翟一宽是我圣宗三境当中最出色的圣子,他与李休无冤无仇,却死在了他的手上,大人说这该如何?”

    了?”

    张大人叹了一口气:“大唐已经欠了李帅一条命,又怎么能让他的儿子不舒服?堂堂的陈留王世子,杀几个人而已,又怎么

    周洛点了点头,目光并没有什么波动,唐国人敬仰李来之,但荒州人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

    “武王应该也知道,李休是李来之的儿子。”

    听到这话,张大人眼中的念旧之色不仅没有淡化下去,反而更加浓郁起来,他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笑容之中满是宠溺的模样:“老夫虽然在南风亭几十年不曾回去唐国,对于大唐之内的诸多事情亦是十分了解,倾天策的茶前录我也是每次都看。”

    周洛收回了放到山崖脚下的目光,抬手拍了拍来运的肩膀,说道:“如果李休没有杀翟一宽,或许这南风亭还是南风亭,春集镇也仍是春集镇。”

    人老了就爱怀旧,总喜欢去想以前的旧事,那双浑浊的眸子当中带着浓浓的怀念,他拿着核桃,在谈核桃,但说的却并不是核桃。

    他取出了两个拳头大小的核桃放到了桌面上,有些怀念的说道:“老夫盘了几十年,到如今也不尚未竟全功,这大核桃真难盘。”

    张大人看着崖上风雪,略显浑浊的眸子当中满是追忆之色,沉默了会儿他又道:“当初老夫得知同济受命去往春集镇之时,曾特别托付他在长安给我带了两个核桃,结果这小子以为我要打牙祭,特意挑了两个拳头大小的核桃还提前炒熟并且加上了糖。”

    “那就好,人生来不带痛苦,死时也能不带痛苦,这才最好。”

    周洛想了半晌,想说一些好话,最后话到嘴边就只说出了这一句。

    “他走的很安详。”

    沉默了一会儿,张大人突然问道。

    “郭同济怎么做的?”

    周洛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人力到底有穷,我们穷其一生所能够做的事情是否值得,又能做多少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才要在尚且还活着并还有些能力的时候为了各自身后的人多做一些事情。”

    能做的终究有限。”

    张大人摇了摇头,笑道:“我以国士待人,人以国士待我,南风亭能有今日最离不开的还是他们本身的努力和上进,老夫所

    周洛走到悬崖边俯视着城下人潮不算密集但街道格局却十分顺眼的小城,眼中颇有些尊敬,轻声道:“六七十年间能让一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南风亭变成方圆十万里内少有的富饶小城,并且能够辐射四周城镇,不愧是唐国官员,治理家国的手段当真了不起。”

    坐在亭中首位的老者闭眼回忆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似乎是在感慨年纪大了,记性也就跟着差了。

    “记不清了,应该有个六七十年了。”

    此地常年吹拂南风,故此日积月累下来这间小亭子便被称之为南风亭,连带着山崖脚下的小城也被人称之为南风亭。

    从而降下甘霖雨露。

    然后让人们将最真挚的嘱咐写在天纸之上,再由神使们诚恳的诵读融入到那串风铃当中,每一次有风吹进亭子带动风铃摇晃传出来的悦耳声响便会穿进天上诸神的耳中。

    山崖上有一间小亭子,亭子中央挂着一串风铃,据说是千年以前在这处边角还是黄土一片的时候,当地的人们为了求雨,于是便请求祭祀神使建造了一座小亭子。

    周洛站在一处山崖上,四周没有一株花草,就连仅存的几棵树木也只剩下了枯枝,此处原本是一片黄土,只是常年被大雪遮掩,看不见让人绝望的干涸,却留下了同样让人心惊的冰冷。

    “张大人在南风亭生活了多少年?”

    只是看起来身子骨颇为硬朗,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