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县丞十分自信的想着,还好,他早就看透了大人本质,依旧坚强如初。
比如说今天本是他休假的日子,如今他放弃休假也要出来陪同大人,这是何等敬业,大人虽心机深沉,手下倒是大方,说不定能给一些好处。
纪长泽:“乌县丞,今日本是你休假的日子,倒是不好再劳烦你,方才碰见主簿,他说可替你,不若今日便让主簿跟本官出去?”
乌县丞:“!!!”
这怎么行,主簿虽和他掌管的事不一样,他的官职也比主簿高,可在大人面前那都是下属。
下属与下属之间当然有竞争,尤其都是文职,更加要争,他怎么允许主簿替代自己陪同大人外出。
就拿着上次那件事来举例,本来大人心底只有他和大人是一条心的,结果主簿不过就是帮大人看了看账本,做了点分外之事,大人便将他也列为自己人了。
不光如此,还给粮给油,给肉给菜,大人甚至还自掏腰包给了他“奖金”,主簿这老小子那几天哪天不是红光满面的。
虽然说这些东西自己也有,但乌县丞还是觉得危机感满满。
他当即表忠心:“哪里用麻烦主簿,下官整日在衙门里也觉得有些闷,正想出去转转,大人来寻下官,下官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乌县丞恨不得在脸上笑出一朵花来,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写满了“我超高兴出来”,努力的朝着纪长泽表忠心。
见纪长泽点点头,像是相信了他,他这才松了口气,心中得意起来。
就说了,主簿哪里争的过他。
他对着同意自己跟随的上官满是感激,全然忘了上一刻还想着要什么好处。
纪长泽冲他笑笑,得到了一个忠心度满满的大大笑脸回应。
反正还是那句话。
乌县丞高兴,魏君礼也高兴,纪长泽也高兴,大家开心就好。
元花林处,他们到时,这些虽天气转冷依旧坚持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轻飘飘好看衣衫的郎君们已都纷纷起来了,正站在客栈二楼看着楼下不远处的元花林。
不得不说,元花是真的好看,单个的花就已经够好看了,凑在一起,风一吹,一些浅粉色的漂亮花瓣掉落,整个林子以花瓣铺地,如同仙境一般。
若是碰上顺风,还能带一波淡雅清香到这边。
这些郎君们千里迢迢跑来垂柳这个小地方不就是为了看这个吗?如今得偿所愿,一个个心满意足的饭也不吃,梳洗完了就凑在一起观赏,甚至已经有人诗意大发的开始当场赋诗一首,旁边的同伴们也很给面子的称赞。
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他们已经挺满足了,这一路上的劳累颠簸,晚间找不到住处只能辛苦住在马车上的疲惫,都在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后一扫而空。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然后纪长泽来了。
他热情的表示既然你们是君礼的朋友那就也是我的朋友,今夜我垂柳有灯会,是为了纪念元儿姑娘,希望大家能来参加。
本来这些郎君还不太感兴趣,他们的心还沉浸在美丽的元花林中呢,但一听灯会是为了纪念元儿姑娘的,当即一个个精神起来。
“可是为了纪念那位化作元花树的痴情女子?”
“元儿姑娘竟是真的存在吗?”
纪长泽微微一笑:“应当是真有元儿此人,这传说在垂柳一向是口口相传,只是年代久远,具体是在哪朝便不清楚了。”
得到官方认证,郎君们越发兴奋,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询问了起来。
“可知晓元儿曾住在哪?我等能去看看吗?”
“听闻元儿曾作过一诗,以寄相思之情,是否是真的?”
纪长泽早就料到会这样,不然他也不会把乌县丞套路出来了。
他相当自然的望向旁边的乌县丞:“这些民间传说,乌县丞应当比本官知晓的清楚,你们可以问他。”
原创作者乌县丞:“”
他干咳一声,僵硬着神情,干巴巴的笑了笑:“元儿姑娘的确是曾作诗一首。”
等着乌县丞再干巴巴的将那首诗念出来,众位郎君都点了点头,在心底回味这首诗。
“虽起句平淡,倒是能看出一片真心。”
“我听闻元儿姑娘只是平民女子,连认字都是未婚夫婿教导,能作出这样的诗作已然是不错了。”
还有人目含怜惜:“一听便知,作下这诗的,定然是个纤弱的绝色女子,否则,怎会有如此一颗剔透痴心。”
纪长泽差点一个没忍住笑出声,呼了一口气,在说出这话的郎君用求认同的视线望向自己时,看了一眼旁边眯眯眼八字胡一脸蛋疼的中年男子乌县丞。
一本正经的点头:“嗯,你说的对。”
挺好挺好,这届游客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忽悠。
109|贪官知县(9)
多亏了乌县丞这个作者对“元儿痴情化成树”这一故事进行了详细描述; 小郎君的兴趣都被挑了起来,一个个都对晚上的灯会相当期待。
灯会灯会; 自然是晚上才开了。
实际上这还是垂柳的第一场灯会; 以前垂柳穷的一批,大部分百姓饭都吃不饱; 谁有闲心办什么灯会。
但如今不一样了; 因为之前纪长泽上任以后不是修这里就是修那里; 需要的劳工也就多了; 他还不是那种只要劳力不出钱压榨人的官。
因为有元花胰和大小商街赚钱; 纪长泽出手大方的很; 不光工钱给够; 还包吃包住; 以往人们一听说官府要修什么什么,都是惊慌无比,担心家中的顶梁柱被选去做活; 不给工钱就算了; 有的时候连伙食都要他们自带,如今可不一样了,一听说纪大人要找人做事; 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 只怕跑的慢了不能抢到这份机会。
用劳动换取了钱财,手上可不就比往年宽裕许多了吗?听闻灯会上还会有什么抽奖和猜灯谜换奖品,虽然他们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但万一猜中了呢?
因此; 垂柳第一届灯会相当的热闹,很少参加这种大家一起出来游乐活动的垂柳百姓都找出了家中最新的衣裳穿在身上,本就被纪长泽影响的爱干净的他们更是一个个都自觉的在来之前全家去澡堂子洗了澡,还有适龄的姑娘咬咬牙,拿着攒着的钱买了新衣,让自己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灯会。
是的,未婚的姑娘也要来参加灯会。
这也是纪长泽的主意,因为这场灯会是为了纪念并不存在的元儿姑娘,总不能以后每年都是打着这个由头,所以他直接把灯会定位到了面具会。
所有人在入场时会一人发一个面具,大家戴上面具,然后入场游玩,因为戴了面具别人看不见自己的脸,一边是刺激一边又可以无所顾忌的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
比如说读书的文人平时要稳重自持,但戴上面具后谁也不认识他,他也可以去看那些热闹的杂耍,可以大大方方喝彩给赏钱,也能童心大发的去投壶而不怕人家笑话自己幼稚。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不怎么能出门的年轻姑娘们,能够和同龄人一起来热闹的灯会,还不怕被人说三道四,害羞的话只要躲在面具下就可以坦然四处游玩,而且这是官府办的灯会,很少有长辈阻拦,对她们来说,这简直是莫大的诱惑。
这种大型活动就是要热闹才办的起来,这又是第一届,纪长泽不搞点花头,还真怕到时候没多少人来,那才叫真的尴尬。
好在他的良苦用心没白费,因为之前一直在宣传,近日白天又特地派人敲锣打鼓的在整个垂柳走了一圈,通知大家垂柳灯会今晚举办记得来参加,在纪长泽带着这一票京城来的小郎君进灯会时,现场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排起了长队,十分给他长脸。
给他长脸的可不止垂柳百姓捧场这一件事,昨夜这些文人刚刚来到垂柳,正是疲惫的时候,也没什么心思去看垂柳风貌,被带去客栈后就在房间睡了,第二天清晨又都凑在一起看元花,因此没一个去街上看了的。
今日一看,俱都惊讶起来。
“这街道竟比京城的还要洁净无垢,一路走来,居然连一点污物都无。”
“何止污物,兄长你看这些百姓。”
同行的文人听到此话,俱都下意识望向了路上行走的百姓,只见他们一个个都面上带笑,虽有的穿新衣,有的穿打了补丁的衣物,却都是面容干净,头发梳理整齐,衣裳也都是洗的干干净净,就连脚下踩着的草鞋或是靴子,都没有他们一路上接触的平民那样任由污泥盖着。
“不是说垂柳贫困?为何我看这里的百姓倒像是生活富足的模样?”
前面走着的纪长泽耳朵尖,听到这话略微驻足,笑着解释:“倒不至于个个生活富足,只是我垂柳有免费的澡堂,无论什么去都是热水,要进大小商街又必须衣着干净,渐渐的百姓们便都养成了勤洗漱的习惯。”
这样的穷地方,竟然还有12时辰供应热水的免费澡堂?京城都没有这样的地方。
顶着一群文人诧异的视线,纪长泽干咳一声,仿佛是很不好意思的别过脸没再说话。
古人都是含蓄而又谦虚的,他怎么能厚颜无耻的夸自己的功绩呢。
那必须得让别人夸啊。
于是他做出一副“我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的沉默样子来,袖子下的手却趁着大家没注意,轻轻的把旁边正思考家里娘子孩子有没有来参加灯会的乌县丞往前一推。
正好奇满满的郎君们立刻看向了乌县丞。
已经想到一会有没有可能和家里人偶遇的乌县丞:“诸位有所不知,这澡堂正是我们大人令人盖起的,分文不收也是我们大人定下的,澡堂盖起的费用全都由大人承担”
他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我们纪大人多么爱民如子”,众位文人看向纪长泽的视线顿时充满了敬佩。
又有郎君问:“这街道上无秽物,也是官府管着的吗?一眼望去倒是十分清爽。”
谁不喜欢干干净净毫无污秽的环境,只是在古代又没有集中处理垃圾的地方,贫民大多都是随地解决生理问题,有垃圾随手就扔了,脏不脏的反正也习惯了。
倒是有专门清理的人,可清理的再快也抵不住制造垃圾的人多,即使在京城这样的地方,也依旧不可能达成如今垂柳的干净。
因此这些人第一时间就觉得是官府强制管制了才能营造出这样干净漂亮的街道。
这还真不是,当然,垂柳能有如今的模样,那肯定是纪长泽的功绩。
但他怎么好意思自己夸自己呢。
于是他又轻轻推了乌县丞一把。
再次被推到更前面的乌县丞:“”
虽然在心底已经说了无数遍,但他还是想再说一次,这个上司,真的太狗了。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再次展现出了职业微笑:“这都是当地百姓自发行为,还是因为大人之前发现沤肥可让土地更加肥沃,粮食长的更好,将如何制造肥料的方法教给了百姓。”
从那之后,随地大小便就在垂柳消失了。
就算是憋得不行了,那啥完了之后也都会想办法带回自家,以往大街上那些最常见也是最难清理的垃圾,什么烂掉的蔬菜帮子,什么人体排出的某物,现在都成了百姓眼中的宝贝,别说随地扔,路上看见了,也会好好捡回去沤自家地的。
再加上纪长泽安排了清扫的人,水泥地也不怕水泼,能不干净吗?
等到乌县丞如此如此这般一解释,这些郎君们看向纪长泽的视线里又都多了几分敬佩。
垂柳他们没来过,但穷地方是个什么样也都有所耳闻,如今纪长泽凭借一己之力让垂柳百姓安康,环境干净,这是多少知县做不到的事啊。
纪长泽面对他们的目光仿佛很不好意思的微微低头,十分好脾气的谦虚着:“乌县丞夸大了,垂柳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是整个县衙一起打造的,如何能只说是本官一人的功劳。”
说完,他相当熟练的轻轻点了点乌县丞。
同样相当熟练的乌县丞:“大人谦虚了,您之功绩,整个垂柳都是看得见的。”
郎君们完全get不到乌县丞内心跑过的羊驼,纷纷感叹:“纪大人不光爱民如子,还如此淡泊名利,只字不提做的功绩,若不是乌县丞,我等还不知晓大人竟为垂柳做了这么多。”
纪长泽长叹一口气,摆了摆手:“本官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这点小事,何必拿出来夸耀。”
默默摸了摸刚刚被点到地方的乌县丞:“诶,大人总是如此,从不贪功绩名利。”
郎君们顿时更加赞叹。
这位纪大人,果然是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做了这么多还只字不提,若不是下属说了,估计他都不会提自己的功劳半点。
真是官场上的一片清流啊。
110|贪官知县(10)
第39章
纪长泽没用自己的身份走后门; 一行人老老实实夹杂在来参加灯会的百姓中排队,一边排着; 一边听乌县丞说垂柳的一些好玩事; 倒也不算无趣。
慢慢排了队,戴上发的面具; 大家陆陆续续进场。
一进去; 这些郎君便被面前景象震撼了一下; 上方挂满了花灯; 明明是夜间却亮如白昼; 一个个戴着面具的人行走在街上; 还有早就获取了行商证的小贩在准备好的货架后叫卖。
“香囊; 手帕; 郎君姑娘来看看,上好的手艺哦”
有两个穿着裙装的姑娘手挽着手上前,低头认真挑选; 挑好了合心意的; 就用着清脆声音与老板讲价,也许是因为戴着面具遮住了脸,她们声音里带着坦荡与欢喜。
有一家三口出来游玩的; 郎君肩膀上坐着个小孩童; 脸上戴着灯会专门供给孩子的面具。
还有年幼却能自己跑动的孩子在人群里,小孩子脚下不稳,若是不小心跌倒了,旁边陌不相识的行人则会很顺手的将他抱起来; 拍拍他的头让他小心。
也有老人出来的,行人见到老人行动不便拄着拐杖,俱都纷纷让路,老人面具不慎掉落,她不好弯腰,站立一旁负责督促安保的衙役见状,上前捡起面具递给了她。
老人家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慈祥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