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凭什么要我们去讨好他们,再说了,赵月娘也就现在看着风光,那纪长泽可不是什么好人,之前连我都被他骗过去了,瞧着吧,赵月娘以后的日子可要苦了。”
某种意义上,这对母女也算是相当的意志坚定了。
不管赵月娘家是贫穷还是富贵,她们都看不上她。
并且坚定地不肯去沾她的光。
大儿媳妇:“”
她真的想不通婆婆和小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看不上赵月娘就只有欺负她一个法子吗?
现在赵月娘有了纪长泽做夫君,她们也完全欺负不上好不好。
而且比起欺负,难道不是仗着亲戚的名头,去吸赵月娘的血更好吗?她们既可以得到好处,也可以让赵月娘不好过。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她们不明白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赵二伯娘和赵美娘还真的接受不了。
赵二伯娘是因为当初嫉妒刘氏被小叔子那么珍惜的对待,明明同样是嫁到赵家来,她刘氏就是小叔子心里的宝,而她自己就是丈夫眼里的草。
赵美娘就更简单了。
赵月娘长的比她好看,这点就已经足够引起她的恶意了。
长得好看又怎么样,还不是让她踩在脚下,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赵月娘居然还真的能从沼泽里爬出来。
母女俩又是嫉妒,又是不肯承认自己嫉妒,于是死活都不愿意放下身段去讨好赵月娘一家。
对纪长泽他们来说这样不用多很多麻烦事,但对于二房那边,却是让家里的其他人心生不满。
他们闹得鸡飞狗跳,纪长泽和赵月娘的婚后生活倒是顺顺利利展开了。
之前还未成亲时,村里不少姑娘就羡慕过赵月娘的未来夫婿是纪长泽这样一个斯斯文文还会体贴人的。
听说他甚至还会洗家里的碗筷。
这可是秀才公啊。
他们家里的男人,一个下地干活的都不乐意做的事,纪长泽这么一个秀才公居然愿意。
之前还有人酸溜溜的说,这是还未成婚,难免对赵月娘有点稀罕,等到成了婚之后,肯定会变正常的。
结果成婚之后,纪长泽还是那样,吃晚饭主动地要去洗碗筷,帮着赵月娘择菜,有时候还能见到两人一起在山脚下散步。
虽然不知道山脚下有什么可以逛的,但是看着两人亲亲秘密的走在一起,互相对视一眼都是幸福的模样,简直就是大写的幸福。
成婚后,纪长泽开始搞起扫盲工作了。
成年人也教,小孩子也教。
因为之前他特地清楚告诉了村里人学会认字有什么样的好处,这次的扫盲行动全村都很重视,族老们甚至还专门腾出了村里一栋废弃的屋子当做教室使用。
村里对此很响应。
毕竟纪长泽他不收钱啊。
现在教导小孩子启蒙的先生都要束脩了,他教这么多人,居然不收钱,而且消息传出去之后,不光本村的不收钱,只要是能来教室里的,不管是不是本村的,他都可以免费教导。
这事一传出去,村里那些要上扫盲班的人感激满满,也有人背后说纪长泽傻。
他可是秀才,要是打着前朝秀才的名号开一个学堂,那绝对能赚不少钱,结果他居然一分钱不收,免费教人家。
人们心里想着纪长泽傻,面上倒是没人说出来。
不然说出来纪长泽要收钱了怎么办,他们还想要免费得到教导呢。
赵美娘一开始也觉得纪长泽傻,但是后来她又觉得不对。
纪长泽肯定不是个傻子,不然刚开始也不能直接把偷东西这个罪名栽赃给她,这么阴险,演技还高超的人,绝对不会傻兮兮的做白工。
所以,肯定有阴谋!
然而全村只有赵美娘一个人这么想。
包括赵月娘都觉得纪长泽是太过心善,知道村里人没有钱,这才选择免费教导,她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纪长泽身体不好,她没指望着他能去科考,下地自然也是不可能了,开学堂虽然收不到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厚着脸皮白上课,大家还是会送一些吃的到赵家,权当做是束脩,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也有不少。
赵月娘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成了婚,夫君体贴,家中虽不说大富大贵,但也绝对不缺钱花,村里人因为夫君,对着她态度好了不是一点半点,这样的好日子,她以前想都不敢想。
她感激着,感激夫君这么好的人能够娶她。
夫君虽然身子虚弱,但温柔,善良,好说话,心眼也实在,给了她极大地安全感,他喜欢教书,她当然要支持。
在妻子的支持下,纪长泽开始了愉快的教书生涯。
他教书和别的先生不一样,人家先生都是让背四书五经,他让别人背他写的经义诗句,有的时候还背一些他写的策论。
背的最好的那个,还能得到他个人贡献出的二十文钱。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被人免费教不说,背的好了还能有钱拿。
都说纪长泽这是真真正正的将他们这些农户当成了自己的学生,用心教导分文不收不说,还倒贴钱。
每次看到这个年轻的,身子弱的先生坐在讲台上,斯斯文文咬字清晰的教导着他们,众人都是打心底里佩服。
这才是真正的有师德啊。
纪长泽提倡大声的背诵,这样记忆力会得到加强。
于是,那些在纪长泽扫盲班上课了人们有事没事就背一背,在镇上做活的时候嘴里闲着就背背,在城里做事的时候也背。
一些小孩子学了就当做儿歌一样,一边玩游戏一边背。
某天,一个穿着华贵的老爷子正准备去书店,就听到了书店门口的几个小孩子正用着清脆声音背着一篇策论。
他刚开始没当回事,听着听着,就忍不住站在了当场。
这策论!
这策论!!
这样的策论,竟是几个小孩子一边玩闹一边背出来的!!
他赶忙去问几个孩子这是从哪里听来的,等知道是清流村一位前朝秀才,名叫纪长泽的先生写出来让他们背的后,就匆匆回府让人打听。
这么一打听,简直满满的惊喜。
所有接触了纪长泽的人评价都惊人的一致。
性子温和,十分有善心,明明可以去考科举,却留在了小山村开发民智。
不去考科举,这是不慕名。
教学生不收钱,这是不慕利。
写出的那些策论,但凡是懂得都能看出来,他是个有大才之人。
除了据说身子弱点,其他的简直毫无缺点。
这样一个人才!!竟留在了他们这么个小地方!!!
第二天,赵美娘一醒了就听家里人说,纪长泽之前让他们背的策论不知道怎么回事,让县里高老回乡的张大人听见了,一大早就赶了来,好像听闻想要举荐纪长泽入朝为官。
但纪长泽居然直接拒绝,说是对入朝为官没兴趣,只想要安心的教导学生,开学堂。
明明被拒绝了,张大人居然也不生气,不光不生气,还说要把自己的两个孙儿交给纪长泽教导。
这可是权贵家庭的孩子啊!!
现在是谁都知道,有了这两个孩子做学生,纪长泽即使还呆在这么一个小山村,也已一飞冲天了。
他就算是不收钱,也照样不会缺钱花。
赵美娘:“”
她明白了!!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她就知道!!这就是纪长泽的阴谋了,假借免费教导之名!来让权贵人家发现他!
不收钱是为了更多人能来,自掏腰包发奖赏是为了让人们都背他写的东西。
纪长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自信那些东西让懂的人听了会来找他。
赵美娘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赶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家里人,来证明当初那件事真的是纪长泽算计她。
早就听她说过无数次那个傻兮兮不收学生钱也要教书的纪长泽是个心机深沉之人的二房一众人很淡定,一边吃着饭一边嗯嗯啊啊敷衍应了。
接着继续讨论:“这纪长泽,当初都说他傻,没想到他还有这个运气。”
“这么好的事怎么就没落到我身上,难不成真的是人心善有好报?”
赵美娘:“你们听懂没??我说纪长泽是故意这么干的!!他在不收钱的时候就已经想到张大人会被吸引来了!!那些学生根本就是他用来宣扬自己的!!”
二房长媳直接无视了她:“娘,纪长泽他这次肯定要发达了,咱们要不就去赔礼道歉,先把关系拉回来再说,到时候能沾多少光啊。”
赵二伯娘:“嗤,他那身子骨,听说张大人来的时候说句话就要咳嗽一下,指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没了,有什么好拉关系的,且等着吧,就算他不早死,就凭着他那傻兮兮的性子,教个书还倒贴钱,就算有钱了也能让他败活没了。”
赵美娘还在努力的叭叭叭:“他根本就不是倒贴钱,他是有目的的,他的目的就是让别人把他写的那些东西传播出去,他”
二房的人吃饱了,纷纷站起来开始收拾。
从头到尾,没人去听赵美娘说什么,就算是听了也不会信。
纪长泽善良到傻,那是有目共睹全村公认的,美娘真是学不会乖,想要洗白自己,她倒是换个别人啊,逮着纪长泽叭叭叭,人家能信她才怪了。
纪长泽这个人
啧,还真是傻人有傻福。
156|天下之师(7)
被村里人认为傻人有傻福的纪长泽迎来了自己的两个学生。
张大人的两个孙儿可没张大人这么热爱学习; 一大把年纪了还亲自去书店买书,每天闲下来的时间都要看书。
这两人是元字辈分; 大的叫张元文,小的叫张元武; 是张大人独子的双胞胎儿子; 今年才九岁; 但纨绔名声早就一路传到了他们这儿。
说起来也真不怪这俩孩子,张大人算是寒门出生,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就绝对没有翻身机会; 而他儿子小时候; 张大人也还只是小官; 家里根本就没发迹; 也需要靠自己打拼自己努力。
这对父子吃了这么多苦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因此知道读书的好处; 也清楚他们得自己立起来; 向来都是不需要督促就能自己努力,他们习惯这样了,也没去想孙子儿子会不爱念书。
张元文和张元武就不一样了。
这俩孩子出生的时候张家在京城已经立住了脚; 爷爷在朝堂很说得上话,父亲也不差,而且因为张家家风好,他们父亲不曾纳妾,后院里只有母亲一个,自然也没什么庶子来跟他们竞争。
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 因为父亲爷爷的身份,出门在外都是呼朋唤友,在家就是少爷,半点压力都没有,九岁大的孩子,愿意认真念书就怪了。
张大人之前也是对着儿子严厉,看着隔了一辈的孙子便狠不下心来,颇为好说话,等到告老还乡,开始细细为张家未来做打算时,才发现张家第三代已经半废了。
不过还好,他们年纪还小,还有得救。
张大人也是狠心要将两个孙儿给掰回来,回乡的时候就带上了他们,指望着好好矫正一下两人的性子。
没想到这俩孙子,念书不行,讨巧耍乖和他斗智斗勇倒是很厉害。
张大人一路走过来,遇见的读书人都是热爱学习自发努力的,哪里碰见过俩孙子这样的滑头,还真有点应付不来。
这次正好碰见纪长泽这位连乡野村夫都愿意教导的好先生,张大人这才起了心思。
纪长泽有大才。
这点从那一篇篇策论上就能看的出来。
难得的是,他有大才,还不图名利,从张大人表示自己可以直接将他引荐给皇上,等于说是让体弱的纪长泽跳过科举流程入朝为官纪长泽都能毫不犹豫拒绝,表示只想要在这小山村里安然度日,就可见其品行。
这样的人才,就算那两个混小子没学到学问,沾染上一点纪先生的品行也好啊。
于是,张元文和张元武俩兄弟就被爷爷提溜着来了。
他们也知道自己以后就要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跟着纪长泽读书了,两人都是蔫头蔫脑的,但面上没表示什么不满,都乖乖的敬了拜师茶,也都喊了老师。
纪长泽今天穿的还是一身灰袍,面色依旧白皙,温和的看了俩学生一眼,对着张大人轻笑道;“这两个孩子瞧着倒是乖巧。”
“也就只是瞧着乖巧罢了。”
张大人叹口气,想想以前跟两个孙子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头就疼,他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俩孙子,只能对纪长泽说:“这两个孩子顽劣,先生别看他们年纪小,心眼多得很,我这个老头子是管不住他们了,我也不指望他们从先生这里学到先生的半分本事,只求先生能让他们懂点事。”
“还是孩子呢,少不更事也是正常的,等到大了自然就好。”
张元文和张元武看似乖乖的站在底下低头听训,实际上眼珠子都咕噜咕噜转的欢实。
听到纪长泽那温和好脾气的话,他们都松了口气。
看来这位先生是个好对付的。
也是,听说身子不太好,脾气好到连乡野村人都愿意教导,恐怕就是那种说话都不会大声的性子了。
察觉到了未来先生可能管不住他们,两人松懈下来,再听着上方的纪长泽慢吞吞说着要让他们留在这儿住时也没多大反应。
虽说村子里住着肯定没有家里舒坦,但这边背靠大山,前面还有溪流,等到爷爷走了,他们就能去山上打猎,去溪里抓鱼了。
到时候不光玩的痛快,还不用再听爷爷的唠叨,越想越美滋滋。
纪长泽坐在上面,冷眼望着底下的两个学生在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的打着眉眼官司,浑身的兴奋高兴都快要飘扬出来的样子。
他轻咳一声,眼神温柔的望着两个孩子感叹:“大人放心,在下心愿便是开一所学堂,之前虽也在村里教导人,但也只是教认字罢了,若是日后开学堂,元文元武便是学堂招牌,我定会好生教导。”
好生教导这四个字,他说的相当认真。
张大人也是没法子了,听了点头:“先生放心,这两个皮猴交给先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