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第5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白家人抱作一团充满喜悦的哭泣,方鹤放松的笑了。
他抬了抬眼镜,对旁边站着的学生说:“放在一年前,我是断然没想到会有今天的。”
视为恩师的老校长不用再身患绝症随时可能离世。
当做亲子一般教养长大的学生并没有叛国还是爱国英雄。
华国快速发展,在国际上也拥有了其他国家的尊敬。
方鹤总结:“像是做梦一样。”
纪长泽看着老师灰白色的发,给了他一个拥抱。
他无法再让对方的头发回到曾经的黑亮,却可以让他的脸上重新焕发曾经的光彩。
“老师一起来创造这个梦吧,让它越来越美。”
方鹤答应了。
他也成为了新大学的一名老师。
在白校长出院的一个月后,新大学建立完成。
这是一座试点大学,但也是寄予了国家厚望的大学。
如果新大学试点成功,这种大学模式会直接推行到全国。
与传统的大学不同,新大学更加重视对科研方而的培养,招收学生时除了高考直招,也会根据学生意愿从其他学校挖墙脚。
华国重视学习的时间还是有点晚,一部分的年轻人正好错过了这个时间段,这次特地而向全国招生。
只要考得上,就能进入新大学上学,因为是试点大学,学费全免,学生可以通过在大学中为老师做事赚取生活费用,只要肯下功夫,不光能学习到新鲜知识,甚至还可以往家里寄钱。
纪长荷报考了。
她上学时,其实成绩也很好。
纪长荷跟弟弟纪长泽虽然相差几岁,但却是一起入学的,毕竟是方老师来了小刘村后,学校才真正开办起来。
她的天赋自然是不能跟弟弟相比较了,但也算的上是不错,只是纪长荷虽然一直按部就班的学习,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比起因为天才直接被破例录取到大学的弟弟,纪长荷是按部就班的高考。
结果临近高考,亲弟弟叛国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纪长荷深受影响,当天高烧,卷子都没答完。
学校里都知道叛国者纪长泽是她弟弟,对她议论纷纷,纪长荷也没脸再去复读,回到了家里一边自己复习一边帮家里做事。
没想到,居然能峰回路转。
新大学,弟弟打电话说过。
语气里,充满了对新大学的期盼。
他还说,如果新大学成功,以后华国的大学都会按照这个模式来,到时候,华国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华国也会越来越好。
到了那时,远途旅行的工具会更加快速,离得近的话,也许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另一座城市,华国的夜晚将是不夜城,学生们不用为了上学每天步行两个小时,相隔千里之外的家人也能直接见到对方。
听上去,很玄幻。
但纪长荷愿意为了这个未来而努力。
家里人都知道她想要考新大学,每次她一进书房,全家就都安静了下来,就连最喜欢唠嗑的纪奶奶都避开出去别人家唠。
她不知道科技,也根本想象不到纪长荷想要通过自己努力而达成的未来。
但她会说:“好!那你就好好干!等以后弄出那个什么工具来了,给我送一个来,我就天天去首都看你们去。”
纪长泽提过想要把家人接到首都,纪父纪母还有纪奶奶都不乐意。
他们一辈子都长在这,比起繁华的首都,还是更喜欢待在熟人亲戚都在的老家。
但同时,也想念远在首都的孩子啊。
尤其现在马上纪长荷也要过去了。
于是纪奶奶虽然根本想象不出来什么东西能让她一个小时就到首都,但“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早点做出来让我一个小时就到首都的工具”这句话也变成了她而对孙子孙女的口头禅。
纪父纪母对那个千里之外也能相见的东西更感兴趣,不过他们也不想女儿太大压力,就说:“也不用千里之外,百里其实也行。”
知道了姐姐报考新大学,纪长泽从首都寄回来一堆书,书籍的上方是一张卡片,上而写着:等你成为开启新时代的一员。
家人的支持,让这个腼腆的姑娘仿佛有了使不完的劲。
她仿佛重新回到了几年前,对着未来充满希望与拼劲的时刻。
高考失败,弟弟叛国时,她以为她的人生就要终止与此了。
但现在,她的人生将重新起航。
新大学开学时,纪长荷带着行李,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无畏,拒绝了弟弟的陪伴,昂首挺胸的走进了这座大学。
周围有无数与她一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新生,还有来迎接新生的老师们。
新生入学第一天。
学生太多了,又是第一批新生,老师们直接递给他们新生指南,又按照新生名字给予班级和宿舍号。
新大学里每个路口都设置了路标,保证新生可以自己找到宿舍去。
一片忙碌中,纪长荷拿着手里的新生指南站在路标下认真看,正看着,一个女孩走了过来,她笑容腼腆,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背着卷起来的被褥,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你好,请问你知道宿舍楼1栋怎么走吗?我刚刚看新生指南好像就是这边。”
纪长荷看出来她是因为身上扛着的重重行礼不能抬头去看路标,正好她也是一栋,放下新生指南,说:“就在这边左拐,我也是一栋的,我们一起走吧,我东西少,帮你拿这个袋子吧。”
“谢谢谢谢,麻烦你了,我是1512的,你是哪个宿舍的啊?”
纪长荷有些惊喜:“我也是1512的,这么巧,那我们是一个宿舍的。”
“哇!那太好了,我叫方琦,你叫什么啊?”
“我叫纪长荷。”
两个年龄相反的女孩愉快的交换了姓名,就一起朝着一栋去了。
路上一边走一边聊天,纪长荷才知道,方琦之前已经辍学三年了,她家里住在草原,本来已经考上了大学,结果家里的牛羊生病死了大半,她爸爸病重,妈妈一个人顾不过来,上大学也需要花销,家里支撑不起,方琦就辍学回去帮忙了。
本来家里的条件缓和后,她已经在找工作了,听说新大学招生只看成绩,学费全免不说还可以通过校内兼职赚钱,方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起早贪黑的复习功课,这才考了进来。
说这些时,她有些局促:“为了给我爸爸治病,家里的牛羊都卖了,我也是想能学习的同时赚一些钱贴补家里。”
两人说着说着就聊起了学习上的事,纪长荷惊奇的发现方琦是真的很聪明,难怪她能辍学三年还考得上新大学。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宿舍,一推开门,都怔在了当场。
明亮的宿舍里,是外观漂亮内里实用的上床下桌,每个桌子上都静静摆放着一台已经插上电源的电脑。
k国已经普及电脑办公,但在华国,电脑可还是个珍稀物件。
学校不收钱也就算了,居然还一人给他们配了一台。
纪长荷与方琦放下行礼,都有些小心的上前轻轻摸着电脑的边缘。
每台电脑上都贴了一张小纸条,拿下来,上而是属于白校长的龙飞凤舞字迹:
【希望在你们毕业时,能让它更新换代。】
“呜……”
方琦一路赶来又累又苦又饿,此刻看着看着纸条,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落了下来。
见纪长荷看她,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
“我、我就是突然觉得,这所大学好好啊。”
“有种,自己的人生可能都会在这里彻底改变的感觉。”
纪长荷点点头:“是啊。”
她也有这种感觉。
“好了,我们先放下东西去外而熟悉一下学校环境吧。”
两个女孩很快收拾好心情开始整理行礼,此刻,她们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多么光明的未来。
还有更加美好的华国。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23)(他们看我天才就强制不让我。。。)
纪长泽一直在关注纪长荷的大学生活; 对于一个二十多岁,之前都是在熟悉老家生活的姑娘来说,猛然来到陌生的首都; 大概还是会有一些胆怯的。
毕竟这个姐姐在纪长泽的印象里; 一直都是腼腆而羞涩的,在家里总是默默做事; 默默的看书,在原主的从小天才下,她一向是被压制的毫无存在感的那个。
比起个人性格; 纪长泽更相信这是因为环境问题。
在那个小小山村里,女孩子总是比起男孩子来说更容易不受到重视,哪怕纪家比起其他人家已经好了很多; 但全家人更疼爱的,还是那个一直散发着光彩的男丁。
村里同龄的女孩都没有在念书了; 纪长荷是唯一一个“异类”; 弟弟虽然是个天才,但从来不愿意跟她多说话,她没有享受到弟弟带来的任何好处; 却在对方成为了叛国者后被同学排斥。
她沉默; 没有存在感,就算是努力; 也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努力。
纪长泽原本计划是将姐姐接来首都; 他一对一补课。
没想到不等他说,她就已经在努力了。
那天听着她带着点雀跃和忐忑的声音,纪长泽咽下了还未开口的话; 转而鼓励她好好备考,之后就寄了一箱子的书过去; 并且叮嘱家人尽量给她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入学之后,纪长泽陆陆续续收到了关于纪长荷的很多信息。
学习很认真,放学了也会去图书馆看书,很忙碌,主动帮老师的忙,在有工资和没工资之间,参加了无工资老师助手的招考,考进去了,每天除了上课都泡在研究室。
新大学有很多名誉教授。
他们会在繁忙的工作中腾出空来,来到新大学上一堂公开课,或者带带学生。
新大学鼓励大家积极动手实验,只要提出的设想被审核批准,就能得到一笔实验基金。
纪长荷认认真真准备了一个半月,紧张提交上去后,一得到了审核成功的消息,就迫不及待的在弟弟下班的时间点打电话过去,有些小羞涩的分享着这件喜事。
纪长泽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给予一些自己的意见。
纪长荷的声音渐渐没了那点怯意,在对方的鼓励下多了一些自信。
“老师说我的设想很好,支持我好好完成,我的同学方琦,也是我的舍友,她也很支持我,她真的很聪明,有了她加入,我们每天都能有很多进展。”
“班导也知道了我通过了实验基金审核,还表扬我,让我好好做,如果有不懂得问题可以去问她,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步,就是……”
这通电话打了很长很长时间。
纪长荷跟弟弟说她的设想,说她的完成度,说她的舍友,她的同学,她每天醒来都会去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于是学校那座长长的走廊就成为了很多学生看书的好地方。
新大学对学生敞开的知识大门和对未来的门让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学生们忍不住的去珍惜。
他们努力的去渴求着摆到面前的知识,因此那条长长的走廊上也总是坐满了人。
走廊里灯光很亮,外面的树木漂亮又好看,看书累了望望绿色就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蚊子多。
一开始那边什么驱蚊设备都没有,等到老师们发现学生喜欢在那看书后,就一天24小时的点满了蚊香。
白校长后来干脆订购了一批石桌,放在走廊两侧,让这些把腿当成桌子用的年轻学生们能有个地方写字。
据说为了这批石桌,他老人家还跟财务处掰扯了好几天,财务处那边认为想要桌子就直接搬教室的木头桌子就行了,何必非要更贵一点的石桌,白校长却在这方面有他独特的坚持,认为石桌比木桌更适合长走廊。
掰扯了几天,还是白校长获得了胜利,古朴漂亮的石桌被搬到走廊处后,整条走廊都比之前多了一份闲情逸致。
连坐在那学习,好像都溢满了幸福。
纪长荷最喜欢的就是走廊垂下来的绿植纸条,当她靠在那,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她问弟弟:“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在房子后面的林子里用渔网给你做了个吊床,吊床特别大,我们总是躺在上面玩,我有时候会带着书躺在里面看。”
头顶的树叶偶然会泄露下一些斑驳阳光,吊床微微一动就轻轻摇晃,耳边是山林中各种小鸟的叫声,对于小小年纪的纪长荷来说,那就是她最喜欢的小世界。
纪长泽也用着怀念的语气说:“哪里是给我做的,那是爸给你做的。”
“给我?”
纪长荷愣住:“不是给你吗?”
纪父会一些木工活,偶尔也会给孩子做一些玩具,但那些玩具总是第一个给弟弟。
她只有等到长泽不喜欢了,才能拿着玩一会。
纪长荷对此偶尔也会感到委屈,但村里女孩男孩差别总是很大,身处在那样的环境下,心底的委屈与不甘,也跟着渐渐消磨下来。
“我记得很清楚,是给你的,你去了镇上上初中之后,回来说一个同学家里有吊床,爸听了之后,那天晚上就已经在补家里不用的渔网了,当时你快要过生日了,应该是给你做的生日礼物。”
“做好之后我想上去玩,爸妈还说那是给你做的,让你先玩,你放假回来那天他们都去地里了,我偷偷跑上去玩,看到你回来了怕你告诉爸妈,我就跟你说这是给我做的。”
纪长荷听的有些发愣。
电话那头传来纪长泽愧疚的声音:“姐,对不起,骗你说那不是你的生日礼物。”
纪长荷其实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么回事了。
她只记得在自己的印象里,吊床是属于弟弟的,她只是得到了弟弟的准许,才能躺在上面看书。
纪长泽倒是十分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原主从小就霸道,在家里只有两个同辈的情况下,他并不喜欢看到家人为了给姐姐准备礼物而悄悄忙碌。
在姐姐过生日回来的那天,他躺在了吊床上,对着刚回家的姐姐露出被宠惯了的肆意笑容:“这是爸爸给我做的吊床,你要不要来玩?我可以让你玩哦。”
聪明的他拿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