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难却-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布政使出面维护,方大人拿人就没那么轻便了。虽然各地方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管民政、刑法、军政,各司其职、权力相当,但具体办事时,各职属互有牵连,彼此想要抓把柄下套十分容易,因此,各使司尽量互不得罪。
方大人明白,当下若不给出个合理的情由直接带走关公子话,那便是得罪了婺大人。另外,婺大人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道理,万一此案最后没有定案,自己可就白白现了回眼了,凡事得给自己留些后路。想明白此节,方大人对着婺大人声道:
“在下并不是有意来搅局扫了贵人们的兴致,实是职责所在,请谅解!相信婺大人方才也听到了,这关公子的嫌疑罪名不小,倘若轻忽,不止是我提刑按察使司受责,布政使司,甚至整座边城都得受累。”
为自己开脱并拉对方下水,于颜面上找补些回来后,方大人郑重其事道:
“我府衙接到线报,金太子失踪那日曾出现在雨泽巷,在雨泽巷周遭两里远左右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关公子破损的马车和一位心口中镖而死的马车夫。
金太子失踪那日,关公子被陌生人劫走并且失踪一天,通过堪查雨泽巷现场以及马车、车夫遗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判断,金太子就是劫走关公子的人。
至于关公子是如何谋害金太子从而逃脱,就得请关公子为我们解惑了。”
众人的目光齐聚关新妍。
看了会与已有关的热闹后,关新妍已然看明白,这方大人与婺大人是要将这礼堂变成审讯堂,要在这一众有身份地位的宾客们面前将自己定罪。方大人或许是无意,但婺大人绝对是有意。且这幕后的推手是严员外。
关新妍朝堂上娄庄主、婺大人及方大人巡望一眼,镇定启口道:
“这件事其实几句话便可说明白,我愿意随方大人走一遭,去衙门将误会澄清,就不必在此浪费大家时间了。”
方大人面露喜色,立即顺水推舟道:“那便有劳关公子随我走一遭。”
两人正要走,听闻一声:“且慢!”
叫住二人后,婺大人徐徐走向关新妍,面色和蔼道:
“既是几句话便可澄清的事,关公子何必丢下满堂宾客而迁就方大人。我婺某人虽管的不是刑法,但无论是刑法还是民法,官场上行走总是要抬个理字,若关公子有何冤屈不妨尽情道来,我婺某人可以为你做主,这周遭的贵宾皆可做见证人,不怕他提刑按察使司的人滥行职权。”
明明是你在滥行职权,关新妍心里发笑,嘴上却客气道:
“谢婺大人仗义执言,不过,此事关系金太子名誉,在此金宋关系敏感期间,还是让金太子免遭众议比较好,婺大人,您觉得呢?”
婺大人神情一怔,略一思忖,依然和颜悦色说道:
“关公子果然是敏慧之人,难怪深得严员外器重,如今,连我也有了惜才护才之心,今日这事,我婺某人还非得管到底了。
既是事关金太子名誉,那自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不如这样,你、我以及方大人寻一处安静所在将事情梳理清楚,如此,既不耽误方大人查案,亦不耽误关公子款待宾客。”
娄庄主适时出声道:
“还是婺大人有见地,此计最是周全,不如就遵婺大人所说吧。”
娄庄主与婺大人皆看向方大人,没人询问关新妍的意见,因为在大家看来,关新妍是得益方,自是不会反对这一建议。
然而,出人意料之外,方大人尚未出声表态,关新妍先一步否决了此项建议:
“这样的话,众人会认为婺大人越权干政,且有徇私舞弊的嫌疑,得出的结论不足令人信服。”
婺大人略带疑惑的目光看向关新妍,不明白他为何处处提防自已,难道他已看穿自己的心思?不能够啊,此前从未与此人接触,一般情形下,难有人抵抗自己的亲和力,难有人会拒绝自己的‘善意’。
随着一步步试探,关新妍已略知婺大人的用心,他故意在众人面前对自己示好,获取自己的信任,进而套取自己的口供,其后,以知情人的身份反戈,让自己陷入僵局。
其伪善的面具的确很具迷惑性,如果是一般未见过世面的老百姓,见到如此高官还如此亲切,脑子立马一团浆糊。
但对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小窗口看过大千世界的关新妍来说,婺大人的演技很一般,且他身上有一种与严员外相似的气质,叫利欲熏心。
第二佰六十二章 揭举
在众人各怀心思漫想之际,关新妍再启口道:
“无论如何,还是谢婺大人热情相助,回头,若在下在方大人那里遭遇了不公正待遇,定请婺大人主持正义,到时还请婺大人不要推辞。
娄庄主,我这便去履行民之职责辅助官差办案,这满堂宾客烦劳娄庄主一家照料了。
众位嘉宾,在下这厢失礼先行告退,来日再赔礼致歉。”
说完一席场面话,关新妍看一眼方大人,自动抬步往堂门外走去。
“等等!”一声颇有威仪之音从侧堂传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关新妍浑身一凛,心道:该来的终是来了。当即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与众人一起望向礼堂侧边方向。那里,严员外迈着雍容缓慢的步伐从帷幔后走出来。
众人见严员外现身,或惊或异,多人将目光投向方大人脸上,饶有兴致看方大人五色杂陈的脸色,且都暗自以为,这下,方大人肯定是带不走关公子了。
关新妍见到严员外后,目光极速朝娄庄主梭视一眼,见后者一脸坦然,心下有几份安慰,看来,严员外虽与娄庄主密晤过,但两人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事情还不至最糟。
严员外出场,婺大人下意识垂首顺目敛去身上所有锋芒,此验证了关新妍心中猜想,婺大人是严员外的人。
严员外未抬眼打量场上众人,且气息安稳,心境与场上的氛围十分契合,显是在侧边厢房聆听许久,对场上情形尽皆掌握。
“大东家!”关新妍上前一步行礼,随后道:
“大东家来得正好,在下原本要随方大人去衙门为大东家正名,既然大东家与方大人正面遇上了,那,各位大人且慢聊,在下去备厅备茶。”
轻巧甩锅之后,不等众人回神,关新妍迅速撤退。
“关公子,关姨娘,这谋害太子的罪名老朽可担不起,亦不能为你提供庇护,这事,还须你亲自向方大人解释一番。”严员外对着疾速向大门趋近的关新妍宏声言语,声音传达每个角落,让堂内每个人都听得明晰。
一声关姨娘惹得众人惊讶不已,其后面的话都不及这一声关姨娘影响力大,堂上众人交口接耳。
“关姨娘?没听错?”
“难道关公子竟是女儿身?
“是谁家关姨娘?”
“天呐,天呐,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在男人堆里行商办事,成何体统。”
“原来是女人,如此胆大妄为,难怪要出事。”
……
关新妍立住脚步,徐徐抬起头,清冷的目光与严员外凌然的目光对接,情知自己已退不出去,遂缓缓挺直了脊背,卸去一身谦卑姿态,展现出原本的清风傲骨之姿。既然对方已鸣锣开战,那就……痛快开撕吧。
“怎么?严员外觉得银子赚够了,不需要我了,想要一脚把我踢开?堂堂边城巨绅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朝毫无防备的家奴开刀,真够勇猛的啊!”
严员外脸一沉,作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嘹声道:
“别说你是我家奴,就是我亲闺女,犯下这等祸国殃民的大罪,照样不留情面!”义正严辞说完这番话,严员外转脸朝向方大人,慨声道:
“方大人,此女子狡诈异常,能言善辩,在下唯恐她随你去了刑部衙门后巧舌如簧,颠倒是非黑白,并借机逃脱。
为了您及贵衙属的清誉、为了让真相大白,为了边城百姓安危,为了国家安稳,老朽这才不顾一切站出来,当着众宾朋的面揭举告发她。
此女子真实身份实乃靖王府上六姨娘,众所周知,前段时日,靖王遣散了府上一众妻妾,靖王此举看似无情,事实上,这是靖王在全心投入战事之前苦心为她们营谋出路的保护之举。
若非深情厚意,一个妾室被逐出府后,怎可能分到恁多资财,然后在边城隐姓埋名混得风生水起。”
见众人频频点头,严员外振奋提气继续说道:
“关于金太子的案子,在下比普通人要多一份认知,因为,在下曾被人诬陷是绑架金太子的幕后黑手。彼时,在下为自证清白,花费重金征求线索。
这银子没有白费,在下获知了两条重要线索,现在,不妨与众位分享这两条线索。”
说到这里,严员外停顿些时,此时场上一片宁静,众人皆一脸期待看着严员外。
严员外朝安静低头伫立的关新妍深看一眼,逾志得意满,慢条斯理道:
“第一条线索是,金太子失踪当日,是与金国七公主一起出门,后来,金太子得遇一名绝色女子,且这名女子还是金国七公主的旧识,三人相谈不久,金国七公主有事情离开,后来,就传出金太子失踪。
与金太子失踪同日,我严府中得力干将关公子被人劫走并且失踪一整日,关公子回府之后未报官亦不愿追查此事。
为了保护关公子安全,防止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我让人暗中查访此事并跟踪保护关公子。
当晚,我派出跟踪保护关公子的两名护卫失去联系,未过几日,传出金太子殒命。
我获得的第二条线索便是,两名护卫失踪当晚,有人亲眼见关公子往崤巷去,我命人在崤巷周边仔仔细细查找,找到两名失踪护卫的尸首,并且,在崤巷深处一间低矮瓦房中,发现一滩干涸的血迹。
我请专人对场地进行认真勘察,发现,至少有四人曾出现在那间瓦房中,两男两女,一名男子受伤倚墙,另三人来去匆忙,估计那三人均未发现倚墙男子曾用指甲在墙上刻下了一排金国文字吧。”说到这里,严员外向关新妍看去,并扬声道:
“关公子想不想知道,那墙上刻下的是些什么字?”
严员外目光灼灼,一副兴致极佳要看好戏的模样。
关新妍平静回视严员外,淡声回应道:“不想知道,不过,我猜,刻的大概是诗词歌赋之类的吧。”平平无波的语气,似在评论一件与已毫不相干之事。
严员外眸光中闪现一丝暗淡。
第二佰六十三章 证据
见严员外突然间不语,方大人急声问:“墙上到底刻了什么?”
严员外沉滞片刻后方回答:“是,半首凤求凰。”
甫听闻墙上有字,严员外欣喜异常,亲身赶赴现场查看,见到墙上刻着的半首凤求凰,略感失望,想不明白,一位身处污浊、寒苦之境的人如何还有如此旖旎情思,带着难以置信的念头,于墙上字里行间努力寻找珠丝马迹。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将墙上字迹、词句反复研磨三、五遍,除了感受到刻词人对美人满腔爱慕之意外,未发现其它玄妙。
不过,已将墙上字体复制于纸上,送去与金太子笔迹核对,若证明墙上字迹确是金太子留下,那也算是重大发现。
“金太子喜欢巡猎天下美人,对中意的女子往往百般讨好、豪掷万金,对求而不得的女子更是掏心挖肺万般奉迎,这在金国不是秘密。”
严员外忽厉眸扫向关新妍,壮声道:
“我怀疑你蓄意引诱金太子,伙同他人对其实施暗害,随后又绑架金国七公主及金国皇商,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挑起金国与朝廷纷争,让朝廷与金国全面开战,如此,边城及边城的将领便可避开金兵的锋芒,于浮世乱象中求存。
也是近期,发生了这许多事之后,我才想明白,你为何在生意场上以及私底下处处与金人作对。你一介女子,无依无靠,本该是凭着些机敏聪慧钻营取巧谋些资财过得安稳日子便罢,却偏偏时时处处与金人为敌,揽事生非。
一名无身家背景,只懂得蝇营狗苟的小女子,哪来的家国情仇之念。若不是背后有人指使,怎会有这许多怪诞之举。”
严员外话落,众皆哗然。
“原来她背后有靖王支持,难怪有本事兴风作浪。”
“靖王这是要拿边城所有百姓作赌注,与朝廷对奕啊。”
“若真是靖王所为,朝廷下罪靖王的同时,会不会降罪边城黎民百姓啊?”
……
事关边城命途、百姓生存,众人自动忽略案情的真相,纷纷开始揣测此事带来的后果,担惊受怕之余对靖王及其关姨娘所作所为心生杂念,且多数人心中生出的是怨念。
“严员外,”方大人忽提声压过一众私语扰攘之声,“办案讲求的是证据,而非臆测,事关重大,请谨言慎行,枉议尊上、惑乱民心的罪名可不小。
严员外是否还有其它线索?严员外方才所说的关……关姨娘与靖王有联系是否有实证?”
严员外早有准备,底气十足扬声道:
“正因此事事关重大,且关乎边城苍生,在下才在此公开表述此事,务必让边城官民悉知某人的阴谋,共申情理,掌握与已有关的命途。
若无切实证据,在下岂改在此大放言词。
我这里有关姨娘从金人手中骗取资财的明证,还有关姨娘买通金商借着垄断金国羊毛织业的幌子打探金国内政消息的证据。
还有,近段时日来,关姨娘借着筹备婚事邀约宾客为由,拉拢官场、军、商界要员,鼓动大家为靖王拉势力援助,并聚众谋划助靖王摆脱绑架金公主与金皇商的嫌疑的法子。
那些官场、军、商界要员多半都在现场,方大人不妨上前一问。”
“不必问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