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的大规模,在原始社会中,内河航运的高速发展期,是在大禹治水的时代。
大禹治理洪水时,导山导水,陆行载车,水行载舟,通过对于河道的疏导治理,用船舶编织出了一片水利运输网,以黄河为骨干,所谓“浮于淮、泗,达于河”、“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大禹治水不仅仅是勘察地势于水脉走向,然后因地制宜进行疏导,在疏导的同时,还把黄河,淮河,长江,泗水等全部连接了起来。
少年人询问身边的船师:“南方真的很蛮荒吗?”
“是啊,真的很蛮荒。”
“和中原可不能比!”
有崇氏的战士们哈哈大笑,他们是居住在中原的大部族,这次也奉命出征南方,正是因为防止三苗对水流水脉做什么手脚,所以需要一个会治水的部族前来防备。
有崇氏自然是当仁不让。
当然,主要原因,是共工的推诿。
共工认为,派遣共工氏人前去南方,简直是小题大做,三苗什么本事,也值得共工氏出手?
“我认为,现在治理大河的问题更是必要,去年治水稍有成效,崇伯鲧说是用了新办法,但实际上还是在我的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动而已,说到底,治水的根基,还在共工氏”
“去年,‘淫’未曾现,这是好事情,大水没来,天下一同欢欣,所以,才稍见成效,就调遣共工氏前去南方,未免是大材小用我部治水至今,从上古三皇时期,自伏羲氏时始,至神农氏时始大,这千年治水的本事,没有人比我共工更懂治水所以,不是我看不起三苗”
“可真不是我看不起他”
这是共工对于帝的原话。
中原这次派出来的大部族,除去有崇氏之外,还有数个。
云移氏,桓樛氏,大槐氏,虚云氏,俱舍氏
当然最厉害的
少年人侧过头,看向被诸多战船包围的,处于中央的一艘“大船”。
这是中原高价从东夷买来的,听说是大人国打造,但是因为对于大人们来说,这艘船属于劣质产品,所以就低价出售,但是对于寻常的人族来说,这艘船已经是坚固的可怕了
大人国要用这艘船试验远洋航行,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二十人型的小船,但是失败了好几个
中原的大将,高阳氏的八位英雄之一,苍舒!
这一批人中,并没有所谓的,帝派遣过来进行考察的人。
因为羲叔还没有得到回复,而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让高阳氏知道,帝和放齐把这件事情捂的很严实,四帝族并不知情,所以身为高阳大将的苍舒出现在这里,羲叔自然就不可能过来。
而在苍舒身边的,还有两个大人物,一人负手,一人持琴,即“欢兜”与“晏龙”!
少年人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再回过头去,看向南方,忽然,一个黑点出现在他的眼中。
有崇氏的战士们,开始有人停下了,他们注视着那个黑点,眼神也从开心变成惊诧,最后成为震惊。
“那是津渡吗?”
一个极其巨大的,繁华的,停靠了上千战船的码头,就这样如庞大大物一般急速的撑满了他们的视野。
而那码头上,一个巨大的木制机械,尤其惹人注目!
少年人愣愣的看着南方,这时候有人在叫他。
“文命,过来吧,我们要准备停靠了!”
那个叫他过去的人,是有崇氏的水正,他盯着那南方的巨大码头,这时候,少年人不解的询问。
“不是说南方都是蛮荒之地的吗?”
水正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
“或许只是修给中原看的,不想丢面子的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姒文命
这是南方。
姒文命第一次踏上南方的土地。
坚固且巨大的码头,面对浩瀚的江水巍然不动,人来人往,不仅仅有南方的人,还有更多的,东夷的,百越的人。
这片码头比起刚刚在大江远方看到的更加巨大,而当先锋船队,有崇氏的船队抵达的时候,那艘被文命关注了很久的木制机械,开始向这里移动,似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文命看到,操作这架机械的人们,其中有涂山氏的人。
因为涂山氏与中原来往密切,青邱国更是有重要商路,要从中原通达到西北大荒的祝融氏居处,所以,涂山氏在中原露脸的次数,其实是非常多的。
文命迫不及待的从船上离开,甚至顾不得搬动那些物资,有崇氏的水正看了看,没有说什么。
他其实也想知道那个玩意是什么东西,也正好,文命力气小,不必一定在这里干活,打听打听现在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码头,这才是当下的关键。
南方似乎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有崇氏水正心中思量,他曾经也来过南方,经过洵山地区,南部诸野居住的零零散散,这里到处又都是蛮荒瘴气,以洵山大巫师的本事,呼风开山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他搞这些建筑?
不是有点神力就能办成的。
再厉害的神人,炼气士,要搭建老巢的时候,还不得一块块垒砌上去?当然,有点本事的,会“点化”这种神法的,当然要轻松一点,弄些土元素巨人(大雾)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你是涂山氏的人吗?这个木器是你们制作的吗?是东夷带来的吗?”
文命跑到起重机边上,推动起重机的人中,那位涂山氏的人看向这个孩子。
“有崇氏的人还带孩子来南方?你这么小,还没我腿高,来长长见识吗?看来天赋不错啊,不然,这种打三苗的大事情,不会让孩子过来的。”
涂山氏的族人道:“这台物件,叫做踏轮起重机,不是我们制作的,是南方给出了设计图,随后,陶唐使者带着木工师们制作的”
“就在芒满之野,出了津渡区就是,南方的木工师们都在那里。”
文命仰头,努力的看清楚起重机的全貌。
这个东西很高,比他高太多了。
“哇”
正是孩童不自觉的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中原的朋友们,把你们的货物绑起来吧,吊在一起!”
重型机械的后面,早就有牛板车在等候,而这也是文命第一次看到了轩辕。
有崇氏的水正把头伸出来,他对于这台机器也十分惊叹,而这时候,中原的主战船抵达,三位大人物,在震惊于起重机这种新物件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些正在推过来的“轩辕车”!
那些大型的,方方正正的箱子被放在一旁,高大的石头屋舍与木制房屋,坐落在此,绞索,铜盘,转轮,吊索,风向标,这些都是中原人从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是南方?”
三位大人物在码头,被这些基础设施震撼,即使是中原不,即使是东夷的港口,恐怕都没有这么多的基础大型物件吧?
而且很多东西,他们并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是那个长得和小鸡一样的风向标。
“那是测试风速与风压的,据说是赤方氏所作,而且已经经过实战检验诺,就是那些东西。”
码头附近出现了一些大猴子,大的三四丈高,小的也有一二丈,个个都和西方的小巨人差不多,而这里,中原的大人物们,欢兜认出了这些东西。
“山都?这是赣巨人啊。”
赣巨人在码头扛大包?
有些离谱,没见过这种情况,中原也没有。
“这个大津渡之所以建设的如此之快,正是因为有这些被降服的大猴子帮忙这些东西,力气可大的很。”
“当时为了对付他们,没少费力气”
南方的变化让人震惊,三大将不,晏龙,欢兜,苍舒三个人,这时候已经对新的南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意思,南方与过去不同了,我甚至以为这里是中原呢。”
“希望里面也像外部的津渡一样吧不过才刚刚起步,能把津渡修到这种水平,也算是可以歌颂一下了。”
大部族的人们把货物卸下来,看着已经提前把车辆准备好的部族战士们,把物资抬上去,一辆车一辆车的送走,现在小推车的制作手艺已经被妘载有偿普及,柴桑山学到的最多,那是因为他们给赤方氏供应赤铁矿。
仿造也不是不行,但首先要明白,车不是一个木杆子插两个圆盘就能用的,半路坏了,可没有人帮你扛着走。
文命觉得很新奇,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世界。
中原的战船陆陆续续的停靠,各个大部族们开始迁移,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五天。
物资被吊装完毕之后,由大型车辆运走,中间过程中,有人看到了洵山氏的那只“犀渠”。
仅仅是一只幼年犀渠,拉动货物的力量,就远在二十头牛之上,成年的犀渠更是有拖动丘陵的力量,这是前年末至去年初时,厘山氏赠送给洵山的礼物。
这东西以前也是吃人的,但是在厘山驯化下,已经改掉了吃人的习惯。
不过凶兽终究是凶兽,也只有常年饲养的人才能靠近,不然这只大家伙就会发动攻击。
文命跟着一路小跑,很快,随着运输大队的行动,文命看到了芒满之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建筑,上面喷吐着烟火,而占地面积极其广袤。
“那就是木工师们呆的地方,现在也只有木工师们在这里,这个地方叫做大制造厂,而除去木工师和后勤人员之外,其他的人都在修水与夏山,修筑栈道!”
有战士说到这里,神情略有激动与自豪。
“如果你看到夏山上的栈道,那么一定会为我们的力量而感到震动!”
“地崩山催壮士死,而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他说着,竟然开始唱诵这一首“歌谣”,仅仅是一句而已,但却让文命感到一股古老且磅礴的力量。
洵山的变化,南方的变化,仅仅是冰山一角,虽然还只是起步阶段,但确实是已经让中原的大人物们感到十分惊讶与茫然。
惊讶于世事变迁,茫然于时代交错。
文命从来到这里开始,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是赤方氏。
“赤方氏是主导这一切的部族吗,南方以前有这个部族吗,为什么中原不知道呢?”
“他们的巫师,是谁呢?”
那个战士指着夏山:“你会见到他的,他就在夏山上开凿石头,我是见过那些力士的,在夏初的救援中,我还救了几个力士,因此负伤,不能在夏山工作。”
“等你看到那个关卡的时候不得不说,那个年轻人,确实是很有本事。”
“不要找错人,他是赤方氏的巫,妘姓。”
“名‘载’!”
第二百二十四章 城与城
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
有了强援的加入,以及各位图腾战士的奋力开凿,当栈道修筑完毕时,应该恭敬的祭祀先祖,同时高声的询问苍天,以求得上天的认可。
这仅仅是打通夏山自己本山体的道路而已,并非是跨越群山而开凿,当栈道被打通,巨大的石块从东北方向运送过来时,所有参与修筑栈道的力士,都不由自主落下泪来。
时间终于肯稍稍停歇,在这深邃的山谷中,埋葬了许多勇猛的人。
于是,大家从芒满之野运来了圈养的牛羊等牲口,把它们宰杀,以血食祭祀逝去的战友与族人。
文命来到夏山的时候,抬起头所望见的,正是那勾连东北大山的天梯石栈。
一座栈道,把山与山之间联系起来,一座深谷,在修筑的时候,下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死者。
好在后来有了山都作为救援,损失降到了最小。
山路凶险,即使是顺坡而进行开凿的盘山道路,也依旧不是那么容易凿出来的。
不然,凭借后世的技术,早就应该把十万大山全部打通,但事实上呢?并没有。
在先秦时期,修筑栈道,从蜀中通向中原的陈仓道,金牛道它们在修筑的时候,死了无数的人,虽然夏山这些山脉不足与蜀山相比,但同样,上了千米以上的山,掉下去也都是一个死字罢了。
文命仰头,就这样看了很久,他甚至稍稍向后退了几步,那从心中深处,衍生现那种蛮荒见证未来奇迹一般的信仰。
时代在错乱。
天下在变化。
南方在变化,变化的十分巨大,但是对于文命来说,他所听闻的南方,只是在有崇氏的长老们口中所说过的南方,说那南方是蛮荒之地,靠近岭南的地区,更是天象无常,时时有天雷之劫,山震之灾,猛兽毒龙,穿梭往来,瘴气邪异,络绎不绝。
文命所看到的南方,已经不再是部族长老们口中记忆内的那个南方了。
在夏山下,有一个临时战地救护医院,名字很奇怪,但是经过解释,文命也大概了解,这是一个医师治疗伤势的地方。
“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
巫盼看到了在兽皮棚前探头探脑的十二岁小娃,在给其中一个受伤的力士做完处理之后,巫盼便走过去,用赶小狗的语气道:“去去去,别在这里添乱啊。”
文命憨憨的笑,有些尴尬。
“我是有崇氏的”
他说了自己的名字,当然没有什么名气,何况是一个还是玩泥巴年纪的孩子。
山海时代,最早算是“成年”,即被部族人们认可可以单独出去捕猎,要从降世之后第十三个年头才行,而文命还差了一年。
所以被人看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
这一次来三苗,就是因为有崇氏准备让文命接受一次洗礼,在见证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被人认为可以在未来的部族建设之中担当大任。
丹朱就是这样的,当年丹水一战,帝放勋就把他也带上了,虽然丹朱目前在帝放勋眼中看来是长歪了,但是不得不承认,丹朱在木工上
奇怪的技能树点错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文命,和文命一起来的有崇氏孩子,也有七八个,这些都是被认为以后可以担当大任的人,等于是钦定的未来高层领导,当然,部族时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