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137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137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不想去寿丘卖货啊!那太无聊了!

    于是象开始阿巴阿巴,对工作事物产生绝望反应,以至于瞬间得了一种“工作就会痴呆”的毛病,让重华有些无语,也就叹了口气。

    “我都和人家说好了”

    重华这样说了两声,象从痴呆状态苏醒过来,对重华道:“这样,兄!我帮你去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创业的小伙伴

    “你?”

    重华一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这少说要有大半载了。”

    象道:“诶呀,不是有人同行吗!”

    总之象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混到了去南方旅游的车票,重华觉得,象在家和不在家也没啥差别,于是就同意了,而象要去给老妈老爹说一声,而重华就很纳闷,他们不会同意的吧?

    “怎么不会!兄,你太小看我了!”

    象去了继曼的住处,和他们说了一通自己要出去打拼要出人头地绝不会在浑浑噩噩度日子,现在咱已经十五岁已经成年需要在外闯荡儿子去了母亲勿念等一系列煽情的话,让老爹老妈当场同意让他滚蛋。

    于是,过了几天,重华帮象收拾好南去的物资,在厉山附近的原野口处,有三个人停在这里,等着他们来。

    空桑氏的雄陶,是重华在帮助空桑氏改进制陶手艺时认识的同年龄的朋友,同样还有一个是在雷泽对岸捕鱼时认识的,是薛氏的小孩子,奚仲。

    还有寿丘人续耳,准备去南方看看有没有好货,他是做生意的。

    两头大牛已经准备好了,然而重华来了之后,却告诉他们,自己去不了了。

    啥玩意,放鸽子?

    雄陶瞪着眼睛:“俺们等你好久了!你说你不去?你说不去就不去?今天我就是扛着你也要去!”

    “不是说到南方买犁具的吗,为此我是偷偷跑出来,骗我阿父说我去陶唐之城见世面!”

    小奚仲举着一个木板,一声不吭,上面是在这两年多时间里,羲叔给重华的又一个木板,正是牛板车,而奚仲就准备偷偷学这个手艺,然后回去一鸣惊人,所以几个小伙伴怀揣着各自的理想,准备前往南方。

    “重华,骗人!”

    奚仲年纪很小,但是此时骂重华骂的义正言辞。

    续耳则是盯着重华,也很不满。

    “你不去,阿石也没有来送我们!”

    友谊的小狗死了!

    小伙伴们都不高兴。

    重华低着头,抓着脑袋,指着象道:“我家里情况,对不住,真去不了啊不过这是我弟弟,他代我去。”

    “象啊,你一定要听话,有什么事情就问雄陶,不要擅自做主,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南方多瘴气,听说地方卑热,野蛮人甚多,咱们也不是大部族,没有图腾,没得战斗力,不要被人抢了”

    “你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外面凶险,一定要小心”

    重华再三嘱咐。

    “知道啦知道啦,兄你放心吧!”

    象伸着臂膀,看着湛蓝的天,心情无比愉悦!

    大好的山海,管他南方还是北方,西方还是东方,总之不在家啦,我来啦!

    真正是困龙出渊!美滋滋!

    几个人坐上两头牛,山海时期东夷区最著名的代步工具,老司机发车之后,两头牛带着四个年轻人,有孩子有少年,一摇三晃,就这样向着遥远的南方进发了。

    重华的身后,阿石过来,看到人已经走了,不由得叹了口气。

    “诶这帮人怎么走的这么快,我刚要说,我这里有点财货,他们拿去,雇几个钉灵国人,不是很快就到了吗!”

    阿石说完,又对重华道:“对了,重华,今天你家附近搬来了九个人”

    ————

    帝放勋已经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去给重华当邻居,进行更深层次的考察,同时对放齐表示,适当的透露些许身份,现在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

    这都第三年了,暗访结束之后,就该一步一步引导,透露身份,其实已经基本上确定了,重华很快就要进入陶唐之地担任职务了。

    “还有女英她又去重华家了吗?”

    帝放勋已经准备从寿丘离开,出来的时间有点久了,来来去去好几趟,虽然身子骨硬朗但是跑路并不是爱好。

    “算了,由她去吧,我们回去,让她住那里,这小家伙真是,不是开始说不喜欢的吗”

    女英这个孩子就是傲娇脾气,开始说不去不去,后面去的比谁都勤快,帝放勋看在眼里,也是很满意,至少初步情况看来,两个孩子互相都有点好感

    重华虽然没说话,但是帝放勋默认他已经有好感。

    那么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

    “帝,大河的水流,有些不正常,冬季开始涨水了。”

    有人来汇报,这是让帝准备启程回去的重要原因,大水来了,不是小事情。

    共工摸鱼了一年多,再不干活,这里就要翻脸了,崇伯鲧筑城,不知道工程状态怎么样了,能不能抵挡住这一次的大水?

    冬季涨水,意味着大河又要开始犯癫疯病了。

    “帝关于南方的事情。”

    羲叔跟着帝,此时适当的提出了这个问题,眼看着羲叔也要回去了,虽然帝的意思是你这么一把年纪下回估计见不到你了,还是在中原养老算了,但是羲叔表示自己还是要回去的。

    毕竟现在大部分家人都在南方了,自己再眷恋故土,又能怎么样呢,最多是死后让自己儿子把尸体烧尽,把骨灰带回来吧。

    “南方?三苗之战还没有定论吧!等到从南方的人回来,自然就知道什么情况了,你不必着急。”

    “我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人选,正好也可以去磨砺磨砺他。”

    羲叔目光一动:“谁?”

    帝放勋道:“皋陶的儿子,大业(伯益)。”

    羲叔一愣之后,顿时喜笑颜开,而帝放勋道:“我这段时间,一和你见面,就天天听你说南方那个孩子究竟多么优秀,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我也和你说了,他再优秀,是炎帝之后。”

    “禅让天下,炎帝系的顺位,即使我再想给他一些重职,也会有人不同意,甚至在其中做文章,乃至于最后窃取天下,四帝算了不说了。”

    帝放勋是这样说的,几个人一路回去,过了十几天,终于有人回来禀报。

    “帝!已经接到南方的战简,三苗之战,大获全胜,俘虏人口三万余人,三苗首领,两人被杀,其余皆被生擒,除去九黎氏被看押在南方,其他的人不日就要抵达陶唐之城!”

    帝很高兴,于是又问:“丹朱呢?”

    “也回来了!”

    帝的面色瞬间就变得很严肃。

    帝的身边,一个美丽的姑娘面色出现担忧,刚想帮丹朱说两句好话,这时候帝放勋却是一摆手,直接道:“娥皇,去,把我那根打麦的棍子拿过来。”

    “我再让他到南方搞木工”

    娥皇劝阻道:“兄长此次是大胜啊,并未曾辜负帝之嘱咐,应当听完详情之后,再作定夺”

    她心中叹道,兄长啊兄长,你可千万不要在见阿父的时候,去抬杠啊

    但外面的传讯还没有结束,当帝放勋正寻思着是打麦棍手感好还是木棒捆荆棘打的疼时,有人进来,居然是四岳氏之一的太岳吕咨伯。

    “帝!西王母氏与祝融氏,来中原觐见。”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子长琴与西王母(三更)

    西王母氏换了一个新的首领,所以她们在进行完交接仪式以及国内整顿之后,要来到中原,说的官方一点就是这边换了个新的领导,请中原天帝您给夸赞两句,口头表扬一下,承认新王的主权地位,这样回到国内,大家基本上也就不会再起乱七八糟的心思了,省的天天昆仑三部那帮人在外面闹腾。

    而当中原换了领导人之后,四荒王在观望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再度亲自来到这里,毕竟换领导人这可是大事情。

    “西王母来了!”

    帝放勋点了点头:“前两年就听说上代的西王母逝去了,他们换了新的首领,这两年过来,除了镇压国内的动乱,应该剩下的时间都在跋涉上了,好,他们到哪里了,我去见他们。”

    “不过祝融也来了?”

    这位祝融氏是帝喾时期的祝融氏,属于西荒著名的崇火部族,这一位祝融,是颛顼帝的后裔。

    “是,祝融氏太子长琴。”

    祝融氏的太子长琴来到中原,看起来似乎是陪同西王母氏来的,恐怕是有什么大事情要禀告,当然,也不排除太子长琴是过来见晏龙的。

    新的一年,中原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堆积如山。

    大河附近,太子长琴与西王母氏的新巫,带领觐见的人刚刚渡河而至,当踏足中土的时候,扑面而来的,便不再是西荒的尘埃。

    “我是第一次来到中原。”

    西王母氏的姑娘,骑着高大的天马,第一次看到中原的山河,而河东河西,天差地别,风土甚异也。

    西王母,又称西膜,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活动在昆仑山附近,为整个西大荒共同尊崇的王者,即使是祝融氏也认可西王母的统治地位,是羌戎北狄的虎氏部族,她们的图腾,是虎豹图腾。

    西王母氏的社会组成,族长就是巫师,亦是绝对的权威与领袖。

    蓬发如同披下来的波浪,玉饰与羽毛组成的冠冕戴在头上,上班部分的脸孔被猛虎的面具所遮盖,但是露出的半张脸,依旧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虎豹的皮在外披为大裳,剩下的,穿在里面的服饰,与中原相同。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总的来说,外在的部分异域风情,与中原不太相同。

    西王母的身边跟着一个大汉,大汉身高一丈,持大戈,自称是“大行伯”。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大行伯不是氏族名,也不是地域名,更不是国名,而是一种类似“精英武士”的存在,名讳本身来源一个名为“大行伯”的上古神人,持戈而舞是他的特征,所以西大荒的勇士,只有最勇猛的大战士才能被冠以“大行伯”的名讳。

    保护西王母东行,必须要有人雄所从!

    那股惊天动地的气息为西王母氏的女巫打开前进的道路,其余随从的数量足有百多人,而太子长琴在侧,皇鸟,凤鸟与鸾鸟在天空鸣唱,祝融氏的队伍也有五十余人。

    “西王母不必拘谨,中原天帝应当已经知晓您抵达的消息,很快就会派遣人手前来迎接您了,至于我,也是久别中原,许久不曾来了。”

    西王母面具下的眼睛,看着太子长琴,熠熠生辉。

    “太子长琴,已别中原许多年矣?”

    太子长琴笑了笑:“是,已有十年不曾回来。”

    两人一边聊着,这接近两百人的队伍,从大河的东面,开始向陶唐之城进发。

    不过他们在抵达之前,遇到了另外一波队伍。

    “长琴!”

    远远的,那巨大的战争队伍中,有人向太子长琴呼喊,而太子长琴抬过头去,看到的正是自己的好友晏龙!

    中原俘虏三苗的队伍,终于走到了这里!

    “距离陶唐之城已经近了,长琴,这位莫非是”

    高大天马上的姑娘翻身下来,太子长琴为她引荐:“这位是中原的乐师,帝夋之子,帝鸿之弟,我之挚友,晏龙。”

    他又对晏龙道:“这位,是新的西王母,自流沙昆仑而来,献白玉之器,觐见天帝。”

    晏龙向她见礼,而欢兜,苍舒他们也看到了新的西王母。

    对于西王母氏的新首领来说,这位姑娘并没有见识过这么大的阵仗,而她好奇的看向那些被看押,捆缚起来的“奴隶”,想要询问,但又觉得或许失礼,早听说中原有些事情不好多问,因为西荒与中原的礼节不同,说不定随口一问,就失了礼。

    不过太子长琴却没有这么多顾虑,而是询问了这是什么情况,当然得到的回复,让他吃惊不已。

    “这些人,是三苗?”

    三苗居然被大破,而且被直接割裂,这种战果,是当年丹渊之战后想都没有想过的。

    太子长琴在震惊于南方居然有这等实力,即使有中原和东夷、百越的帮助而他从晏龙口中得知了此时南方的很多变化。

    “长琴,我记得你就出生在南方吧?”

    晏龙对长琴道:“祝融奉颛顼帝之命巡南之时,你生于南方的巫山,后你长大之后,与祝融回至西大荒的榣山,可还曾记得南方的风,是怎样的吗?”

    太子长琴听着晏龙说他老家的模样,确实是已经变得有些不认识了,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太子长琴制订了一个计划。

    此次中原觐见完毕,顺大江南下,去南方走一圈好了。

    西王母氏的新首领,姑娘看着太子长琴的侧影,眼中光华流转,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是没有开口。

    不过这种动作,瞒不过晏龙。

    “长琴,这西王母的新首领,对你有些意思。”

    太子长琴与晏龙走到一侧去,长琴对晏龙道:“神女有意,但我却只能无情,祝融氏离中原久矣,若是与四荒王之一结亲,眼下正是新旧之帝交替之时,恐生变故,且,易遭人利用。”

    晏龙眯起眼睛,对太子长琴道:“四帝的问题,确实是由来已久,颛顼氏已经够大,再膨胀下去诶,可惜了人一片心意,西荒不能遭到利用,除非祝融氏,有不臣之心。”

    这句话说完,太子长琴立刻后退一步,对晏龙作揖,一揖到底。

    人群中,两股队伍汇合成一股,丹朱与西王母打了招呼,越接近陶唐之城的时候,丹朱的心脏就没来由的跳的快了点。

    “帝子在做什么?”

    文命看着丹朱在收拾东西,有些不解,而丹朱解释道:“我想要占卜,但是没有卜甲,不过我已经有不详的预感,所以准备这犁具些好东西,好到时候献给帝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