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222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222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咕咕也不敢管它,因为这只鸟和烦人松一样都好骂人。

    特凶。

    而但凡有不在编制的野鸟想要飞到下好谷中种的土地上,立刻就会被咕咕超远距离一发火球术给秒掉。

    崇伯说明来意,妘载拿过那个定稿的图板,看了一会,听了个大概的来龙去脉,思考了一下,随后道:

    “其实,确实是有改进的方法的”

    妘载此时笑了笑:“只要让我找到一个位置,或许,我能‘镇压’整个成都之野!”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江出汶山,见都江之堰!

    语气虽然并不是很高,说出来的话,却让互人国与鱼凫氏之民都震惊不已。

    这年轻人才吃几年干饭啊,这是醋喝多了,口气都这么大的吗!

    别光喝醋啊,来口酒,双倍的上头。

    不过想归想,两方使者都没有先说话,只是他们的目光看着妘载,似乎在等妘载拿出一个匹配这大话的“方案”来。

    对不对,咱们也不是说无端怀疑,你总不能口嗨然后没有实际行动吧?那我口嗨我也能啊,盘古开天我递斧,女娲斩龙我帮忙,太昊立表我建议,神农尝草我记录!

    吹牛皮谁都会,反正这帮人也不能从大丘下面跳起来打我。

    那你要拿不出方案来,别怪我们看不起你了。

    拿不出方案,那就是吹牛皮!拿得出方案且真有效果,那你是真牛皮!

    两个使者的目光,不仅仅被妘载看到了,也被崇伯看到了,顿时崇伯就有些不满,但是两个使者一句话都没吭声,只是眼神示意自己不相信,崇伯也不能开口就骂人。

    是吧,我只是有这个想法,你管我说话还管我想什么吗!

    妘载倒是也没怪人家,毕竟自己没有太大的“治水功绩”,想到当初如果能够硬碰硬战胜大江,那自己的名声肯定很大,“如雷贯耳”不一定,但至少被别人来一句“久仰大名”是没问题的。

    不过那样做的话,就等于是拿各个部族族人的生命去换取自己的名声。

    妘载做不来这种事情,也不敢做,任何意义上的不敢,不论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是对自我道德的约束,亦或是各个部族的愤怒,都不是妘载愿意去面对的。

    于是此时,看到两人不相信,妘载也没直接说什么,而是对他们感慨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鲜与中原通人烟。”

    二人听得妘载随口便是一句歌谣,都目光一亮,这个时代能随口编织歌谣的,都是文化人中的文化人,至少有三把刷子。

    二人这才向妘载见礼,不过那礼仪自然是蜀地的,蜀地好歹也是山海时代的大地文化中心之一,没有礼仪,人家只会以为你是西南方向来的野人。

    “谬赞了,四万八千岁没有,四百八十岁还是有的”

    鱼凫氏的使者腆着脸回应,但随后又道:“久闻赤方氏有巫,通晓治水之法,我身边这位是互人国使者,他们的祖先是炎帝神农氏之孙”

    他介绍了一下之后,开门见山,毕竟妘载先和他们开口的,不回话也不好,所以直奔主题:“不知道赤方氏之巫,想要在这图板上找一个什么位置?”

    这话说出来,就是质疑,但是鱼凫氏心道,我本来是不想说话的,但你自己找话,那如果落了你的脸面,也不能说是我的问题,至少崇伯这里想要怪罪,也不好说什么吧。

    但妘载哪里听不懂他的话外音,这对于一个后世之人来说实在是太浅显易懂了,并非我是懂王,而是我开局就在第五层,而你在第一层啊!

    从一开始,我的画风,就在你之上!

    于是便笑着道:“不必急,图板只是一个参考而已,真正要怎么做,实地考察之后才能知道,所以不要”

    妘载说着,忽然又是一笑,拍打着那副板子:“这就是死板!死板者,不知变通也!”

    “崇伯毕竟是远隔千里制定的计划,我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的方法,你们要因地制宜去做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崇伯画在什么地方,你们就一定要在那个地方”

    鱼凫氏的使者皱眉道:“这话说的就不对,难道崇伯要我们在白江施工,我们却跑到南江去吗?白江今年不发水,南江发,难道这水利就不去治白江而去治南江?”

    妘载失笑:“来,我告诉你,如何治这三江之水,如何找到那个位置!”

    “你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鱼凫氏使者点头:“请问!”

    妘载道:“第一个问题,白江出何处,入何处?”

    鱼凫氏道:“白江从蜀谷流出,然后向东南汇入大江,入江处在江州城下;其次,北江从曼山流出,向南注入大海;再次还有南江从高山流出,向南注入大海”

    他一次性把三条江水的流向复述了一遍,这次的讲述,比起给崇伯所说的那次,分毫不差。

    妘载笑着点头:“好,三江之水,白江就算大江了,所以只有大江之水是向东的,其余二江,都是向南的。”

    “大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白江入大江之中,不计,其余二江不足为大虑,可后治。”

    这一番话,说的鱼凫氏是眉头连皱,暗道你都没看过其他的二江水祸,怎么就知道谁先谁后呢?

    不过现在不是抬杠的时候,因为妘载又开口了:

    “第二个问题,山势。”

    鱼凫氏一愣,妘载告诉他,自己要知道三江附近的山势,哪里高,哪里低。

    鱼凫氏皱眉,但是还是把所有的山势告诉了妘载,妘载心中回忆,与过去的记忆并无太大差别。

    “好,第三个问题”

    “蜀谷附近,汶山与成都巨野间,是否有这样一些山”

    妘载问过之后,反而是鱼凫氏大为惊讶:“你,你去过蜀地吗!”

    “不,我没去过。”

    妘载呵呵一笑:“这就要涉及到地势分析的问题了,说来话长,长话不能短说,所以就不说了”

    分析个屁,以前在勘探队的时候早就去过不止一次了。

    妘载把图板反过来,拿起一把骨刀,在上面轻划轻戳,画了一个粗劣的大致图,刀尖最后落在一个地方,圈了个椭圆。

    “只需要在这里,修筑一个巨大的水利设施,大江之患便可解决,剩下的其余二江,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慢慢治理,崇伯的办法就很好”

    二位使者看着这个图,听着妘载在一旁的声音而出神,且不解!

    “大江出汶山,见巨堰而分!”

    妘载用刀圈出来的这个位置,就是大江出山的地方,在现在还是一片蛮荒山地,而这里,也就是后世著名的——

    “都江堰”!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专业团队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半吊子则总是能够找到喷点,鱼凫氏此时就感觉自己是个半吊子了,但是不怪他这么思考,而是妘载的方法,在他看来,有些扯淡!

    跑到大江之中施工?!卧槽你真是个天才,喂鱼吗!

    当然也不怪他这个想法,即使是在历史中,都江堰的鱼嘴也是时建时毁,主要原因不是岷江太牛皮,而是沙卵石河床不稳固导致的。

    所以都江堰才有“岁修”这个工作。

    《华阳国志》记述:“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录异记》记载,公元910年,大水冲毁湔堋,大堰下移了一公里多,自然形成了顺坝和鱼嘴,洪灾过后,当时的前蜀灌县县令黄璟上书,称是江神移堰。

    清代前期,鱼嘴移至虎头岩对面河心,约在后世鱼嘴下700米。清末鱼嘴又上移到原安澜索桥以上,直至1936年和1974年,分别又修移了两次。

    所以,在山海时代,纵然鱼凫氏也是治水的行家,但是看到妘载这个办法,还是惊为天人,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到底是我技术太低,看不懂你的操作,还是你的操作太神奇,超出了我的智商思考范围?

    胡乱分析,分析不出来,放弃思考,美哉!

    鱼凫氏:“感觉还有点,但是好像这个这个不太能表达出来”

    他开始打手势,感觉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说话。

    这就很难受。

    然而,这里真正的内行人,崇伯在看了那个简陋的图板画之后,第一个呼吸没有说话,第二个呼吸便真正吃惊不已!

    “好办法!好办法啊!我懂了!”

    崇伯看着这个草率的图,就像是舔狗看到女神的洗澡毛巾一样,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尊敬,但是他此时的表现,除了激动就是激动。

    那真是大脑里面有无数的灵感正在喷发!

    “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呢!”

    崇伯叹息,自觉得自己还是思维固定了,谁说堤坝就只能修在河岸两边呢?哪怕是当初要弄“大河减速带”的共工,也没说直接在大河中心修一个竖着的大坝啊!

    人家都是在传颂着神话,怎么到了你这里,出手就真的把神话变成现实了呢!

    当然,说到底,这个工程不难实现,只要有人,哪怕是昆仑山也给你挖个口子出来,更何况一条小小的岷江,之前蜀地之人难以治理三江,正是因为无从下手,毕竟水脉这东西,贸然下手,万一治错了,那就

    那大家就真的都成了大水比了。

    现在有了方案,凑齐人手和工具,下面就是人心齐,岷山移!

    岷山就是汶山。

    崇伯思考分析完毕,不由得再一次不得了的赞叹,固定思维还是害人啊,崇伯突然发现,筑堤以及衍生法,原来是有极限的,所以

    鱼凫氏使者直勾勾看着崇伯。

    孽障,你又懂了什么!

    当然,没有等崇伯在脑子里想完一些事情,互人国的使者便提出了异议,当然问题还是在于蜀地多水系,三江之患加上一些支流水系,风雨不能调和的情况下,连互人国的“风雨师”都不敢靠近三江,尤其是大江白江的水系。

    在这种情况下,不说这么建造能不能成功,如果建成了没有效果,那怎么办呢?

    但崇伯却直接开口了:“我觉得这个肯定能行!”

    作为中原大人物的崇伯开口,两位使者顿时面面相觑,这个担保,他们之前在九黎氏苦苦寻求,崇伯都不给他们回应,没想到现在居然一口答应担保,这

    前后差距之大,让他们都感觉有些错乱了。

    妘载也道:“办法只是办法,拿出来,用不用,怎么用,那都是大家的事情。”

    两位使者思考了一下,对妘载抱歉道:“我们现在倒是不能做出决定,必须要回到蜀山,汇各部巫师以及神灵,经过商议才能有定论所以,总之多谢赤方氏之巫。”

    妘载摆摆手:“不用谢,不用谢,水患是天下很多部族都觉得麻烦的事情,蜀地路途遥远,我不能前去,何况这个工程量也是巨大”

    当然巨大,凿开一座大山,还要连通十几个水系,李冰在川蜀治水的时候,可不是仅仅只弄了一个都江堰啊!其他的水系,他都有相对应的建设措施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水利网,当然不是一两年能够做成的,即使是在有神力与巫师的时代,但是因为人口不足的关系,这个缺口依旧是“此消彼长”的状态,哪怕不用十年,也至少要三四年了。

    除非,蜀地能够请到一些“专业团队”,当然如果能够请到共工那种,一脑袋撞山,然后直接跳转到任务完成的强大boss,那是最好的。

    想想吧,崇伯和共工治水过去,才几个月啊,那被撞断的先槛大逢山的山基,还在济水上面,天天的盯着你们呢!

    开山团队,这个时代也有一些,譬如出蜀之后,一路向中原走,如果能遇到“巨灵氏”之人的话!

    巨灵氏有分山之技!传说在女娲氏之前,大河的河道和如今不同,那时候大河曲折流淌,泛滥平原,有巨灵氏之神,化千丈高大,手劈飞山,脚蹬岳土,以一神之力将华山裂开!

    当然传说归传说,巨灵氏确实是掌握着上古分山之术的,除去已经几乎公开的“烧山泼水开石法”之外,他们还有独部秘技

    二位使者这就准备告辞,当然接下来去哪里,到底是去请专业团队帮忙,还是找一些巨人族来作帮手,亦或是直接回蜀地,这都是后话了。

    不过妘载倒是半开玩笑的来了一句:“如果你们采用了我的方法,还请把我的名字刻在三江之水中。”

    妘载此时,决定搞点声望……不然以后,只怕是不容易在别人面前装逼啊。

    当二人离开之后,崇伯却没有走,而是坐下来和妘载谈论起这个事情来。

    崇伯看得出这个巨堰如果落成,肯定能把整个成都之野治理的平稳,当然,他除去激动之余,也有一些担忧。

    毕竟当初治黄河时也是这样,想法总是好的,落到现实之中就往往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阻力。

    “此巨堰,都为成都之都,江为三江之江,若成,此真是不亚于擎天之功啊!”

    崇伯正和妘载谈论此事的可行性,然而正是此时,有人来到田野间,找到了妘载。

    而这个消息,让妘载顿在原地,陷入思考当中。

    大巫师传来了一个询问的消息。

    一个关于,是否要创建“部族联盟”的询问。

 第四百四十三章 匠、巫、酋

    部族联盟不算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中原就是一个大联盟,并且是所有联盟中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然后就是东夷九部,同进同退,而百越和昆仑三部,则是散沙型的联盟,管理松散。

    至于南方出现的,譬如三苗,胥敖,阳帝山联盟,都是部族联盟,有的联盟则自称为邦国,像是胥敖国,季厘国,成鸠氏之国等等

    至于南方本地,敷浅原和大泽东部的容余山诸部、震泽诸部一样,都不算是部族联盟,只是大巫师名义上统领下面的小部落,大家并不是一个集体,只有在大祭祀时才会聚集。

    妘载深深的叹了一声。

    农村合作社开始迈向集体合作社,部族联盟的出现,意味着整个南方的发展势头,已经把南方所有的部族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那么就是“部族联盟”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