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242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242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期它叫做“廌”。

    【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论衡》。

    是的,皋陶部族貌似是羊图腾

    这种审判制度叫做“神判”,然而神判常常出现问题,原因是獬豸喜欢“gkd”,不喜欢磨叽,而且有的时候它的情绪也会影响判断,有人相争时,它就会去用角戳先说话的人,这导致很多没犯错的人连争辩都不敢了

    后来皋陶发现这头羊不太好使,就从神判改成了人判。

    于是,又一只羔羔被抛弃在了历史长河中

    羊图腾在很久以前,正是表达公正的象征

    妘载和赤松子表示,法令和礼俗,可以照搬了,法令就用中原的三刑,事实上,不论对于哪个部族联盟来说,施用的都有中原的三刑

    大家都在摸着中原过河,你摸一下,我摸一下,中原就秃了,秃了就变强了,然后就把我们灭了

    “不过中原对于罪责轻微的,则是宽大处理,我们却不能效法他们,而是应该继续延续劳动改造,重大罪责的,那要看是什么罪孽,来确定劳改的时间”

    劳改说实话,妘载这里的劳改只是种地开荒修路基建之类的。

    春秋战国至秦朝的劳改,那才是要搭上命去干的

    然后,此时的中原还有一些“从刑”,譬如崇伯被流放,就是这个时代的一种从刑

    “当然,法令和礼俗之外,我们当重视道德的传播,所谓道者,天理也”

    妘载说到这里,赤松子顿时一惊。

    啥意思?

    我知道德行,也知道道德,但是你把这两个字分开解释,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怎么,听你这解释,你是要全民修仙吗?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为师组成屁股

    妘载当然不是全民修仙的意思,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这个条件,哪怕是广开仙门,那没有资质的人,被驱逐出去一大把,难道炼气士老师们还要来一句“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可真就人均姜子牙被逐出山门?

    快进到武王伐纣。

    “老师也知道,道是天理,也就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或许也可以说作看法”

    妘载对赤松子道:“老师知道三观吗,肯定不知道吧,世界之观,价值之观,人生之观,我来给老师描述一下正确的道路”

    “一个幻想。”

    赤松子疑问:“幻想?”

    妘载问道:“中原的人死后求得全尸而葬于祖陵,是正确的吗?”

    赤松子点头:“当然是正确的。”

    妘载又问:“淮地之人与南方之人,若死于山野则尸被野兽分食,民众不以为然,反以为常,是正确的吗。”

    赤松子:“风俗有异”

    妘载又道:“昆仑三部,据说人死时将火化升天,挫骨扬灰,是正确的吗?当然是了,因为风俗异也。”

    “不能以旁人的道德观去约束另外一个部族,这就是地区道德的不同。”

    “但这世上,总有很多道德是相同的。”

    “不正确的道德,譬如北方的民风彪悍,他们喜欢劫掠,并且彼此互相征讨厮杀,这是他们的民俗,但是不能被我们所接受,因为他们劫掠完自己人,也会来劫掠我们,这会给我们带来苦难,所以帝放勋要征讨他们,要毁灭他们,这就叫做吊民伐罪。”

    “三十年前,修蛇作乱洞庭湖,四部氏奴役周围一百部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统治区,但是后来他们被大羿一人毁灭,数十万部族都被灭杀殆尽,难道大羿做了错事,不该杀死他们吗?”

    这些问题,都是赤松子不曾想仔细的,因为在寻常的世界观中,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正确之事。

    他忽然一愣,随后立刻笑了起来。

    “原来如此,我认为大羿做的事是正确的,因为四部氏压迫民众,修蛇吞噬人族,所以大羿杀他们,也是吊民伐罪,而天下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道德已经崩坏,他们没有道德,颛顼帝之前天地间充斥血祭的行为,就是因为有风俗而没有道德的缘故。”

    “江河的源泉洁净水流就清澈,树木的根牢固枝叶就繁盛;人自身修养好,社会关系就融洽,形体端正则影子不会歪斜。”

    妘载笑了,恭维道:“老师终究是老师,弟子不及矣。”

    赤松子顿时脸色红润起来。

    这个马屁拍的真舒服,即使老夫知道你是在拍马屁,但还是希望你多拍两下。

    放心,为师没有马腿,全身都是屁股组成的。

    赤松子趁机又道:“在古时,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颛顼废了血祭,于是天地清明而有了道德,帝喾教化民众,于是天下都安定下来。”

    妘载也道:“道德是潜移默化改变的,而不是强行命令一个人去改变,当大家都认为,帮助别人是正确的,那么冷眼旁观者自然遭到唾弃,这样社会风气就会变得很好。”

    “譬如君子国,人皆好让不争”

    妘载没有说下去,因为君子国的人皆好让不争,其实有点意思,毕竟人手出门一把暴风大剑,带着两只老虎,打起来就是二死四伤,直接就是一波小团战,这代价属实有点大

    这样看起来,君子国国主还真他娘是个人才,你们不是要打吗,我给你们剑给你们老虎,去打吧,怎么不打啦?

    不过这也确实是一种治理手段,就是显得有点剑走偏锋,所谓骚人想骚办法。

    当然好处是君子国的礼让之风已经传到了全山海,也算是一个名国了,间接的拉动了商业贸易。

    妘载又对赤松子说了一种理想,中国古代的乌托邦梦想,大概就是孔子的那个大同社会了。

    “在实行大道的时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一定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讲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单是以自己的双亲为双亲,不单是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这样使老年人都能善终,壮年人都有事干,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得到抚养”

    赤松子听完了这个“大同社会”的幻想之后,对妘载道:“这还真是一个幻想啊,不过如果放在帝放勋的耳中,或许他会很欢喜的吧。”

    妘载也忽然笑道:“帝治天下五十年,岂不知治与不治哉?”

    ————

    没有过几天,妘载的这些话,已经被其他的首领们所知晓,同时提交的,还有一些关于法令、道德、礼俗的提议,诸多首领都一致认为,摸着中原过河确实是好方法,很多地方都在这样做,譬如东夷就是如此。

    中原开什么商贸,他们就开什么商贸,中原开发哪个地区,他们就开发相似的地区,中原搞了商丘贸易,他们就搞个寿丘贸易

    一时之间,诸首领皆称帝放勋实乃世之圣主,这般称赞,让作为客人的业和叔均几人,都感觉有点歪打正着

    本来,叔均他们过来,就是希望把南方纳入中原的影响范围,把南方设置为遏制岭南的前哨站。

    结果,自己这边还没有开始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还没有开始刷存在感,这帮南方首领已经开始一口一个“放勋牛皮”、“我给你吹爆”了。

    总之貌似是好的转变吧

    帝的影响力在南方扩散了,这是好事情这说明他已经受到了南方子民的亲切爱戴

    总之,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而让叔均感兴趣的,其实不止是南方的政治情况,更关注的,还是妘载所制作的那些仪器,其中天秤等衡器,就被叔均询问,是否可以购买一些回去。

    对于南方来说,有几个发明大师,对于中原来说,遇事不决丹霞山,阿红为你服务。

    而提到阿红,妘载这才想起来,今天貌似是义均回来的日子,而新的一年开始之后,大春耕的工作快要开展。

    岁月不等人,于是阿红和义均的决战赤方之巅的比试,也快要到来了

    倒计时,一百天,天杠尊者vs盖世懂王。

 第四百八十四章 吊民伐罪

    图腾是部族的符号,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个图腾开始融入洪州部。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图腾慢慢会被赋予美丽的“德行”,成为文化中的磐石与支柱,而图腾变化的符号也会互相融合……

    就像是“龙”的符号一样。

    妘载和叔均商讨仪器购买的事情,叔均也将很快进入磨坊学习农业知识。

    此时,叔均也向妘载提出了帝放勋的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换取那个农村工作手册……

    不要残卷,要全卷!

    当然中原这里,也不是白拿的,除去牛羊谷种等看得见的好处之外,中原更是已经决定,将再次派出一批使者来南方交流学习,而也欢迎南方派人去中原交流……

    妘载顿时直呼好家伙!

    这尼玛是来争取援军来了吧!

    谁都知道天下将变,四帝就差把“我要造反”四个字写在脑门上了,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个时候你和我说让南方派人去中原学习?

    不是我去学习什么?

    你在远古时代,而我一只脚已经迈入古典时代了!

    而且还是黄金时期!

    而你中原就要陷入十个回合的黑暗动乱了,让我们这边派人去站队……

    “乱之巅,傲世间,有我四帝就有天?”

    “颂我真名者,轮回中去扑街?”

    “缙云救我”……

    叔均对于妘载的旁敲侧击,有些尴尬。

    帝确实是想要让妘载去中原,一来是对他这个人比较好奇,二来是觉得妘载本身就是中原人,回头给重华搭个政治班子应该不错……

    所以,不能明着让妘载回去,那就打着学习交流的名义,反正四帝现在已经到了发疯的关口,血怒一出智商清零,根本不会关注帝位之外的其他人……

    但是妘载根本不想去,打定主意等事情平定了再回去。

    到时候上个表,吹一顿重华,仗着象的关系,估计舜帝还得给自己一堆好处……

    妘载从没想过什么和舜争天下的事情,再说了这个时代当共主也没啥好玩的,管控各个地方都是不现实的操作。

    君不见舜帝就是活活累死在任期上的,禅给大禹之后,他都退休了还自己去征三苗结果死在苍梧地……

    自己在大江以南慢慢种田,然后等到启杀伯益的时候,路见不平一声吼,喝断当阳桥……

    “不必担心,四帝不会对中原造成太大影响。”

    “你们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妘载让叔均放宽心,叔均却是很奇怪,不解的询问妘载,他怎么知道没有太大问题。

    而且需要担心谁?

    “共工。”

    妘载对叔均解释,当然,历史上舜帝镇压四凶四罪,其中动静最大的也就是共工了,大到什么程度呢……

    雄陶他老家空桑氏被淹了。

    因为共工把黄河掘了,又人工搞了一次大洪水。

    至于四帝,他们部族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譬如高阳氏,在流放了高阳氏之“不才子”之后,舜仍旧任用了以苍舒为首的八人。

    心不能齐,那最后搞出来的不过是大一些的闹剧,至于结果,也就是另外一个夙沙氏罢了。

    叔均眉头微皱:“大载何以言共工为乱?四帝之威,远胜共工多矣。”

    妘载当然不能和叔均说我是看书知道的,于是就忽悠他道:

    “因为共工在司空的位置上,早就超过了三十年,听说共工在位时,常为自己部族截水……”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叔均顿时心领神会。

    妙啊大载。

    “大载的意思是说,表面上张狂的人不必过分担心,警惕便好,咬人的狗不会叫唤,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象恭滔天之辈……”

    “我懂了,原来共工一直躲在高阳和帝鸿的身后,就是在积蓄实力啊!”

    妘载一愣。

    啊对,你说的都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大哥可教也。

    且不说叔均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就要开展对共工的政治批斗,此时另外一方,坐着牛车,义均挖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矿石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捣鼓的,总之走的时候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拉着一个板车的货物,这可真是无本万利。

    “这个,这是我在东部丘陵开采的”

    “这个,这是我在浪蛮地开采的”

    “这个,这是我在大塘之野找到的”

    “这个哦,这个是我抢了一个部族抢来的”

    义均很无辜的解释,那帮人想要打劫他的矿石,结果自然是那帮人被他给打劫了,你说说,生活艰难就生活艰难,非要抢劫。

    义均也表示,遇到自己,是那个部族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自己只是反向收割了对方的财富,没有要对方的性命。

    当然,只是抓了两个小男孩过来帮忙驾车。

    “好家伙,我直呼内行,不过这事情是他们先挑起来的我想想,大塘之野,那附近的部族不是常和我们进行贸易吗,怎么会过不下去日子呢?”

    妘载有些奇怪,义均道:“不是不是,不是那些部族,你说的是打三苗时候出力修城的那些部族吧,他们现在正准备搬家呢。”

    “这是后来因为三苗之祸,不得已从远方迁移过来的一些部族,居住在山沟沟附近,不敢靠近原野,他们和大塘的部族产生过冲突,后来交恶了,死了一些人。”

    “大塘的人向崇墉求救,洵山的战士出去了几次,那些远部怀恨在心,拿着石头去冲击崇墉要塞,甚至扬言要攻占那里……”

    义均的意思是,大塘的部落们希望能加入洪州部,他们决定迁移到崇墉关内了。

    人口的增加当然是好事情,反正未开拓的山野还有很多,大塘的几个部族加入进来,七个散部,总共六千多人。

    妘载此时思考了一下。

    既然大塘之野也加入洪州部,那么那些迁移过来的,不断侵占土地,杀戮民众的远部,是不是应该惩治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