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鶬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九头鸟,另外一种就是仓庚,但是在《大唐歌》中出现了代表祥瑞大德的凤皇,故而鶬鶬指的就是仓庚,而仓庚就是黄莺鸟。
黄莺鸟在古代,代表春天与生命。
商部落的人们认为,这首歌对妘载来说,正是最好的诠释了,妘载来到火神台祭祀,为孟诸泽带来无尽的生机,于是八风都停下来,人民都欢呼高唱!
而后,商部落开始唱诵起,这段时间,他们所听闻的另外一首乐曲。
那是《昌岁歌》,妘载听了之后很惊讶,因为这首歌是赤方氏所唱诵的,中原的人怎么会知道呢?
商部落的人们告诉妘载,这是不久之前,契大人回来过一次,他口中说是在南方听闻的歌谣,认为充满了岁月不归的沧桑感。
妘载他们离开了,但是天地之间还回荡着商部落人民的声音,那位老人也听到了,他哼唱了一段时间,才恍然过来。
既然妘载那些人都走了,那自己这个化妆还有什么必要呢?
帝尧去到改良的土地中,去到那土石坝上,去到排水沟旁,去抚摸那些青稻、岩石、土壤
他的手轻轻触碰下去,天地间,便响起了乐曲与风。
歌谣,是上古先民们寄托自己精神与情感的曲子,那里面,每一个字,所传颂到后世的,大约,都是希望吧。
第六百一十章 克制重华的方法
那些古老的歌声在脑海中未曾消散,帝喾和他的臣子咸黑制作了很多乐曲,这种习惯大约是要从神农之后开始的了,在五弦琴问世之后,天地的律动,就能被先民而捕捉。
而在黄帝时候乐曲最为兴盛,可原因却是因为黄帝总是打败仗,不得不用乐曲来鼓舞人心的缘故
除去追击时擂鼓所做的《渡漳歌》之外,还有譬如《归藏·启筮》中所载的《棢鼓之曲》十章。
一曰《雷震惊》,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夺志》,八曰《熊罴哮峪》,九曰《石荡崖》,十曰《波山壑》。
全都是战歌。
所以,蚩尤的失败原因,大抵上,除去被熊猫抱了大腿之外,除去中了太山稽的舆论战以外,还有一个,大概就是他不会制作军歌了吧
“所以说,黄帝在给大家指挥,让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蚩尤只会在后面喊冲冲冲,这也是他不得人心的原因之一吧,你们看看,精神阵地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啊!”
大家离开了商部落,在路上谈论到商人唱诵的《大唐歌》,聊着聊着,就说起了黄帝的一些乐曲,然后再回想一下,发现蚩尤不会制乐,于是都开始调侃起来。
妘载又问了文命一些关于治水方面的事情,文命拍着胸脯表示,载哥你帮助规划的一切方法,我都已经记下来了。
妘载也很欣慰。
文命啊,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工人单位了,可以修建区域设施以增加食物产出、工业产能和金钱收入了。
“如果没有工人,文明就将不复存在了。”
妘载语重心长的告诉文命,工地搬砖是多么有建设性和伟大性的一项职业。
虽然今天的砖有些烫手,但是你挥洒汗水的模样,却十分可爱。
而没有人知道,天帝离开了陶唐,就跟着妘载他们的后面,去到了商部落进行实地考察。
四岳都被派出去镇守一方,老帝族们也团结到帝放勋的麾下和四帝相抗,边界的地方,人口已经大量消失,要么迁移到中原,要么被四帝吞并,所以在四帝的势力范围与中原接壤的区域,出现了数个真空带。
不过,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大羿却表示要离开一段时间。
他已经很久没有回中原了,确切的说,是回家了。
“我要回蝉山一次赤松子,年轻人们就托付于你了。”
“那么,找一个地点再见吧,我们将去往风陵渡,然后在北洛水聚集,如果很快找到了治理的措施,就会前往砥柱山,总的来说,您顺着大河西上,一定能遇到我们的。”
大羿和大家分开了,鸿超显得有些失望,因为大羿在的时候,教导了他很多的箭术,他从中受益匪浅,而便是这时候,妘载突然问道:
“鸿超,你要老婆不是,你要跟着去不要?只要你开牙口,我立刻就让你跟着去!”
鸿超听了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妘载是听了大羿那句话,觉得莫名其妙有些立旗的感觉。
众所周知,重要角色死亡前,都会立一个旗,大约是“这一仗打完我就回老家结婚”、“这是我女儿漂亮吧”、“我去去就会回来的”、“王去矣”
最后这个是南北朝时期东西魏邙山大战,高欢的亲信尉兴庆断后,而后矢尽而死。
他在断后前说了这么一句话“王去矣,兴庆腰边百箭,足杀百人”,然后就扑街了。
妘载敏锐的察觉到了世界线的变动,使用了时间停止的技能,并且把鸿超这个未知角色放置到大羿的身边,迅速减少了剧情杀的力量。
虽然不知道为啥,但是大羿显然对鸿超的印象很不错,于是两个神箭手都短暂的脱离十人队伍,而大家正在感慨没有物理远程输出的时候,妘载站了出来,表示adc这个位置我熟。
为什么大家总是不承认我是神箭手呢?
“我明白各位的心情,毕竟我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练成了神箭术,一定让很多人不舒服”
文命和重华都阴沉着脸,平常的时候,他们都很崇拜妘载,但是一旦到妘载开始吹嘘自己的箭术,他们就必须要捂住耳朵了。
这时候,即使是重华,也不会说妘载有天子之相了,而是苦心劝说道:“真正拥有天子之相的人,都是不擅射的,以箭术是得不到天下的拜服的,我听闻,真正有天子之相的人,会自动得到臣服者送来的箭羽,而不必自己拉开弓弦!”
妘载(狂喜):“你说的很对,但是我没有天子之相啊!哈哈哈,我没有!所以我的箭术是天下第三!”
以至于重华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妘载认识到,其实他的箭术很玄,不是很菜,而是玄之又玄于是重华也只好闭嘴了。
娥皇摇了摇头,谈到箭术,妘载就和疯了一样的,完全和治水的时候是两个人格。
赤松子敏锐察觉了克制重华毒奶的办法,那就是妘载谈论箭术,正所谓,一毒还有一毒高,麻麻载毒奶箭,哪里不会瞄哪里
到了商丘之外的土地上,中原之地,因为和南方交流频繁,一个羲叔就带回来一大堆简牍,一个阿红点亮了中原一堆的科技树,于是,此时的中原,牛板车和小推车可以在繁华的部落市场中见到,而原本泥泞的土路,也有很多地方被夯实,显然是借鉴了南方的发展模式。
中原之地,本就繁荣,而道路一修,商业效率立刻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生产力的小锤,在源源不断的出现啊!
妘载终于恢复正常了,开始感慨中原的人口问题,即使是部落邦国时代,中原的人口也显得稠密的很,聚集在这里的部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片地区大概是后世的郑州,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巨大,大河村,沙窝李,八里岗等遗址先民,都是此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普遍存在于炎黄交替的时代,到了帝尧的时代,这些人已经莫得了,原因可能和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四个时代交替中的动乱有关系,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则是另外的迁移过来的新部落了。
妘载看到了有贩卖彩陶的人,这算是炎帝氏族到黄帝之后,在中原地区很著名的一项手艺了,重华烧陶技术那么高,也是受到了中原传承千年的,那登峰造极的陶器工艺的影响。
雄陶看到那个彩陶,有些不屑了,那在以前是他看着激动的东西,但现在有了瓷器,这玩意就不入他眼睛了。
路边上,有传来争论的声音,一个老人正在地上拿树枝画着什么东西,他的身前站着一个少年人,背着手,老气横秋。
妘载凑过去一看,眼睛顿时一亮,更是诧异。
好家伙。
“勾三股四弦五?”
第六百一十一章 简单的加法
六千八百年前,半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陶器,这些陶器上有二十二种符号,用1—8个圆点组成等边三角形,与分正方形为一百个小正方形的图案,这被认为是华夏大地上最古老的数学形态。
而在周朝初期,商高和周公就谈论过勾股定理,并且说伏羲的时代就已经拥有了计算的意识,周公问天没有台阶可以攀登,地没有尺寸可以测量,如何得出天地之间存在的数字呢?
这虽然是周公刻意的询问,目的是为了探讨数学的根本,但就单纯从此问题格式来看,倒是很像是后世一些不学无术的憨批,在网络上见到看不懂的事情,就问一句“你亲自量的”?
而更早的,至于柏皇氏和中央氏两位古帝,继承伏羲衣钵,继续钻研原始算学,这个没有考证,只能作为传说故事了。
至于勾股数字本身,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中国人都早已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发现了这些数字组。
后来希腊人的证实验算更严谨,诠释了从何处来,为何成为这个“定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古中国的陈子,完善这个定理的时间比毕达哥拉斯更早,甚至陈子用这个定理来测量大地到太阳的距离。
现在老人和少年,正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组数字可以成为这组数字?
重华看到那个少年人,顿时惊讶,因为那正是在具茨山的牧马童子啊!
具茨山在中原,潩水从中流出。
“天师泰隗?”
赤松子倒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泰隗是隐藏在具茨山的老炼气士,只不过一直以来都以一个牧马小孩的模样显世,在炎帝的时代,他叫做“大隗氏”,黄帝以为他是一个老者而去拜访,结果在路上就遇到了小孩子模样的他。
后世也称他为“华盖童子”。
他的年龄很大,不知道多少岁,曾经对黄帝说过,他年少时游于六合之中患了眼花的毛病,拜访了一个老人,老人让他乘上太阳的车驾,前往襄地的郊野,然后他的病症才痊愈。
赤松子曾听说过这件事情,推测他遇到的老人应当是帝夋了,只有帝夋才能随意驱使“太阳的车驾”。
而在小天师对面的那个老人,赤松子觉得眼熟,却又认不太清,倒是妘载他们已经带着兴趣凑了过去,那老人看到有人聚集过来,眉头皱了皱,于是道:“你们这些远来的商客,不去做自己的事情,来看一个老头和一个小童摆弄树枝,真是无聊啊!”
他说罢又摆摆手:“算了,你们也看不懂这些东西,对于你们来说也是无用之物,看一看,也就散去吧,不要打搅我的兴致。”
重华捂紧了脸,但是小天师还是转过头来,目光之中出现狐疑的神色。
紧跟着,狐疑变成了诧异,显然是已经认出来了,但又看看四周,小天师挑了挑眉头。
他在此时,忽然对众人道:“听说南部的天地中,有人执规、矩、准绳来进行山坡的测量,这都是一直以来使用的寻常东西,不论是树枝也好,石头也罢,能测量圆形的东西就叫做规,能测量方形的东西就叫做矩,能测定物体平直的东西就是准绳,这都是数千年前流传的东西了。”
“步数的长短就是因此而划分的,山有多高也是因此而推定的,用这三根树枝来不断的摆放,只是为了证明这个三角究竟是不是一个特例。”
老人摆了摆手:“他们听不懂的。”
诸人都没说什么话,只是继续看着,文命在边上对几人道:“这老人也太看不起人了,不就是勾股数吗,谁还看不懂一样似的。”
因为治水之中必然要用到这个东西,所以妘载早就给文命培训过这些基础数学,事实上,现在的文命等于是加强版的大禹了,原本的大禹是知道这些数字组,但用在山川治理方面之后,自己却不能做出一个完善的总结。
勾股定理最基础的运用,大概也就是根据地势高低,测算决定水流的走向了。
而娥皇作为差生,开始有些头疼。
啊,数学,我讨厌你。
老人很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文命,琢磨了一会,问道:“天理虽然蕴含在世间万物之中,却也不应该是你这样的小孩可以知道的,勾股数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莫非你来自南方?”
“我听说,南方的人,擅长计算这些东西,有一个从南方过来的远客叫做竖亥,他告诉了我们这些数字。”
文命哼了一声:“我是中原人。”
老人呜呜嗯嗯了两声,对文命道:“我问你一个问题吧,一根长度为三十个数的棍子直立在墙上,当其上端滑下六个数时,请问其下端离开墙角有多远?”
文命蹲下来,在边上稍微算了一下,其过程和老人的算法并不相同,老人瞪着眼睛,文命很快给出了答案,是十八个数。
“好。”
老人诧异的看着文命,就像是在看一块上好的美铜那样。
“你是用勾股数算的?”
“当然了!”
“但这个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老人对文命大感兴趣,和他开始深入聊天,而文命对于这些东西,只是知其然而不太知其所以然,很快就有些支支吾吾,时不时向后面看,老人听了之后,微微点了点头:
“你有个了不起的老师你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但显然,缺少了一些深入思考。”
文命听了这话,有些生气,不过老人这时候目光在周围转了一圈,指着妘载道:“就是你了,刚刚他的目光,就是落在你这里的。”
老人向妘载请教问题,妘载盯着那些简单的数字运算,首先给老人讲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老人向我请教,我是不能不回应的,这是礼仪啊!”
妘载顺手拿起一块石头,重华和修连忙拉住:“阿载(首领)算了算”
“你们想什么呢!”
妘载让他们撒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