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427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427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成子说了一句,并且表示,铁器这东西,我也是刚刚开始摸索而已,而你却已经上手了很多次,却还与我打造的水平一样,只能说不是我技术不行,而是你学习能力太烂了。

    兑开口,拍着胸脯道:“难道你是看不起我吗,我在打造铁器之前,世间最好的铜戈就是出自我的手中!兑之戈,和之弓,牟夷之矢!”

    随后,他便说了一些古代青铜器冶炼时应有的常识和细节,然而广成子一开始还听得频频点头,后面就开始频频摇头,兑越说越是生气,他讲完之后立刻让广成子发言,而广成子表示——

    发炎就发炎!

    “完美的铜器,能做到八百年不会腐朽,上千年依旧如新,铜和锡是这柄铜器主要的组成部分,铜的比重在百分之八十,锡的比重在百分之十六到十七,然后是铝和镍,再之后是极少的铁与硫”

    “在千锤百炼的过程中,把铅的元素给捶打出去,这样所产生的黑色花纹以及各种诡异纹路,就是硫和硫化物,与表层尽数所产生化学反应而变化而来,是一种叫做‘铬’的金属。”

    “这种处理方法叫做钝化处理。”

    广成子侃侃而谈,周围的人们也围了上来:

    “你只知道,四分其金而锡居一,是戈戟之齐。但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则是大刃之齐。”

    “两元合金,可是比你想象的要有意思的多,哦,锡就是白金。”

    兑又开始怒了,像是一个无情的发怒机器:“我当然知道,四分金中一分白金是制造戈的最好配比,三分其金也不用你来教我!”

    只是知道归知道,广成子刚刚说了一通,大部分都是兑听不懂的话,操作他当然明白,但是这里面似乎又有很大的门道。

    周围的匠人们开始互相交谈起来,而广成子呵呵一笑。

    和我比装逼?还是太嫩!

    我他阿母的直接拿我徒弟的原话过来装逼!

    我都听不懂的东西,我不信你能听懂,你看,你果然听不懂!

    装逼大成功!

    拿来主义永远的神!

    不过广成子也是暗暗庆幸,到底是活到老学到老,徒弟的那句话果然诚不欺我。

    如果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如此自然的装逼和打脸,看看对面那个号称天下第一的家伙,脸涨的和山都神的屁股一样红,广成子的心里别提多舒服了。

    嚣张个屁啊。

    “咳咳,天下的工匠之事,比你想象的要繁杂的多,只是掌握了一点点铁器的铸造,就号称是天下第一的铸器师,这世上可是还有比我更厉害的铸器者,你这么嚣张,不怕出去的时候被人打断腿吗,即使你认识大羿也不好使吧。”

    “小伙汁,还是好好学习学习,做人么要懂得谦虚,要低调。”

    广成子想着,继续装个逼,于是又对兑讲道:

    “而且你知道吗,你现在所使用的打铁技术,其实和我们洪州的不是太一样,你自己琢磨出来的,由矿石炼块取铁,再由块炼铁渗碳锻打的这种技术,叫做渗碳法。”

    “这太原始了,得不到上好的钢的,也就是你力气大,铸造经验丰富,所以才能铸造出这样一柄好兵器,事实上,水平一般的工匠,难以用这种原始方法得到好钢。”

    兑愣了一下:“钢?钢是什么?”

    广成子顿时心中一震,嘴上叭叭开始:

    “什么什么,不会吧,你以为铁器就全都是铁么!”

    “那你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了,要学习什么是‘钢’!”

 第八百四十八章 神圣的钢

    “钢?很简单,以铁为主要材料,含碳量在百分之二以下,并且含有其他金属的这种合金,这就是钢。”

    妘载看着有些兴奋和好奇的敤首,如此对她解释。

    在广成子和兑的评级风波过去几天之后,洪州人们当下最新讨论的热词就是“钢”。

    所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号炼铁厂开厂在即,这个巨大的国家级奇观建筑,基本上代表着洪州最高的工业水平,所以才会有许多人削尖了脑袋,弄光了头发,不惜变秃变强也要向里面钻,这个资历出来可真不一般了。

    国字一号炼铁厂,那就是先进生产者的代表啊!

    虚名在任何地方都很有用,名声大了,自然有人雇用你,名声有了,自然有数不清的人投靠你,而在洪州,现在评级就是名声,这不仅仅关乎到平常的生产生活,优秀的匠人甚至可以凭借这种身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

    譬如,逢年过节多给一袋米,帮你扛二楼,或者以后考试普及,给炼铁厂员工子女考试加五分

    同样,在造纸坊忙碌的妘载,也被人问起这类问题,敤首从外面听到了消息,她来询问妘载,因为从几年前,她第一次见到妘载的时候,或者说,早在自家大哥熬夜加班加点敲犁具的时候,她就知道了,眼前的这个人似乎是无所不知的一个人。

    大哥非常的推崇他,二哥也是一样,而敤首自己,虽然已经三年没有和妘载见过面了,但是并不觉得生疏,反而因为这三年常常和洪州的民众们往来,原本有些不擅长社交的小姑娘也变得越发大胆与开朗起来了。

    当然,妘载自己知道,自己才不是什么都知道,要是自己真的带着个随身百科全书,现在就直接点开科技树,三天完成工业革命,让你们知道什么是钢铁般的力量。

    “含碳量大于百分之二的那种东西,叫做生铁,生铁性能为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当然,与生铁相对的,有一种叫做熟铁”

    敤首微微瞪大了眼睛:

    “铁是能煮熟的吗?”

    妘载为她的茫然而失笑,不过小姑娘对这些不了解也是正常,于是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让敤首开心起来。

    在没有温度计,没有金相显微技术,甚至没有“含碳量”这个概念的古代,人们所说的“熟铁”其实是个范围很广很广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的熟铁到可锻鉄,低碳钢,中碳钢,甚至高碳钢都有可能被包含到“熟铁”这个概念中来。

    因为在古人心里,“钢”是神圣的,只有杂质少,硬度非常高的一小部分钢材才会被古人冠以“钢”的称号用到刀刃上。其他的全都是“铁”。

    敤首看着妘载:“载哥,其实很奇怪,你为什么对这些这么了解?我没有见你打过多少次铁啊,还是说其实你是个打铁的天才?”

    妘载:“其实这些都是蚩尤托梦给我的,他说自己铸造技术那么厉害结果还输给了黄帝,不甘心所以就把自己所有的智慧托付给我了,那天我正在睡觉,忽然一个牛头人闯入我的梦境之中,一拳把我打飞,然后揪着我的耳朵说了一大堆关于炼铁的事情,并且表示,这是他最后的炼铁法了,收下吧阿载!”

    敤首:“???”

    算了,阿载说胡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习惯就好。

    敤首之前听鸿超说了一些事情,妘载似乎喜欢编排蚩尤和黄帝,尤其是关于什么四面竹歌

    不过,难道当初蚩尤输给黄帝的真相,真的是因为熊猫收了黄帝的竹子吗?

    敤首本来是不相信的,但是仔细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蚩尤可是第一个作“剑甲”的人啊,天下第一柄剑和第一副甲胄都是他冶五金所制造的,并且还是开矿小能手这么厉害的人,一定是被熊猫坑死的吧。

    敤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编排一出大戏,她忽然觉得,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二哥,二哥肯定能按照这个想法,编排出一副好玩的戏剧来。

    当然了,洪州的人民看了一定十分起劲,但是当事人黄帝,他本人也在这,至于他看了会不会大呼“垃圾戏剧退钱”,这就不得而知了。

    敤首脑子里正在脑补“熊猫大战涿鹿”的戏码,而妘载这里也在思考。

    大炼钢铁的依凭,其实就是产量,手工业锻打,千锤百炼这种方法是那位“沈括”所推崇的百炼钢术,但是这太消耗体能,而且效率也低,所锻打出来的钢铁,其实品质也是参差不齐。

    所以,妘载的手段就在于“灌钢法”。

    至于炒钢法,现在已经在试着使用了。

    灌钢法发明于东魏,是南北朝的时代,属于北朝的割据政权,里面有个牛皮人物叫陶弘景,就是他创造的灌钢技术。

    这个技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甚至七八十年代,乃至于九十年代的时候,一些小县城里面还在使用,即使是工业化了,也没有把那些使用灌钢法的小作坊铺子给挤死。

    而灌钢法技术继续发展,就是苏钢法,灌钢术有三种,苏钢术比起灌钢来说,改善了生熟铁的接触条件,熔化的生铁可以移动,从而能有效的控制灌淋,使钢的成分更加均匀

    所以对于炒钢和灌钢法,妘载还是了解一些的,出身于乡下小县城,虽然啥都没有,但又啥都有

    故而古代人民的智慧其实是十分可怕的,而当这些技术集中在一个时代的话,技术爆炸也就顺理成章,就像是黄帝时期一下子创造了无数的新事物,这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事物的雏形,从太古三皇一直积累到黄帝的时代,这才迎来一次爆发。

    老技术,新事物,带来了超越时代的变化。

    而对应的初版的高温钢炉技术,是西汉的时候就出现了,同样,更高等级的耐火砖,也是在这个时代被烧制出来,耐火砖的烧制并不困难,这是原始时代就有的技术。

 第八百四十九章 万物为铜

    广成子用简单的举例法,给兑进行了讲解。

    我现在有三个拳头,一个胖胖的肉拳头,一个拳头里面骨头突出,一个拳头昨天刚刚骨折。

    哪个拳头打人疼,哪个拳头就是钢。

    兑瞬间就明白了。

    简简单单,通俗易懂。

    技术还是那个技术,而重点在于含碳量,只要是在百分之二

    但这个区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精准的辨别方法,最好的分辨方法,就是凭借匠人的感觉,然后一锤子敲下去。

    真正的一锤子买卖。

    钢是既有坚硬,又有韧性的,如果一锤子下去断了那就是次品。

    兑明白了。

    自己不能成为大匠,是因为花纹铁虽然优秀,但貌似还达不到钢的评定基准。

    “也就是说,谁能打造出一柄完美的,真正意义上的钢剑,谁就是大匠?”

    义均面对兑的询问,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不开玩笑。”

    古中国最早的钢制实物武器,所发掘出来的,是“杨家山铁剑”,它是出土于湖南长沙,属于春秋晚期的东西。

    它的出现有一个很重大的意义,湖南乃是楚国,而春秋战国的,那些知名的铸剑师,大部分都在南方的楚国待过。

    也就是说,所谓的太阿,龙渊,干将莫邪,这些古之名剑,很可能并不是青铜剑,也不是普通铸铁剑,而是真正的,那种被古人所尊崇的,完美的“钢剑”。

    所以吹毛断发,斩铁如泥,应该并非虚言,钢剑确实可以做到这些事情。

    有钢作为材料,这些名剑当然会被称为神剑,毕竟春秋战国的冶铁技术还不算特别发达,要到战国后期,冶铁技术才因为战争而突飞猛进,尤其是韩国拿着一座大铁矿。

    别看韩国打仗不行,但是天下宝剑和强弓劲弩,皆出于韩国,剑称棠溪,强弓劲弩称“陈音钜黍”。

    兑从那一天,成为了手工业街的一个平凡工匠,他的屋舍简陋,是别人租给他的,虽然那个租给他的工匠表示不会收他钱,但是兑依旧表示,等我考上了大匠的职业资格,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兑决定从头重新学习,连广成子也被他的这种学徒精神所影响,兑和那些工匠们请教合金的配比,这些工匠里面,也有人通过了高级的考核,名声大噪,但是却不会对兑无礼,而是很尊敬的进行谈论。

    兑也很是感慨,他说,其他地方的工匠,如果有你们这样高超的手艺,肯定早就目中无人,狂妄无边了,但你们却如此谦虚,是因为广成子的存在吗?

    那个高级工匠笑道:“不是,在广成子到来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了铜器的熔炼,铁器的冶造,这都是我们的首领告诉我们的。”

    “大首领妘载的智慧,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天上有多少星星,首领就拥有多少种知识。”

    “过去的时代,中原的乐师,帝夋的神子晏龙曾经来举荐他。”

    “后来大羿也来考校他。”

    “欢兜惧怕他的才能,不想让他去中原任职。”

    “直至后来,天子亲自前来举荐他,请他出山。”

    “人们都说,来到了洪州,不想要回去,这里的变化日新月异,其实不是我们做的多好,而是大首领的智慧吸引到了那些人的目光。”

    “其实您也是其中之一吧,我觉得,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的。”

    兑听完长久无言,想到了大羿之前来举荐的事情,大羿推荐自己来南方深造,当时自己并不觉得南方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能有什么高手,虽然这几年,洪州确实是再外界有了些大名,但也仅仅止于“小有名气”而已,远远达不到“名震天下”的地步。

    想要当灯塔,还是早了点。

    现在看来,真的是自己想错了很多事情,井底之蛙原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当然,兑不会明白,如果妘载听到这话怕是会嗤之以鼻,灯塔的光太弱了,不能比得过太阳,实在是格局太小。

    日子就这样过着,火焰在炉窑中枯燥的燃烧,升腾,听着爆炸厂传来的鬼哭狼嚎,从日出来到日暮,这又是一天过去了。

    有很多外界的消息传来,东方的夙沙氏想要一支商队进入洪州,但是被拒绝。

    崇墉关附近出现了游荡的三苗人。

    巴人似乎在造里之野出现了。

    到了夏季,许多事情都紧张起来,因为夏季的耕耘相比春季来说不再需要那么多人了,工作量减少了一些,这其实同样得益于洪州推行的牛耕和犁具。

    巴人们洋洋自得,说洪州居然把先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