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598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598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蒸汽机的幻想,也在每一个洪州人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创作能力极强的孩子们,被那一日的情景所震撼到,他们很快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羲叔布置的关于蒸汽机讨论的作业,也得到了大量的兴奋回应,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不是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炎融放学回到家里,书包一丢,开始拿出纸笔来。

    士敬询问他,今日怎么如此积极的写东西,炎融兴奋的描述了那天看到蒸汽机的景色。

    “真的,那天我没有去,毕竟还有活计要做。”

    她有些恍惚,听说蒸汽机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不久之后,就可以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器械上,她对此也兴奋了起来。

    新生产工具的出现,对于洪州的民众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但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坏的方面,这是因为人口基础,还达不到产生坏问题的那种情况。

    炎融画出了一副画来,上面是一艘大船,也从木头变成了铁皮,有一个高高的烟囱,里面喷吐着烟雾与蒸汽。

    对于人们来说,置换与代入是最容易的行为,木头的犁变成了铁的,木头的车变成了铁的,那么木头的船也变成铁的,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

    工厂内,蒸汽机车早已放置在那里去,学徒工们一直对它进行检查与保养。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耗费的燃料,相比土地耕耘的面积来说,还是少了点。

    但有缺点就能改进,总比找不到缺点要好很多。

    妘载对诸多首领道:“我很快要回到北方,那边还有事情要处理,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在加工厂中进行这类东西的研究了。”

    “我们要成立一个新的工厂,就以义均的这座厂子为基石,所有的人都定期来到这座厂子中,进行新器械与理论的研究,而且,要向整个社会,要向天下,广泛的吸引人才。”

    “正好,就以夏至时期,那场炼气士大会,为契机吧!天下的古老人物们,聚集到这里,无数的思想,会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继承!”

    “我们,将在这座新的工厂中,诠释这这个世间的万种道理,再把它们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传承、传授下去。”

    “国家大学,在此成立了。”

    已建成奇观,洪州大学!

    已获得思潮,诸子百家!

    此时代,诚为太古以来,亘古未有之大变局也!

    “诸位!”

    妘载笑对众多首领:

    “期以岁月!”

    。。。。。。。。。

    在洪州定居的移民,随着新器械的出现,随着这消息的广泛传播,也开始多了起来,外来的人们到达登记处,想要在这里谋求下半辈子的生活。

    有人口当然是来者不拒,洪州首领们恨不得把这些人口全都丢出去开发据点,把这片土地上那些荒山,全都变得繁荣兴盛。

    当然,落户简单,可在洪州居住就要遵守洪州的法律,洪州的法律也是众所周知的繁琐,毕竟有皋陶的儿子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在强力监管之下,本地居民会严格关注那些外来民众的一言一行。

    最大的隐秘情报机构,上古版本的朝阳群众出现了。

    随着往来之人的增多,另外一个新的项目也就启动。

    在洪州最繁华的中心区域,临近于几个市场的地区,出现了一座新的建筑,其实它是一座老建筑更改而来的,这巨大的石屋,原本是洪州的第一座大粮仓,当年妘载他们还在这里躲过风暴。

    现在这里,则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家银行。

    最早的类似银行的机构,出现在古巴比伦地区,但是现在,这个最早的名头,被洪州得到了。

    它不仅经营货币兑换业务,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同时对银行的管理与监督也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为此,大业连夜起草了简单的银行监督法案条例,他头上的头发,至少掉了十几根。

    银行对商人们进行开放,很多的区域还在装修中,但是这挡不住外来人的热情。远道而来的商人们,尤其是走洪州这条路线的,现在发财的人并不少,而洪州推行了中原的契刻,这是天下人都熟悉的一种东西,中原的商人,用原始的竹木契刻来作为购买货物之后的凭证。

    但洪州的契刻不同,它是钢做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烤山药

    夙沙氏的大首领在银行中,拿到了一枚钢契。

    这是他在国家银行中存储了大量海贝的证明,下一次来洪州进行商业贸易的时候,就不需要再随身携带大量的钱款,而是直接来这里提取就好。

    钢契上有三种文字,除去正常的仓颉字之外,剩下两种文字(简体与小篆),都是夙沙氏大首领所看不懂的。

    即使想要仿制,也并不容易。

    同时,银行推出的新的兑换海贝和陶贝的东西,铜、银、金。

    这三种金属,在当前古老的时代,一样是硬通货,铜就不必多说,新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的交错期间,铜对于部族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它的价值是可以用陶贝和海贝来兑换的。

    而银和金,虽然作为贵重金属,但是在当前时期,人们对这两种贵金属的需求,远远小于铜。

    货币的储存与兑换,只是这个古老金融机构最基础的功能而已。

    “如果有人铤而走险,来这里抢劫,那放置在此的财物,还能安全的回到我的手里吗?”

    银行的铁窗口,有商人发出询问,而进行兑换的工作人员,指了指他的身后,据梁手里拿着报纸,头上顶着蜗牛,从后面露出半张脸来,那犀利的眼睛在这位商人的脸上仔细扫了一遍。

    “据。。。据梁!”

    “低调。”

    据梁压了压手,表示自己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就等着炼气士大会开始,所以来新开张的银行坐几个月。

    “你们要抢银行啊,等夏至的时候,夏至的那天我就不在这里了。”

    据梁很认真的说着,头上的蜗牛也伸长了触角。

    “不不不,没有这种想法!”

    那商人连连摆手,表示既然你在这里我就安心了,周围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心说夏至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抢劫的,如果据梁不在,那就等到夏至之前,把自己的存款取出来就好了。

    “据梁,你不在这里坐着,我们的财货可没有安全保障啊!”

    银行里外都闹哄哄。天边,一道红光飞起,向遥远北方去了。

    。。。。。。。

    大半天的时间,飞掠大好山河。

    告别妻子与朋友,交待了一些接下来的工作,下一次回到洪州,就是夏至之前了。

    帝江飞在天空,俯瞰遥远的云海,妘载能感觉到天地中气象的变化流动,简单的推断出后续的发展,至少目前看来,春耕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好日子。

    妘载再次乘坐帝江航空,来往于南北两地,相比于洪州现在的发展,陶唐又落后了一截,但城邦之间就是要有竞争,才会有动力。

    战斗是外在的因素,而产生威慑效应,其实是真正的内在因素。

    中原对于洪州,还是有所忌惮的。帝放勋天天口号上喊着“给我也整一个”,然而他喊出来的东西那就必须要整出来,所怕的就是被南方超过去,在眼下这个生产力为王的时代,谁的生产力强大,谁就拥有巨大的话语权,陶唐城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周围的那些蓬艾小邦。

    说到底,还是两方距离太远的缘故,一单远了就会有猜疑链,所以才需要妘载和娥皇联姻这个媒介,能够把双方的利益绑在一架战车上,然后陶唐也能高呼“芜湖起飞”。

    “阿载,北方的长胡大王来了。”

    妘载离开陶唐没有几天,这里倒是热闹了不少,北方的草原上,有人来了。

    长胡大王跑来了陶唐,前两年的时候他就来过一次,只不过那时候妘载众人刚刚出征西荒,没有见到他,这一次他再来陶唐,依旧带来了大量的土特产。

    “这是什么?”

    “烤山药。。。。”

    四岳之一的玄岳许由,手里拿着烤好的山药,吭哧吭哧的蹲在城门口吃着。

    帝江闻到了气味,肥嘟嘟的手掌开始挠肚子,似乎被美食所吸引,非常想要尝一尝。

    “长胡大王”是北方北方戎狄中“胡不与国”的首领,姓烈,传说的炎帝的后裔部族之一,半游猎半耕作,吃的是黍米,住在靠近太行山北方的片区。

    在神话故事中,他就经常来到中原,给舜帝带来他们那边的土特产,称是什么仙药,有人说,那是白琅霜和十转紫华,也不懂是什么玩意,总之他告诉其他人,吃了他们的土特产,能活得长久。

    妘载:“一根山药提神醒脑,两根山药永不疲劳,三根山药长生不老?”

    许由:“诶呀,阿载你怎么帮那草原戎人想广告词呢。”

    征讨西荒的大军,现在还没有回到陶唐,不过也快了。

    他们现在已经抵达了渭水之源,根据传令兵传来的消息,据说是泾水地区在开挖水渠,大军在泾水地区短暂的休息,顺便进行那个“上古郑国渠”的考察调研工作。

    “那个草原人在哪里呢?”

    “在市场上卖他的山药。”

    “他阿母的一个邦国的大首领,在市场上卖山药?”

    “嗯!他说卖的可好了!太行山北边挖的野山药,一个七八斤!”

    妘载和许由前往市场,许由大人把手里的烤山药全都塞给了帝江,帝江的翅膀扑棱扑棱的扇动起来,在陶唐城外,开始快乐的干饭。

    陶唐最大的贸易市场里面,北方戎人的装束与众不同,看起来就像是人立行走的羔子,手上戴着骨饰和石头手环,头上插着羽毛。

    这个年代还没有游牧的说法,只是游猎部族,加上自古以来北部人民稀少,大漠孤烟,草原上畜牧业为主,穷苦不堪,所以身上披着的都是羊皮。

    而且还有一股羊骚味。

    如果羔子在这里,一定会以为这大胡子是它失散多年的老哥。

    隔着两条街,妘载就能准确定位这位北方戎人的坐标,看到他在市场上开摊,有样学样的竖起来个大木牌子,上面写的文字是他们北戎地区自己的简陋文字,就十几个符号,看也看不懂。

    不过,他的摊位确实是很火爆,大山药土特产被很多人抢购,因为他卖的便宜不贵,而且山药个头也大,做买卖实诚的很,身边那帮北戎人看到赚取的财货,都笑开了花。

    陶贝对于北戎地区的人没有什么作用,他们那边也不流通这些钱币,但是这些陶贝可以在陶唐地区换取大量的生活用品啊。

    “都把陶钱收好了,收摊之后咱们去炼铁厂买点好东西。”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好兄弟细说

    北方的大炼铁厂,是长胡大王所看到的,这几年内,让他最为震撼的东西。

    高大的烟囱与炼钢炉,巨大的建筑,这属于上古的奇观,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陶唐的奇观并不少,譬如大禹英雄纪念碑,也让长胡大王十分的眼馋。

    那上面雕刻的无数人物,每一个都是中原地区所出现的勇士英雄,在草原上,这样的英雄是一定会被作为王来供奉的,但是在中原,王的职责比起这些英雄还要重大,王不敢自称为英雄,而英雄也与王者相辅相成。

    如果说,后世有精美,精日,那么此时代的长胡大王,就是精唐。

    还是老话,陶唐也是唐!自己直接化身遣唐使。

    这陶唐炼铁厂的钢炉里面,每一滴铁水都让他热血沸腾,每一道烟灰都深入他的肺腑,让他欲罢不能。

    还有陶唐城北方山头上的大观象天文台。。。。以及那些会说话的牛角喇叭。。。。和所有初次见到广播的首领一样,长胡大王的第一反应,就是号角里面有小人。

    还有灯泡,纸张等等让他目不暇接,让他看的眼花缭乱的东西。

    他恨不得把这一切都搬回去,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首先他没有钱,其次他没有技术,再次他没有人口,最后他完全学不懂这里的知识。

    并且,当他听说,更加遥远的南方,还有一座比起陶唐,更加强大与繁华的城池时,他彻底的震惊了,在他看来,如果这世上,真有先祖天神居住的地方,那么一定就是陶唐了。

    如果比陶唐还要伟大的城池,那是什么样的人居住的呢?

    于是,在不靠谱的脑补下,北方草原的民众们,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更加南方的那座城池,应该是人均天神,寿有二三百岁,平均身高三米五,单手能捶杀虎豹。。。。。

    如果草原上,也有如此伟大和繁荣的城池,那就好了。

    长胡大王不免幻想,如果自己真的在草原上,建起了一比一的二号陶唐城,自己一定要在城池里面塞满牛羊,再也不用害怕敌对部落的侵袭与攻击!

    此时的游猎部族,还非常非常的弱小,胡不与国的城墙,其实就是一堆矮小的土墙,上面插上了篱笆而已,打仗的时候,所起到的防御作用,几乎等于没有。

    战争这种事情,只属于华夏、东夷、西荒、洪州、百越等超大型部落城邦,对于北方草原地区来说,别说战争了,你在大草原上跑上三五天,都未必见得到活人。

    这也是游猎部族,以及后来游牧部族的通病,别看占据的地盘大,未必有多少人,靠的就是骑兵厉害到处溜达,可现在大量的马匹都掌握在中原的手里,共工折腾出了马镫,弄出了骑兵,妘载反手就掏出了机关枪把骑兵给突突了。

    而现在的北方地区,还并没有开始驯化马,别说骑兵了,步兵都没有多少,草原上吼一声,三天内能凑齐十个部落已经是烧高香。

    有的部落,甚至才十几个人,和大河文明的人口基础不能匹敌。

    当然,如果放任不管,它们会满满的成长,每个文明起始的时候,都是弱小的。

    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有多么强大。

    但是,即使是这样,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