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641部分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641部分

小说: 不可思议的山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后来古希腊的学者希罗多德,才会不无感叹的说,这条河是天赐给埃及的至宝。

    在东方,前赴后继,自三皇开天地,五帝到如今,多少人死在黄河的洪水之下,又有多少的首领为了治理洪水而呕心沥血。。。。。

    上古文明想要快速进行发展,拥有一个优秀的出生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大河周围有众多资源,有利于初始文明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带来相应的洪灾风险,可即使这样,大河也是出生点中的第一梯队。

    如果出生点不好,周围一片贫瘠,那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今的东方大地,迎来了上古时期,一个文明所能抵达的极盛时代,即使没有妘载的推动,在原定的历史路线中,尧舜交替,砖瓦出现,手工业繁荣,后稷种植百谷,番禺改进舟船,大禹治水合万邦于涂山,夏朝成立,天下归一,群山既通,四海会同,九河疏导,人民安居乐业,也是一个古之盛世!

    而另外两片人类文明的摇篮,在这个时期,却分别陷入了大动荡与大深渊之中,苏美尔还好一些,它的动荡是持续的,现在的黑暗时代,是万邦分裂,属于外敌入侵的战争,所造成的仅仅是神灵信仰的更迭与政权的交替,而并非天灾。

    而埃及地区,那是真正的深渊时期。

    以东方人的话来讲,此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粮食柴草断绝的时候,百姓交换孩子当食物吃,剖了尸骸当柴烧了来做饭。

    这就是古埃及极为凶残的“第一中间期”!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气候变迁的迥异

    这是一个深渊时代,军阀与祭司各自称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地方贵族开始世袭化与独立化,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人肉成为粮食,除去金字塔不能吃之外,几乎没有现在的埃及人不愿意吃的东西,从土到草根,至尼罗河水中的淤泥。

    当然,深渊时代,却也有一些微弱的亮光。

    王权的神圣性开始衰落,直接导致后续时代中,古埃及平民阶层的崛起,对于神灵的敬畏也失去,人们在深渊的黑暗中,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也仅仅限于部分贵族罢了。

    到处可见凶猛的弓手和罪人,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出门需要举起盾牌,有人对自己的弟弟与母亲进行暴打,躲藏在灌木丛与岩石后面对路过的人劫掠,穷人变得富有,女奴戴上天青石的首饰,但很快也被更强的人劫掠一空。

    直至最后,那些一无所有的农民,挥起了自己的锄头,砸向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

    。。。。。。

    妘载的心中充满了叹息,辉煌的一切在自己还没有拍照比欧耶前就已经化为了尘土。

    至少让自己和咕的翼神龙合个影吧。

    当然,太阳神殿似乎还是完好的,这倒是还行,不然去一趟古埃及只和胡夫金字塔合拍,那这属实等于没去。

    妘载想要拍的是太阳神殿,要拍的是太阳神殿里面的原始之水和莲花,还有咕的翼神龙,并没有兴趣和法老王的坟头合照。

    除非这个法老王会打牌,可胡夫法老不会打牌。

    而可能会打牌的阿图姆,是古神并非古君王,而且他到底现在是还活着还是死了,这连埃及人都不知道了。

    妘载相信,如果这位古神还活着,他一定会现场印卡。

    不过动荡只是一时的,只要统治者不是傻子,就不会杀光那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大量的人口代表着充足的劳动力,更何况这只是埃及的内部分裂,来自外界的压力并不是特别的多,至少没有苏美尔地区的多。

    看看苏美尔这里,都乱成一锅粥了,我载云龙都从大汉王朝的山西地区过来帮帮场子。

    这叫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懂吗。

    “所以,深渊时代总会过去,气候的变化可以杀死一大批人,但是杀不死所有人,总有人能熬过去,再过上六七十年,又会再度开启一个繁荣的时代。”

    “就像是你们埃及人创世神话中所说的一样,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当然,你们的繁荣,也只是奴隶制的繁荣,是贵族与君主,乃至于法老的繁荣,绝不是民众的繁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妘载架起了自己的小黑板,开始用粉笔在上面进行书写,根据芬尼斯所说的许多气候特征,很快一副气候变化的原理图就出现了。

    “尼罗河的北方是下埃及,通向环绕世界的大河?”

    芬尼斯点头:“是的。”

    “不对,那不是大河,而是一片大海,你所知晓的,尼罗河东方的大河,也不是河,那是另外一片大海。所以,从这里开始,我要驳斥你们的创世神话了。”

    妘载开始对芬尼斯进行世界观的教育。

    当然,芬尼斯也听说过妘载之前和那一位卷卷祭司的辩论,于是她好奇道:“如果按照主人您的说法,星星没有东西拴着,它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如果没有女神的在天外拉住那些星星,它们就会坠入大地,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妘载:“那是陨石和流星,它们在进入天地之内,因为剧烈的摩擦而会发出耀眼的光辉,这是个不太难以理解,但解释起来相当麻烦的东西,我一会再和你说吧。”

    “至于天空中的星星,它们其实距离你非常的遥远,我们的土地上,先祖死后化为星辰,他在天空中永远注视我们,那是一些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其实它们和太阳没有差别,只是太阳距离我们太近,所以太阳的光,哺育了我们。”

    “日与群星,是同样的东西,而月亮与大地,是相同的模样。”

    “我们的土地上,有三种对于天地的解释,一种是天圆地方,一种是浑天为气,第三种为宣夜群星,具体哪一种说法更对,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观测与文明的发展,才会逐渐得到证实。”

    “关于你的土地,问题在于全世界的气候正在变暖,你姑且先听我说,大地是一个圆球,由一层厚重的气包裹着它,这些气还有很多的组成成分,并非是空旷而无形的。”

    “过去一段岁月,全世界的气的温度,一直在上升,现在已经处于平缓,而不同土地上,因为山脉和地形的不同,以及种种原因,导致各个地区中,气的流向也不同,当气温上升,异常就发生了。”

    “在我的土地上,因为气温的上升,导致经常发生暴雨,大漠都变成绿色的土壤,寒冷也迁移到更北方,温暖布满大地,谷物生长,洪水弥漫。”

    “而在这片土地上,围绕着北方之海的沿岸,这里的土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使得周围河流冬季涨满雨水,夏季则干旱枯竭。”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

    “所以,当气温上升的时候,平衡就打破了,同时,南部的上埃及,热带草原气候变成了热带沙漠气候,而这种气候的特点,就是关于水汽的蒸发量无比巨大。”

    “至于尼罗河水变成血,我想,那是因为水里面有一种有毒藻类大量的繁殖,在高温时节就是如此,水流缓慢且营养积累,这些藻类快速繁殖,就把水染成了红色。”

    妘载在小黑板上画出了许多的圈圈。

    大气的流动,仅仅是天地的一道呼吸,就让无数人为它或生或死。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星辰之民

    地质与地理的学问,天气变化的因素,各种怪异的名词,第一次传播到东方以外的世界上。

    芬尼斯有些头晕,但她还是尽力的把这些词汇和其中的意义摘抄。做成一张张笔记,她写字的速度很快,在发现铅笔写字比毛笔要快之后,她就更喜欢用铅笔了。

    只是铅笔的笔迹太容易被擦掉,不能长久保存。

    “说的太多的话,你也不会记得清楚,就先到这里吧,这些都是浅显易懂的知识,我在东方的时候教导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听就明白了。”

    “现在你有些词汇和词义难以理解,那是因为大家的词语还不能完整的通用,有些东西翻译的不够准确,就像是我现在所说的苏美尔语一样。”

    “你需要知道,天地间的一切,来源于‘道’,这不是有形的东西,也并非神的化身,而是一种无形且伟大的力量,主宰着天地万物的生死与命运,能解释一部分道的人,就可以造福社会,推动文明发展与前进,无视它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无论你是尊敬还是赞美它,它都不为所动。”

    。。。。。。。

    又到了一个夜晚,但是芬尼斯的心却平静了很多。

    她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自己这位主人,拥有比知识之神还要丰富的知识与智慧,他仿佛无所不知,连天与海的自然运动都能进行预测与观察。

    万事万物来源于道,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既不可被观测,也不可被感知,但它真实存在着,并且影响着万物运转的规律。

    春夏秋冬的运转,是道的一种体现;河水的上涨与下降,同样是道的一种形式。

    掌握道的人,就能造福社会,这道就是天地自然,包括人类文明社会运作的许多规则与形式,从起因到结果,一切的一切,形成了道。

    芬尼斯对此是认同的,而且妘载也解释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

    这个时期的埃及的君王还只是叫做国王,法老并非特定的称呼,仅仅是贵族头领的尊称而已,当然,大多数时候,国王就是贵族的首领,所以称呼法老倒也没有大错。

    “在过去的时候,埃及的君王。。。。或者法老,他们总能够预言尼罗河水的上涨与下降,民众们以为这是法老的力量,是神赐予的预知之力,但现在看来,原来不过是愚弄人心的技巧而已。。。。”

    “原来只要掌握正确的知识,哪怕是奴隶也能预知河水的上涨与下降。。。。。而且法老的预知并不准确,不过是用恐惧和敬畏,来让民众们臣服与膜拜。”

    芬尼斯的思绪发散,又想到了东方的社会制度。

    知识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学习,所以东方之地,人人皆知天文,能书写文字。

    而在埃及,知识由祭司垄断,并且伪装成为预言的技术,民众只需要面包和饮料,能够填饱肚子过活就可以,无须汲取知识与智慧。而现在,连填饱肚子,都已经是奢望了。

    “就连苏美尔人的知识,也集中在上层的手中,这里同样阶级分明,只是没有埃及的分级更为严谨。。。。”

    “为什么会这样,有才德的人不出现在其他的文明,而集中在东方的土地上?”

    “不,是我们的圣贤已经死去多年,后人无法继承他们的精神与智慧。”

    芬尼斯掀开草帘,从王宫的房屋内注视着外面的街道与几座大神庙。

    明天将要去第二神庙传授知识,他们这些奴隶都是要去学习的人。

    这位主人,要在这片土地上建设一座城,传播他的道理与知识,但这不会成功的,哪怕拉格什之王支持他,想要用他的理念来对付其他的贵族,可最后那些贵族肯定会想方设法,把拉格什的君王给推翻。

    这样,那座名为“天方”的城。就建设不起来了。

    芬尼斯的心中充满了遗憾。

    这里毕竟不是那片遥远且伟大的地方。

    如果可以,让自己死去之后,魂灵不会被奥西里斯所收回,能够飘荡到太阳群山之东,在东方的土地上长眠,然后化为天空中的星星。。。。。

    河汉之星,在东方的土地上,人们自称为汉人,意思是来自星星的人。

    “来自众星之民。”

    汉这个字,准确翻译到本地的词汇当中,就是这个意思,就像是从神界来到这里的人一样。

    而汉的前身诸夏之民,翻译到本地的词汇当中,再结合“汉”的意思,即是“诸多居住在天之中央的人”。

    “于是,神界一片安详,而人间却战乱不休,众星之民居住在天空的中央,他们从极高的太阳群山向人间走来,星星的光照耀在黑暗的土地上。。。。”

    芬尼斯忽然想写一篇诗歌。

    这其实是一件十分伟大更传奇的事情,不是吗?

    至于自己,本来打算在讲述课程的当天晚上,也就是明日的夜晚时分,从这里出逃的。。。。。

    现在,芬尼斯有些犹豫不定了。

    知识,跟随在这位主人身边的话,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那是新的门,是过去从不曾见过的领域,即使是神庙的祭司们,教导自己这些前王族的时候,有些东西也说不出来且含糊其辞,只能归咎于神的伟力。

    可神灵们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

    六十余年,没有几位神灵还存在了,除了拉的降世。。。。只有拉,还在眷顾着尼罗河的孩子。

    。。。。。。。

    当黎明升起,光辉照耀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第二神庙已经聚集了许多的祭司。

    今日就是东方之王与第二神庙约定,要来这里借用祭司学堂的日子了。

    芬尼斯和奴隶们登上第二神庙的阶梯,周围到处都充满着对他们的厌恶以及敌意。

    第二神庙的主人,那是一位美丽的苏美尔女子,周围的祭司称呼她为伟大的诗歌者,传奇的著作者恩海杜阿娜。

    “您就是东方之王吧,空置的学堂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南塞神庙欢迎您的到来。”

    “嗯。。。。您为什么头上有一只小鸡?”

    恩海杜阿娜的目光盯向咕咕。

    咕咕对她进行鄙视。

    妘载表示:“不必在意,这是我的宠物,它极其的聪明,不会干扰上课,我们走到哪里都是待在一起的,大部分的时间它都很安静。”

    恩海杜阿娜虽然奇怪,但也不再关心这只小黄鸡,而是告诫妘载:

    “那,好吧。。。。总之,在使用学堂之前,您需要知道一点,虽然没有知识和文化的奴隶们,也可以在各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