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什么!”
监工顿时脑子嗡的一声!搞笑呢吧!
“快,快去找水正,咱们准备跑吧,还在这里看押什么奴隶!”
这几个监工一合计,卧槽这地犹氏是要完啊!
但就在这时候,外面又有躁动,这一下大喊声音让采石场里的人都听清楚了!
“赤,赤方氏带着上万人打进来了!”
有人慌张不已,大喊道:“快跑吧!神灵是内鬼!”
什么玩意?
地犹氏的战士们听到那所谓的“前锋大将”,几乎耳朵都要揪掉!
陛下何故造反啊!
几个监工僵硬在原地,都忘记站起来,再看向手里的米饭。
这手里的肉饭突然就不香了。
但他们还来不及跑出去,这时候,外面的打杀声音,以及各种震动声已经传递过来,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地犹氏的巫师被吊在十字架上抬过来,一众巫师带着大部队冲到采石场,斧头明晃晃的摇动起来!
妘载看到了几个正在吃饭的家伙,哦了一声:“呀,来的太巧了!正吃饭呢啊!”
几个监工:“”
妘载笑的十分灿烂,手里的开山大斧向地上一竖!
“各位首领,今晚有好肉好饭吃了!”
话语落下,四面八方长矛赫然震动起来,弓箭林立,斧钺闪耀!
妘载瞬间变脸!
“丢掉兵器,抱头蹲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劳动改造
地犹氏的族内,剩下的人口确实是很多,但大部分是没有战斗力的劳动力而已,仅有的一部分高阶战士,都在采石场被控制起来,斧头压在他们的头上,这帮家伙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一战几乎把地犹氏全都干翻了,而这里面,最大的功臣,其实就是山都神啊!
“干得不错,一网打尽了。”
大羿拍了拍山都神的后背。
山都神毛骨悚然,汗如雨下。
各位,不是劳资不给力,奈何赤方有大升啊!
“咦?”
妘载看到了躲起来的尤若。
尤若此时很害怕,之前外面嘈杂万分,他带着那个甘盘氏的孩子躲起来,而在此时,见到了妘载。
地犹氏被赤方氏攻破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你是侔洪氏的少年!不用担心,我们是来解救你们的!不过他是”
尤若连忙道:“他是甘盘氏的孩子!”
妘载的神色顿时肃然起来了,根据羲叔,大羿他们所说,在南丘更远方,更南方,原本是甘盘氏居住的地方,所以地犹氏袭击了甘盘氏,而也正是甘盘氏的覆灭,才让赤方氏偶然得到了这个消息,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甘盘氏还有多少人活着?”
那个孩子神情萎靡,显得有些胆怯。
尤若道:“甘盘氏本就不大,两千人而已,现在至少还有几百人活着,不过战士大部分已经死了,活下来的都是老弱”
战士作为反抗的第一梯队,基本上是不胜利毋宁死,而面对地犹氏的攻击完全没有退路,在被灭亡之后,整个部族的老弱也被掳掠,仅剩下的一部分战士,也被打断了一只手或者一只脚,让他们不能再继续反抗,要作为奴隶来帮助开山。
妘载让妘缶过来安抚他们,此时,在接管了整个地犹氏的生产运作后,妘载等人在山都神的带路下,来到了那个放置牛图腾的洞窟里。
这确实是“蜚”的图腾。
“从东山远道而来,跋涉至此的部族,被山都灭亡,神也被吞吃,沦为他人的食粮部族的覆灭兴衰,有的时候真正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山海过于残忍无常,所以人不得不与世争命。”
山洞里没有太多的记录,壁画也早已经模糊不清,可见山都神一点也没有保护古迹的意识,蜚部落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珍贵的东西,而且遇到山都群,也没有时间,没有办法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无数个这样的部族,在山海间,就这样起起灭灭,没有人知道他们何时诞生,更没有人会记得他们何时灭亡,千百年后,连图腾都腐朽,剩下的,不过是埋葬在土壤中的苍凉骨骸罢了。
“把这个图腾柱带回去,给尤侯的话,应该能有点帮助吧”
大羿琢磨了一下:“不过这个图腾柱里已经完全没有神力的残余,就是一根烂木头了”
“还有关于地犹氏族人,你要如何处置?”
地犹氏挖山开矿,这里积攒了不少上好的铜,对于各个部族来说,这个战利品实在是太振奋人心,因为有了大量的铜就意味着生产工具能够更新换代了!
这波啊,这波副本打的,值当啊!
经验条炸了不说,材料还不少,拿着这些材料回去,不得打两三件神兵利器啊!
妘载出了洞窟,大羿把那个图腾柱搬走了,空荡荡的图腾只剩下一个纪念碑的作用,其他的神灵也没有办法入住这个图腾,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现在就是一块坚固的木头。
至于扛回去做什么大羿觉得顺手拿点东西回去,总会有点用处的。
你看那个金色的神铜斧头不就很好使吗。
这可不是什么捡破烂,也不是什么收集癖!
大羿义正言辞。
“地犹氏的人放是肯定不能放的,所谓本性难移,这种部族,我有一个想法”
妘载道:“人数太多,看肯定是看不过来的,万一暴动起来,都是麻烦,所以”
大羿此时盯着妘载,试图看看妘载会做出什么判断来。
这种小部族攻灭大部族的结果,一般都是小部族拿了东西就撤退,大部族退守到某个远处的地方重头再来,但这只是暂时的和平,而且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实在是太小了。
除非是一个单独的大部族,去攻击一个小部落联盟,那么大部族就会被瓜分,这时候还有选择,那就是大部族自己逃跑,也就是“远迁”。
具体情况,这里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只不过蜚部落迁移之后,没活多久,天灾就直接灭部了,而赤方氏因为妘载的带领,在南方已经深深扎下了根,渡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那么后面,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能有这种把部族起死回生的手段,也正是大羿看好妘载的一个方面。
治国与治部族,小部族怎么治,大部族怎么治,然后放眼整个天下,整片山海。
部族之内,还都是族人,都是自己人。
那么,放到部族联盟呢?
要平衡各个部族的利益分配,要调和各个部族的矛盾,还要防止野心家阴谋篡位。
那么,再到中央呢?
四帝族的势力,诸多部门代表的大部族,还有帝本身的娘家人陈锋氏,还有帝夋派系,炎帝派系,黄帝氏系,伏羲遗系,帝挚一系,有巢燧人等古氏族的分支,还有炼气士一方
这还仅仅是中原,而中原还要管控东夷、百越、三苗,以及西方戎羌三部(昆仑、析支、渠搜)!
而在这之外,还有四海八荒,四大荒王!
更有大人国,君子国,羽民国,贯胸国等等奇异之国,这些国家的民众,文化,风俗,位置,都与中原完全不同,但中原又要如何去掌控他们的利益?
这些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不然像是丹朱一样
大羿看了眼正在盯着采石场构架的阿红。
就像是丹朱一样,学习的重心在于木石工而不是在从政上,这种人做大工师很好,但是进入领导班子,容易被人诟病和攻击。
而妘载也果断给出了解决办法。
“要拆成三部分,一部分交给常丰之野,一部分交给三山四野,至于做什么当然是去修路啦!”
妘载可不会说什么“我们是善良的部族”,地犹氏本身就是有暴行在先,在这种情况下把他们放了,或者驱逐到南大荒,万一人家卷土重来怎么办?
猴子能搬救兵,地犹氏的路人就不行?
不要看不起路人啊混蛋!高手在民间!
而妘载又不太想杀人,毕竟这些都是劳动力,那么最好的答案,就是分批次去建设南方新农村,由诸野出兵看管,同时加强地犹氏的认罪思想,然后各个部族首领就在啊正好,就在蜚部落的图腾柱上盟誓吧。
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
美其名曰:
“劳动改造!”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使南方“仓廪实而知礼节”!
妘载的规划是,把南丘经营成一个繁荣的部族中心,当然这需要征得洵山的同意。
柴桑山是没有什么意见,而洵山这里还是要多多打点一下的。
繁荣归繁荣,建设南方新农村归建设,但是有事情必须要想着上头,怎么说洵山也是这里的扛把子,太跳了容易被打压,而且赤方氏才刚来一年。
喧宾夺主这种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会做人的表现,即使是原始社会,即使是部族时代,但在南方已经是洵山说了算的前提条件下,赤方氏做的太过火,即使赤方氏没有多少人口,也容易让洵山觉得赤方氏有不怀好意的意思。
所以,上一次彻河的修堵改流工程中,洵山的几个威神战士想要买小推车回去,妘载便立刻同意了,连如何制作都教了,起码态度表出来,果不其然,洵山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可以大力推广,还无形中给赤方氏做了一波宣传。
这宣传的结果,就是丹朱跑来了赤方氏。
环环相扣,很多事情都是从一点点的,微弱的好处,逐渐积累成极大的好处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太急,否则,吃不了兜着走啦!
在盟誓之后,各个部族的巫师,都对于妘载这次所谓的“农业合作社”表示很大的期待。
妘载道:“让这些地犹氏的战犯让他们去修路,等到几条主要的大路修好了,我们的牛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到时候各个部族的往来也会变得方便起来”
于季氏的巫师此时对妘载道:“这个修路,我们是赞成的,听说上次侔洪氏修路失败,然后那些山都不是被抓过来开河道了吗,后来洵山抓他们回去,似乎也在修什么东西,让它们负责搬运呢,到现在还在干活。”
这个消息倒是让妘载有些意外,洵山果真是如自己所料一样没有杀了那些猴子,而是让它们干苦力去了,估计是看它们在彻河附近干活干的不错,觉得这种苦力杀了可惜,毕竟外包工程都是要钱的诶,这种不要钱只管饭的好劳工哪里找啊。
“听说是在修梁哦不是,是在修津渡。”
于季氏的巫师说着,而妘载也差点吓一跳,还以为洵山这么大手笔,要提前数个千年来修跨江大桥呢。
“在修津渡(码头)啊”
妘载觉得很有意思,洵山怎么突然想起来修这个玩意了?
当然,大羿他们是知道的,因为这个问题,就是丹朱要求的。
中原要运送兵力过来,东夷和百越也需要一个水路运输的通道,那么大型渡口就是必须要修建的,正好那群山都被抓了,于是直接被洵山带人弄到码头扛大包去了。
一切为了对付三苗,这些设施都是必须要修建的东西。
在丹渊不好修筑这个,因为对岸就是三苗部,他们逃过去,当然不会让中原的船舶靠近,搞了很多沿江防御设施,甚至挖开大江周围的泥巴,构成一个个极深的洼塘,在里面放养猛兽毒蛇
当时中原也没有力气再去渡江了,这一打肯定得不偿失,所以就暂时放下了,三苗联盟也就在洞庭湖安稳了十几年。
三苗一直是中原很棘手的问题,尧舜禹三代和三苗干了许多次,每次三苗被打就会继续跑,然后中原隔一段时间就继续追。
尧征三苗,丹渊大战;舜征三苗,遂死苍梧;禹征三苗,克定天下。这是空前规模的大决战,终于把三苗打垮,不再互为联盟,其中诸部四散,落于八方。
这一次三苗迁移,正是准备迁移到靠近江淮的区域,也就是包括洵山附近,然后再向东一些,在淮水与大江的这一大片区域内!
也就是历史(神话)上,三苗与无支祁一起作乱的地方!
于是舜三征三苗,第一次是受命于尧,第二次是大禹刚刚当上司空,舜帝第二次南征,在江汉地区和三苗大部展开了拉锯战。
然而第三征,也就是第二征胜利之后,舜去追击,病逝在追击路上,葬于苍梧。
这便是“舜帝南巡”。
大羿这时候才记起来,在这里的西方位,暴山与真陵,以及阳帝山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与三苗前锋开始惨烈的交战了。
“正好,如果打起来的话,我倒是不能轻易从这里走了,八百里洞庭,我恐怕又要去一次了。”
至于妘载,现在正在专注于和各部首领,讨论这个新农村合作社的问题。
想致富,先撸树,撸了树,再修路!
这个年代,什么共同富裕都是狗屁,贝币虽然是硬通货,但是南方没有那么多要买的东西,大人国行脚商十年才来一次,有这功夫为什么我不划船去中原买呢?
所以,妘载提出的口号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虽然大家都一口一个愚蠢的中原人,但是大家都懂得,中原人的礼节与文化确实是很让人向往的,所以,为了建设南方新农村,大家合作的终极目标,就是——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粮食产量,堆肥沤肥,农具生产,牛犁的作用,小推车,耙子,改良稻种,修筑水利设施,铺路,建造天文气象台,深挖岩盐
要让民不知饥馑,向着粮食满仓而奋斗不休!
我们可以做的比中原更好!
加上之前,各个部族强烈要求妘载帮他们制作风雨表,但是妘载也和大家表示,南方的气候多变,这个东西难以统一,各个部族又居住的分散,如果局部地区阴有雷阵雨,也不能就说风雨表失灵啊
又问了问,这几年有没有出现过旱灾。
南方不会有旱灾?
想当然!
有大雨秋水,山洪吼天,那就自然也有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