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招募,招安,总之就是拉队伍起来,多半是民间或者敌军投诚的。lt;/Pgt;
lt;/Pgt;
讨,讨伐,攻打,对象可以是叛乱州郡,也可以是敌国势力。lt;/Pgt;
lt;/Pgt;
使,使者,临时职务,过完撤销。lt;/Pgt;
lt;/Pgt;
这些字组合在一起,显示出汉语的博大精深来。lt;/Pgt;
lt;/Pgt;
光看名字,就能感觉到这个官职权力无限的大。lt;/Pgt;
lt;/Pgt;
又是无限的虚。lt;/Pgt;
lt;/Pgt;
好像了很多内容,但却没一点实际的。大佬亦可,咸鱼亦可。lt;/Pgt;
lt;/Pgt;
就像是一件非常需要使用技巧的武器,高手那里是神器,白那里是废物。lt;/Pgt;
lt;/Pgt;
高洋陷入了沉思之郑高伯逸这个所谓的“招讨使”,听起来似乎很厉害啊。但不在朝廷的制度里,怎么破?lt;/Pgt;
lt;/Pgt;
“你觉得几品官比较好?”lt;/Pgt;
lt;/Pgt;
“回陛下,三品以下是实职,三品以上是虚职,微臣认为从二品很合适。”lt;/Pgt;
lt;/Pgt;
二品官,叫起来敞亮,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招讨使,白了,正规军你是调不动的!lt;/Pgt;
lt;/Pgt;
能做的,只是在战场上“招降纳叛”,顺便利用这些人攻城略地而已。lt;/Pgt;
lt;/Pgt;
当然,没有人可以“招讨”的话,那就是咸鱼一条,只能在附近看着打酱油。lt;/Pgt;
lt;/Pgt;
高洋是聪明人,瞬间有了决断。lt;/Pgt;
lt;/Pgt;
“我会对外公布你的行程和新官职,印信什么的,你自己准备吧,朕只要结果!lt;/Pgt;
lt;/Pgt;
对了,这次你的临时官职,非常好,我很满意,具体怎么个操作法,你回去以后写个陈条上来。”lt;/Pgt;
lt;/Pgt;
改革政体,是高洋一直以来的心愿,只不过改革的阻力非常大,现在的一切都是沿袭的北魏旧制。高伯逸这次的“突发奇想”,给他开辟了一条新路。lt;/Pgt;
lt;/Pgt;
“这些事,微臣定然办好。”高伯逸行礼以后拱手告辞。lt;/Pgt;
lt;/Pgt;
果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己将所有东西都考虑到了,来高洋这边,就直接通过了。lt;/Pgt;
lt;/Pgt;
“婚期,大概是要推迟了……”出邺南城皇宫时已经入夜,秋风萧瑟,高伯逸裹紧身上的斗篷,上了犊车。lt;/Pgt;
lt;/Pgt;
第203章 定计
“主公,已经到家了。”赶犊车的竹竿低声道。lt;/Pgt;
lt;/Pgt;
高伯逸揉揉眼睛,自己居然在车上睡着了,梦里杀人放火什么的一片狼藉。lt;/Pgt;
lt;/Pgt;
嗯,梦一般都是反的!lt;/Pgt;
lt;/Pgt;
“主公啊,卑职有话不知当浆不当浆?”竹竿好像有话欲言又止。不过问这种问题,一般都是得“当浆”的。lt;/Pgt;
lt;/Pgt;
高伯逸闷哼一声,没搭腔。lt;/Pgt;
lt;/Pgt;
“主公年少有为,娇妻美妾傍身,又是皇后姻亲,陛下宠信,身居要职。按道理,双眼看走路都行,正是少年意气风发之时。为何主公整日愁眉苦脸,暮气沉沉,一日胜过一日?”lt;/Pgt;
lt;/Pgt;
竹竿疑惑不解的问道。lt;/Pgt;
lt;/Pgt;
“你啊,还是太年轻,等你成熟点就知道了。那些跳得欢的人,坟头草都长了好几丈了。”lt;/Pgt;
lt;/Pgt;
高伯逸老气横秋的拍了拍竹竿的肩膀,走进家门。lt;/Pgt;
lt;/Pgt;
我而立之年,你才十七,你我年轻?lt;/Pgt;
lt;/Pgt;
竹竿觉得高伯逸的眼光有点问题。他自然不知道过几年甚至明年就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lt;/Pgt;
lt;/Pgt;
回到家中,卢叔武正在自己房间里翻看高伯逸闲来无事时写的那本名为《精忠报国》的话本,一边看一边唏嘘感慨。lt;/Pgt;
lt;/Pgt;
“这北宋国,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你是如何能想出这等话本的?”lt;/Pgt;
lt;/Pgt;
卢叔武抚摸着自己花白的长须,那双带着威严的眼睛盯着高伯逸,像是要把他看透一样。lt;/Pgt;
lt;/Pgt;
他坐到桌案边,桌上摆着一壶清酒。lt;/Pgt;
lt;/Pgt;
这老头挺悠闲的啊,你看看,这像是为奴的样子么?lt;/Pgt;
lt;/Pgt;
高伯逸撇撇嘴没话,直接关上门坐到卢叔武对面。lt;/Pgt;
lt;/Pgt;
“老爷子,听您当年直接把家乡的粮库在春季打开,接济青黄不接的灾民,结果到秋收的时候,人家居然还给你两倍?”lt;/Pgt;
lt;/Pgt;
高伯逸问的这个事情,是卢叔武当年的善举,开仓接济青黄不接的人,也不要对方还,结果那些人秋季还是会将收成送来,而且是双倍的送还。lt;/Pgt;
lt;/Pgt;
“唉,高利借贷并非我本意。”lt;/Pgt;
lt;/Pgt;
卢叔武也知道好事变坏事,但自己过多次,那些村民们也不听,这能怪谁呢?lt;/Pgt;
lt;/Pgt;
“老爷子,您想得太简单了。乡里乡亲,谁借没有还一清二楚,要是还想在这里住,能不还么?lt;/Pgt;
lt;/Pgt;
问题不在您身上,而在国家身上。lt;/Pgt;
lt;/Pgt;
外面借贷利息如此之高,您这边春借一,秋还二已经是低利息,大家都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选。根子还是出在民生疾苦上。”lt;/Pgt;
lt;/Pgt;
为什么卢叔武不提供低利息的借贷呢?因为这样就会得罪附近的地主。你做善事没人会,但是放贷的话,味道就变了,会树敌无数。lt;/Pgt;
lt;/Pgt;
卢叔武显然也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并未强迫别人还,也没让他们少还一些,一切都是心照不宣。lt;/Pgt;
lt;/Pgt;
这也算是明哲保身吧。lt;/Pgt;
lt;/Pgt;
“郎肯定有事情要问,直接问吧。”lt;/Pgt;
lt;/Pgt;
卢叔武爽快的道,喝了口酒。不得不,他平日里生活节俭,还真没喝过高伯逸府里的好酒,不由得享受着眯着眼睛。lt;/Pgt;
lt;/Pgt;
“此番南下,若是要招降纳叛,以长沙郡王琳与江州(南昌)侯瑱最为紧要。吴郡杜龛和王僧辩诸子侄,估计鞭长莫及难以救援。lt;/Pgt;
lt;/Pgt;
敢问老爷子,应该以谁为主?”lt;/Pgt;
lt;/Pgt;
高伯逸就是想知道,王琳和侯瑱,离得相当远(南昌到长沙的距离),贪多嚼不烂,究竟先去谁那里比较好。lt;/Pgt;
lt;/Pgt;
“侯瑱……我不太熟悉,只知道他来自巴蜀,他父亲是巴蜀豪杰首领,妻儿都死在侯景手里。但是王琳大名鼎鼎,在江淮一代名声如雷贯耳,我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lt;/Pgt;
lt;/Pgt;
于是卢叔武开始跟高伯逸起这个王琳的事迹。lt;/Pgt;
lt;/Pgt;
王琳出身兵家(军户出身,但却是梁国的军户,地位低得一塌糊涂),武艺不凡,因为其阿姊受到湘东王萧绎(即梁元帝)的宠爱,于是王琳不到二十岁便能跟随在萧绎左右,担任武官。lt;/Pgt;
lt;/Pgt;
在抗击侯景的战斗中,王琳脱颖而出,军功跟杜龛两人并列第一。他勇猛果敢超越常人,又能折节下士,所得到的赏赐从来都不会据为己樱lt;/Pgt;
lt;/Pgt;
而且他麾下的精锐有一万多人,多是江淮一带的盗贼,非常悍勇,除了他以外,其他人谁也指挥不动。这种关系有点类似于红花会地会之类的帮会组织的军队。lt;/Pgt;
lt;/Pgt;
更关键的是,王琳对梁国非常忠臣,在陈霸先发难之前,他就拒绝了西魏的招揽,持续跟占据江陵的西魏傀儡政权“后梁”(不是朱温那个)作战。lt;/Pgt;
lt;/Pgt;
虽然他是在王僧辩麾下,但他忠于的是梁国,而非王僧辩本人,这跟杜龛有本质区别,杜龛忠于的是王僧辩本人,而非梁国。lt;/Pgt;
lt;/Pgt;
王琳对陈霸先不假辞色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陈霸先是在篡位!lt;/Pgt;
lt;/Pgt;
杜龛则是要给老丈人王僧辩报仇!lt;/Pgt;
lt;/Pgt;
卢叔武把王琳的方方面面都分析了一遍,听得高伯逸直摇头。lt;/Pgt;
lt;/Pgt;
这个王琳,是个死脑筋,被他忽悠到北齐的可能性是零!lt;/Pgt;
lt;/Pgt;
但他手下这支军队非常适合打水战,悉心培育一下,在长江流域作战,几乎是无敌的存在!lt;/Pgt;
lt;/Pgt;
“郎,王琳忠于梁国,不代表他手下的人都忠于梁国,不代表他不担心自己的家被害。只要他能攻伐陈霸先,是不是听你号令,又有什么关系呢?”lt;/Pgt;
lt;/Pgt;
卢叔武的意思,跟《三国演义》里面的那句话很像:只可为援而不可图之。lt;/Pgt;
lt;/Pgt;
“老爷子的意思是……侯瑱?”lt;/Pgt;
lt;/Pgt;
“不错,侯瑱在江州(今江西南昌)。他倒向陈霸先,则为讨伐王琳之先锋,他倒向齐国,则可攻打陈霸先之侧翼,使其首尾不得相顾。lt;/Pgt;
lt;/Pgt;
此番郎建功立业,就在侯瑱身上。”lt;/Pgt;
lt;/Pgt;
杜龛,王琳,侯瑱,第一个是最容易拉到北齐来的,但是他位于三吴之地,也就是陈霸先所在建康的南面,且不联络不便,就算拉拢过来,也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被陈霸先灭了。lt;/Pgt;
lt;/Pgt;
王琳的位置最好,远离前线,只是他忠于梁国,很难为自己所用。lt;/Pgt;
lt;/Pgt;
唯有侯瑱,出身巴蜀,并非陈霸先嫡系,也非王僧辩亲人,他的立场肯定是首鼠两端,想左右逢源。lt;/Pgt;
lt;/Pgt;
这样的人,确实有机会做文章。lt;/Pgt;
lt;/Pgt;
听卢叔武这么,高伯逸心中有底了。lt;/Pgt;
lt;/Pgt;
家里有个能出谋划策的军师就是好啊!虽然祖珽也是样样精通,但他主要擅长阴谋诡计,而非堂堂正正的军略战略。lt;/Pgt;
lt;/Pgt;
“老爷子,我出征后,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了。”lt;/Pgt;
lt;/Pgt;
第204章 世家的威力
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很多,高伯逸打算这次打出自己的旗帜,所以他要设计锦旗!因为计划着以后染指所谓的“虎捷军”(军制改革还未开始),所以他提前定做了一面“老虎旗”(虎捷军跟老虎并没有什么关系)。lt;/Pgt;
lt;/Pgt;
还有东南诸州招讨使的私人印信,军府人员令牌,行营令牌,亲兵信物等等,这次的危险程度可比上次洛阳之战要大多了,当然准备也更充分。lt;/Pgt;
lt;/Pgt;
上次洛阳之战的三千宿卫军已经跟随段韶出征淮南,高洋又从邺城大营里调配了五百宿卫军给高伯逸,弄得后者头大无比!lt;/Pgt;
lt;/Pgt;
百保鲜卑桀骜不驯!非常难缠!让领兵将领头痛。lt;/Pgt;
lt;/Pgt;
不要弄错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军纪非常好,绝对听从指挥。lt;/Pgt;
lt;/Pgt;
历史上高长恭洛阳邙山之战时临时接替段韶,带着五百宿卫军冲击北周大阵,这五百勇士无一逃窜或抗命!并未因为对方年轻就不守军纪。lt;/Pgt;
lt;/Pgt;
但平时么……你若是不能压服他们,领兵会非常难受。lt;/Pgt;
lt;/Pgt;
“行吧,好歹也是宿卫军啊。”高伯逸讪讪的从太监那边接过领兵的半边虎符。lt;/Pgt;
lt;/Pgt;
没想到宫里传话的人刚走,有一辆灰不溜秋不起眼的犊车就静悄悄来到高伯逸家的后门。lt;/Pgt;
lt;/Pgt;
“阿郎,宰辅杨愔来了!”lt;/Pgt;
lt;/Pgt;
福伯在高伯逸耳边低声道。lt;/Pgt;
lt;/Pgt;
这死胖子来我家做什么?我大婚他都不送礼!lt;/Pgt;
lt;/Pgt;
“知道了,我亲自去迎接。”lt;/Pgt;
lt;/Pgt;
宰辅的面子还是要给的!lt;/Pgt;
lt;/Pgt;
高伯逸来到后门,大腹便便的杨愔站在门口,身边还有个穿着灰色麻衣,看起来三十岁不到的大叔。这家伙胡子也没刮,眼神空洞,看上去像是刚刚从牢房里放出来的!lt;/Pgt;
lt;/Pgt;
“这位是杨敷,我的同族,出自弘农杨氏,他刚刚从大理寺狱出来,你们还有点渊源。”lt;/Pgt;
lt;/Pgt;
杨敷?没听过!有个球的渊源。lt;/Pgt;
lt;/Pgt;
高伯逸尴尬一笑道:“里面请,我让福伯准备酒菜。”lt;/Pgt;
lt;/Pgt;
他暗想自己猜测的果然没错,这中年人居然真是刚刚从监狱放出来的!lt;/Pgt;
lt;/Pgt;
杨愔这厮也真是的,卡着饭点来。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啊!lt;/Pgt;
lt;/Pgt;
高伯逸暗暗鄙视了一下宰辅大饶节操。lt;/Pgt;
lt;/Pgt;
三人来到书房,一壶酒五个菜,三荤两素吃起来倒也随意。lt;/Pgt;
lt;/Pgt;
酒过三巡,高伯逸轻声问道:“宰辅大人百忙中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啊?”lt;/Pgt;
lt;/Pgt;
杨愔带着个刚刚从牢房里放出来的人来自己家,显然不是为了混吃混喝。lt;/Pgt;
lt;/Pgt;
“唉,看来你是没见过我身边这位了。”lt;/Pgt;
lt;/Pgt;
杨愔轻叹一声道:“前不久的洛阳之战,杨忠麾下的行军司马,就是我身边这位杨敷。他不幸中的万幸,完好无损被王峻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