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之所以会输,是没有扬长避短,用自己的短处攻击对方的长处。
建议书友们加书友群852402944,因为作者本人经常会在群里讲解书的背景知识,战役地图,城池地图等等。有这些打底,书会看得更爽。
北朝求生实录
第314章 探监
“主公,哦不,恩公,请受在下一拜。 :a”
院子里,张彪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高伯逸磕了个响头。他跟着高伯逸回邺城以后,发现杨氏已经有孕在身,肚子都不小了。
肯定是当时忙乱,两人都没注意到。
若是他们当时被周文育等人给宰了,那就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死光光,怎一个惨字了得。
张彪给高伯逸磕头,还真是没找错人。
“呃,话说张彪啊,你夫人的模样挺招人惦记的。要不这样,让她随卢叔武老爷子去齐州养胎,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我岳父那边是非也少,你看如何?”
自己老婆长什么样,张彪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微微点头道:“主公,那在下是否要护送卢老爷子一行人东行?”
张彪也有私心,就是想送一下老婆去齐州安顿好。
“杨素人中龙凤,年纪虽小,但做事靠谱。有他在齐州出不了事情。
而且我在邺城缺少得力的人手,你万万不能离开。”
侯瑱在郢州镇守,江州那些豪酋里面也就周敷能打,高长恭也被段韶那帮人弄到江淮去了。
高伯逸手下还真是缺少战将
若真是要整顿禁军,能服众的大将,必不可少。
“主公,可否记得,当初在采石矶观战的时候,我们抓到了一个傻大个。
后来您军务繁忙就忘记了,让密谍送回邺城,现在关押在大理寺狱。
他就这样每天两顿饭被人管着,也没人来审,要不,咱们去问问?”
诶?彪哥记性不错啊
高伯逸暗赞了一句。
“那行,带路吧。好久没见到老毕毕云义了,这厮估计在找山头吧。”
两人轻车简从的乘坐犊车,张彪驾车,高伯逸透过犊车的窗户查看邺城的街景。果不其然,邺城更加富庶了。
这倒不是说北齐的国力更强了,而是说北齐的财富,加紧的在往邺城聚集。随着高洋建设三台加紧加班,那些慕名而来的各地商人,也是铆足了劲头。
所以邺城才成为人才和物资的聚集地。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唉”
高伯逸沉重叹息了一声,要是这些钱能用到民生上,用到军务上,何愁天下不平?
但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在这件事上,高伯逸是没有资格指责高洋的。
打天下做皇帝难道仅仅是为了天下百姓么?
说说而已了,能稍微照顾一下天下百姓的皇帝,都是难得一见的明君。
至于为什么当皇帝?
还不是为了吃天下最好的东西。
住天下最好的房子。
睡天下最好的妹子。
然后再主宰天下人的生活
高伯逸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锦袍,早已跟初到这里时截然不同,心中已经了然。
不吃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坐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就行。
他现在觉得高洋建三台不对,但当自己做了皇帝以后,三台或许不会建,但修修宫殿,广选天下美人入宫这种喜闻乐见的节目还是会去做的。
“邺都繁华,侯景之乱后的建康也远远不如。身处如此繁华之都,为何主公有此一叹?”
驾车的张彪疑惑问道。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需要在意这些细节。”
有些话跟杨素还能说说,至于张彪,还是算了吧。这厮肯定会认为自己矫情。
来到大理寺狱,高伯逸果然见到了一脸憔悴的毕义云。
“襄阳王来此,真是让大理寺狱蓬荜生辉呐。”
看到高伯逸来了,毕义云哪里敢像原来那样对他呼来喝去?马上要娶高洋姐姐高彾的高伯逸,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自己根本就招惹不起。
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这里挂在墙上的刑具,高伯逸沉声问道:“我观御史中丞大人眉头不展,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
高伯逸对着张彪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退出“戒律房”,在门外守着。
“我妻妾众多,那几个儿子常常与侍妾通奸,此事难以启齿,又不好处理,故而在此生闷气。”
毕义云倒也实诚,把家里的丑事直接对高伯逸说了出来。
其实高伯逸也早有耳闻,说这位酷吏精于找别人茬,而疏于找自己茬,以至于治家无方,家中妾室与儿子通奸的事情层出不穷。
多他喵的狗血啊。
这事高伯逸不好说,只好讪讪闭嘴。
不过毕义云大概也没想跟他说那么,很快打住话头道:“襄阳王是要来提这个大傻个么?他到这里来,就像是哑巴了一般,问什么都不说。
我看到是襄阳王你送来的人,故而没有用刑,现在每日吃不饱饿不死就这样耗着。”
其实毕义云很想把这个没啥用的家伙丢了喂狗的,无奈现在高伯逸已经权势熏天,被问起来不好交代。
毕云义的后台除了高洋以外,其实还有个人,叫高元海。此人的老爹叫高思宗,高思宗是高欢的亲侄子。
高元海镇守晋阳,智谋出众,现在跟高演一起,带着北齐禁军主力,跟西魏对峙。
如今高元海都惹不起高伯逸,更何况是毕义云?
“明公请带路吧,我想把人提走,事关军务,应该不妨事吧?”
高伯逸客气的问道。
言外之意就是,这是军务,不是政务,不该你伸手的地方,不要伸手不要多问,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不妨事不妨事,襄阳王可是帮了我大忙呢。”
毕义云在前面引路,高伯逸终于见到了牢房里的那位壮汉。
“人在这里了,我先回避。”
说完毕义云便悄然离开。
牢房里的人身材一般,但看起来很敦实。双臂粗壮有力,一看就是使用双手武器的,极有可能是马槊。
胡子拉碴有些粗犷,眼神森然,但还是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你是我抓来的,想不想走,想走就跟我走。”
高伯逸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当然想走,但你是谁,这是哪里,你抓我做什么?”
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夹杂着不同地方的口音,极为怪异,听得高伯逸连连皱眉。
“这里是齐国邺城。我是齐国荆襄大总管高伯逸,就是我抓的你。”
高伯逸?没听说过。
这家伙被抓的时候,高伯逸还只是在江州小有名气,并未纵横荆襄。
“我叫周铁虎,梁国陈霸先麾下大将”
北朝求生实录
第315章 韦孝宽的杀招
南北朝时,北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名叫河阳,它在洛阳上游的黄河上,扼守着洛阳西北大门。 :a
于是当时的北魏,在河阳的黄河孟津两岸以及河中洲上分别建了三座城,分别为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河阳三城”。
这里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在隋唐乃至五代十国时期,都成为了重要的军事据点,甚至是后来的藩镇。
其中,北中城是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筑于北岸,有二城,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后来北齐在这里设置行台,直到宋朝才被河水所毁。
中潭城和南城,都是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筑。
中潭城是建立在北中城南河的中沙洲上,并置河阳关于此,封锁黄河河道。直到宋朝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才被河水所毁。
而南城三面临河,建在南岸,往南去就是洛阳城,一马平川。此城一直保留至今,乃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三座城是洛阳北面唯一城关,黄河在此地一分为二流贯其间,三城之间靠河桥互相勾连,自成体系。
这三座城,北中城直接面对西魏的兵锋,而南城则是洛阳支援的后方。
清晨,河阳三城迎来第一缕阳光。
然而平日里城门紧锁的北中城,却是城门大开
要知道,这里可是军事重镇,不是一般的城池,那城门可是常年关着的,里面的人不出来,那就不开门。
从北面来了一队骑兵步兵混合的队伍,人人披着胯裆铠或明光铠,杀气腾腾的来到城门口,却并不进去。
很快,从北中城里面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将军,将头盔捧双手拿着,跪在地上低着头喊道:“罪臣高道豁,在此献北中城,恭迎王师入城”
“高将军辛苦了,此番大功,我等回长安以后一定为高将军请功”
骑兵队伍里面走出来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正是西魏柱国大将军杨忠
吃过一次亏,这次居然还敢来接受城池,只能说杨忠艺高人胆大。
一万精锐府兵入城,接管了北中城,占据了河桥。
很快得到高道豁叛变,北中城失守的中潭城和南城,瞬间就炸锅了无数的探马去洛阳求援,去邺城求援,去晋阳求援,洛阳北大门失守,危在旦夕
高道豁是高敖曹的第三子,几年前被韦孝宽收买,一直在北中城引而不发。
至于他为什么要反叛,因为他爹高敖曹是被高欢的侄儿高永乐见死不救害死的
而战死的地方就是在河阳三城
事后高欢为了安抚高敖曹一家,就让高道豁镇守河阳三城。
没想到多年后还是出了乱子。
此番韦孝宽的这一杀招,直接刺到了北齐的胸口上。
高伯逸和张彪无语的看着在院子里端着个陶盆子胡吃海喝的周铁虎,心中有个疑问,这厮到底多久没吃饭了?
一个人怎么能饿成这样?
“别吃了,再吃撑死了。”
高伯逸让人拿走周铁虎的盆子,沉声说道:“陈霸先已经建立了陈国,你是回去当开国功臣还是跟着我混?”
“跟着你混。采石矶水战的时候,陈霸先已经把我卖了,我本就不是他的嫡系,现在这条命卖给你,你让我打谁我就打谁”
这个回答一点都不出高伯逸所料。
如果周铁虎回答要回南陈当开国功臣的话,今晚高伯逸就会让人把他剁了喂狗。
不能收为己用,对敌人死心塌地的人,不如直接杀掉算了,这没什么好说的,自己这里不是开善堂的,更不喜欢妇人之仁。
“张彪,他暂时就跟你住一个院子,带他去换一件衣服。”
高伯逸打发走周铁虎等人之后,心中松了口气。
他手下大将虽然都是南面来的,但这几年作战对象只会是西魏北周,这些人断然没有对西魏手下留情的道理。
总体而言问题不大。
在西魏被灭之前,这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以后对上南陈,那就以后再说呗,如果这么久都不足以收服人心,那只能说做人也太过于失败了。
正在这时,一个宫里传旨太监急急忙忙的来到高伯逸府邸,被引进来之后,见面就心急家混?
谁也不知道高道豁是怎么想的,但他背叛北齐,却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河阳三城乃是天下要害,不若我领兵一万,增援洛阳。”
段韶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他已经堪破了对手的意图,只是,堪破是一回事,应对又是另外一回事。
高洋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把头转过来看高伯逸。
现在高洋对六镇的人已经不抱信任了,那个傻B一样的厍狄伏连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是高伯逸这样的新鲜血液,生力军比较靠得住。
“平原王段韶已经由平原郡王升格为平原王,乃是高洋的平衡之策乃是国之干城,不可轻动。
若是平原王都出击了,魏国只会认为我们黔驴技穷,定会变本加厉的来攻打我们。
我有一策,可不费一兵一卒,让魏国自然退去,只是在这里不能说。
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待会微臣会单独跟陛下奏报。”
这话就是活生生打段韶的脸了。
反正两人早已撕破脸,坐的位置,就是要不对付的,也不在乎这一遭了。
高洋大喜道:“都散了,襄阳王随我来”
北朝求生实录
第316章 高伯逸的三支箭
“襄阳王,你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
高洋兴奋的拍着高伯逸的肩膀,亲自把他送到宫门外,亲热的问道:“怎么样,婚礼都筹备好了么,朕可是打算去喝你的喜酒呢”
“一切准备妥当,请陛下放心。 :a”
高伯逸矜持的拱手,暗示高洋不需要继续送了。
“那行,朕就等你的喜帖了。”
看着高伯逸坐上犊车离去,高洋叉着腰,感慨的自言自语道:“朕的这个姐姐,这次真是用在好地方了。
高伯逸,国之柱石啊,不掌握在朕手里,怎能让朕放心呢。”
高洋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呢,因为就在刚才,高伯逸给他出了个不耗费一兵一卒,只需要在邺城郊外演练一番,就能吓退西魏兵马的好主意。
具体说来就是:流言退敌
在长安散播谣言即可让西魏退兵。
当然,谣言不能瞎说,必须有的放矢,说到敌人心坎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高伯逸的谣言有三条,每一条都像是一支利箭,直指西魏要害。
他射出的第一支箭就是烘托起北周代魏的声势
宇文泰身死,刚刚发丧,正是人心紊乱的时候。这时候长安城里如果传来谣言,说宇文护打算废掉西魏吉祥物皇帝,也就是西魏恭帝拓跋廓。
让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上位称帝,建立周国,宇文护为宰辅,同时屠尽元氏满门
会怎么样?
恐怕至少会让宇文家的人手忙脚乱一阵。
真真假假,甚至九真一假的谎言最能迷惑人。
宇文护是不是要废掉西魏恭帝拓跋廓呢?
是的。
是不是要建立北周呢?
也是的。
宇文觉是不是要上位呢?
还是对的。
然而废魏建周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大败北齐以后
而且也没有打算屠尽元氏满门。
但是在这个时候,此等谣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