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185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185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婆出轨是别人的错,老母被杀是别人的错,如今被人拒之门外还是别人的错。

    崔达孥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在考虑出路在什么地方。

    回老家?

    如今自己这一支的名声都臭了,那些同族只怕因为害怕高洋迁怒,也会做跟崔昂一样的选择,甚至还更过分。

    那么,去崔季舒家里那边试试吧。

    他身无长物,只会比较“高端”的东西。然而当官不可能,权贵家又不可能请他这样的幕僚。乐安公主虽然帮他说情,饶恕所谓的“谋反之罪”,但现在他身上一文钱都没有。

    连吃饭都有问题,还谈什么复仇?

    这不是笑话么!

    听说崔季舒为人挺豪爽的,又不喜欢站队,可能会看在同族的面子上,帮自家一把。

    拖着疲惫的步伐,崔达孥来到崔季舒家门口,然后依旧是大门紧闭。

    他原本想敲一敲门,想了想,直接跪在地上!

    男儿膝下有黄金,崔达孥现在也是豁出去了。

    我就是跪在地上,看你崔季舒要不要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你害得同族家破人亡呢!

    不得不说,崔达孥这招够毒辣的。

    一炷香的功夫,府邸的小门打开,出来一个老仆,将手中的大包袱放到崔达孥跟前。

    这包袱软软的,似乎是些衣物和吃食之类的东西。

    “崔公子,我家主人说了,看在同族的份上,送你衣物麦饼和几贯钱。往西边去吧,出了齐国,到了魏国,自然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打压。

    言尽于此。”

    果然,还是不愿意出来见面么?

    崔达孥心如死灰,那张曾经俊朗的脸孔,都变得扭曲起来!

    凭什么!

    我崔达孥是天之骄子,老爹是重臣,还娶了公主,凭什么发达的不是我?

    凭什么一年以前还是泥腿子的高伯逸,能够睡了我老婆,还搞大她肚子生下孽种?

    凭什么那小子可以平步青云,李家看重他,高洋也看重他!我却是在做一些无聊的公务?

    凭什么他现在可以大权在握,美人在怀,而自己却变得一无所有?

    妒忌的怒火,让他熊熊燃烧起来,失去了理智,将所有的怨恨都集中在高伯逸身上。

    其实高伯逸也很无辜,他从来都不愿意跟这位崔兄有什么交集,哪怕是跟乐安公主风流一时,那也是他不知道对方身份。

    黑暗中乐安公主说自己是侍寝的侍女,主动献身。要是高伯逸不动手,那还是男人吗?

    但是崔达孥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也不会相信。他认为就是高伯逸这个淫贼勾引自己老婆的!

    如果高伯逸不勾引自己老婆,那个贱女人就不会怀上孽种。

    如果不是她怀上孽种,母亲就不会起疑,更不会跟那个贱女人吵架。

    如果不吵架,那个贱女人就不会去找高洋告状,那自己母亲也就不会死了,自己现在也不会变的一无所有身败名裂了!

    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个高伯逸的错!

    崔达孥十分愤恨,第一次见那小子的时候,为何不支持高孝琬剁了那家伙双腿啊!如果那时候心狠一点,就不会有后面这么多事情了!

    “魏国么?呵呵,高伯逸,你给我等着,等我在那边身居高位了,再带着大军,踏平邺城,将你碎尸万段!”

    崔达孥一下子似乎又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至于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在没有人脉的情况下如何在魏国身居高位,又如何成为用兵如神的将领,又如何灭亡北齐,手刃高伯逸。

    他没有想那么多。

    反正先去那边就好了,待在邺城,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

    崔达孥没有想到的是,这天深夜,高洋在金凤台里会见了崔季舒,就是给崔达孥衣服食物和几贯钱的“恩人”。

    高洋左手端着酒杯,右臂揽着崔季舒没见过的美人,一副悠闲得意的样子。

    “我交代你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了?”

    看到崔季舒来了,高洋沉声问道。

    “陛下,已经办妥当了。只是微臣不知陛下这样做是何意?”

    崔季舒看也不敢看高洋怀里的美人,低着头拱手行礼问道。

    “滚到外面去!”

    高洋沉声对怀里的美人怒道,他变脸的速度之快,丝毫不亚于后世拔x无情的渣男。

    那位年轻水蛇腰的美人一脸幽怨的出了偏殿。

    高洋轻叹一声道:“崔达孥毕竟是崔暹的儿子啊,我总不能赶尽杀绝。”

    真的只是如此么?

    崔季舒在心中打了个问号。若是高洋是这样妇人之仁的家伙,他绝不可能坐上皇位这么多年还能安安稳稳的搞事情。

    “将来崔达孥要是在魏国混出头来,今日纵敌的人,可就是你崔季舒了哦!到时候朕可是会让你和你们崔家好看的!”

    这话吓得崔季舒差点尿裤子。

    他连忙跪下,急的满头大汗说道:“微臣这就派人去把崔达孥追回来,绝不会让他……”

    话还没说完,就感觉自己的胳膊被人拉着,身体站了起来。

    “刚才只是朕在给你开玩笑而已,放心,都是戏言!”

    高洋眯着眼睛,一脸微笑说道。

 第354章 斛律跑跑

    蒲坂城外,到处都是尸体。

    当地百姓的,西魏军的,北齐军的,散发着阵阵恶臭。其中军人已经被剥去身上的铠甲,甚至连衣服都没留下。

    身上的刀伤箭伤随处可见,极为狰狞。

    斛律光的毒辣在于,他不许西魏士兵出城收尸。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些尸体堆在城门附近,如今进入初夏,尸体散发出阵阵作呕的味道。

    已经有无数苍蝇光顾这里,发出嗡嗡响的声音。

    蒲坂城多水,人员往来频繁。

    斛律光的打算,似乎是想通过瘟疫,来削弱关中的力量。

    “这鲜卑蛮子,欺人太甚!”

    看到眼前的一幕,独孤信气得胡子直颤抖的。

    身边的杨忠轻叹一声,终究还是来晚了。

    或者说他们小看斛律光了。

    正如李弼在临汾盆地那边做的事情一样,斛律光的北齐军,攻城只是幌子,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西魏的战争潜力。

    也就是在城外的边民!

    斛律光攻城的方式很简单,直接让西魏边民作为前驱,让那些守军投鼠忌器!

    很简单,却没办法破解。

    当年匈奴人用过,后来鲜卑人也用过,以后蒙古人还会接着用。

    然而,正当独孤信和杨忠带着一万府兵精锐悄悄沿着黄河来到蒲坂城门前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斛律光已经……跑路了!

    一路上他们都没遇到北齐军的斥候,为何斛律光会提前撤军?难道是高伯逸通知他的?

    这个念头在独孤信脑中一闪而过,随即便抛诸脑后。

    不可能的事情,那厮无论怎样的多智近乎妖,也不可能会算准自己这边的行军时间,更没办法去通知斛律光提前撤退。

    只能说,斛律光事先已经算到了西魏军会反击,他见好就收了。

    这场不义之战,打得两国边境都元气大伤,双方出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卑鄙手段都使出来了。

    斛律光让西魏边民当“送死队”攻城固然不光彩,但李弼在临汾盆地里一路烧杀抢掠也不是什么好鸟。双方不约而同的以搞破坏为主,似乎根本就没打算长期占据城池!

    “往北走有两条路,一条是盐池,这条路被斛律光一路破坏,已经无险可守。

    另一条路是沿着涑水河走,有北解城作为依托,还有北猗氏和猗氏两城锁住关卡,斛律光不会走这条路的吧?

    猗氏城东面才是闻喜县城。”

    猗氏这个名字很奇特,但却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城池,历史相当悠久。

    “猗氏”一名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春秋末,鲁国贫士猗顿大畜牛羊于猗氏,十年间富埒王侯,因以地为氏,称猗顿。

    这座城池干嘛的呢,很简单,猗顿用涑水河来漕运贩卖食盐的据点。

    汉代置猗氏县,此城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县北移后,该城依旧。

    据后世考古发现,猗氏故城现存城墙,南、北、东墙分别长约1200米以上,残存高28米,厚19至21米间,夯土层厚度9至10厘米。

    可见这是一座不太大,但却相当坚固,用夯土所建筑的四方小城。

    北猗氏在涑水河以北,猗氏城在涑水河以南,两座城像两扇门,堵住了沿着涑水河这条大路。

    两道关卡,斛律光是吃饱了撑着的,去破关回到闻喜县城么?

    独孤信跟杨忠二人一合计,都感觉斛律光不太可能走涑水河,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高伯逸走王屋山脉,虽然也是大胆举动,但他的行为是有独特优势的。

    能消失在敌人视野里,让对手弄不清他会从王屋山脉的哪个位置出来,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难道斛律光也能在涑水河岸边消失在众人眼里么?

    “斛律光师老疲敝,经历连番大战不得休整,已经是人困马乏。

    此刻我们朝东北走,走盐池,一路杀奔过去,定能将其击溃!”

    杨忠激动的向独孤信建议道。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斛律光选择走盐池这条路,那么之前他破坏得有多狠,现在就会哭得有多惨!

    而独孤信手下的这支府兵尚未参加过战斗,可以说是精神抖擞,百分百的好状态。

    这个时候不去争功勋,什么时候去争?

    独孤信刚想赞同,却发现远方有一骑飞驰而来!看样子很像是魏国的传令兵。

    “柱国大人,杨将军,大司马有令,不要追击斛律光,以免中了埋伏。大军缓缓向北收复失地即可!”

    这里的大司马,说的就是宇文护!

    一听这话杨忠就不乐意了。

    我正要封妻荫子的时候,你把我腿拉着,到底几个意思?

    独孤信也是不满,不过他心思更多,沉声问道:“大司马还有什么交代没?”

    “大司马说,他正在来蒲坂城的路上,有什么话他会当面和您说的。”

    传令兵单膝跪倒,双手呈上一个封了火漆的竹筒。

    独孤信拆开一看,里面的信件果然如传令兵所说的,宇文护说此番劳民伤财,打下去也是毫无意义。

    目前的要务,是收复失地,而不是收拾斛律光。

    宇文护的思维,跟独孤信和杨忠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独孤信和杨忠想的是战场立功,至于西魏这些土地被怎么破坏,那不是他两的事情。

    他们又不是皇帝!操个屁的心啊!多多在战场上斩获才是真的。

    但宇文护现在已经是以皇帝的视角在思考问题。

    一来,他不想再打下去,二来,还是稳一点比较好,收拾残局比歼灭敌人重要太多了。

    独孤信恨恨的把竹筒摔在地上,低着头居高临下的对传令兵说道:“你回去就说我知道了,在蒲坂城等大司马来。”

    “喏!”

    这位传令兵如蒙大赦的走了。

    傻子也看出来独孤信和杨忠很不爽,只是,如此大的咖位,可不是他们这种罗罗可以参与和议论的。

    ……

    阳胡关外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小河名叫“教水”,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山民出身的陈真,带着前军一千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现在在教水两岸,也搭起了一座浮桥。

    浮桥一边是两山之间夹着一条狭窄的山道,出了山道就是水,极为险要。

    “李达,披坚执锐,陈真不如你,爬山开路,你不如陈真。”

    高伯逸对身边的李达揶揄道。

    “哼,都是雕虫小技而已,真要杀敌,还是得靠我们至尊百保!”

    当初我为什么会起一个这么中二的名字,以至于这帮人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来了?

    高伯逸有橘麻麦皮,不知当浆不当浆。

    ???

 第355章 砍瓜切菜

    阳胡关正面是一条河,高伯逸的地图上没标注,是从黄河岸边引水引进来的一条支流,正好成为阳胡关的护城河,当然,只护住正面。

    它的背面是山,城墙不到一丈,平日里根本疏于防范,只有三三两两的兵丁有气无力的在上面站岗,估计那些人眼睛都没往山下面看。

    稀奇吗?

    一点都不稀奇。

    让你去武当山的金顶上当十几年的工作人员,估计你看那些云雾缭绕的美景也看腻歪了。自从阳胡关建立以后,山背后就没被人杀上来过,那些值守的镇军,没睡觉就已经是敬业了。

    夜幕降临,天将黑未黑的时候,从阳胡关背面的山坡上,爬上来几个人。

    身材精瘦,手臂长,特制的木鞋上有铁钉,能嵌入夯土的城墙里。

    这些人就像是壁虎一样,轻巧的在一丈高的城墙上攀爬,很快就上到城墙,这里居然空无一人!

    长期的思维定势,让守军在吃晚饭的时刻,故意忽略了这个基本上不会有人来的方向。

    爬上城墙的人里面,以陈真为首。

    他和同伴将背后的绳索抛下来,周铁虎带着所谓的“敢死队”,顺着绳索攀爬上来,很快这里就满满当当的站了一百多人。

    “主公说别光顾着杀人,我们还要……”

    陈真怕这个傻大个乱来,没想到戴着虎头面具的周铁虎瞪了他一眼,不耐烦道:“我出来打仗的时候,你还在娘胎里吃奶,睁大眼睛看着就是了!”

    说罢拿着长槊就往关头正面的城墙上走去。

    “罢了,打仗不是我所长,弟兄们,下去吧。”

    陈真无奈耸耸肩,爬山开路对他们这些山民来说很容易,但像周铁虎一样正面砍人,还是有难度的。

    主要是他们太瘦了,那身材注定就是为了攀爬而生的。用高伯逸的话说就是“天生吃这碗饭”,他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一直将陈真他们那帮山民当做斥候队来用,正面作战,从不让他们上场,而功勋却是一样不少。

    这就是为什么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很愿意接受高伯逸驱使的原因。

    爱惜士卒,不蛮干,赏罚分明,扬长避短。

    高伯逸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