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23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23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井台应该叫崇光台!”

    “这样就完美了!”

    新东西怎么能用旧名字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曹魏的三台还在呢,他高洋又不是石虎那种不学无术的莽夫。

    这位新任将作大匠(从三品大官,主管国家层面的营造)献上的三台设计图,很符合自己的心意,够大,够宏伟,够壮观!

    今天在太极殿上开朝会的时候,杨愔那老匹夫说修三台劳民伤财,他懂个屁!

    高洋不屑的想道。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当皇帝打下天下,不就是为了享受吗?

    “陛下,青梅饮子。”

    宦官端来了一个食盘,上面放着一个酒壶,一个酒杯,正是跟皇后李祖娥送给高伯逸的同款。

    南朝出品精品鸡首壶,你值得拥有。

    “嗯,现在正是出梅子的季节,这青梅饮子不错。”

    高洋抿了一口,大为赞叹。

    “陛下说的是呢。”

    耳边传来了一个阴柔的声音。

    等等!这声音好像不对!

    高洋吓得酒杯掉在桌案上,顿时一片狼藉!

    “你是谁!为什么会给我送青梅饮子!”

    高洋狰狞的面孔极为可怖,一把揪住宦官的衣领。

    “奴……奴是娄太后宫里的,是太后让奴来送青梅饮子的啊!”

    宦官觉得自己很无辜,娄太后是高洋亲妈,难道亲妈还会毒死亲儿子不成?

    “哦,你退下吧。”高洋淡然的说道,松开手,帮宦官整理了一下衣领,刚才脸上的狰狞似乎只是一种幻觉。

    这个宦官松了口气,伴君如伴虎,真不是盖的,今天捡回来一条命。

    “奴告退。”

    这个宦官退下了。

    这个宦官又倒下了,后心插着高洋从袖子里拔出来的一把匕首!

    “来人啊,有刺客行刺,已经被朕拿下了。”高洋懒洋洋的说了一句,门外走进来两个值守的禁军,面无表情的将那个倒霉宦官的尸体拖了下去,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高洋深吸一口气,眼睛盯着鸡首壶,随即心烦的将其扔到书房的角落里,精美的鸡首壶四分五裂。

    “桃枝,出来出来,快点给朕滚出来!”高洋突然毫无征兆不耐烦的大喊大叫。

    这时,御书房侧门进来一个穿着皂衣的中年男子,正是那天高伯逸见到的“刘公”。

    他本名刘桃之,原本是高欢账下的“苍头”,所谓“苍头”,就是东魏北齐时出征作战,主帅或者高级将领身边有专门为他们携带兵器的军奴,算是亲兵中的亲兵。

    刘桃之和一般苍头还有些不同。

    第一他力气极大。

    第二他剑术极好。

    第三他极会做人。

    第四他当过都督,会带兵,有一定组织能力。

    第五他对高洋极为忠心,高洋说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桃枝啊,有件事我问问你,你要说实话。”高洋沉声说道。

    “陛下请讲。”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不在皇位上了,你会忠于谁?”

    “不瞒陛下,我会忠于坐稳皇位的人。”刘桃之诚恳的答道。

    “罢了,你说的也是人之常情。”高洋轻叹一声,刚才书房内那些令人窒息的气氛,似乎转眼间就消失不见了。

    “我让你去教高伯逸几手防身,怎么不见你动静啊?”高洋像是想起什么,皱着眉头问道。

    刘桃之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奴会的都是杀人术,教他杀人,恐怕陛下不喜,所以奴委托了一个可靠的人教他剑术,也算是还了那人的一个心愿,一举两得。”

    高洋点点头,脸上没什么变化,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件事。

    “高伯逸送来的陈条在这里,请陛下过目。”刘桃之将手中厚厚一叠纸递给高洋。

    这位英雄天子一直低头细看,也不说话,书房里只听到两人平静的呼吸声。

    “入天平寺为僧?掩人耳目?有点意思。”

    高洋把那叠纸放下,脸上的欣赏之意掩盖不住。

    高伯逸在陈条里面第一句话就是,为陛下组建一个耳目机构不难,难的是瞒天过海让娄太后和邺城的权贵都不知道,无法埋钉子进去。

    当初高洋对虎卫和独孤永业也是给予厚望,但现在虎卫里面肯定已经有了诸王和权贵的人。

    高伯逸的计划是分几步走。

    首先是人员神不知鬼不觉的入天平寺出家。

    然后是以天平寺的名义在邺北城合适的地方建一个“蹴鞠城”。

    最后以推广蹴鞠的名义,在蹴鞠城里“封闭训练”,让密谍成为球员或者蹴鞠城的工作人员。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开始将人员光明正大的撒出去了。这些囚徒的身份就被“洗白了”。

    “将陈条烧掉,然后,计划停止。先让高伯逸自己搞定蹴鞠城的事情,就说我已经同意了,让那些罪囚先进天平寺再进蹴鞠城。训练蹴鞠队员的事情也是他看着办,人员他自己招募,密谍的事情,先不忙,缓一缓再说。”

    高洋居然把高伯逸的方案否决了。

    不,只是否决了一半,而另一半也不给资金支持。他不想被人查出来是自己在暗地里支持什么蹴鞠城。

    还有一点,高洋也想看看高伯逸的手腕如何。要是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就算以后自己支持他,估计也办不成什么大事。

    “对了,高湛那崽子的事情,你怎么看?”

    高洋若有所思的看着桌案上的酒杯问道,眼神飘忽不定。

    “陛下家事,奴岂能揣摩?”刘桃之并不想回答高洋的问题,主要是有句话叫“疏不间亲”,说好话吧,容易认为是被对方收买,说坏话吧,又让人感觉是在离间骨肉之情。

    “但说无妨。”高洋的脸沉了下来,想想刚才那个被杀的宦官,刘桃之沉吟片刻说道:“长广王(高湛)假痴不癫,恐怕才能不在常山王(高演)之下。乐安公主毕竟现在是崔家的人啊,长广王这么做,恐怕不是见色起意那么简单。据奴所知,长广王招待客人,都有不同的美姬陪伴。

    他至于做出此等事情么?”

    北朝求生实录

 第49章

    当高伯逸知道高洋直接将他的方案pass了一半,而另一半则给他挖了个大坑以后,整个人都不好。

    小院子里,高伯逸一边用脚颠充气皮球,一边不满的大叫道:“陛下没说给点钱我办事吗?皇帝不差饿兵啊!”

    他实在是想不通,现在齐国府库里颇有存货,拨一些布匹啊,铜钱啊什么的不好么,难道让他高大少爷赤手空拳玩足球?这尼玛不是搞笑嘛!

    “陛下说此事关乎机密,所以不方便用国库和内库,只要那边一动,娄太后就知道,杨愔也会知道。但陛下已经首肯,你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吧。”

    刘公,也就是刘桃之,说了一个让高伯逸无法拒绝的理由。

    因为高洋喜欢这样。

    神经病皇帝是不讲道理的,他老母来了也没有用,高伯逸立刻就怂了。

    “对了,陛下问你想不想回高家认亲,他可以保管你入族谱。”

    刘桃之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在古代,私生子能不能入族谱,其实是相当灵活的一件事情,成与不成,都是两说。

    老爹认,家中的正妻认,这事就能定下来。

    相反,老爹要是不认,那就……只能依靠官府的力量了。

    但是只有到了北宋年间,才有明文规定私生子也有财产继承权(包括入族谱),为此还有产生过很多诉讼案件。但这年头,私生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北齐更是如此。

    所以高洋愿意为高伯逸站台入族谱,这是很大的人情了。万一他那个渣爹高德政的儿子死光了,高伯逸还能继承家业,岂不美哉?

    “不用了,侍中(高德政官位)家的门槛太高,我没有高攀的心思,替我谢谢陛下了,此生我都不会入高家。”高伯逸淡然的说道。

    “当真?”刘桃之似乎认识高德政,很多事情他是知道的,高伯逸的态度让他有些吃惊。

    这家伙两个月前才去高府认过亲被赶出来,现在就不在乎了?

    “千真万确。不是说莫欺少年穷什么的,我是真不在意,陛下千万别帮我啊。跟一堆不认识的人攀亲戚,我会很不自在。”

    崔娘子本来就恨高伯逸恨得要死,如果再被高洋这么一压迫,女人极端起来失去理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高伯逸才不想去撩拨对方脆弱的神经。

    “我知道了,这就告辞了。”

    “对了,敢问刘公高姓大名啊?”高伯逸才想起来,老是叫刘公,他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鄙人刘桃之,你叫我刘公就行。”他咧嘴一笑,看上去挺憨厚的。

    等刘桃之走后,高伯逸一直紧皱眉头。

    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特别耳熟,到底是在哪里听过呢。他脑子里的历史知识,似乎有这个人,又似乎没有。

    “艹,他居然是北齐的杀手之王!”高伯逸猛然想起刘桃之是谁,惊出一身冷汗。

    历史上的刘桃之,简直就是北齐皇帝御用杀手,皇帝让他杀谁他就杀谁。

    死在他手上的死亡名单包括但不限于:高浚(北齐永安王)、高涣(北齐上党王)、高睿(北齐赵郡王、太尉)、高归彦(北齐太傅)、胡长仁(北齐尚书令、外戚)、高思好(北齐南安王)、高俨(北齐琅琊王)、斛律光(北齐名将)等等等等。

    乃是北齐权贵中谈之色变的凶猛人物,当然,他现在的威名还没那么厉害。

    刚才自己居然觉得此人很亲切!

    高伯逸不由得为自己捏了把汗。还好他没在刘桃之面前装X,不然现在可能已经小命不保。

    他不同意高洋帮他站台,其实原因不止是崔娘子。高伯逸记得,历史上高德政似乎是死于高洋之手,全家都没幸免。但至于是怎么死的,他却不清楚了。

    当初宋子仙建议高伯逸直接去找高德政入族谱,高伯逸都拒绝了。

    不然堂堂穿越者,要入一个族谱真就那么难?只要他想做,还是能做到的吧。

    “对了,高洋是什么时候开启地狱模式来着?”

    高伯逸隐约记得发生了一件大事,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罢了,行程要改一改了,先去会一会那个名字有点奇怪的和尚吧。”

    本来想在家咸鱼一天等高洋拨款的,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种消息,高伯逸只好硬着头皮去劝(讹)说(诈)天平寺的方丈,从寺庙里面弄点钱了。

    天平寺,也称天平山寺,着名武僧稠禅师创建于北魏时期,位于邺城以西林虑山中。

    后世这里自环翠亭沿盘山小道北去,穿松树林,过“天心洞”、“良阆溪水”、“天汉桥”,即到天平寺,又名明教禅院,位于碧霄峰下。

    寺院建于百亩平坦盆地之上,六峰环绕,陡崖峭壁,峡谷幽静,胜入仙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邺西林虑山天平寺习武之风盛行,历史上武僧辈出,享有盛名。

    少林寺二祖之位的僧稠禅师,就是建院的住持。这里可以说是少林功夫的源头。

    不过高伯逸并不知道这些。

    他只知道,天平寺确实是有武僧的,这跟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北朝,一个寺庙要是没有武僧,一群蟊贼来了都能把寺庙团灭。

    更何况,这年头的寺庙,那可是带有“黑涩会”性质的“商业机构”。

    旅游收香火钱,放高利贷,收高利贷,侵占良田,为来往香客提供住宿,去各类坊市化缘(就是收保护费)等等,都是寺庙经营的主要业务。

    最牛的时候,北魏首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房产都是寺庙资产……不论百姓租售房屋还是开店置业,都得向大和尚们支付巨额资金。

    那些贪婪的秃驴们看着越来越鼓的钱包,就开始想办法让钱能生更多的钱。于是他们就以慈善名义搞起了“僧邸粟”!

    而这就是真正的政府层面巨额高利贷的开端。

    名义上看,“僧邸粟”是专门用来赈灾的一种手段,由寺庙筹钱,然后给政府由政府来调配赈灾,看上去是不是非常nice?

    不好意思,这个钱是政府问寺庙借的,可不是白拿!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北魏时期有一名官员因为急需用钱为当地的寺庙借了一笔“僧邸粟”,结果这家寺庙的住持凶残异常,利用和皇室的关系随意调整了利息,最后过了几年这名官员发现自己所借的欠款居然已经翻了近10倍!不得已之下只得变卖家产还账。

    高伯逸今天决定借着高洋的那张虎皮,去撩拨一下天平寺这头“真老虎”。

    北朝求生实录

 古代人的正名、别名、小名、学名、族名、表字的含义用途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同一个人,各种名字却繁琐复杂。每一个人除正名外还会有许多别名,然而,这些别名,几乎每一个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用途。

    一、别名

    别名,正式的或规范的名称以外的名称。一个人在通常的名称之外还有另外的一种名称,或同是用之于书面,或同是用之于口语,有地方称之为昵称。别名是本人或别人知道其人或本人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一种名号。

    比如说:阳明先生(王守仁)、湖海散人(罗贯中)

    二、小名

    也称乳名,是每个人在婴儿襁褓中时,由父母所取的名字,叫乳名,习惯上称之为“小名”。一般说来,小名仅在家人中呼唤,大多显得“朴野”,也浸润着父母的爱怜,比如石头、阿宝、铁蛋等。(有一说是小名太响亮的话,小孩会被老天收走,所以父母起小名尽量简单“土鳖”)

    即使是历史上的大人物,也不能免俗,在其幼年时也有这样一个后来连本人也不太愿意提起的俗野小名,如曹操的小名叫“阿满”,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刘裕的小名叫“寄奴”等。

    三、学名。按照周礼,婴儿出生三月就应该有正名,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家的子弟都是到了发蒙读书,才另改一个比较雅驯的名字,因为是在学中所取,故称为“学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