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
“狠话到后面再说,先跟我回去,你夫人在等着你。”
杨坚淡然说道,懒得跟鱼赞多废话。
一听到夫人二字,鱼赞脸上狰狞的表情平静下来,居然对杨坚拱了拱手道:“他日你有难被我遇到,我会饶你一命,拉你一把。”
鱼赞很认真的说道。
杨坚撇撇嘴,不想跟这样大言不惭的人做什么口舌之争,实在是很降低身份。
就像是一只蚂蚁跟大象说:你今天没有踩我,他日我也不为难你。
两人一路无话的回到一间大宅院,这是杨坚的家,在长安东城,也是宇文邕赏赐给他的。
杨坚带着鱼赞来到一间厢房,然后停下脚步说道:“你夫人在里面,今后你就在这间院子里住一段时间。然后,陛下会带你们夫妇去南阳。”
去南阳么?大哥果然要发达了
鱼赞眼中精光一闪,很多事情都已经了然于心。他只是志大才疏,却并不蠢,反而对政治上的事情,有着敏锐的嗅觉。
然而当他推开门的时候,却发现崔泌平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显然是一副大病初愈,还不能下床活动的样子
“夫人,你这是怎么了?你是不是被他们抓进监牢里了?”
鱼赞拉着崔泌的手,焦急问道。
“赞哥,你休妻吧。孩子没了,以后我也可能生不出来了,对不起,赞哥”
崔泌把鱼赞的手放自己脸颊,眼泪就顺着流到对方手上
晴天霹雳
鱼赞被吓得几乎不能相信,很久以后,他才压低声音问道:“怎么回事,你快告诉我”
崔泌一边哭一边将宇文直抓她进皇宫,要将她嫁去突厥,强行喂她打胎药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当她叙述完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不能再说话。然而此刻鱼赞的面色却是异常平静。
“夫人,我不会休了你的,你永远都是我鱼赞的正室夫人。将来,我还要亲手把周国姓宇文的男人全部杀光来给你报仇你等着看好了”
北朝求生实录
第549章 狂风暴雨罩长安(完)
十天之后,韦孝宽应宇文邕的召唤,进京了。这位北周年轻的皇帝调宿将梁士彦接替韦孝宽守玉璧城,急急忙忙的将那位喜欢出主意的大将招回来问策。
顺便授予官职。
大司马,柱国,太子少师,并且可以在宫中行走。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倒了李弼和侯莫陈崇,自然需要有人顶上来。那么谁会顶上来呢?自然是宇文邕能看得上眼的人。
比如很早就投靠他的贺若敦,比如说很早就投靠他的郭彦,比如说一直都跟宇文邕亲善的韦孝宽。
但这次韦孝宽进长安城,却发现这里的气氛肃杀了很多,街上随处可见执勤的禁军军士,都是些生面孔,从来没见过的。
“陛下果然是想要有一番作为啊从宇文护辅政就开始忍,也不知道忍了多久了。”
韦孝宽轻叹一声,感觉宇文邕的动作实在是太激进了。但是怎么说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屁股不坐皇帝的位置,你也无法理解身为皇帝的那种压迫感。
现在长安没有血流成河,已经万幸了。
很久没回长安,韦孝宽一到皇宫,然后就发现群臣们开会的大殿被拆了改成了检阅军队的校场,还有一些府兵军官在那里操练
他面色古怪,却是紧紧跟在宦官身后,不敢多看。
韦孝宽觉得,现在这位年轻的皇帝,紧迫感实在是太强了点,穷兵黩武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强兵是必要的,但是欲速则不达,再怎么说也不能把开朝会的大殿拆了建校场吧?国家强大是需要时间的,你才十几岁,到底在着急什么呢?
对于宇文邕内心深处的心思,韦孝宽不想去探究了,反正他就打算对方说什么,自己就老老实实答什么,然后就完事。
京兆韦家,乃是关中地区数得上的大族,他韦孝宽没必要去当舔狗,人还是稍微矜持点好。当然,当叛徒或者首鼠两端的墙头草,那也没必要。
人要站得稳,必须要中正平和才行。
来到御书房,韦孝宽很远就看到宇文邕在伏案工作,像是在批阅奏折。他一声不吭的站在旁边,就当自己是一座雕塑。
“韦将军,听说,此番南阳战役的方略,是你给独孤信出的?”
就算是皇帝,直呼某人姓名也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宇文邕现在的态度,已经说明他对独孤信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是。微臣当时提出了两路出兵,围点打援的方略,此番南阳击退齐军,总算没有坏事。”
韦孝宽矜持的说道。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多亏了老子的张良计,不然你以为能打退如狼似虎的段韶?
“唉,韦将军是无意,却是坏了朕的大事,独孤信已经反了,南阳,唉”
宇文邕深深叹息了一声说道,让韦孝宽大惊失色。
独孤信若是造反了,他当初给对方出的方略,到底是什么性质可就说不清楚了。
知道的人,觉得是在帮周国出力。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韦孝宽在暗助独孤信谋反。
可那时候派独孤信去南阳,又是宇文邕的主意,他韦孝宽出谋划策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其实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会被宇文邕当成出气筒和替罪羊
但是这话不能说啊。
“此事微臣实在不知啊。”
韦孝宽赶紧跪下谢罪,这次不跪都不行了,搞不好抄家灭门。
“唉,韦将军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你与独孤信非亲非故,又如何会助他谋反?你起来吧。”
宇文邕将韦孝宽扶起来,面色微沉的将一封拆开了的信交给对方。
“独孤信这家伙狼子野心,真乃周国侯景也
他表面称臣,实则暗地里投靠齐国,引而不发,让朕投鼠忌器
如今挟持齐王等人,希望朕将他家属奉还,交换人质,朕绝不向这个逆贼妥协
朕今日任命你为周国都督中外军事就是所谓的大都督,你带着关中地区的府兵,陪着朕一起,御驾亲征,扫平这逆贼”
宇文邕说得激动,脸都是红的,然而韦孝宽却是不敢附和这位已经上了头的皇帝。
“陛下,如今周国要对付独孤信,齐国肯定要帮忙,到时候局面不好收拾。
然而同样的,齐国若是想借道南阳进攻关中或者蜀地,独孤信一样不肯。
他虽然是心腹大患,却也不急于一时。周国这两年先丢荆襄,再丢南阳,已然是元气大伤,微臣觉得先修内政为好。
至于独孤信所说的交还齐王的事宜,微臣觉得陛下派微臣去一趟探查下虚实,然后再做定夺就行了。”
韦孝宽的意思很简单,现在你老本都输了不少,再上桌不是脑抽么?还是赶紧去搬砖回血一波再说吧。
“不行,朕想亲自去会会那个叛逆,顺便,也看看长安有没有一些臭虫出来作乱”
宇文邕咬牙切齿的说道。
连韦孝宽都这么说,很显然南阳这块肥肉一时半会是拿不回来了。怎么办呢?如果其他人有样学样怎么办?
所以宇文邕要亲自去一趟,摆出一副御驾亲征,不死不休的架势。
这些都是戏。他知道,韦孝宽也知道,但是谁都不能说破,说破了就成傻逼了。
“微臣遵旨,让微臣回京中的宅子准备一下,然后随陛下巡狩南阳”
韦孝宽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但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太好说了。
“去吧,朕只带一万府兵。几天后就动身。”
打发走了韦孝宽,宇文邕就无力的坐在龙椅上,心力交瘁。
此番巡狩南阳,也是欲擒故纵,让长安的反对势力一咕噜跳出来,然后被自己一锅端掉。至于其他的,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南阳想夺回来真是难如登天。
好不甘心啊为什么当初会让独孤信去南阳呢?
其实一连串的谋划,都是以支走独孤信为前提的。只不过没料到的是,人算虎,虎亦算人。宇文邕想诱骗独孤信回长安以后让他全家见阎王。
而独孤信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就在南阳造反了。
可谓是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独孤信,我虽然不能拿回南阳,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你给我等着吧”
宇文邕暗暗发誓道。
北朝求生实录
第550章 落子无悔
这段时间,高洋在邺南城皇宫里待着的时间,比以往稍微多了些。当然,他依旧没有去皇后的寝宫,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太子的东宫。
如此明显的偏袒,不由得让邺城中枢的各位大佬浮想联翩。
之前段妃生子高隆基,有废后废太子的谣言流传民间乃至朝野。后来又有段韶挂帅出征,权势煊赫。
一时间似乎太子高殷被废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然而此番攻略南阳,南线高归彦大败,北线的段韶被波及,虽然没败,却也没捞到什么好处。跟出征时的气势如虹完全两码事。
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一通操作猛如虎,愣神一看原地杵。
简直就是在浪费军粮
此番段韶的无功而返,连带而来的效应,就是高洋明显冷落了段妃母子,虽然也没有宠幸皇后李祖娥,但却把目光聚焦在了太子高殷身上
这天春光明媚,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而太子高殷,继续在杨愔的督促下读书,态度十分认真。
天气转暖,高洋的身体似乎也恢复了许多,当然,这也跟他近期没有饮酒有关。高洋喜欢浪不假,但是自制力很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克制住欲望。
高洋再一次穿着皂色宫服,乔装改扮,不动声色的来到了太子的东宫。
“胖子,你在教什么?”
高洋一声不吭的走到高殷身边,看了看对方正在写的策论,饶有兴致的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在给太子讲授两税法的要义。”
杨愔退后一步行礼道。
两税法么?这胖子倒是有点本事,明明知道是高伯逸提出来的,他就这样拿过来推广用了。
高洋点点头,两税制因为效果很好,所以在北齐继续推广开来,也有更多的细则推出,比如说户口随人流动这样的死规定。
两税制规定,居民流动到哪里,田产在哪里,所交的税收就应该交到哪里,而不是和过去一样总是在出生家庭的户口。
此举大大压制了各级官员不法偷税的漏洞,反响极大,也给高洋在民间拉了一波粉丝。
封建时代的底层人民就是这样淳朴,哪怕他们过得不好,但只要皇帝能让各级官员也过不好,他们就会拥护并心中暗爽。
“我儿高殷,你倒是说说看,两税制还有什么要改进的?”高洋殷切问道。
“回父皇,两税制若是能将税种错开时间收,细水长流,效果会更好些。
此外若是能将上交实物换成上交钱财,则更有利于农户在城里消费,我们可以增加商税的比例,降低农税。”
噢?果然是开窍了啊。
高洋不动声色点点头,是时候给太子找个没脑子又尚武的宗室护航了。
太子柔弱点无妨,总算是有优点,拳头不硬,递他一把刀也是可以的。
高洋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他大哥高澄的儿子高延宗
高延宗从小就是寄养在自己身边的,跟高殷熟识,庶出又很难争位。以后高殷就卡着高延宗的钱袋子,又有汉人世家鼎力支持,不会翻车的。
毕竟,还有高伯逸在。
就算高伯逸想篡位,高殷现在也十几岁了,又不是一两岁小孩,过几年权力就稳固了。再加上李沐檀是李祖娥亲侄女,高彾是自己嫡亲大姐,高伯逸难道还敢去造高殷的反?
不存在的,到时候不会有人支持他的,更何况段韶和娄太后还在呢,这个局完美无缺
高洋心中暗自得意,唯一需要防范的就是自己的弟弟高演和高湛。高演失了军心,高湛已经是废人一个。只要有军队的人给高殷护航,这两人翻不出什么浪。
“胖子,好好教导太子,朕马上要去郊外田猎,你也一起来,多运动一下,你看你肚子大成什么样了。”
高洋拍拍杨愔的大肚子,大笑而去。等他走后,杨愔和高殷都松了口气。
很久之后,高殷才小声问杨愔:“先生,父皇今天很高兴么?”
杨愔点点头,一语双关道:“是啊,田猎之后,神器就要放到正位了。”
很多事情是心照不宣的,和高洋君臣多年,他早就摸透了对方的脾气。高洋就是那种很倔,一旦认定了就不松口的人。
看来高殷的太子之位已经稳了,此番田猎以后,皇帝很有可能去一趟泰山,在哪里封禅,然后正式宣告高殷继承太子之位。只要高洋一死,高殷就能名正言顺的即位。
杨愔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齐国虽然之前惨败了一阵,但一切都在正轨上走着,并未伤筋动骨。律法和制度建设一直都在持续,只要高殷能正常即位,十年之后,国家摆脱了鲜卑北魏的残余影响之后,就能考虑一统天下的事情了。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甚至不需要等十年,也许五年就可以
“陛下,侄儿有罪。”
金凤台的大殿内,高长恭跪在地上向坐在胡凳上的高洋请罪。
弄丢了一千装具骑兵,后果特别严重,夸张一点说,卖了他都还不起。
“你先起来,说说看,怎么输的。”
高洋面无表情问道。
自从高长恭一个人回来,就被下大理寺狱,直到今天才被放出来问询。
“是这样的,高伯逸指挥周军,排了一个箱车阵,内置硬弩,车有两百五十辆”
高长恭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其中很多他应该不可能知道的细节,都说了出来,就好像亲临战阵一样。
“高伯逸真是厉害啊,当然你也不差,起来吧。”
高洋将高长恭扶起来,沉声问道:“这些东西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战阵上你还有时间去数数?”
“那个微臣被俘后,高伯逸亲口跟我说的。”
高洋听得过瘾,知道这是高伯逸借人之口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