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赞像是神经质一样自言自语的说道。
“赞哥不要杀光宇文家的人,杀宇文直一人就行了。”
背上的崔泌气若游丝的说道,很明显,她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太好。
“哼,什么时候轮到你教训我做事了,乖乖养着就行了,我想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
鱼赞低声闷哼了一句。
以前他虽然狂,但整个人还是给人一种阳光向上的感觉。但自从崔泌肚子里的孩子没了以后,鱼赞整个人都阴沉得让人有些害怕。
鱼赞水性极差,在浮桥上走路晃晃悠悠的险些落河,好歹走到了南岸,吓得面色苍白,却又咬牙坚持着。
高伯逸看到了鱼赞夫妇,察觉到他们状态不好,让亲兵将两人扶到了箱车阵后面。
他有些事情想问鱼赞,但不是现在。虽然是在交还俘虏,但此时依然处于两军对峙状态,一个不小心就会发生不可控的大事,再怎么紧张都不为过。
“老鱼,先别去看你弟弟,他不会有事的。你先放两百个周军过去。”
做生意就是这样,有来有往才会继续下去。如果总是一边吃亏,那不叫交易,那叫诈骗。
独孤信已经将交换人质的事情全权交给高伯逸,第一波鱼赞夫妇回来,也有两百周军过去,双方“验明正身”之后,开始了下一波的交换
高伯逸这次将韩擒虎父子和齐王宇文宪的随从们全部打包,一口气送到了对岸并且还有一千周军
而在那边亲自操刀的宇文邕,也很大方,将独孤信的夫人郭氏,以及家中的女儿,一口气都送了过来。
唯独留下四娘子独孤曼陀,大姐独孤薇雅,以及独孤信的三个儿子不放。就连家中的家仆,都送了过来。当然,高伯逸的儿子高承渊,也在其中,并没有送过来。
宇文邕的意思很明显:不要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上干货吧,别墨迹了
你不上干货,我也是不会上干货的
北朝求生实录
第565章 梦断昆河(2)
交换人质这种事情,越是先换的人就越是安全,这点毋庸置疑。而最后交换的那个人,则往往有被对手撕票的可能。
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实在是太多,而最后交换的人,往往又都是重量级人物,因此从某个角度上说,高处不胜寒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越是到高位,有时候个人安全却不是跟着水涨船高。
不由得让人有些唏嘘感慨,难怪会有“不幸生在帝王家”这样的说法。
现在独孤信手中捏着齐王宇文宪,而宇文邕手里的牌明显更多些,只不过单个人的重要性却是远远不如宇文宪。
昆河南岸,独孤信面色为难的看着吊桥方向,心里盘算着究竟先把谁换回来比较好。
“岳父大人,独孤罗已经入邺城,实在是不宜再有什么波折,还是落袋为安的好。”
高伯逸说得很隐晦,实际意思却是在说:你已经死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儿子在邺城当人质。剩下的三个儿子,还是快点把他们换回来吧。
再多的儿子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还是先把四娘子换回来吧。”
独孤信沉声说道。
不担心儿子那是假的,但是他的想法跟高伯逸不一样。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然怎么叫男人呢?
既然是交换,难道不该让女人孩子先过来吗?
“贤婿,无须多言。四娘子独自留在长安,已经吃了太多的苦。她自幼就养尊处优,还是先让她过来吧,让韩雄换她和承渊回来。”
独孤信非常固执,高伯逸劝说了好一会,对方都是不改初衷。
想想也是,独孤信看起来儒雅非常,实际上则是个对自己很“刻薄”的人。当初,他抛家弃子,跟着孝武帝到了长安,自己老婆和儿子独孤罗被东魏北齐幽禁了将近二十年。
别看长得帅,人家是真能狠得下心的豪杰人物。
“就依岳父的意思吧。”
独孤信都说先救女儿,高伯逸还能说什么?他自己也有私心,跟独孤家那三个儿子又不是关系特别铁,这时候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如果硬是要分派系,独孤罗才算是高伯逸的“嫡系”。
“韩将军,就此别过了。”对着韩雄拱手行礼道。
韩雄并非之前交换的那些人,没什么分量,他怎么说也是周国的大佬,需要礼遇的。
五大三粗的韩雄,心思却一点都不粗。看也不看身后的儿子,对着高伯逸和独孤信拱手行礼,头也不回的走了。
其实包括宇文宪在内,他们这些周国的高级将领在南阳都未被限制行动,除了不能出县城以外,城内可以随意走动。
不过宇文宪或许还有心思多看看多走走,而韩雄父子则是低调到每日不出院门,除了读书练武聊天之外,基本上啥正经事也没做。
其间独孤信还来跟他们攀谈了很久,俨然老友模样,丝毫没把这两人当阶下之囚看待。原因无他,韩雄表示韩擒虎会留下来,按照世家的传统两面下注。
所以独孤信自然不会把他们当囚犯,脸是别人给的,面子是自己挣的,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就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态度。
阴寿将韩雄领到宇文邕面前,随后,这位周国皇帝再次让阴寿领着独孤家的四娘子独孤曼陀,还有她怀里抱着的高承渊,亦步亦趋的过了浮桥。
其间谁都没有说话,两岸数万雄兵,就像是在观看一幕沉默的戏剧一般,看着两边的人质来来往往,回到他们应该待的地方。
阴寿是这些人里面最尴尬的。在他看来,其实独孤信也好,宇文宪也好,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甚至宇文邕死了,杨坚篡位的话,对他来说还更加有利一些
昆河两岸对峙的所有人都死光了,严格来说对他阴寿来说没有一点影响,甚至还更好
然而他却忙得不可开交,领着两边的人来来去去。阴寿表面上虽然依旧是不动声色,其实在心里已经在大骂宇文邕混蛋东西
难道换个人不行么?
阴寿深深体会到了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多亏阴家还算是高门大户,不然估计他的境遇会更惨。
久别重逢,四娘子见到高伯逸,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千言万语化作无言,她想哭又哭不出来,整个人脸上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
高伯逸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她微微点头。现在还不是轻松的时候,甚至等人质交换完毕都不能松口气,还要提防着周军狗急跳墙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就是了。
明知道对方有一万精兵,为什么高伯逸还建议独孤信将南阳境内不肯依附的长安周军全都放掉呢?
不为别的,仅仅是给宇文邕添堵罢了。
一万精锐,再增加大几千“换回来”的百战精锐,那么新的战斗力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答案是不仅是减少了,而且可以断定,这些老兵在短期内会把那一万新兵拖累到不能战斗
武器被收缴了,懒散了几个月没操练,基层建制被打乱,军心士气涣散只想着回家高伯逸给宇文邕埋了太多的坑
这些人放着不管,总要吃喝拉撒,你都要负责。编入新军,那么谁当军官谁当士兵,谁又愿意被不熟悉的军官带领?
而且这些老兵普遍产生了极大的厌战情绪,这些情绪会传染给那一万渴望建功立业的新兵,甚至两边互相看不惯。
真正让宇文邕和独孤信打不起来的,是众人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并非这场战争就能解决,这才有了在昆水两岸交换人质的举动。
“韩擒虎交换独孤信四子独孤藏和七子独孤整”
阴寿面无表情的对高伯逸说道,跑了很多趟,他现在已经无力吐槽,反正一次也是过,十次也是过,就这样吧。
“你跟宇文邕说,韩擒虎打了败仗,无颜回关中,我不想回去了。”
韩擒虎从高伯逸身后走出来,一字一句的对阴寿说道:“并没有任何人逼我,是我自己不想回去,周国给不了我想要的。”
哈?还有人质不愿意回归?那老子不是白跑一趟?你他喵的早说啊
阴寿气得面色通红,却又不敢发作。他小心翼翼的过河,来到宇文邕身边道:“小韩将军说不愿意过河,他想留在南阳。”
“这个孽畜,让我打死他”
韩雄从人群里冲出来,想往浮桥那边跑,结果被眼疾手快的韦孝宽死死拉住
“韩将军,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韦孝宽急迫说道,但眼神似笑非笑,好像有些深意。
北朝求生实录
第566章 梦断昆河(3)
只有世家的人最懂世家,一个圈子外面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世家行事的潜规则。
韦孝宽所在的京兆韦家,就是关中数得上的大家族。再加上他聪明绝顶,精通谋略,很多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无处遁形的。
韩雄那点小心思,或许能瞒过江湖经验还不够老道的宇文邕,但绝对瞒不过长期在情报战线当大佬的韦孝宽。
但是韦孝宽会不会把自己的判断跟宇文邕说呢?
其实是不会的。
也许某一天,他也会跟韩雄做一样的选择。所以帮别人隐瞒,就是在帮自己在将来留一条后路,何乐不为呢?
或者退一万步来讲。
如果宇文邕知道了韩雄的心思猜出来不难,他真的会跟对方鱼死网破么?
答案也是不会的,相反,他还得好好的安抚一下韩雄,给他的几个儿子都提拔一下这看起来是不是很矛盾?
其实这就是政治家和愣头青的区别。
比如说这次接收人质,还有大几千周军老兵,宇文邕是不是可以不来呢?他完全可以将其全权委托给韦孝宽,相信对方也可以完成得很妥帖。
那为什么宇文邕还要亲自跑一趟呢?
除了钓鱼执法,让长安的反对势力认为有机可乘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收拢因为灭佛而涣散的人心
哪怕他知道在短期内,这些人加入周军,会引起军队的混乱,害处多多。
这就是政治家的气度,做事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同样的道理,善待韩雄,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哪怕心里不爽,也要忍住。
果不其然,宇文邕也拉住韩雄的胳膊,轻声劝慰道:“人各有志,强求是强求不来的。他日沙场相见,韩将军莫要手下留情才是。”
一看宇文邕那镇定的表情,就知道他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是曹操“焚书不究”的把戏。韩雄不好意思低下头道:“他日末将若是遇到这孽畜,定要将其打落马下,抓来让陛下发落,绝不会便宜了这厮。”
“那朕真是很期待将来韩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呐”
宇文邕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便不再看他,而是把目光投向吊桥方向。他的双手紧紧搅着衣袖,捏得指尖都已经发白,偏偏藏在背后不让人看到。
韦孝宽诧异的看了宇文邕一眼,心中暗自感慨。
这是一块璞玉,但是终究是缺乏了历练,还带着少年的意气风发,少了些闯江湖的城府。他对韩雄的不满,终究还是按耐不住。
试想一下,在这个强调父子纲常的年代里,儿子韩擒虎要做什么重大决定,怎么会不跟父亲韩雄说呢?也许事实的真相,正好跟韩雄说得相反吧。
宇文邕自幼跟韩擒虎熟悉,自然是知道这位大哥什么性格,他绝不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阴寿,你再过去问一下,看对面有什么条件。韩擒虎愿意留在南阳,随他去吧。”
“喏”
阴寿不敢哀怨的看宇文邕,所以他只能恨恨的瞪了浮桥一眼,把脾气发在死物上面,谁叫他现在只是杨坚麾下的一个小弟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这么个无可辩驳的道理。
不过宇文邕不体谅阴寿,高伯逸倒是挺体谅他的,还不等宇文邕同意,他和独孤信就下令释放了全部的周军俘虏。
一时间浮桥上热闹非凡,走了很久,才让所有的周军士卒们都过了河。
宇文邕也十分知情识趣的释放了独孤家的所有子侄,还有他们的亲信家眷随从百余人,这些人都没有出现在名单里,但宇文邕都带来了。
为的就是防止万一,担心“筹码”不够重。
交换人质的行动,从上午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下午,所有人都是饥肠辘辘,不过却没人敢抱怨。如果真的出什么事,那就不仅仅是吃饭饿肚子的事情了。
两边很可能会宪还没回来
他倒是不心疼宇文宪的性命,只是如果宇文宪不能平安回来,别人会怎么评价他宇文邕?
皇室内部会不会认为他性子凉薄,今后会不会离心离德?
所以作为皇帝,有很多事情,并非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子随意发挥。
当然,也有些很随意的皇帝,他们做事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但到最后都领便当了。
比如说南齐的萧宝卷,比如说前秦的苻生,都是这样活活把自己玩死的。
宇文邕不是萧宝卷,更不是苻生,他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手里还捏着一个人质,一个女人,自己兄长宇文毓的遗孀,可惜是个出轨的贱女人
这个女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换宇文宪回来,似乎用得正是时候。
“阴寿,你带着独孤薇雅到昆河岸边,等宇文宪走到浮桥中央的时候,再领着她过去。”
“喏”
阴寿不知道的是,在高伯逸那一世的企业里,当某个人能得心应手的做某件别人做得不顺手的事情时,今后类似的事,公司领导都会找这个人做。
此乃一事不妨二主也。
阴寿恰好就是被宇文邕这样评价的,所以为了减少节外生枝的几率,他再次,也是最后一次成为跑腿的人。
他领着穿襦裙,如同花蝴蝶一般的独孤薇雅来到浮桥北头,桥对面宇文宪已经在高伯逸的亲自押送下,准备走过来了。
就快结束了啊
宇文邕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有仇以后再报吧,先回长安收拾山河,把一切理顺了,再来收拾独孤信这帮人吧。
反正总是要收拾了,无非是方式出了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