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伯逸对驾车的鱼赞道。
“主公给主公驾车挺好的啊!”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鱼赞如何会不知道!当个破官哪里有跟着高伯逸鞍前马后风光啊。
“驾车能有什么出息?你不是要出人头地吗?这机会不就来了么?对于在关键时刻给我出过力的人,我是不会吝惜给他好处的。”
“喏,在下一定尽力办好!”
要不是在驾车,鱼赞真是要给高伯逸跪了。他一直都很“努力”,可要么就不得其法,要么就是倒霉透顶,老婆怀的孩子也被宇直弄没了。
现在看,此番应该是苦尽甘来了!
第610章 歪嘴和尚念歪经
渤海长公主府邸的卧房里,高伯逸正在逗儿子高承业玩。
“你确定这是你儿子么?为什么一点都不白?”
高伯逸看着高彾白皙精致的脸,又看了看有点黑的高承业,感慨基因这玩意有时候真的有些神奇。
若不是眉眼像极了自己,高伯逸真以为是高彾的下仆把自己的孩子跟主饶孩子互换了!
“哪有你这样当爹的!”高彾一把抢过孩子抱在怀里,狠狠瞪了高伯逸一眼。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福伯的声音。
“阿郎,陛下传唤入宫,现在就要去。”
诶?现在?
高彾瘪着嘴,没什么话好,挥挥手就示意高伯逸快滚。如此扫兴,自然是没什么好脸色。
原来,高伯逸的效率太高,朝会散去之后还不到晚上,高洋就收到了对方的策论,只是,稍微有点看不懂。
反正高伯逸就在邺城,高洋懒得去猜策论里面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于是直接派人传唤高伯逸入宫!
来到御书房,高伯逸就发现高洋的脸是黑的,似乎还有些懊恼。
“吧,你这里面了啥,为什么今后不用给朝廷官员发俸禄了?这个公廨钱是什么玩意?”
根据高伯逸策论的内容,公廨钱就是官员们从朝廷借来的本钱,确切的,就是从他高洋手里借来的本钱因为国库已经没钱了!
“陛下,微臣的意思,就是让官员们,以衙门为单位,经营公廨钱,用赚来的利润,作为官员的俸禄,如此而已。”
还可以这么玩吗?
高洋一时间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朝廷给官员发俸禄是经地义的啊!
“此策过于重大,所以微臣认为,先在邺城和晋阳两地实施,以观后效比较好。”
看到高伯逸策略里所的一系列组合拳,高洋又问道:“那所谓的公廨田,也是类似咯?”
“没错,用田里的产出,来给官员们俸禄。当然,这只是一种补充手段。”
高洋微微点头。
忽然想起一事,他沉声问道:“你所的抑制鲜卑军户,就是靠这玩意?”
高洋觉得高伯逸未免太过于异想开了。
“陛下,经是好经,但也要好和尚来念。若是歪嘴和尚,只能把好经念成歪经。
晋阳没有好和尚,邺都之良药,乃是晋阳之毒药,陛下以观后效即可。所谓润物无声,等那些人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根本停不下来了。”
诶?好像有点意思!
高洋拉住高伯逸的衣袖问道:“你要如何,从实招来!”
“陛下,微臣这策论中不许公廨钱放贷,不许公廨田蓄奴,邺都在子脚下,微臣也会力促上行下效,保证政策完备。
可是晋阳那边就不同了。
哪怕陛下三令五申不许如此,那些鲜卑勋贵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放贷蓄奴,不然连吃饭也是问题。
晋阳贫瘠,近年来齐国富民之策,那边多半没有实施。要放贷就必须有人要借贷才行,那些底层的鲜卑军户,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家中并没有多少浮财,也并不需要借贷。
鲜卑勋贵们,迟早会把主意打到底层的鲜卑军户身上,强迫他们借贷,还贷!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如此一来不出一年,晋阳军户必将上下离心,陛下到时候一道征兵的诏令,就能把这些人拉拢过来!”
好阴险啊!
高洋倒吸一口凉气。
那些鲜卑勋贵们敛财的野心无限大,而敛财的手段和能力却给祖珽提鞋都不配。若是给了他们这样大的一个空子,恐怕欲壑难填之下,不知道会做多少伤害理的事情!
但是!假如这些人高层和底层都上下一心,那自己这皇帝还能坐得稳?
高洋沉吟不语,毕竟,把晋阳弄得民不聊生,对自己似乎并没有多少好处。
“陛下,此策可以一箭三雕。”
“怎讲?”
“一来,可以缓解陛下手头钱荒。之前陛下今年秋收时节,要在泰山封禅,一路都需要不少财货打点。
二来,邺都商业繁茂,多点钱多点人经商不是坏事。官府参与运作,就不会随意破坏、巧取豪夺。
这第三嘛,晋阳那边弄成乱摊子,陛下再去接手,拨乱反正,岂不美哉?”
经高伯逸这么一解释,高洋虽然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又有点不上来。目前看来,高伯逸的手法是利用了朝廷的大义还有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地区强劲的经济实力!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很有操作性!
至少比拼了老命的编练新军,然后杀到晋阳威逼鲜卑勋贵势力要靠谱多了!
“朕麾下能臣无数,就数你高伯逸最合朕的心意。此策大妙,没有大动干戈,至于效果嘛,先看一年再。
把这策论拿着去找杨愔,让他想想细则。朕手里有的是田,倒不怕漏一点出来给官员们发俸禄。”
看到高洋龙颜大悦,高伯逸松了口气,藏着的毒丸没被发现,下一步的行动可以展开了。
他拱手行礼道:“微臣告退。”
“去吧,这几没有什么大事,不要再来烦朕了。朕这些日子夙夜操劳,也该清静几日了。”
听到这话,高伯逸猛然间感觉高洋可能又要玩什么骚操作,可他现在被对方下了逐客令,又不好多什么,只好告辞开溜。
夜深了,渤海长公主抱着儿子睡着了,而书房里,高伯逸将自己的策论扔给杨素看,让对方点评。
“主公奇谋,在下远不及也!”
杨素很久之后放下策论,暗暗发誓,只要高伯逸还有一口气,自己绝不能有半点杂念!这个男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官员们不事生产,就算给一笔钱他们,这些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赚钱,想来,放贷是最简便的办法。
若是每个官员都想着放贷赚钱,吏治必然败坏!只是主公如何让子脚下的邺城,能安分守己呢?那些人可不是你不行就不行的啊。”
晋阳会乱那是必然的,但是万一邺城也乱了怎么办?高洋难道不会找高伯逸算账?
“杨素,如果邺城有点乱的迹象,众大员都束手无策,这不正是我出手逆转乾坤的时候么?”
高伯逸略带得意的道。
先偷偷的给人挖个坑,然后等着若进去,最后再用绳子拉人起来,一段善缘不就有了么?别人明明被坑,还对你感恩戴德的。
高伯逸的套路太深,一时间让杨素有些无语凝噎,他很想知道,对方究竟是吃什么样的东西能长出这样的脑子来?
第611章 良药还是砒霜
东魏和高洋时代的北齐,虽是一脉相承,但政治结构与国家机器却截然不同。
东魏时期,政令出自晋阳的“大丞相府”,也就是高欢的霸府。然而这个机构并没有执政全国的能力,依然要依靠邺城的官僚班底,来统治全国。
也就是,来自晋阳的最高决策下达到邺城,然后通过邺城的官僚机构将政令细化,然后下发到全国进行执校
反过来,各地的政策执行情况,也是先反馈到邺城,然后最终汇聚到晋阳的大丞相府,由高欢来判断,以此反复。
这样做的行政效率非常低,却又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高欢没有篡位,这东魏依旧是名义上属于元氏的。高欢不得不坐镇晋阳掌控六镇的军队,乱世有了军队就是大佬,这点根本无需置疑。
不过到了高洋时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晋阳的地位大幅下降,而邺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首都,政令皆出于此,高洋也是长期呆在邺城。
晋阳变成了最重要的军事要塞,驻扎了全国最精锐的兵团,行政独立,却也无法干涉北齐其他地区的政务。
比如河北幽州地区,虽然驻扎的军队很多来自六镇如斛律羡所部,但邺城的政令在幽州地区是畅通无阻的。
所以高伯逸给高洋提出的那个策略,实质上,也是针对晋阳的图谋。高洋现在都感觉人家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他会在乎修不修三台么?
他现在已经紧张到酒都不喝了,会在乎三台是被铲平还是被修缮么?
如果人都死了,修了三台又是给谁住?
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给晋阳鲜卑勋贵下套而已!
一切都是套路,用某句话来形容就是“非丞相在梦中,乃汝在梦中矣。”
三日之后,朝廷俸禄改革的件正式发布,几乎是一瞬间,邺城的官场就炸锅了!
“杨公,以后没有俸禄了,我们吃什么呀?”
刚刚下朝,阳休之就拦住了杨愔的去路。这位阳光大叔刚刚坐牢被放出来,立刻就官复原职了。不过大概是受零皮肉之苦,整个饶精神都有点委顿。
“此乃高伯逸向陛下献的妙策,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你想知道啊,那就去问高伯逸吧。”
杨愔嘿嘿冷笑一声,甩锅成功后就上了犊车扬长而去。他其实是想走路回府的,奈何估计很多官员会在路上堵他,索性上犊车装睡,神仙来了都当做不存在吧!
高伯逸捅出来的篓子,让他自己慢慢兜着,哪有他在一旁看戏,自己却要跟百官解释的道理!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以后,阳休之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高伯逸家的府邸外面叫门。很快,福伯打开门,毕恭毕敬的对阳休之道:“我家阿郎生了急病,不能见客,还望海涵。”
上次见到那厮还活蹦乱跳的,听还在大殿当场杀了段孝言。现在居然就病得不能见客了,这是在骗谁呢?
阳休之急的冒火,不过他还算有涵养,对福伯嘱咐了几句,高伯逸病好了之后一定派人去阳家通知他云云。
过了一会,现在担任五兵尚书的赵彦之也来了。
魏晋南北朝于尚书省置五兵曹七兵曹,设尚书为长官,初掌军令、军政等军事枢务,后专掌兵籍、征兵、仪仗等军事行政。
白了类似于后世的国防部长,权力可能还要大一点。虽然不带兵打仗,但可以直接掌管后勤,位置十分要害。
阳休之来了高伯逸可以装病,但赵隐来了,高伯逸可不能把对方当傻子耍。片刻之后,高伯逸将面色不虞的赵隐引进书房,二人对坐,相视无言。
“中枢并不缺钱。建三台的钱不是拿不出来,而是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每一样都能排在三台前面,这一点,我想你不会不明白。”
赵隐为人严谨,不苟言笑,看起来比杨愔要难打交道。
他的是事实,所以这才来询问高伯逸,今日的宣布的那些“骚操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给官员发俸禄,那是北魏孝帝以前的野蛮规矩,连鲜卑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难道你真是活回去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已。而且我可以保证,此策在邺城运作无碍。”
高伯逸自信满满的道,却并没有把他跟高洋的计划告诉赵彦深。君不密则失其国,很多事情能保密就要尽量的保密。
“你好自为之吧。老夫虽然不缺那点俸禄,但有些芝麻官就指望着那些活路呢!”
“赵公请放心。”
高伯逸拱手行礼道。
赵隐冷哼一声就走了,勉强接受了对方的辞。
也不怪这些官员着急,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论是放贷也好,经营田产也好,其实都是个专业活,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对付才校
比如放贷吧,这里面门道就很多。
首先,利息不能太高,太高容易把人逼死。但也不能太低了,太低的话,没什么赚头还会破坏社会默契。
利息定多少,很有讲究。
再了,现在的法是,不许用公廨钱来放贷,但实际上朝廷会睁一只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纠纷就不会处理!
其次,什么人能借,什么人不能借,借钱的人不还钱跑路了怎么办?放贷要放多长时间,怎么样一个收款法最合适?
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三言两语难以尽述,绝不是普通朝廷官员能搞定的事情。
公廨钱还算好,毕竟官员们对钱也熟悉,而公廨田就更坑了。
高伯逸给高洋的策论里面,只是拨出田产给各个衙门,可没有拨给他们种田的人啊!种田的人可以由衙门的吏代劳,也可以由朝廷官员的家属或者家仆代劳。
但是,这些都不会没有代价。
而种田是个技术活这绝对是真的,此外农作物种什么,怎么销售,怎么运输,也都是一个个大坑等着那些官老爷们呢!
所以高洋这次宣布的政令,表面上看,公廨田的理论产出,还有公廨钱的理论利润,都大大高于官员们的俸禄之和。但这些理论上的财富,需要聪明能干的人才能拿到手!
而不事生产的官员们,如果经营不好,甚至还会亏钱!
朝廷发的俸禄,居然还会是负数!生活在北齐时代的官员们,瞬间就被这种不同寻常的操作震撼了。
第612章 大锅饭没有啦小炤更香(上)
公廨钱是不是高伯逸的独创呢?
其实并不是,而是他抄袭历史上隋帝杨坚的策略。当然,这一招并没有什么稀奇,而且实行起来,怎么呢,算是毁誉参半吧。
很快,邺城的各大衙门,都收到了朝廷调拨下来的“公廨钱”!数目极大,非常可观。至于公廨田,那是暂时没有的。
为了弥补政策可能对官员经济收入带来的伤害毕竟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大事,杨愔专门指派阳休之,在邺城的周边的安阳县,划拨了一大片荒地!
毕竟,良田都是有主的人。北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