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人命贱如狗,不外如是。
随着邺城局势的稳定,神策军的小幅扩编,齐国丰收在即,压抑了这么久的高洋跑出来浪一浪,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时候高伯逸就在怀疑,高洋这样的人会缺女人么?邺南城里的宫女,不说有三千,起码一千是有的,他至于“微服私访”夜闯民宅,做出这等事么?
其实高洋寻求的,还是那种欲罢不能的刺激感吧?这跟有些身家不菲的人却在超市里偷几块钱的东西是一个道理。
偷的不是东西,而是偷的兴奋!高洋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发泄他一天大过一天的压力。
老爹高欢给他挖了个大坑,老母娄昭君现在还在不断的给他挖坑,当个皇帝挺不容易,当北齐的皇帝则尤其不易。
高伯逸轻叹一声,有的人从生下来,结局就已然注定,无论他怎么挣扎都是一样。
正在走神的时候,高洋已经在田地里胡乱跳完舞,大大方方的走过来说道:“事情完了,回宫!”
果然,就算昨夜被高伯逸逮了个正着,高洋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心中亦是没有任何愧疚。
两人一起上了犊车,娥永乐在前面驾车,把自己当成了聋子和瞎子。
高洋不说话,闭着眼睛假寐。他不说话高伯逸自然也不会说话,犊车里的气氛就有点微妙了。反正高伯逸是想起了昨天夜里的事情,他不知道高洋是不是也在想。
“神策军现在训练得怎么样了?”
都快到邺城门口了,高洋忽然开口问道。
“回陛下,正在抓紧训练,枕戈待旦日夜不敢懈怠。”
高伯逸说的是事实,别的不敢说,要是论训练强度,神策军绝对是北齐首屈一指的,现在已经成为了邺城禁军的榜样。
“给你三天时间准备,三日之后,神策军全体随朕离开邺城,北上到泰山脚下驻扎,不得有误。”
高洋肃然道,和昨夜狂奔时的狼狈判若两人。
高伯逸拱手说道:“此事微臣务必会办好。”
“此番并非微服出巡,场面要尽量大一点。不过这些你不必操心,朕已经交给杨愔去办了。”
高洋掀开犊车的幕帘,发现到了邺城西门,于是趁着高伯逸不注意,一把将其推下了犊车!
猝不及防之下,高伯逸被弄得满身的尘土,狼狈极了。
“你自己回家去吧,不用陪着朕了,朕还有事!”
丢下一句让人肺气炸的话,娥永乐驾着犊车载着高洋扬长而去,而高伯逸则是被城门附近路过的人们指指点点的窃笑。
还能说什么呢?君不见当初杨愔就被高洋钉在棺材里面差点闷死?
进入邺南城,来到一座衙门跟前,门匾上写着“大齐开发银行”几个鎏金大字,门外摆着两座千斤重的石牛。
看造型,一头蹄子抬起似乎在走路,一头则是低着头吃草。
“鱼赞的花花肠子还真是够多的。这对夫妻档,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鱼赞的夫人崔泌素有贤能,高伯逸只是稍微指点了一下,她就把借贷收贷、存钱生钱、融资做买卖的业务办起来了。
而鱼赞对钱是没什么概念的,他只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比如说什么样的人会借贷,家底如何,背景如何。某桩生意是否有搞头,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如何,背后站着哪些势力等等。
有他提供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情报,避免了崔泌在经营的时候,被人坑还替人数钱。
至于明面上大齐开发银行的掌舵渤海长公主,则是个连自己到底有多少钱都不知道的女人。她只是一面旗帜,用来凝聚人心,用来遮风挡雨的护身符。
秋收之前应该给邺都的官员们发放俸禄,也是大齐开发银行的试金石。高伯逸在门口看到,邺都内外各个衙门派来的小吏,似乎都在排队领取“提货单”。
拿着提货单,到指定的仓储去领粮食和布匹,这俸禄就算是发了一半。
至于另外一部分金银和铜板均有的现钱,则是由专人逐一送去邺都各大衙门。目前看来,一切都井然有序。
“果然啊,只要是邺都的官员都在这里领工资,那么就不会有人敢来闹事。”
高伯逸并未进入,而是若有所思的低着头离开了。
第639章 密谋(上)
这天夜里,邺城的长山王府里灯火通明,打开大门迎客。长山王高演,邀请嫡亲弟弟长广王高湛,到府中宴饮,话一话兄弟情谊!
他们这种行为没有任何回避,而且说实话,同胞兄弟,都在邺城里,走动走动实属正常。一同前往的,还有高湛的亲信,北齐宗室高元海。
高元海是上洛王高思宗之子,而高思宗乃是高欢从子义子的一种,非亲生,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一般为同姓。
所以按辈分上说,高元海算是高湛的侄子。
此人一向是心比天高耐不住寂寞,却又胆小如鼠的尴尬角色。
北齐书上说此人“愿处山林,修行释典。宣许之。乃入林虑山,经二年,绝弃人事,志不能固,启求归。征复本任,便纵酒肆情,广纳姬侍。又除领军,器小志大,颇以智谋自许。”
简单的说就是本事没多大,心思还挺多。
器小志大,这个词用在此人身上异常贴切。
高元海之前刚刚从山中出来,后来就跟着高湛,为其出谋划策。很显然,这一年来高湛的地位先降后升,与他的谋划不无关系。
当然,也不排除高洋觉得高湛没什么威胁了,所以索性将套在对方脖子上的绞索稍微松一点点。
不大的一间偏厅里,饭局上坐着四个人。
除了高演和高湛两兄弟外,高演的谋主王晞和高元海也在。
此时桌上摆着一条蒸熟的大鲤鱼,上面淋着散发豆豉香气的酱汁,看了就让人食指大动。
只不过奇怪的是,这个时代的潮流是“分餐制”,即将饭菜都分好,送到各自面前的桌案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几个人吃一条鱼。
“这条鱼甚大,分成四份颇为不美。所以在下才建议王爷将其完整的放在桌上,大家共同食之。殿下可不要介意才是。”
王晞客套的跟高湛行了行礼,意味深长的说道:“分得乱七八糟的,看着也是不雅。连看都看不下去,又怎么会有胃口吃呢?”
高元海眼中精光一闪!
果然,今日筵无好筵,表面上看是在吃饭,但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得出来。有些不能说,不方便说的话,饭桌上的这道菜就已经说了。
“王先生这话就有些偏颇了。孔子也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难道我们都要学那茹毛饮血的蛮人,食物连分也不分么?”
高元海眯着眼睛问道。
他们像是在说桌上的这条鱼要不要分而食之,但说的又好像不仅限于此。
王晞还要说,却见高演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这条鱼无论是分着吃,还是一起吃,大家嘴里总能吃到一点肉。但现在如果有个人要把盘子端走,那就大家都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了。
毕竟,桌上也就只有一条鱼啊。”
高演意味深长的说道,说完以后就看着高湛,却就是不说话。
“如果有人要将盘子端走,那我们在座四人,定然是不依的。当然,这本身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能说服这个人,那么他不会拿走。如果说服不了,他拿走我们也没办法。”
高湛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万一这个人没有将盘子端走,这条鱼还在桌上。我们虽然都能吃到,但到底谁要吃这肥美的鱼头呢?”
他用筷子指了指盘中的鲤鱼问道。
高演不说话,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说。
“殿下,在下有句话,不知道当浆不当浆。”
见高演沉默不语,似乎在无声鼓励。王晞继续沉声对高湛道:“想拿走鱼的那个人,自然不会跟我们说道理,毕竟,他也是想吃鱼的。或者说想把鱼端给另外一个人吃。
但是这个人毕竟不是做这道菜的厨子。
如果我们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分鱼,何不问问做这道菜的人,他希望鱼头给谁吃呢?”
做菜的人?
高湛恍然大悟,看到高演投来的目光,轻叹一声道:“这也是六哥的意思么?”
高演在兄弟中排行第六,平日里高湛都叫高演为六哥。
“不错,王先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这个时候,高演站出来力挺王晞。
“如此也好,不若先问问这做菜的人,再吃这条鱼也不迟。六哥,天色不早,弟弟我先告辞了。”
高湛看起来不是太高兴,但也没对高演发火。客套了几句之后,带着高元海就走了。高演和王晞就坐在饭桌上,并未起身相送。
高演不去送自己的弟弟可以说架子大,可王晞只是长山王府的长史而已,他也不去相送,这就有点意思了。
等他们二人走后,高演对着王晞苦笑道:“长广王素有夺嫡之心,如今找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这如何能成?”
“殿下,这不是成不成的问题。在下料定,此番陛下去泰山封禅,定会宣布太子人选。若是这个机会殿下不能把握住。
那陛下薨了以后,殿下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晞这话并非是危言耸听。主少国疑,如果高洋立的太子是高潜或者高隆基的话,那么,他留下的那一帮辅政大臣,定然会把高演和高湛一个个都修理了。
不把这两位王爷干掉,难道留着篡位谋反吗?
这是一种零和博弈,要么赢要么输,不可能会有什么中间状态,或者两边打和。
“高湛不会支持我上位的,一个人势单力孤,如何能成事?”
高演有些心动了,带着狐疑问王晞道:“难道让我去求母后?”
“不错。现在唯一的钥匙,就在太后身上。等这次陛下去泰山封禅,就让太后在邺都宣布废帝,调晋阳之军入邺城勤王!”
王晞略有些激动的抓着高演的手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前车之鉴实在是太多了,王爷要好生思量才是。”
“唉,你是不知道我这位二哥,乃是欲擒故纵的高手。此番他为何要去泰山,我感觉未尝没有引我出手的意思。
有母后在,他对付我和高湛都找不到借口。只要我们不谋反,就是捅破天他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然而一旦举起反旗,那就会变得不一样了。难啊,你以为我没有考虑过么?不过是进退维谷罢了。”
高洋这次的动作,就像是个武术高手故意卖个破绽给你。
但也有很小的可能是真的飘了。
你是信呢?还是不信呢?机会就在一瞬间,错过了要等下次,要等多久?
第640章 密谋(下)
长山王高演夜晚宴请长广王高湛的情报,很快就送到了内务司大佬张晏之的案头。
以前高伯逸没回来,张晏之总揽大局。现在对方已经回来了,很多事情他就不会自己拿主意了。
夜已深,渤海长公主的府邸里,高伯逸正在书房里跟杨素、李德林等人商议此番护卫皇帝去泰山的行程问题,没想到张晏之派来的亲信飘然而至,送来了密信。
“嘿,两个王爷没事做,偏要晚上单独吃个饭。还共坐在一张桌子上,只有一条鲤鱼,最后却一口都没吃。
他们还真是挺闲的呢!”
杨素不屑的撇撇嘴,这两位王爷深夜在一起干嘛,真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现在书房里的这三位无一不是聪明人,哪怕张晏之的密信说得语焉不详,他们也能猜出来其中所有的内情。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好多东西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呢!高演和高湛两人就是见个面,也会引起很大的波澜,这是由身份地位决定的。
因为他们是高洋的嫡亲弟弟,一母同胞,理论上也是很有机会继承皇位的。
而像高湜这样的庶出王爷,花天酒地打豆豆,谁他喵的管这厮死活啊!浪到天上去,众人都会当做看不见他,只当远处有个傻逼在跳舞。
“长山王和长广王素有异志,绝不会甘居人下。陛下马上就要去泰山封禅,他们在这个敏感时刻吃饭,多半是在商议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当年的北齐神童李德林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说话绉绉的,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白:这两王爷就是在商量怎么谋反!
不过从张晏之的密信上看,应该是没谈好!毕竟,就算高洋不当皇帝,下一个接着的是谁,可得有个说法。
如果高演当皇帝,那高湛提着脑袋跟他一起造反,难道就为了等一句“谢谢”?
如果是高湛当皇帝,且不说他府里唯一的那个儿子还是高伯逸的野种,就说高演现在已经贵为尚书令,位高权重。
高演有什么理由冒着天大的风险,让自己的嫡亲弟弟去当皇帝呢?
两人谈不拢是必然的,谈不拢的话,就搞不成事情,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要入宫一趟,你们各自散了吧。最近都养足精神,过两天就要启程了。”
高伯逸淡然道,似乎胸有成竹。
“主公,此次高演高湛明显是来者不善。等我们走了以后,又不是只走两三天,这期间夜长梦多。万一晋阳兵马南下邺城,只怕要坏事!”
杨素着急的说道,拉着高伯逸的衣袖不放。
“晋阳那帮人,就连陛下的面子都不给,他们岂会给高演和高湛面子?事情可能会发生,然而跟你想的,却未必是一回事情。”
高伯逸呵呵冷笑,很多事情杨素看不明白,他可是看得明白着呢。
高演算个球?
历史上夺位了以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晋阳,跟自己的亲信王晞谋划见面,都只能在深夜!有何威严可言?
他要是能说动晋阳鲜卑造反,除非把皇帝的位置让给别人坐,不然他能给对方的东西,高洋也能给,甚至能给更多!
但邺城里的某个人,对于晋阳鲜卑的影响力,却比高演和高湛大多了,这个人就是北齐太后娄昭君!
一旦高洋离开邺城,娄昭君就有可能招呼晋阳鲜卑南下。神策军又不在,其他邺城禁军多少都跟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