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347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347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aoncickgt;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t;aoncickgt;t;dividgt;

 第699章 四两拨千斤

    夜深了,高睿装模作样的出了邺南城的南门,借口要去军营巡视,直奔十里长亭而去。他一个人骑着快马,没带随从,也没穿盔甲,身上只有灰色的粗布麻衣,打扮十分低调。

    当他来到点着火把的长亭时,有一个看起来十三四岁的少年,坐在长亭的石凳上,似乎已然等候多时了。

    “在下就知道,赵王殿下是一定会来的。看来,是在下猜中了。”

    坐在长亭里说话的正是杨素,他看上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丝毫没有高睿脸上的忧虑成灾。

    “你是谁?高伯逸派你来的么?”

    坐到杨素对面,高睿沉声问道,声音低沉而短促。

    甚至还有一丝恼怒。

    他现在什么身份,怎么会甘心被人这样愚弄。如果不是现在邺城的局势已经紧张到了要爆炸的程度,他会深夜一个人出城么?不存在的!

    “在下有一封我主公写的亲笔信要交给殿下,看完信之后,殿下应该就没什么忧虑了。”

    杨素将一封火漆烤好的信件交给高睿,随即拱手行了一礼,非常随意,并无多少恭敬在里头。

    不过高睿大概也没工夫去追究这半大孩子到底什么心思,他急切的拆开火漆的封口,拿出里面的纸卷摊开。

    上面只有一句话。

    “郑伯克段于鄢!”

    此典故,大概只要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是怎么回事。高睿出身宗室,自然不会没读过书。又是带兵打仗的人,自然不会不知道什么叫做“兵不厌诈”!

    “陛下现在如何了,你知道吗?”

    高睿从上到下打量着杨素,相貌俊美且不说,就说这份定力,就不是一般的仆人能有的,更别说他现在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

    此子长大以后,绝非池中之物!

    高伯逸手下也是有能人啊。

    高睿心中一惊,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将纸条撕碎,然后双目盯着杨素的眼睛。

    “我说的话,你会相信么?”

    杨素似笑非笑的问道。

    “在下定然是信的。”

    高睿有口无心的说道,嘴上这样说,至于到底信不信,那要看对方的说辞。

    杨素忍不住轻哼一声道:“陛下确实是病倒过一次,就在泰山封禅之后,去梁父山之前。不过现在他已经康复了,因为吃了陆法和留给我主公的神药。

    至于你相不相信,我就不知道了。主公给你的信,我也没看过,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反正话信已经送到了,在下告辞。”

    他走了以后,高睿一直坐在长亭里,身上冒着冷汗,寂静的夜晚,他听到了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又是亢奋,又是后怕。

    “唉,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高睿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第二天,高睿派人去杨愔府上,送了一封信,至于信上写了什么,无人得知,就好比泥沙入海,悄无声息。

    从任城县衙里出来的高伯逸,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呢,因为高浟实在是太低调了,低调到让人感觉他想谋反!

    嗯,虽然他并没有谋反的资本。

    皇帝到任城了,你怎么说也是宗室,怎么说也是东河泊司的负责人,权责巨大。这个时候,你难道没有义务来觐见一下皇帝么?

    就算不能见面,问一下总是必要的吧。如今,却是把高洋当做透明的,把神策军这一万多丘八当做透明的,要说没点心思,谁信啊!

    高伯逸感觉此事颇不寻常,却又没有证据。

    他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找高浟谈一下,问一问对方是怎么想的。

    这天夜里,高伯逸轻巧的翻进东河泊司的衙门院墙,然后摸着黑来到高浟所在的书房。果然,房间还亮着灯,这位有“贤王”之称的王爷,正在书房里,并未安睡。

    “是谁?”

    听到有人推开了书房的门,高浟沉声问道,右手已经摸到了一把匕首。

    “是我,高伯逸。”

    高伯逸走了过去,跟高浟面对面,只见这位王爷在烛光的照耀下,眼圈乌黑,像是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

    高浟看到高伯逸来了,摇头苦笑道:“说起来,我能占着河泊司的肥差,还是当初沾了你的光。如今你就不能帮帮忙,当我不在这里吗?”

    瞧这话说得,高伯逸笑着坐到高浟对面,拱手行礼道:“陛下都到城外了,你为何不去见一见啊?你这是有不臣之心呐。”

    高伯逸扯着高洋的虎皮威胁道。

    “行了,你就别损我了。你是明白人,好多事情,为什么要说得那么清楚呢?就当我不知道,难道不好吗?”

    高浟长叹了一声,高伯逸想起高洋交待他的,如果高浟没有说要见自己,就当对方不存在!

    这哥两个,真是了解对方啊。

    “你能出现在这里,陛下定然是无恙的。而外面传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会如此,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我只是不想看着骨肉相残,又无力阻止罢了。

    所以我就想装作不知道,后面事情,也别怪我袖手旁观,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高洋小时后装傻,老婆李祖娥被高洋调戏,都一声不吭的忍了。结果他当了皇帝以后,是怎样的,大家都看到了,高浟自然也看到了,并深深体会到对方身上那种隐忍的可怕。

    如今高洋玩的什么套路,高浟洞若观火,看得明明白白,他只是没办法参与这样的事情,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罢了。

    如果知道,你不阻止,就是不顾兄弟之情。

    但是你一旦去阻止,就会陷入夺嫡的旋涡之中,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好。所以高浟不去见高洋,恰恰是说明他没有任何心思去介入邺城的事情。

    “王爷的心思,在下知道,陛下也知道,不过,在下有句心里话,不知道王爷愿不愿意听一下。”

    见高浟点头,高伯逸诚恳的说道:“做人,不能没有立场,有时候站队是必然的。那些总是不站队,想着两面都能讨好的人,往往就是出事了以后,第一个被干掉的人。

    t;aoncickgt;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t;aoncickgt;t;dividgt;

 第700章 伴君如伴虎

    “拜见皇兄。”

    深夜,任城郊外神策军帅帐里,心有戚戚的彭城王高浟,正在给看书的北齐皇帝高洋行礼。

    “高浟啊高浟,朕在这里几天了,现在才来看望朕,你说你该当何罪呀。”

    高洋眯着眼睛问道,烛火的照耀下,那张脸看上去有些迷幻和深邃,不知道心里藏着什么故事,也难以预测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事情。

    “微臣公务繁忙,实在是脱不开身,还请陛下谅解。”

    高浟对着高洋深深一拜,一切尽在不言中,半句讨饶的话都没有说。

    “起来吧,如果有人问你朕现在怎么样,你就只管摇头叹息,什么话都不必讲,知道了吗?”

    高洋这才把手里的书放下,目光灼灼的看着高浟。

    “微臣遵旨!”

    这两人隔空过了几招,点到即止,高伯逸在一旁老神在在的看着,就当自己是吉祥物。

    “行了,说说看,河泊司现在怎么样了?”

    高洋拿出一把精美的小锉刀,在修磨自己的指甲,脸上的表情很放松也很随意。

    “陛下,河泊司运转正常,只不过,稍有瑕疵。”

    高浟是个认真办事的,高洋问什么,他就实话实说了。

    “什么瑕疵?”

    “任城这里,还缺一条通往幽州的运河。”

    高洋还以为是高浟想要钱或者要官,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件事。

    一时间有些愣神。

    “嗯,到底怎么回事?”

    据史料记载,在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商业十分繁荣,乃是北方最为重要的商业大都会。

    行是当时经营同类行业的组织,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

    然而,这里有一个前提,那便是隋炀帝杨广,还有唐代初期中期的历代君主,都不遗余力的修建通往幽州的运河,使得南北物资人员往来便捷,才有这样的结果。

    而如今的幽州,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更是以一个军事重镇的姿态屹立在国家的最北方!

    “陛下,幽州的商贾,来任城贩卖特产,如皮毛等物,走陆路耗时太久,人力物力浪费太多,商路不畅。

    而河泊司的仓储中那些南方来的丝绸茶叶等物,也难以通过水路到达幽州地区,长此以往,河泊司只能发挥一半的功效。微臣多次想写奏折,开通往幽州的运河,也因为各种原因搁置。

    如今陛下在这里,微臣索性就说一说了。”

    不得不说,高洋把高浟安置在东河泊司这样的地方,还是合适的。这几年,对方也是兢兢业业的做事,为喜欢大手大脚的高洋提供了不少资财来挥霍。要是没有任城和扬州的河泊司输血,邺城里大兴土木的高洋早就破产了!

    “运河这种事情,朕不懂,也没心思去修。九合,不如这样,以后修通往幽州的运河,就靠你了,你跟彭城王,要精诚合作哦。回邺城以后跟杨愔商量一下,写个奏折给朕。

    其他的细节,朕就不过问了。”

    高洋大手一挥,将硕大无比的锅甩到高伯逸身上。

    “陛下,微臣现在只负责一部分军务,修运河实在不是微臣擅长啊。”

    高伯逸苦着脸说道。

    修大运河,那也是有技巧的,有的河段现在能修,有的现在不能修。比如说,通往幽州的这一段,就真的不能修,因为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而扬州到淮水,淮水到汴梁这一段,却是可以修的,而且效果立竿见影,可以说将来一统天下之后,为了南北经济化联系更加紧密,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到幽州那一段,还是留给子孙,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吧。

    “修运河,那起码也是十几万人的事情。一个臣怎么能做得好?此事无须多言。”

    “喏,等回邺城以后,微臣一定上一道奏折,详细阐述此事利弊,规划好各方面,不负陛下所托。”

    高伯逸拱手说道。哪怕心里有愿意,也没有必要跟高洋硬着来,没意义。

    “行了,九合,你送彭城王回任城吧,朕乏了要休息了。”

    高洋摆摆手,像是驱赶苍蝇一样,将二人赶走。

    “刚才,陛下已有杀我之心。我若是不说修幽州运河的事情,只怕此时已经是人头落地了,唉!”

    回任城的路上,高浟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在灯笼下,那张略有些黝黑的脸,显得更黑了。

    “陛下为何要杀你?”

    高伯逸明知故问道,刚才高洋和高浟的交锋,他当然感觉出来了,只是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

    没想到高浟听到这话暴怒,一把揪起高伯逸的衣领,压低声音怒吼道:“我之前就说了,我不能来,一来就难以脱身。你看,现在唉!”

    不来,就是不入场,就没有性命之忧。

    来了,就是正式下场,特别是见过高洋之后,就只能站在皇帝这边,没有了任何退路,这现在不符合高浟的如意算盘。

    特别是他之前还故意装糊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刚才高洋在询问他问题的时候,其实几次都在犹豫,要不要直接把自己这个弟弟宰了,以免夜长梦多,给自己的身后事增加麻烦。

    最后是高浟说了修运河的事情,暗示他无心权术,心思都在运河上面,这才暂时被放过。

    只是暂时,后面高洋随时都会改变主意,而且这个皇帝,对待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从不手软的。

    “那么接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高伯逸将高浟的手拉下来,笑眯眯的问道。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上都已经上了贼船了。

    高浟沉声说道:“等你们离开任城以后,我会晚上悄悄给自己穿上孝服,然后故意让下仆看见。其他的,不会多说一个字。”

    果然是个聪明人!

    高浟这算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彭城王深明大义,在下佩服。”

    高伯逸对他行了一礼说道。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高浟也有一些疑问。他看了看四周,现在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附近又没有人,于是低声问道:“那一天迟早会来,两岁小儿难当大任。主少国疑岂不万事皆休?到时候,你有什么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的,我高伯逸天生就是个有办法的人,只是天机不可泄露,此时,还不是让这件事公之于众的时候。”高伯逸拍拍胸脯,自信的说道。

 第701章 吾梦中好杀人

    高洋东巡的时候,还是气候爽快又怡人的初秋,到此时要返回的时候,已经是深秋要入冬。白天还算舒适,到了夜里,寒气颇重,弄不好就跟你来个伤寒什么的,让人防不胜防。

    这天夜里,负责值守的康虎儿,依旧如雕塑一般站在高洋所在的帅帐门前,不许任何人接近。正在这时,他听到帅帐里有一些痛苦的呻吟声,那只可能是高洋发出的声音。

    小心翼翼的走进去,康虎儿发现在稀疏斑驳的月光下,高洋身上的毛毯,已经完全掉到地上,而皇帝本人,则是在床上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同时像是在做噩梦一般,嘴里发出无意义的呓语。

    康虎儿不动声色的将毛毯拾起来,随即盖在对方身上。没想到正在这时,高洋突然暴起,抽出枕头下面的佩剑,就朝着康虎儿身上刺去!

    电光火石之间,早已对危险形成本能的康虎儿,微微侧身,让高洋的剑刺入自己的肩膀,随即紧紧扣住对方拿着剑的手,不让剑继续刺进肉里面。

    要知道,胯裆铠虽然没有护住全身比如说小腿以下就没有任何防护,但肩膀这个部位,可是防护的重点。高洋刺的那一下,并未突破铠甲的防御,更没有入肉。

    “护驾!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