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倒是太极殿外太监唱名的时候,并未直接称呼高伯逸的名字,而是叫称呼他的官职名“京畿大都督”。
这就是赞拜不名,像以前,唱名都是直接称呼姓名,比如杨愔是宰辅,也不会直接说宰辅来了,而是说杨愔来了,最多用表字。
大朝会礼仪上的作用更多些,所以很多事情比原来的更加讲究。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细节,比如说宋钦道!
这家伙之前在高洋面前提出辞官,却一直不回老家,而是在邺城带着伺机而动。果然,这次高湛政变失败之后,宋钦道再次被启用,而且还担任了“中书令”的要职。
高伯逸原以为这个职务会是祖珽的,没想到居然被宋钦道拿去了,高洋做事,总是会出人意表,让你想象不到。
中书令是做什么的呢?
一句话,国家机构未必是皇帝本人的的智囊团队首脑!你说它重要吧,又不做实事,说不重要吧,也有给皇帝上书的权力。
而且一般都是由有名望有才学的人担任。
宋钦道学上很有造诣,不过只能算是一流而非顶尖,难得的是他颇有智谋,能够建言献策,之前尚未辞官的时候,就是很有能力的少壮派官员。
他担任中书令,在一般人看来,算是高洋对政务的妥协。
毕竟,宋钦道比祖珽要靠谱多了,祖珽从前时常“与众夜游,放荡不羁”,宋钦道可是完全没有这种“光荣事迹”的。
此时此刻,宋钦道跟高伯逸的眼神对上,不动声色的微微对着他点了点头,随即站到臣那班人里面。
高伯逸正儿八经的官职可是武将,不能跟宋钦道站一边的,此乃“武殊途”。
朝会正式开始,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安置和部署明年春耕的事宜!
杨愔站出来,拿出一份奏折说道:“陛下,去年齐国损耗颇大。各地水次仓空了不少,今年与民休息,微臣建议除了必要开挖河道的徭役外,不要再摊派新的徭役了。”
他恭敬的将奏折递给了高洋的贴身太监,随即退入群臣班列。
高洋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至少没有明确反对,说明高洋在心里是比较认同杨愔这番话的。至于实际如何,治大国如烹小鲜,到时候自然会有应对的方法,不需要对杨愔的建议过多考虑。
这明显只是开胃菜,君臣都懒得在这件事上争执。
“陛下,臣有本奏。”
穿着绯色官服的宋钦道出列,对着高洋行了一礼。
所有朝臣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谁也没想到,宋钦道起复没多久,竟然这么急切就跳出来了!
“直接说!”
“陛下,太子乃是国本。陛下虽然立嫡子高潜为太子,但尚未举行册封仪式,这稍有不妥。
如今正值岁末,请陛下择良辰吉日,册封太子,宣告天下!”
宋钦道此时仿佛正义的使者,满身都是浩然之气要喷薄而出。只有高伯逸在心中暗暗腹诽。
把投机站队说得如此光明正大的,整个北齐朝廷里,大概也就宋钦道一人而已了吧!
不过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坏处,确切的说,这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进行,奈斯!
册封太子是如何的呢?
其实只有汉代立了一个规矩,后面的朝代,到唐朝以前,无论南朝还是北朝,无论是统一还是割据,都是照本宣科,模仿着汉朝的制度来的。
汉代册立皇太子十分庄重,可以说把礼仪做到了极致,绝非是像高湛那样,认为自己应该继承皇位,就能继承皇位的。
夫妻上床叫人伦之乐,野汉子偷情叫伤风败俗!本质上一样的事情,外在表现不一样,给人的感观也会完全不一样。
册立太子的这一天,朝廷百官身穿朝服,齐集在宫中大殿。
专司宫中礼仪引导的司仪郑重地引皇太子到皇帝的龙椅御座前,北向对御座。
三公之一、相当于宰相的司空站在太子的西北,向东侍立,宣读皇帝册立太子的策书。
宣读完毕后,皇帝近侍官中常侍中书舍人手持太子玺缓,神情庄重地交给太子,太子再拜三稽首,接受太子玺缓。
司仪高声喊道:皇太子臣某太子名字。
t;aoncickgt;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t;aoncickgt;t;dividgt;
第761章 审判日(2)
一个两岁不到的太子,要完成这么复杂的礼仪,还真是有点难为他了。只不过,如果可以,有很多朝臣愿意替他做这事。
可惜他们没有魂穿的能力,要不这世界乱套了。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高洋用平静的语气问道,似乎说的是一件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
他这段时间的表现,让高伯逸很是意外,原因无他,高洋整个人日常的表现,实在是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有明君之像。
不过以前坚持这么想的人,都死了,比如说倒霉蛋高岳。
“新年前册封太子,正当其时,微臣附议。”
杨愔站出来表示赞同,这本身也是应有之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伯逸早就跟他沟通过了,要是临时变卦,那才是真见鬼。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重臣站了出来,谁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高演在晋阳,高隆基也在晋阳,太后也在晋阳,高湛在大理寺狱!
发生了这么多事,现在邺城早就是只有一个声音说话了。你说高潜不合适,那你来当太子好不好?
“臣反对!”
正当无聊的“橡皮图章”游戏弄得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有个不开眼的人站出来了!
高伯逸!
“九合,你有什么话说?”
高洋不耐烦的问道。
“微臣觉得,此事有点操之过急了,年前时间太紧了,安排下去可能会力有不逮。要不等明年春耕时再举行也是一样。”
原来是这样啊!
高伯逸的临时变卦,吓得杨愔等人一身冷汗。
“就你屁事最多!朕说要年前办好,有哪个敢说年前办不好的,给朕滚出来!”
高洋将龙椅后面藏着的一根短棍摸出来,朝着高伯逸丢过去某人没动,但是也没打着。
“行了,九合的意见朕驳回,就按宋卿家说的办,以最快的进度,在年前,把册封太子的事情办好。
燕子献,这事交给你去办了,其他人不许再聒噪。”
光头大叔站出来对着高洋行了一礼,然后退入班列。
高伯逸也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前菜也吃完了,到底主菜要怎么吃呢?
乾坤殿内陷入可怕的安静之中。很显然,高潜被立太子板上钉钉,说个“附议”,乃是锦上添花,谁也不介意为胜利者增加点花头。
可是,如何惩罚失败者,这是一个颇让人纠结的事情,特别是皇族内部出现这样的事情。
收拾了失败者,会被人认为是手足相残。
不收拾,又会被人当做软弱可欺。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故事,亦是常常在人们耳边响起。
你今日劝说放高湛一马,万一人家以后咸鱼翻身了,会记得你今日救命的恩情吗?
很多人或许都会知恩图报,但唯独高湛绝对不会。
“毕义云呢?你给朕死哪里去了?”
高洋不耐烦的吼了一句,脖子上青筋暴起。
高伯逸看到他的表情神态,心中一凉。
果然,高洋不是病好了,而是病情更加深入,他的自控能力更差,也更容易暴怒了。
高伯逸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免死金牌,高洋情绪激动的时候一样有可能杀自己,哪怕,自己现在已经是邺城的顶梁之柱,绝对不能杀。
“陛下,微臣在这里。”
毕义云眼圈是黑的,显然是最近都没睡过什么好觉。大理寺狱已经发现有几次狱卒想毒死高湛,不过最后都没有得逞。
害得现在大理寺狱的所有狱卒全都被撤换,换成了神策军士卒。
而且每天都要排班轮换,轮换表在当天换班之前一个时辰才会公布出来。
毕义云每天都像是照顾爷爷一样照顾高湛,生怕他被人毒死了。
总是这样,要是人的状态能好的起来,那才是奇怪。
“审得如何了?”
高洋不动声色的问道。
“回陛下所有人证,都指认,是被高湛逼迫的,包括高归彦在内,他们都众口一词的说,是高湛以家小相逼才让他们参与谋逆的。
微臣的口供有整整一个大箱子,今日不方便带来,改日可以派人送到宫里给陛下查验。”
做事就要做到位,既然要把责任都推到高湛一个人身上,该有的程序,必须要走完,证据链更是要仔细,要有逻辑性,不能一眼就看出是胡编乱造的。
高洋微微点头道:“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如果没有,那朕就要鸩杀这叛逆了。”
只说杀高湛,而没有说株连到什么人,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极大!
毕义云偷偷的看了高伯逸一眼,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继续说道:“高湛的妻子胡氏,及胡家人,都对高湛的谋逆毫不知情,请陛下从轻发落。”
安定胡氏发迹于陇中,位于甘肃中部,这里是北周的地界,甚至可以算是基本盘之一。
如果处理了胡延之父女,势必跟安定胡氏彻底翻脸。
所以,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为宇邕输送人才、资源、人口、粮食,对自己则是没有一点好处。
高洋摆摆手道:“那些都是细枝末节,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九合,你刚才就想法颇多,你来说说,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陛下,高湛乃是与陛下一母同胞,更是陛下现在痛心疾首,而太后,必定会因为陛下鸩杀亲兄弟,而伤心不已。
微臣认为,不若让斛律将军之子斛律世雄护送罪囚高湛返回晋阳,宣读陛下的旨意。让太后大义灭亲,如此成全陛下的一片孝心。”
高伯逸满嘴的胡说八道,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让一个母亲处置自己的亲儿子,这是孝心?这是恶心还差不多!到时候不用说,娄昭君肯定会放高湛一马啊,这不明摆着嘛!
而且,斛律世雄是谁?
t;aoncickgt;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t;aoncickgt;t;dividgt;
第762章 审判日(3)
颇有戏剧性的朝会结束了,杨胖子杨愔依然没有找到跟高伯逸说话的机会。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杨愔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假如高洋真的想弄死高湛,他会不站出来打断高伯逸么?
他会忍受高伯逸在朝臣面前睁眼说瞎话么?
有没有可能,是高洋和高伯逸二人在演戏呢?
不得不说,非常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想到这里,杨愔追高伯逸的步伐稍稍慢了一些。今日的朝会,好多小细节都让他有些疑惑。
比如说高伯逸居然会站出来反对现在加紧搞太子登基仪式,比如说高洋对此居然极为暴怒,连棍子都扔了。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关节?
杨愔忽然感觉邺城里的某些事,他已经看不懂了。
今日的朝会,斛律光把自己当做一个莫得感情的木偶人,从头到尾听完了,看完了。哪怕高伯逸点名让斛律世雄护送高湛去晋阳“听候发落”,他都没有站出来表态。
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的等大戏演完,回家之后,斛律光才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反复的揣摩。
这是高伯逸在警告他不要首鼠两端!不要想着脚踏两条船还能落得到好。
把高湛弄去晋阳,是一步棋,斛律光认为这步棋跟自己关系不大。至于为什么要斛律世雄去送人,因为高伯逸想把自己“拖下水”!
这是完全避不过去的选择啊。
斛律光长叹一声,他不想往前走,可是高伯逸又岂是能够随意被糊弄的庸碌之辈?
“来人,去把世雄叫来。”
斛律光对着门外的亲兵吩咐道。
不一会,斛律世雄来了,小伙子长得有些弱,一点不像父亲斛律光,就连堂兄斛律世达的英武模样也是远远不如。
更像是软弱版的杨素。
自从上次惨败给神策军,这家伙就“弃武从”,开始认真读书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带兵这方面真的没什么天赋。
再加上自己不是长子,父亲斛律光也是春秋鼎盛,以至于他还有很多岁月可以慢慢准备,好好打磨自己。
一进书房,斛律世雄就看到父亲斛律光笑吟吟的盯着自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记得上次斛律光对自己这么和蔼的时候,第二天就被神策军大败,自己很是受了些皮肉之苦,那这次是搞什么?
“世雄啊,为父有件事情想让你去办,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果然,斛律光问这话的时候,态度极为温和,跟平日大相径庭。斛律家的家风,那可是棍棒说话,一言不合就毒打,从爷爷辈的斛律金开始的。
斛律两兄弟里面斛律羡把物的皮毛射坏了,回家都会被父亲斛律金毒打,而斛律光总是射眼睛,所以经常被夸奖。
这个家风也遗传了下来,斛律世雄就没少挨打。
“等会你去一下渤海长公主府邸,把写有你妹妹生辰八字的红帖送过去。不要进门,就在门口等着。
如果高伯逸要传什么话,你就一字不漏的记住,回来告诉我。如果是用书信写的,拿回来给我。
如果他要请你进去坐一下,你就说推脱还有公务,不太方便,我说的你记住了么?”
斛律光已经说得如此详细,要是斛律世雄记不住,那真是跟傻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他拱手对斛律光说道:“此乃小事,儿子记住了。父亲,您真打算把小妹嫁给高伯逸的侄儿啊?
要是嫁高伯逸的嫡子,儿子绝无话说,可侄子高伯坚都死了啊?”
你头发也不算很长,为何见识如此短浅?
斛律光按耐住想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