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悄的推开寝宫的大门,高洋发现高伯逸靠在墙边睡着了,而李祖娥则是趴在桌上睡着了,两人隔得很远。
寝宫里到处都整洁如新,完全不像是发生过什么事情的那种。
等等,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好像一直在偷窥来着?
高洋看了看桌案上摆得乱七八糟的黑白棋子,瞬间松了口气。
他想起来了,昨晚李祖娥跟高伯逸在下围棋,聊天,然后高伯逸就跑边上靠着墙睡着了。
他一直都在偷看,最后发现没什么好看的以后,就直接睡了。
嗯,貌似就是这样。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高伯逸还是很“老实”的,不管是怕也好,敬也好,聪明也好,这个人至少很懂分寸。
“高伯逸,随朕来!”
高洋面无表情的用脚将高伯逸踢醒,而后者现在嘴角还挂着口水。
两人来到玳瑁楼上的高台,这里可以远眺邺北城,还有三台的遗址。
那些断壁残垣映入眼帘,当真是应了那句“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特别是三台,现在看起来雄浑和苍凉。
“昨天是朕给你的考验,不错,你很好。”
高洋轻声咳嗽了一下,面色尴尬的说道。
其实就是他昨晚喝多了,想起高伯逸的好来,所以就一上头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跟高伯逸分享。
不过也未尝没有看的意图在里面。
万一高伯逸说不定他也会进去阻止,或者阻止一半?
高洋有些迷惑于自己的本心,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皇后母仪天下,微臣一见到就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陛下莫要开微臣玩笑了。”
高伯逸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说道。
高洋一愣,这才想起来自己大概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据他了解,高伯逸生活中就没有“女人”二字,甚至他那个小院子都没有女仆,搞不好这小子现在连怎么不知道!
高洋感觉他是在拿自己的标准去看待高伯逸,没想到对方纯洁过头了。想到这里,他也觉得有些好笑。
“独孤永业北上外调了,你……想不想到我身边做个中书舍人?”
高伯逸通过了高洋的“考验”,现在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是表面上的,还是实际上的?表面上的还行,实际的微臣能力有限啊。”
高伯逸诚恳的说道。
中书舍人这个职位极为要害,官不大,但权很重,而且就在皇帝身边,随时可以打小报告。
独孤永业为什么让斛律金他们那帮人都如坐针毡,还不是因为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太要命了么。
高伯逸现在不想升官,他想要的是人脉,还有对手下小弟的经营。
没有完全忠于自己的“嫡系人马”,官位越高,死得越快。因为很多人喜欢你死,你却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当然是表面上的,国事岂可儿戏,你要做的就是监视邺城内的权贵们,至于其他的,你可以写陈条慢慢跟朕说。你上次不是说想建猎犬吗,朕就成全你,一切用度朕都不过问。”
这就算是放权了!
高伯逸明白,高洋对他期望很高,如果失败了或者事情没做好,他也会受到惩罚!
权力和义务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来都是伴随左右的。
“微臣定当效死!”
高伯逸赶紧的半跪表忠心。
“呵呵,无妨的。你父高德政与朕相识于微末,朕信得过你。”
高洋拍拍高伯逸的肩膀说道。
“陛下,自从微臣从斗兽台里出来,就不再是高家的人,而只是陛下的臣子。我跟高家,已经没有关系了。”
高伯逸连忙解释道。
“为何?”高洋不像是试探,面色古怪的问道。
“我父亲的恩情,这次我已经还完了。我不需要继承高家的余荫,功名利禄,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拿,或者说,我效忠陛下,陛下给我。”
这样么?
高洋沉吟片刻,发现这样似乎也不错。
高德政这次让自己非常失望,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肝胆相照的亲密伙伴了。
他甚至不如被赶出家门的私生子高伯逸!
“好,以后你是你,你父是你父,朕会盯着你,鞭策你的。”
本来他还有点担心高伯逸和高德政联合起来把持朝政,现在看起来,没这个风险了。
“去吧,你的猎犬,自己设计,自己搞定,打造信物,指定规则,朕都不过问,朕只要结果!”
“喏!”高伯逸站起身,恭敬而激动的行礼。
离开邺南城皇宫,高伯逸看了看头顶炽热的烈阳,松了口气。
总算不必继续在贫困线上挣扎了,现在这算是熬出头了吧?
他回到自家小院,还感觉一切都在梦里。
“北周么?宇文泰也快嗝屁了吧,他侄子宇文护什么时候篡位建北周?”
“独孤信么……看来,可以从这里着手。”
高伯逸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小册子,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十页,全都是各种注意事项的记录。
他用朱笔在“独孤罗”三个字上面画了个红圈。
到了晚上,祖珽来了,两人来到书房里,高伯逸戴上狐狸面具,问祖珽道:“你觉得这个造型怎么样?”
“不错,很不错,很有神秘感。”
“难道你以后就打算当个密谍头子?”
“你现在不也只是个御医,难道以后就只想当个御医?”
高伯逸摘下面具,眼中有熊熊火焰在燃烧,他斩钉截铁的说道:“一个密谍头子怎么会是终点,有那么多大好河山等着咱们来征服呢,你说呢?”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
两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北齐两个头脑异于常人的家伙,达成了一个永远不可为外人道也的联盟。
风起于青萍之末。(本卷完)
北朝求生实录
引子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三国归晋后短短数十年间,八王之乱,群雄并起,司马家就丢了帝都洛阳和长江以北大半壁江山。
司马家一个叫司马睿的皇族,退到江东,在琅琊王氏等士族的帮助下,于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皇权大大削弱,世家力量纷纷崛起,这就是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封建社会正式进入“门阀时代”。
而北方大地,则陷入五胡十六国的持续战乱之中。烽烟四起,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方唱,城头变幻大王旗。
匈奴,羯人,羌人,氐人,鲜卑等胡人势力纷纷粉墨登场,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很快,氐人苻坚在汉人谋士王猛的帮助下,一统北方,与司马朝廷的东晋对峙于长江至淮水间的地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两个政权南北对峙。
随后便是谢安叔侄领导的北府兵于淝水大破苻坚,为史书写下“淝水之战”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方再次进入群雄割据时代。
而在南方,作为晋军北府兵中普通一员的刘裕,则在之后镇压各类民乱中崭露头角,获取权力,成为北府兵的首领。
最终,刘裕杀死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恭帝司马德,篡位自立,史称“南朝宋”。
在北方,拓跋鲜卑击溃各路对手,定都乐盛,一统北方,史称“北魏”。
自此之后数百年,南北对立的局面持续,朝代各自更替。
此间南朝经过萧道成取代刘氏的齐代宋,萧衍代替萧道成一脉的梁代齐。
在北方,在孝帝迁都洛阳,全面汉化之后,由于没有处理好六镇边民的安置问题,“六镇之乱”爆发。
最终导致北魏于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
以长安为中心的西魏政治集团跟以邺城为中心的东魏政治集团,正式形成东西对立。
再加上南面岿然不动的梁国,天下被一分为三。
史称“后三国时代”。
公元550年,宣帝高洋在心腹高德政的劝说和帮助下,禅魏称帝,北齐取代东魏,高氏集团正式成为皇族。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到了公元555年。
北齐的宣帝高洋已经击败了塞外胡人,并从南梁手中夺走淮南之地。
西魏的权臣宇泰,已经蠢蠢欲动,紧锣密鼓的准备篡位,打算废掉西魏恭帝而自立。
经历了“侯景之乱”后的梁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王朝岌岌可危。
一代人杰陈霸先已经大权在握,掌控军队,左右朝政,妄图取而代之,早已箭在弦上!
后三国时代第二波惊涛骇浪已经在路上!
这一年,蝴蝶的翅膀悄悄扇动,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时空来到高德政私生子高伯逸身上。
他能否结束乱世?
他是否能消弭兵戈种下的仇恨?
他能否提前造出一个超越唐朝的盛世?
风起青萍之末,高伯逸,来了
第88章 “猎犬”的威风
“伯逸兄,真的是这里吗?你确定没弄错?”
“放心吧四郎,等会带着你的人冲进去就行。”
深夜,邺城郊外的一处普通的农庄外,四郎带着一队百人的“新军”,准备跟着高伯逸一起进入农庄抓人。
黑灯瞎火的,只有月亮能提供一点亮光。
这些人身上没有任何盔甲,背后都背着精巧的短弩,腰间横刀,衣服全是贴身的劲装,便于跑动。
在高伯逸的建议下,高洋“大赦天下”,从邺城的囚徒里选拔了一部分人加入北上修筑长城的队伍,以掩人耳目。
而那些囚徒中真正身强体壮,身怀武艺,还有轻微犯罪乃至有冤假错案的人,则是被高伯逸截留下来,一部分选拔之后用来充实“犬”的外勤人员,另一部分则是组建了一支名为“清道夫”的百人执法队伍。
为了不被人掣肘,高伯逸向高洋建议,让四郎高长恭担任这支队伍的领队,于是高洋很大方的给了高长恭一个武毅将军的杂号将军名号,并让高长恭负责训练,指挥这批人。
在邺城眼皮底下,又只有百人,高洋还是放心的。再说了,高长恭乃是高澄庶出,论篡位真轮不到他。
不过为了平衡和监视,高洋新建了一个衙门名为“内务司”,让阳休之担任“郎中”部门头头,负责寄存和收容“犬”和“清道夫”抓来的犯人还有收集的情报。
而且重大行动,必须经过“内务司”盖章和信物双重确认后才能进行,并在第一时间由阳休之向高洋本人报备。
信任不是无条件无底线的,让下属互相监视,才是当官甚至当皇帝的长久生存之道。
“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懂么。”高伯逸小声在高长恭耳边说道。
“啥?”
“没事,我就是说偷偷的进去,不要呼喊,能抓人就不要杀人,口供是需要比对的,孤证不举。”
高伯逸又开始跟高长恭灌输自己的概念。
“那些我不懂,不过抓人我知道,你和你的人在这里等着便是。”高长恭拍拍高伯逸的肩膀,挥挥手,一队人马悄悄的上前,小心撬开那简陋的木栅栏庄园大门,鱼贯而入。
“你们是什么人?”
“呜呜呜!”
“救命啊!”
“啊”
“汪汪汪!”
片刻之后农庄里顿时鸡飞狗跳,隐约还有打斗的声音。很快,农庄里便点起火把来。在几间挨在一起的院落外面,十几个汉子被捆得严严实实的,捂着嘴一脸愤怒看着高伯逸。
“伯逸兄,人都抓到了,全在这里了。”
高长恭指着地上坐着的人说道。他没穿盔甲,戴着狰狞的野兽面具,看起来威风凛凛又让人不敢靠近。
“全部带到内务司衙门,我一个个的审!收队!”
高伯逸一声令下,“清道夫”里面的武士,便将这些坐在地上的倒霉蛋押走了。
“伯逸兄,这次行动还真是轻松啊,受伤的都没有,比训练还简单。”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那张“俊俏”的脸。
“都是小场面,对付这些人,武力强横也用不上,关键是能斗得过脑袋才行。走吧四郎,我还要去内务司审问犯人,你先回去睡吧,蕊英估计不挨着你睡不着呢。”
“不不不,我想看看你审问犯人。”高长恭看起来颇有兴趣的样子。
“走吧,随你,其实没什么意思的。”
第二天清晨,高伯逸和高长恭两人睡在内务司的签押房里刚刚醒来,负责打杂的小厮就已经送来了菘菜羹和曼头。
“唉,最近太累了,我感觉自己都要秃了!”
高伯逸抱怨了一句,为了省事,他已经剪了个平头,平日里戴一顶小毡帽免得太过于离经叛道,看起来还真像是怕人见到头秃了而戴帽子遮掩。
“昨日那些囚徒不是迷迷糊糊的正好审问吗?”
“如果真有问题,这一夜时间,足够让他们内心产生恐惧了,反正是分开关押的。先吃饭,吃完就审犯人去。”
高伯逸端过碗开始吃起菘菜羹来。
不一会,内务司大堂内,十几个嫌疑犯都被集中在一起,而负责审问的人,只有高伯逸一人,外加高长恭和阳休之两个看客。
“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留下,其余先关押起来!”
高伯逸一句话没问,直接指着大堂内跪着的四个人说道。
“诶?”
高长恭有些意外的看了高伯逸一眼,这行为完全不讲道理啊!
“说吧,你们四个是什么时候到邺城的。”高伯逸沉声问道。
“官爷,我们都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啊!”其中一个嫌犯十分委屈的看了高伯逸一眼。
“哼,你们身上的皮肤,明显有些泛红,还比其他人要黑。虎口老茧就不说了,就你刚才说话的口音,就不是邺城本地。一看就是从魏国过来的,搞不好就是从陇右过来的。”
高伯逸的话,好像看透了这四人的心肝脾肺肾一般。他们脸上的表情瞬间就不自然了。
“这个农庄,先是属于高隆之的,而高隆之死后,又被转给驸马司马消难!不用说,你们肯定是来跟司马消难接头的,我说得对不对?”
你他喵的是有读心术吧?
阳休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