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罗慎重的接过信封,看了高伯逸一眼,随即点点头,什么话也没有多说。明白的人自然是明白,不明白的话,你说再多也是枉然。
“你就辛苦点护送独孤罗走一趟南阳吧,去宛城,现在就出发。”
“喏!”
高伯逸雷厉风行,让独孤罗和竹竿二人现在就走,越快赶到南阳越好。因为晋阳那边的情况诡谲,你真的搞不懂六镇鲜卑的所谓“十万虎贲”,什么时候会南下。
甚至连军队人数都难以预料。
六镇鲜卑部落烙印太重,精兵两三万是有的,凑出十万大军也是可能的,这跟他们遇到的军事压力有关,跟底层军户们的支持程度也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你永远都不知道这把剑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早点准备完全,绝对是必要的。
作为关中四塞的北大门萧关,位置与后世之人所想的并不一样。
众所周知,关中平原四面环山,因保卫关中的军事需要,设置了东西南北四关。
至于其他三关,所处位置地形比较单一,唯有关中北边,地势非常复杂。正北偏东大山横亘,天然屏障,中间是陇东高原,山塬居多,西边六盘山区,河谷纵深,沟壑林立。
这样的复杂地形,在军事防御上也困难重重,所以,也造成了萧关的设置地点随着军事防御的需要而转移,多次改迁。
也就是说,汉武帝时期的萧关,跟南北朝时期的萧关,那可不一定完全是一个位置!
最初的萧关设置在陇东的环县,是秦长城的重要关隘。
汉初,匈奴铁骑常从六盘山泾水河谷袭扰关中,军事要塞萧关便设置在这一带,在今固原东南。
由于匈奴每次选择的入侵线路又不尽相同,军事防御就会有所偏重。所以,萧关就设置在今陇山关、三关口等方圆不到三十公里的地带。
萧关的主要设置地点,在汉武帝时就基本确定细节有不同,一直廷续到宋朝。
六盘山巍立西侧,泾水蜿蜒东去,翠峰环绕,深谷险阻,是关中通往塞外的重要军事屏障。久之,便成了古萧关道,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的关隘,这里也发展成瓦亭古城做商路驿站。
说白了,萧关还是萧关,但作为一个防御体系,萧关不是单独存在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线防御”,也就是守住各路通道,通过一个支点驻军的大本营来守住多路飘忽不定的敌人!
泾水边上,周军正在让战马喝水,稀稀拉拉的战马显示出队伍里的马匹数量并不是算很多。
帅帐边上,杨坚皱着眉头看着军纪有些散漫的队伍,颇为不满的对窦毅说道:“天武窦毅表字兄,在下听闻你自幼就熟读兵书,为何快到萧关了,也不肃正军纪?”
令杨坚不满的是,窦毅此行就像是放鸭子一样,对于大军里面各种小事都当做没看见,只要不打架哗变逃散,一切都由得他们去。
杨坚早就忍无可忍了!
“大军出塞,背井离乡,心思本来就不安定。陛下又给不出厚赏,军无战心。若是强行肃正军纪,只怕大军还没有到萧关,人就已经逃光了!
巧妇要做无米之炊,可得花点心思才是。”
窦毅跟杨坚解释了一番之后,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还是那句,带兵打仗好比高手过招,懂的人自然懂。他是大军主将,又不是来带孩子的!没必要手把手的教杨坚怎么打仗!
第847章 经济制裁(1)
虽然高伯逸悍然跟娄昭君翻脸,没有留下一点余地和退路,但并非所有人都跟他一样,对晋阳的雄兵不屑一顾。
比如说在朝堂上帮高伯逸唱戏的宋钦道,夜里就急急忙忙,又是轻车简从的来到了高伯逸的府邸里商讨对策。
把宋黄花送到高伯逸这边以后,哦,现在应该叫穆念慈了,宋钦道家里平静了许多,悍妻好歹没有天天来找茬了。
这样也能让老宋静下心来思考对策。
不过他想来想去,似乎都没什么好办法。毕竟,晋阳六镇鲜卑的强大,乃是举世公认的。具体的强大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北齐末年,齐主高玮乱政,怎么作死怎么来,把斛律光杀了不算,就连兰陵王也被逼死了。北周攻打晋阳的时候,还带着冯小怜游山玩水。
可是即使高玮这么作,以晋阳鲜卑军户为主的晋阳守军,也打得御驾亲征的宇邕喘不过气来,差点阴沟翻船!
这么说吧,那时候把高玮换成一头猪,只怕都能保住晋阳不失。要知道那可是北齐末年,国家都已经烂到骨子里,江淮的守军连南陈都打不过了!
结果晋阳六镇鲜卑都能死死顶住北周。
可想而知,现在北齐的国力还在巅峰状态,高伯逸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庞然大物!
不怕是因为无知,怕才是常态!
“主公,卑职觉得此番有些鲁莽了。娄昭君是鲜卑粗鄙妇人不假,可她很有号召力,直接把矛头指向她,岂不是授人以柄?”
宋钦道有些担忧的问道。桌案前是一杯所谓的“清茶”,也就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加,仅仅将茶叶冲泡的茶水。自从他到高伯逸这里喝过一次之后,就爱上了那种味道。
可惜宋钦道此时连吃龙肉估计都没味,又怎么会顾得上喝茶呢?
“你难道没有发现,祖珽的檄里面,对六镇鲜卑部落的各个头领,一个字都没有提过?你觉得这是偶然么?”
高伯逸微笑着问道,似乎对宋钦道的态度早有预见。
估计很多人跟宋钦道是一个想法,只是他们不会说出来。嗯,说不定那些人还在背后谋划着什么呢,等六镇鲜卑大军击溃神策军后,那些人就会打开邺城的大门,然后把自己和大都督府里的家眷一起抓起来献给娄昭君处置。
“确实没有,难道主公是想逐个分化?那些人就算不卖娄昭君的账,可也不会把我们当回事啊!”
宋钦道觉得高伯逸是有些自信过头了。
“很早以前,我就安排人,给晋阳鲜卑的脖子上套绳索了。如今还发生了一件大家都没有察觉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高伯逸抽出一张大纸,在上面写下了“突厥”两个字。
“突厥?难道主公是说周国会进击突厥?”
“没错,我一直在等这一刻,现在终于等到了。只不过现在还很早,估计周军才出发不久,所以我其实是在赌晋阳鲜卑不会现在就南下!”
娄昭君等人唯一的机会,就是不等秋收,趁着现在高伯逸还没准备万全,直接带着所有大军直扑邺城!
可惜的是,晋阳现在已经调动不了任何兵马南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两个字,蝗虫!
晋阳地区的蝗灾比邺城更甚,那些鲜卑军户也是拖家带口的!这些人已经不能算是游牧民族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有土地,都有奴仆在田里劳作,穷一点的自己也要到田里去干活!
蝗虫来了,所有的劳动力,都要参与到扑灭蝗虫灾害的行动里。
如果这时候你强行征召鲜卑军户从军,人家秋收的时候吃什么?拿什么交租?
这一年来晋阳地区的所谓“改革”,本身就是一塌糊涂,底层的军户受到盘剥,怨气已经很大了。这时候不顾他们的死活,让他们丢下满是蝗虫的农田,去跟邺城的精兵死磕,人家也不是傻子啊!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高伯逸的“赌博”,是在对晋阳地区有充分认识,对气候和人心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看起来简单鲁莽,实际上则是有大量的情报支持。
“这一年多,我让大齐开发银行拓展晋阳那边的商路,用粮食换那边的乳酪南北朝时奶酪的食用在北方已经很普及,换牛羊牲畜,换皮毛。
正因为有这些,所以晋阳那边的军户还没有饿死,哪怕田被勋贵们占了,也可以去晋阳北面的草原打换钱,用钱买粮食。
但是从明日起,邺城的粮食,一粒米都不许运出滏水陉邺城去晋阳的必经之路!
同时我还会下令,让洛阳的王峻,同样封锁洛阳前往晋阳的通道!到时候,难道鲜卑军户们去找周国买粮食?”
高伯逸这一棍子,几乎是打在了晋阳这座城池的死穴上!
后世对中华的古都做了一个排名,其中包括经济条件,安全程度,交通条件等等进行分类。
其中晋阳今太原是安全程度最高,交通条件最差,经济条件亦是最差的古都,没有之一!
因为安全,所以封闭,因为封闭,所以交通条件差,因为交通不便,所以经济也发展不起来!自古晋阳地区就是防守北面草原民族的重镇!
作为小国的都城,那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国家的地盘大了以后,晋阳作为首都,就远远不够用了。北齐为什么要执行“两都制”,还不是因为晋阳没钱没粮食么!
高伯逸自认为跟晋阳鲜卑硬碰,胜算那是非常小的,只能指望对方主将失误。
这样做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对付别人的长处,非常愚蠢!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用邺城地区的长处,去对抗晋阳地区的短处!
天时地利人和,前两者有了先机,就有了很大胜算。对付晋阳鲜卑这样的强敌,用阴谋那是很难奏效的,一两个阵法,几个能打的猛将,也不能解决问题。
高伯逸的办法,就是使用一切手段去削弱对方的实力,等晋阳六镇鲜卑衰弱到极点的时候,再打一闷棍,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当然,指望一次就消灭这批人,也很不现实,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个开始不是么?
第848章 经济制裁(2)
“可是主公,这跟周国出兵突厥有什么关系呢?”
宋钦道还是没想明白关键环节。
“晋阳啊,对于南面来说,是封闭的,两条山路锁死,谁也进不来。但对于北面来说则完全不同。苍茫的大草原啊,令人神往。”
高伯逸感慨的说道。
晋阳真是好地方啊!要是能占据这里,再得到六镇鲜卑的雄兵,天下何处去不得?
只可惜,这些人很难为自己所用。至少,还是需要将其“打散”之后,再重新安置。年老的不能要,只能要十多岁二十多岁的。
这条路实在是太漫长了,远远不是现在就能考虑的。
“主公?”
看到高伯逸有些愣神,宋钦道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没事,说到哪里了?哦,对,是晋阳。晋阳的北面就是突厥,而且鲜卑六镇常年跟突厥人有贸易往来,用粮食换取草原上的牛羊、皮毛等物。”
见高伯逸说得如此笃定,宋钦道大概也猜出来对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了。
突厥那边的货物,从晋阳这边来,到邺城,然后从邺城到东河泊司中转,最后到扬州,这是整个一条贸易线路。
而高伯逸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过得太舒服的晋阳六镇鲜卑勋贵们,好好体验一下后世的“经济制裁”是什么滋味!
北周马上要对突厥用兵,所以现在晋阳的人哪怕想找“干爹”来帮忙,只怕那些突厥人都有些忙不过手脚!
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窗口期,一旦过去了,晋阳鲜卑既然能从草原到中原地区,也一样能够从中原地区回归草原。
那样就后患无穷了!
“主公,难道你想饿死晋阳六镇,然后逼迫那些人南下邺城抢粮?”
宋钦道被高伯逸的大胆想法震惊了!
“你说错了。他们并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抢,他们会觉得邺城跟河北的财富,本身就应该属于他们。所以他们会非常有动力南下。”
说实话,高伯逸还真怕这些人去了洛阳!但现在蝗虫闹那么厉害,晋阳地区又被自己套路了一年多,粮仓里肯定没多少粮食,贪婪的鲜卑勋贵们,肯定用存粮跟突厥人交易货物了。
他们这些人不事生产,怎么可能会预料到今年有蝗虫灾害呢?
不南下邺城才是见鬼。
“主公,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在下只是觉得,饿疯了的鲜卑军户们南下,我们能抵挡得住?”
“难道你希望我带着大军去攻打天下雄城晋阳?”
这话直接把宋钦道嘴边的话堵在了喉咙里。
很显然,如果说晋阳的鲜卑大军南下高伯逸还有可能守住邺城的话,那么他带着神策军打进晋阳城的可能性,就无限趋近于零。
这等于是在两个困难的选择里面选了一个看起来有机会实现的。
也当真是不容易了啊!
宋钦道第一次感觉到,那些眼睛盯着龙椅的人,无不是心智坚韧之辈。没能力、没胆子,还在乖乖在家抱孩子比较安全。
这个时代,是英雄的时代,枭雄的时代,恶棍的时代,骗子的时代。
唯独不是普通平民百姓的时代!
战争从未有一刻远离过。
“你作为中书令,近期朝廷会颁布各项法令,封锁晋阳。你的职责,就是将这些法令细化。一句话,往晋阳那边输送物资的人,要重罚,甚至斩首示众。但是从晋阳那边带来物资的人,要重奖!
总而言之,尽量让那边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我倒是要看看娄昭君到底挨不挨得过今年秋天!”
高伯逸一语双关的说道。
他得到秘密消息,娄昭君自从到了晋阳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利索。就算她能挺过今年,估计也活不了太久了。
高伯逸为什么要跟娄昭君翻脸呢?
因为他知道对方已经没多少时间好活,你跟一个快死的人套近乎,有意思么?将罪名都按在娄昭君头上的好处就是:一旦对方死去,那么邺城和晋阳的矛盾,也会随着此人的离世而缓和!
至少给了双方台阶下。
这就为政治解决晋阳那边尾大不掉提供了必要条件。至于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困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高伯逸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神,不觉得自己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照顾好!设想了十分,能做到七分,已经可以拍着胸脯说问心无愧了。
“卑职知道了。主公务必要注意高澄一脉的动静啊,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