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438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438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高欢都无可奈何的事情,阿郎一时间没办法再正常不过了,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李沐檀双手揉着高伯逸的太阳穴,耐心的安慰道:“阿郎权势在手,收拾这些人,只是需要些策略罢了。但他们始终都只能被动接招,无法左右逢源。”

    所以为什么说读书明理重要呢,李沐檀一句话就点出了北方世家现在在北齐国内的尴尬处境!

    正如当年高欢惹不起这些人一样,这些人也被排斥在政权中枢以外,无法像是西晋时那样彻底把持朝政。而且此时北齐的人才选拔,也并未完全被世家把持。

    “你放心吧,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明日我便要那些人好看!”

    说是让那些人好看,手却是不老实的在李沐檀身上来回游走,很快他们二人便在床上干柴烈火、红浪翻滚,差点把屋子都烧着了。

    高伯逸年富力强,夜里没有女人的伺候哪里睡得着。可惜并非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精力旺盛,折腾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能折腾。

    宰辅杨愔回到杨府以后,就在书房里坐立不安的走来走去。今夜的宴会,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暗中观察的。

    高伯逸想做的事情,难道就是找世家弄点物资么?呵呵,邺城府库里什么都不缺!至少打晋阳鲜卑,是不缺的。

    耗都能把段韶耗死!

    这厮想做的事情,是把北方世家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从而为将来夺权篡位做准备!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套路,历史上真是见得太多了。

    当年刘秀不就是联合了南阳本地的一大帮豪强,最终夺取了天下么?果然,高洋一死,北齐国内再也没有人能压得住高伯逸了。

    包括自己也不行!高洋留下的那十二尊大金佛,直接点燃了高伯逸的野心,杨愔实在是不知道这位任性的先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愔有些黯然神伤,不过并不打算做那些“玉石俱焚”的事情。只要高伯逸没有正式改朝换代,那么他做的所有事情,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权臣应该做的。

    实在是没什么稀奇的。

    杨愔和太原长公主也有子嗣,也算是带着高家的血脉。如果要跟高伯逸唱对台戏,今后家族被清算是迟早的事情。

    他看得出来,北方世家们支持高伯逸的力度,与对方需要的“绑定程度”,差得还有点远。

    “阿郎,崔侍中来了。”

    老仆在书房门外轻声说道。

    崔侍中就是崔季舒,他深夜来找杨愔,不用说,就是为了商议今夜晚宴的事情。

    只要眼睛没瞎,就看得出高伯逸今夜差点暴走了,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至于是要做什么,有什么后手,那就不好说了。

    这一位跟高洋有个地方很像,那就是同样不喜欢按套路出牌,而且高伯逸有高洋的智慧,却没有高洋的疯癫和喜怒无常,甚至可以说是喜怒不形于色。

    长久看来,这个人的威力更可怕。

    他有可能改朝换代绝非说说而已。

    崔季舒进了书房,面色跟杨愔一样,都是满脸愁容。

    “高伯逸与你事先通气没有?我总感觉,他明日要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崔季舒忧心忡忡的说道。

    他是世家出身的大官,但他不是博陵崔氏的话事人,家族内部的事情,自有一套规则与流程,不是说谁当的官大,谁就是族长。

    今日他也感觉到,世家的人对高伯逸有些怠慢了,似乎根本没把这位当回事。

    不过想想也是。

    高欢之前,这些世家就在。

    高欢死了,这些世家还在。

    后面经过了高澄与高洋,二位都已作古,然而世家依然好好的。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更何况高伯逸还不是皇帝,他最多算半个权臣而已。人家看不起高伯逸很正常。

    “之前,我和他说了邺城粮仓的事情,从陈国那边送来的粮食,已经入仓了。”

    杨愔沉声说道。

    至于南陈为什么会答应与北齐进行大规模的食盐换粮食交易,他也是有所耳闻,不过并没有确切消息。

    据说是高伯逸派人秘密将陈霸先之子陈昌送到了边境,然后由陈国禁军大将侯安都接手了!

    而且还听说这一位并未安然到达建康,反而是在长江江心遇到风浪,随船一同沉没,生死不知!

    这里面好多事情都引人遐想。

    “那么,既然不缺粮,高伯逸到底想做什么?”

    杨愔跟崔季舒二人面面相觑,都没有答案。

 第902章 两手抓两手都很硬(2)

    春困秋乏夏打盹,疯狂折腾了一夜,高伯逸可是把在世家那里受的气都“宣泄”了出来。饶是他身强力壮,清晨起床的时候也有些腰酸背痛的。

    “阿郎,最近要不去长公主那里住几天你最近老是在妾身这边,总感觉有点不太好。”

    光溜溜的李沐檀躲在毛毯里,伸手抓着高伯逸的手不放。

    “我知道了,我只是怕给人错误的信号,之后再去亦是不迟。”

    高伯逸最近都没有去看高彾,自然是有他的考量在里面,或者说,他就是故意为之,不想给世家中人一种错误的信号!

    与高氏皇族太过于亲近,会让人误以为你是想当狗当一辈子,毫无志向,这样会引起相当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与高彾疏离,自然是向高氏皇族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他高伯逸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这样也会引起非议。

    两害相权取其轻,世间哪里有那些十全十美的事情啊。

    “阿郎,世家力量都在水下,你切莫小看他们啊。我爹当年不让我嫁斛律世雄,娄太后也没能把我们怎么样。”

    李沐檀害怕高伯逸冲动,忧心忡忡的劝道。

    “你什么时候再生个女儿?承明不是很寂寞吗?”

    高伯逸岔开话题问道。

    “罢了,阿郎快去吧,妾身知道阿郎已经准备好了。”

    “嗯,我走了。李德林大才,你莫要怠慢他了。”

    “真是的,难道妾身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快去快去。”

    辞别了娇妻,坐在犊车里的高伯逸心潮澎湃。

    今日就要亮剑!让那些老匹夫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主公是不是又有喜事了?”

    前面驾车的竹竿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高伯逸把“有喜事”听成了“有喜”,差点一口老血喷在犊车的木板上。

    “哼哼,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

    高伯逸言不由衷的答了一句,有时候跟竹竿说话,要被这家伙气死。

    “今日要去收拾一帮老家伙,自然是喜不自胜。”

    “主公要办的事情,自然是可以办到的。主公什么时候去蜀地,我带家里的族长给主公引荐一下。那些家伙虽然整天都想着复国,不过利用一下倒是没什么大碍,反正与我无关。”

    竹竿这厮平日里冷冷的,其实多少还是想着家族,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哪怕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也真是难得了。

    “蜀地公孙家么?”

    “可不就是蜀地公孙家!”

    东汉初年,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国号“成家”就是这么个怪物国号。别看竹竿毫无政治才华,人家祖上也是阔过的。

    高伯逸微微点头。等收拾了晋阳六镇鲜卑,倒是可以跟蜀地的公孙家联络联络,这些植根于当地的土豪们,实际上很有利用价值的。

    之前高伯逸可不就是利用江州土豪稳住了南陈么,你看现在南陈还跟鹌鹑一样动都不敢乱动。

    自从入夏以来,已经很久都没有朝会了,此次到了立秋,为了准备秋收的相关事宜,众大臣对此次朝会都是翘首以待。

    他们关注的不是秋天收成如何,反正今年蝗虫肆虐,丰收年是不必想了。他们关注的是,高洋死了,他的谥号要怎么定!

    晋阳今年受到了极为严重的蝗灾和旱灾,六镇鲜卑没有粮食了,他们会不会南下攻打邺城,顺便“清君侧”!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议题。

    李祖娥一身素服,姗姗来迟,端坐于幕帘后面。她身边是两岁多的高潜,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咿咿呀呀的小声说着什么。

    这孩子似乎很小就懂事了,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不吵不闹的,很有“明君”之相。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祖娥身边的太监扯着鸭嗓子来了一句。

    这只是在例行公事,假如没有什么事情,何必开个早朝呢?要知道,古代没有电灯,天黑了啥也看不见,因此天刚刚亮就要在朝会上了。

    可见这项工作绝不是什么轻松差事,没有哪个大臣喜欢开朝会的,除非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利益。

    “臣有本奏!”

    朝会的时候,一般都是级别较低的大臣先引出话题,然后大佬再上阵。然而今日,没有任何铺垫,高伯逸就直接站出来了!

    不仅是杨愔等人愣住了,就连李祖娥也愣住了,因为高伯逸事先没有跟她通气!

    “那个楚王有什么事要说么?”

    李祖娥心乱如麻,平时都是之前对好了剧本,没想到今天高伯逸也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臣!请!土!断!”

    高伯逸从嘴里吐出四个惊天动地的字来,震得大殿内群臣耳朵嗡嗡作响!

    李祖娥平日里对政务这不属于权术没什么研究,一听到土断二字,倒是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看到杨愔等人都是面色大变,恨不得冲上来跟高伯逸理论,就知道这四个字非同小可。

    “楚王可否细说,为何要土断呢?”

    土断,原本是指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以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说白了,就是清查户口,查一下每一片土地上究竟有没有人耕种,耕种的人是否为国家服徭役和纳税,是否有大地主匿藏户口等等。

    这条政策一出,对于自耕农来说,问题不大,或许还有好处比如说本地豪强会将强占的良田退一部分出来给他们这些原本的主人。

    然而,这条政策,就是直接在大世家大土豪碗里抢东西吃!

    自古以来,土地政策就是生产力的根本性政策,高伯逸根本不迂回,直接来这么一下,呵呵,如果他不是脑袋发昏,那就是在敲山震虎!

    “天保初年,国家渐渐安定之前一直与西魏作战,人口本应该增加不少。可邺城周边,户籍反而变少了!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高伯逸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让太监递给李祖娥,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这册子上记载了不少邺城周边关于户籍的荒唐事。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警醒可不行。微臣认为,土断和检地,乃是势在必行!这齐国的土地肥沃得很,却也经不起蛀虫的蚕食。

    没有什么比土断更紧急的事情了。”

 第903章 两手抓两手都很硬(3)

    高伯逸递上来给李祖娥的小册子上,记载了某件十分荒谬的事情。

    位于邺城不远的安阳县某村,天保初年的时候,有男丁200多人。

    到了今年天保九年的时候,全村居然只有3个男丁了!

    而女人的数量,则是增加了一倍。

    更离谱的是,户籍上记录这个村子里出生的孩子,全都是女孩,一个男孩都没有!至于某些本来就叫x石头的汉子忽然就改名叫x丽丽,然后性别也变成了女人,就不用多说了。

    在场的都不是糊涂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来。

    北齐的均田制继承北魏孝帝元宏改革,一户之中,女人服徭役只有男人的一半,交的“征”和“调”也只有一半。

    所以为什么“男人”变成了“女人”,就很好理解了。其实这种现象在北齐国内数不胜数,唯独是这个地方将其做到了极致。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高伯逸所说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李祖娥看到高伯逸的这本册子,良久无语,实在是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不管是世家也好,在田里劳作的农夫也好,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

    那种纯粹“老实巴交”的人,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根本活不到你见到他那个时候。

    高伯逸说的检地、土断、清查户口,一方面是在针对世家大族横行乡里,另一方面,也有拨乱反正的意思。

    这件事其实不太紧急,然而却是再重要不过,任何人都不能站出来说高伯逸的想法是错的,是不能做的,有区别的无非是个轻重缓急而已。

    “这是微臣的罪过。微臣这就让中枢下令,清查邺城周边的户籍。同时微臣请太后贬官,微臣无法胜任宰辅一职,请让微臣亲自处理这件事。”

    嗯?

    李祖娥一愣,她没想到杨愔居然直接撂挑子了啊!

    “杨宰辅日理万机,一时疏忽也是难免,毕竟人没有三头六臂嘛。”

    高伯逸站出来,对幕帘后面的李祖娥拱手行礼道:“这件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牵扯极大。不如今日休会,三日后再开朝会。

    这三日时间,众臣们也能想想对策,看此事如何处理才好,太后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看到高伯逸发飙,都等着看戏呢,他们都想看看这厮到底要玩个什么花样来。毕竟,土断这种事情,刘裕做过,桓温做过,元宏也做过。

    事情虽然很大,但从操作上说,毫无新意,都是玩烂了的套路。

    杨愔站出来本来是以退为进,没想到被高伯逸连消带打的,又缩回去了,等于啥也没说。

    “如此甚好。”

    李祖娥微微点头,对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退朝!”

    来势凶猛,似乎有惊涛骇浪要扑面而来的朝会,居然就这样偃旗息鼓了!实在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而在其中挑起话头,又从容退去的高伯逸,则是在群臣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或者叫阴影。

    有的人厉害是因为身份地位高,有的人厉害是因为他本身就厉害。如果这两者重叠起来了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他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楚王留一下,哀家还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议。”

    李祖娥轻声说道。

    这并没有超出众人预料,毕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