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居然还有不少“冤假错案”!大家为了活命,平日里的道德水准都低了不少。
互相攀咬的水平,估计连他们自己都“震惊”到了。
深夜,神策军中军大帐内,高伯逸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个小盒子。盒子没有盖上,里面装着一个人头!
那正是段韶的首级!
“早就跟你说了啊,不要往那里走,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高伯逸假惺惺的叹了口气,继续对着死人说道:“如果是我拦着你,你或许还能多活几天。可惜,是斛律明月要拦你。他急着用的鲜血上位,又怎么会给你机会呢?”
他说的都是废话,与其是在跟“段韶”说,还不如说是对自己说的。
“人心啊,都是复杂的。斛律明月看到你们情况不对了,他才会出力帮我。相反,如果我不行了,就该他爹来帮你了。懂不,墙倒众人推,你觉得活着很难,我也是不容易啊。”
高伯逸长叹一声,也觉得心里有点堵。他倒不是说同情段韶,而是有些物伤其类罢了。谁知道哪一天,自己的人头会不会摆在某个大佬的桌案上呢?
天下人都能投降,甚至李沐檀都能改嫁,唯独自己不可以投降,也无处可去。不能走歪路,不能走回头路,前面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若是到不了终点,剩下的只有身败名裂和死亡。从这点上看,他倒是跟段韶一样,不过是对方早走一步而已。
“你若是不杀高殷,或许根本没我的今天,甚至我会被高洋除掉也不一定。如果真那样,你至少还能安安稳稳的当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家族显赫富贵。
但是你杀了高殷,逼得李祖娥和李家无路可走,只能把所有的一切交给我。世家没了选择,只能推我上前台跟你抗衡,不然就要任由你们摆布。
你之所以会输不是因为你不会打仗,而是你,还有你们那些人实在是太贪了!你们的胃口,大到没有边际,让高洋都不寒而栗,他只能破罐子破摔,宁可让我壮大跑出来咬你们,也不愿意那么轻易就把江山送给你们。
你妹妹怀了唐邕的儿子你以为高洋不知道么?他只是觉得高殷还在不影响大局而已!从你们下毒毒死高殷的那一刻开始,一切就已经注定了。现在的局面不过是高洋留下的一个残局罢了。你我都是局中人,在泉下的高洋知道你现在来陪他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呢。
段韶,你真的很可怜可悲估计你临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输在哪里吧。”
高伯逸倒了一杯酒,洒在桌案上顿时芳香四溢。
“今天是你头七,好好上路吧。”
他瞥了一眼段韶的人头失望的摇了摇头。
段韶在战场上是个牛逼人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确实不敢恭维。毒死高殷,刺激到的人可不仅仅的高洋,更是把高氏皇族逼到没有路走。
有时候,战争在你发动的那一刻开始,往往就已经决定了胜负。军事,始终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上的昏招,常常是军事上无法挽回的。
边修整,边甄别审讯战俘,三日之后的,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人,竟然也达到千人之多,就算不到十分之一,其实也没差多少了。
若是真的采取十抽一杀,死的人也不会比这个多多少,但是高伯逸的名声,就会彻底臭掉!以后别人说起高伯逸这个人,多半都会是些“喜怒无常”“神经质”之类的评价了,这让人情何以堪?
如今高伯逸的套路,不但瓦解了六镇鲜卑勋贵的势力,而且还除掉了一批品行不端,容易闹事的家伙。
实在是一本万利,让他麾下众将士都刮目相看。
今日天气放晴,冬日的太阳,难得让人感觉到温暖。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人,并没有被立刻杀掉,而是被集中在一起,然后被栅栏围起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围了几千头猪一样。
在栅栏的外围,是斛律光的亲信部下,全副武装,数不清的弓弩对着这些人,似乎屠杀已经准备就绪。
就等着高伯逸下令了。
木质的高台上,高伯逸手里按着白云剑,眼神冷漠的看着栅栏中间的人。白起、项羽,那些前辈们,似乎站在天边的云彩上,对着他招手。
只要一声令下,他就会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
“罢了。”
高伯逸轻叹一声,对斛律光招招手。
“大都督,有什么吩咐?”
斛律光沉声问道,其实他最想做的,就是当一个旁观者,不用亲自下令屠杀这些战俘。但是,高伯逸明显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他。
“去跟那些检举的人说一声。他们既然有仇怨,那么就让他们来了却恩怨吧。给他们横刀,让他们动手。”
高伯逸平静的说道,却是让斛律光感觉心中发寒。
“喏!”
这一刻,身材无比魁梧的斛律光,竟然觉得高伯逸才是那个矗立着的巨人。
他的能力,他的手腕,他的心智,完全不是一个二十岁的人所能有的。高伯逸以后会走到哪一步,可能篡位只是起点而已。
斛律光来到自己亲信身边,贴着耳朵交代了几句。很快,一堆一堆的横刀,就被送到那些“举报人员”手中这些人在公审的时候,也被单独挑选并集中起来了。
远远的,高伯逸对着斛律光挥了一下手,那些拿着横刀,一脸狰狞的战俘,开始隔着栅栏,疯狂用刀捅栅栏内的战俘。
栅栏外圈的被杀死后,拿着横刀得战俘又翻过栅栏,到圈里去厮杀。圈里的人本来就是穷凶极恶之辈,当然不甘心被这样杀死,于是开始拼命与“仇人”搏斗。
然而他们没有兵器,能混一个同归于尽就算是很不错的结局了,更多的是被一边倒的屠杀。
高伯逸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栅栏内的尸体越来越多,毫不阻拦,也没有任何表示。
头顶上冬日的大太阳,照在身上,似乎一点热度也没有,反而是呼啸的寒风,让人骨头都是凉的。
第1041章 下一站晋阳(下)
北齐京畿大都督高伯逸所率领的“联军”,在高平大破段韶率领的六镇鲜卑,最终段韶身死,大军全军覆没。军中仅有唐邕和亲信数人,在战前绕路往洛阳方向去了。
其余的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可以说,经此一役,晋阳六镇鲜卑的主要有生力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已经不存在了。
在处理完战俘的相关事宜后,高伯逸命令杨素和高长恭,带着非神策军的人马,押解着战俘回邺城,在邺城以西安置战俘。
独孤信部镇守高平、晋城一带,而高伯逸本人和斛律光,则是带着神策军主力,北上壶口关和潞州,企图打开通往晋阳的通道。
十天之后,大军来到壶口关的壶口城下,这里是晋阳的咽喉,号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是有一两千精锐驻扎,短时间内挡住高伯逸和神策军,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将领和士兵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想法还有士气,都是跟晋阳老家里的情况相关的。
如果他们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那么坚守就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事实上,在高伯逸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缺粮,而有不少士卒逃亡回家乡了。
这天,高伯逸终于带着人来到壶口城所在的隘口跟前,看着那高大又狭窄的城墙,看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的天然屏障,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感慨。
从国都安全性的角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晋阳大概能排到前三位。但是,国都的安全性,与交通的便利性,却往往是相反的两个选项。
四通八达的国都,交通便捷,更容易发展经济和集中财富,人才。然而,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易攻难守的,比如说建康城,也就是后世的南京。
而封闭又有天险的国都,安全是安全了然而,道路必然不好走,而且货物进出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比如晋阳,比如长安一旦失去了国都的位置,后面的朝代都很少会将国都定在这里。时代越是发展对交通的便利性越是要求高。
“大都督,可命人带着段韶的人头,让敌军士卒用吊篮吊上城楼,此关应该可破。”
斛律光拱手道。
有生力量都被消灭了,这座关卡看着巍峨高大实际上,那些都是吓唬人的起不到任何防御的作用。因为守军无论守卫这里多久,他们也等不来援军了。
连主帅都被斩首了,还在那死撑,有用么?
“谁愿往关内劝降?”
高伯逸环顾了一下身边众将问道。
“大都督卑职前往吧。我乃士无法上阵杀敌此番劝降,正是本职工作。”
李德林对高伯逸行礼道。
嗯,貌似应该比较靠谱。怎么说呢在高伯逸印象里,李德林这个人,办事情还是很稳,为人也是很低调不嘚瑟的。
如果是李达去,搞不好太嚣张,直接被守将剁了。
“如此也好,你带着段韶的首级去吧。顺便把俘虏政策也说一下,我军绝不滥杀无辜。”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无辜是不会滥杀的,但是杀谁不杀谁,这权力可是在高伯逸手里呢!
“喏,卑职去去就回。”
李德林拿着装段韶首级的盒子,然后走到城关下喊话。很快,城墙上就放下来一个吊篮。很明显,这里的守军,抵抗意志似乎并不坚决。如果真的是宁死不屈,会在第一时间对着咫尺之遥的李德林放箭。
他们毫不思索的放吊篮下来,显然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少是愿意听听高伯逸说什么。
不耐烦的在城关下等了一个时辰,李德林都没下来。正当高伯逸焦躁不安的打算继续派人喊话的时候,壶口城那扇厚重的城关大门,带着生锈转轴令人牙酸的声音,开了!
一队不到五百人的队伍出了城关,在两旁列队,分别将兵器放置到了城关下的指定位置。
诶?
这一幕高伯逸看得啧啧称奇,按他的设想,应该是李德林直接回来禀告,谈谈对方的条件,最后再把自己的条件跟那边说一下,最后敲定。
一来一回起码到晚上了。
没想到这就直接开门了?
如果每一次出征都能这么顺利,那该多好啊。
高伯逸不失谨慎的带着亲兵靠近城门,他老远就看到李德林在门口迎接了。
“大都督,我跟他们说了甄别俘虏的事情,他们只求不公审,其他的什么都答应。”
李德林在高伯逸耳边继续说道:“我担心夜长梦多,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答应下来,以后主公若是想收拾这些人,随便找个由头便是,不必现在落人口实。”
嗯,李德林办事确实靠谱。
投降的话,一次性的也就降了。若是几次来回,难保不会有人“退一步越想越亏,忍一时越想越气”,到时候跟你整出些幺蛾子,就不好收场了。
何必节外生枝呢?
李德林这个“便宜行事”,用得非常到位,没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取得了最大的成果。
“不必多虑,你做得很好。”
高伯逸拍拍李德林的肩膀,走上前去。他面前跪着一个穿着些许破损皮甲的中年将领。
“罪将恭迎王师入壶口关,请大都督格外开恩,放过罪将这些手下吧。他们都是世代务农,什么都不懂。”
“将军请起,将军让壶口城免于战火,何罪之有。本帅根本没把你们当俘虏,以后,就跟着我干吧,到邺城那边驻扎。”
高伯逸玩起了“千金买骨”的戏码。
“为大都督效死!”
果不其然,这位中年将领激动的跪在地上,立刻行了一个五体投地得大礼。刚才城门外还有些紧张肃杀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无论是门口站着手无寸铁的守军,还是担心被突袭的高伯逸身边的亲卫,都大大的松了口气。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高伯逸有这个表态,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以后怎么样,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能活在当下就已经很好了,你还有机会去管以后?
走入壶口关中,高伯逸看着被壶口城堵死的山道,暗自庆幸。多亏斛律光在关节时刻解决了段韶。若是段韶退到了这里,然后死守不出,还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壶口城已经在手里,下一站,就是晋阳了。
高伯逸暗暗想道。
第1042章 最后的气节(上)
壶口关不战而降之后,到晋阳的道路一片坦途。高伯逸率领神策军主力,一路势如破竹,沿路关隘都是想也不想,大军一到就投降。
甚至让神策军上下都感觉有些索然无味起来。
十天后,那座闻名天下的雄城晋阳,出现在了众将士面前。
晋阳,一座矗立在中国北方的雄城,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出现,又悄无声息的暗淡下去。
晋阳城坐北朝南,东面是两座大山:蒙山、龙山。
西面有汾河经过,晋水贯穿,并在此形成一条半圆形的护城河。
北面是一个大型湖泊,名叫“晋泽”。又是靠山,又是靠河又是靠湖,这样的风水宝地,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可以说晋阳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所以被很多人称为“龙城”,意思就是这里是一块龙兴宝地。
其实高伯逸也是这么认为的。
此时此刻,神策军主力已经来到了晋水东岸,在这里可以遥望巍峨的晋阳城,仿佛一只正盘着睡觉的巨龙一般。
“巨龙巨龙你差两眼,永远永远你差两眼。”
晋水岸边,高伯逸看着远处的晋阳城,低声的唱了一句。
行百里者半九十,别看晋阳六镇鲜卑现在就剩下唯一的一个据点了,但是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晋阳,可是抵抗了北宋很久很久才陷落的。
“明月,这座城,如果要强攻,需要多少人马?”
高伯逸坐在马上,用马鞭指着远处的晋阳城为斛律光。
听到这话,斛律光的面色都是黑的。攻城,跟野战的差别还挺大的。最主要的是,你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宁可这些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