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524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524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邺南城皇宫的太极殿,气氛紧张到要爆炸!

    昨日,在杨愔等朝臣的极力反对下,王琳写信要依附齐国,并迁往齐国腹地淮南的议题,被拖到今日。

    双方都有了一天的准备时间,自然不会像昨日那样仓促上阵。只不过,谁胜谁负,那还真的不太好说。

    “诸位爱卿,今日没有什么别的事情要讨论,都来说说王琳的事情吧。”

    李祖娥的声音带着疲惫,这次可是真疲惫,而不是房事后的慵懒。王琳入北齐,哪怕是赵郡李氏也是感觉很有危机感,对她施加了很大压力。

    李家人或许高估了李祖娥的实力,但她自己心里却非常明白,如果没有高伯逸,那么她什么都不是,甚至还能不能好好活下去,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高伯逸说要让王琳入北齐,这种事情,李祖娥是没办法阻止的,这一点非常明确。她心里有数,所有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去跟高伯逸讨价还价。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所以她也是随便的把李祖勋打发了,双方弄得很不愉快。想起那些糟心的事情,李祖娥一夜都没睡好,今天自然是没什么精神了。

    “太后,微臣建议,无论是愿不愿意接纳王琳入齐,都要给对方一个明确的说法,不然显得很无理,有失我泱泱大国的气度,诸位是否也这么认为呢?”

    来了!

    居移气养移体,如今高伯逸说话,哪怕他只是用很随意的语气,听的人也不敢怠慢!更何况他是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重大的事情!

    “高都督的话,正是我等所想。只不过,王琳山野粗人,应该怎么跟他回复,倒也颇费些思量。”

    一杆子大臣里面没有谁敢站出来,大佬对大佬,小人物出来只会被吊打,最终还是杨愔出来接了这个茬。

    他不出来完全不行。

    今日,高伯逸不会善了的。

    “杨宰辅的话可说到正题了,那么,请问应该如何回应?在场诸位请畅所欲言吧,不管是什么官职的,都可以出来说说嘛,不碍事的。”

    高伯逸笑得很随和,也非常有暗示性。

    大佬定下来了一个方向,下面的小弟,就要开始冲锋陷阵了。总不可能让他这尊大佛,在朝堂上对着人喷唾沫星子吧?那也太掉价了,像是菜市场的老农一般。

    双方不动声色的就达成了“妥协”,暂时不会直接让王琳入淮南。但是怎么回复,实际上这代表着北齐朝廷的一种态度。

    热烈欢迎?婉拒?还是若即若离?

    怎么回答,往往预示着将来这件事的走向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臣有本奏!”

    正在这时,站在太极殿非常靠后的李德林站了出来。从前,他都没有机会站在这种地方,是被高伯逸“外放”了之后,才能堂而皇之的直接参与朝政。

    杨愔有些诧异的看了李德林一眼,然后瞬间有些明白了对方的立场。

    这个年代,如果说朝廷的中高层,谁是世家出身的话,除了极为个别的人以外,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世家出身,拐弯抹角也能拉着关系。

    但是,很多人的出身虽然是世家,然而却是世家的旁支,甚至是旁支的旁支!在他发迹以前,可能家里连饭都吃不上。

    比如说高伯逸老爹高德政,他确实是渤海高氏出身,然而,渤海高氏的主流,却并不是他这一脉。

    可能要追溯到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才能是高氏某一支的庶出,或者干脆就是外生子。

    这些人,如果跟了某位主公,那么所谓世家能给他的,未必比自己跟的主公给的多。李德林就是这样的情况。

    高伯逸给他的足够多,所以他就不必理会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所谓“亲戚”在一旁指手画脚。

    而杨愔却不同,他虽然不是弘农杨氏的话事人,但他在弘农杨氏里面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

    李德林可以不管李家怎么叫嚣,他却不能不搭理杨氏怎么在背后安排,这也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说吧,算起来,哀家和你还是本家人呢。”

    李祖娥轻笑道。

    “微臣在奏对之前,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杨宰辅。”

    李德林从大殿靠外的位置,走到杨愔跟前,两人互相行礼,这也是朝廷的基本礼节。

    “杨宰辅,我想问你,若是我们直接拒绝王琳,对方恼羞成怒之下,有没有可能攻打郢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区?”

    坐镇襄阳的王琳,发飙以后,当然会打郢州,这不需要怀疑,只要看看后世九省通衢武汉的地理位置,就知道王琳肯定会拿下这里啊!

    哪怕杨愔不知兵,也知道郢州地位异常重要,这里若是丢了,荆襄则会完全失控,后果不敢想象。

    杨愔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王琳发家于草莽,确实不排除这个可能。”

    你们不让我们回淮南?

    OK,那我们自己去好了,顺便把你们痛殴一顿。

    这种想法,说实话确实很符合王琳和他麾下那些部众们的心理。

    “如果王琳出兵,让你去抵抗,你去么?你打算带多少兵马去?”

    看到杨愔承认了自己的说法,李德林继续咄咄逼人的问道,他这个说法是有点耍流氓了。杨愔是在后方负责调度的,又不是冲锋陷阵的。

    你让他这个胖子去带兵,有些强人所难了。

    “我并无带兵才能,若是王琳带兵来袭,还是要高都督亲自出马才行。”

    杨愔双手拢袖,对着高伯逸行了一礼。

    “既然杨宰辅无法带兵出征,那么你万一激怒了王琳,你有办法出使荆襄,让那些人放下刀兵么?”

    李德林又问了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

    你既然不能带兵,那么嘴巴总是有的吧,你去一趟荆襄,然后让那些人立地成佛。

    怎么样?

    李德林说了这么多,其实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你行你就上,不行就别哔哔!你们这帮人在这里说得唾沫横飞,王琳到时候带着刀子来跟你“讲道理”,有种你出去硬扛啊。

    “住口,你是何官职,怎可对杨宰辅无礼?”

    高伯逸对着李德林呵斥道。

    他只是说李德林“无礼”,可没说对方的话没道理啊!

    “都督息怒,是微臣冒昧了。”

    李德林对着杨愔行了一礼,随即退回原位。

    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第1089章 笔杆子到底是不如枪杆子(上)

    上啊,你倒是上啊,你怎么不上呢?

    此刻李德林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拿鞋底板扇杨愔的脸。

    你们既然不能为北齐的政局负责,那么,就不要说些多余的话。你要拒绝王琳,得有你拒绝的本事!不然在一旁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李德林最后虽然被高伯逸“呵斥”了一番,但实际上,则是在给李德林解围!若是将来杨愔报复李德林,则会被世人认为是“心胸狭隘”。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肚量这么小,还怎么做宰辅啊,洗洗睡吧!

    一时间,除了高伯逸以外,在场所有大臣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王琳真的翻脸了,造成北齐政局地震,自己是否可以在这场地震中“安然无恙”?

    出事了,总是要问责的,现在跳得越欢,到时候清算就越惨。细胳膊细腿的人,还是不要参与其中了吧?

    “刚才李部曹李德林现在的官职名刚才说的有些过了,诸位不必担忧,只管畅所欲言便是。无论王琳弄出什么事情来,有本王在,他翻不出浪来,不会让诸位到前线去跟那些蛮横的水贼对峙的。”

    高伯逸毫不在意的说道。

    他表面上是在说“老子罩着你们,安心的当喷子就是”,背后的意思,其实是在说“你们根本顶不了啥用”!

    偏偏你还发作不得。

    “杨宰辅,如何回复王琳,你怎么说?”

    李祖娥看局面僵持了,疑惑的问了一句。

    “回禀太后,微臣觉得,王琳归附虽然是政务,但此人手握数万兵马,乃是一方大员。微臣在军务上没有说话的份,不如让高都督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就算后面事情有反复,高都督也有办法平息下去。”

    杨愔的话,可谓是软中带硬。

    你说我不行,那我就让你来呗。

    “楚王,你怎么说?”

    李德林的花式“灵魂拷问”,高伯逸的故意避让,其实为的就是这句话!

    “太后,诸位,王琳手握重兵,而且,目前名义上也是属于我齐国的臣子,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

    从道理上说,王琳既然是齐国的臣子,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他进入齐国腹地,这一点,我想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

    高伯逸的话语很平静,落在群臣耳朵里,却不亚于惊雷炸响!

    这厮,想让王琳入齐的态度很坚决啊!

    只不过,王琳入齐,又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在场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

    看到诸多大臣没有一个站出来反驳,高伯逸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直接拒绝,王琳肯定会有所动作。

    他不是一个人,他麾下那帮人,都是淮南淮北的,直接拒绝,等于说是断了他们的念想。

    王琳哪怕再谦和,他要给他的部下一个交代,这口气,只能出在齐国身上。”

    高伯逸把王琳的情况,跟在场的大臣说了,包括王琳从前的一些事迹,全都言简意赅的介绍了一番。

    这下,原本不服气的人,现在也服气了。

    包括杨愔在内,其实对王琳的能量并没有很直观的了解。王琳这个人不可怕,他远远不像是侯景那么好斗,在个人操守上,几乎秒杀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

    包括他高伯逸在内。

    可是,王琳的手下,却是一群什么都敢干的亡命之徒。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只听王琳的话,谁也指挥不动。

    这样的一个人,要成就一方霸业,那是很难的,说白了,心还不够黑。

    但是这样一个人,要给你制造点麻烦,那却是相当容易的!

    “我觉得,对于王琳的诉求,我们要积极的回应。

    首先,王琳,要去淮南之地,这个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如果这个原则性问题,我们拒绝了他,那么,后面的话说得再好听,人家也没有兴趣继续听你说废话。”

    看到众臣都脸上都出现深思的表情,高伯逸继续说道:“所以说呢,我们一方面要在信中表示,热烈欢迎王琳来淮南镇守,以邺城中枢的名义公告天下,王琳乃是齐国的忠臣,为国家抵抗周国多年,镇守荆襄,劳苦功高。”

    说到这里,好多人都昂着脖子,等着高伯逸那个“但是”!

    说了半天,不就是想听听高伯逸到底会怎么说嘛。

    “但是,我们私下里给王琳的信,却不能满口答应他的要求。至于这些怎么说,我会私下里处理的。你们觉得如何?”

    高伯逸的意思就是说,这事儿我包了,你们以朝廷中枢的名义,褒奖王琳一番就OK,所谓“口惠而实不至”,就是这个道理。

    反正,口号是要喊出来的,给王琳定性,一定不能错。

    王琳必须要是北齐的忠臣良将,为国家贡献良多。这么说的话,以王琳的脸皮,定然不会贸然就攻打齐国控制的国土,因为那样对他的“人设”,损害实在是太大了。

    失去与得到的完全不成正比。

    根本没什么搞头!

    然而,在背后,高伯逸需要跟王琳好好沟通,处理他入齐的各种障碍。最大的一个障碍,说白了,就是信任危机!

    抢夺蛋糕这样的事情先丢一边不,侯景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王琳会不会是下个侯景,只要是脑子没坏的人,都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问号。

    一句话,要是想入齐,王琳需要“证明自己”。

    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呢?你说你自己是好人,你麾下大军“人畜无害”,人家就会相信了么?

    所以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你把心挖出来给人家看,人家都会说这是猪心!

    世道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至于怎么让王琳妥协,这是高伯逸的事情,甚至可以算是“国家机密”,没有必要在廷议的时候说出来。

    高伯逸这一番话,可以说完全占据了主动!他就是欺负杨愔等人,完全不能带兵,完全不能在军事上说话,那么,这些人,也就完全没有能力收拾烂摊子。

    现在提出来,是给他们脸,见好就收的话,还能顾全脸面。

    若是给脸不要脸,高伯逸不介意写信过去,让王琳稍微“跋扈”一点点,显示一下破坏力。到时候,他高大官人不仅仅是要掌握主动,他还要问责!

    现在谁说要将王琳拒之门外的,到时候他就趁机把那些人扫地出门!就看杨愔现在怎么选了。

 第1090章 笔杆子到底是不如枪杆子(中)

    太祖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今这句话再次应验。你没有枪杆子,就硬气不起来,李德林的话,只不过是把邺城中枢朝臣们脸上的遮羞布撕下来了而已。

    而且,这并不是高伯逸交代他的“策略”,而是李德林自己权衡再三的决定。

    一场朝会下来,群臣们像是打了一场恶战一样,几乎是要虚脱了,整个人脑子都懵逼了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

    高伯逸依然是最后一个出邺南城皇宫的,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杨愔早就双手拢袖的等在宫门对面了。

    “今日,你很威风啊。”

    杨愔皮笑肉不笑的盯着高伯逸,他为人相当和气,对下人也很少摆谱,像今日这样怒不可遏,长这么大,还真没有多少次。

    上一次是葛荣带着所谓的“义军”滥杀无辜,他出言阻止对方不听的时候,才出现这样的表情。

    而高伯逸显然不是滥杀无辜的那种混蛋。

    “宰辅大人很愤怒么?您是因为什么而愤怒呢?”

    高伯逸对着杨愔拱手行礼,看起来很淡定,甚至有些悠然自得。

    对啊,我为什么要生气呢?

    杨愔听到这话一愣,生气了好一阵,现在想想,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呢?

    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公事。王琳跟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