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杨冢宰来了。”
贴身太监在宇文邕耳边轻声说道,打断了他的思绪。
“让他进来吧。”
宇文邕疲惫的合上奏折,上面说今年夏天,长安大旱!要如何如何,叽叽歪歪说了一大通。
古代吃饭看天收,估计今年收成估计不会很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然,这也是挺常见的事情。毕竟自从宇文泰入主关中以来,关中大旱的字眼,就时常在史书里出现。
体现在皇帝这里,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见怪不怪。
现在是夏天,长安地区干旱的消息,几乎是每天都会出现在奏折上,宇文邕的头都是大的。皇帝虽然掌控着国家资源的大头,但是那些资源却不会凭空变出来。
不一会,杨坚进来了,见到宇文邕,就规规矩矩的行礼,一点也没有显出任何倨傲和自满。
“不必多礼,说正事,长安城外的工坊你去过了吧,那纸甲怎么样?”
宇文邕殷切问道。
这种感觉,就像是玩抽奖等待开奖的那一刻,内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期盼,还有隐隐的失落。
“陛下,这件事,话语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让微臣来给陛下做个演示吧。”
杨坚从袖口里拿出两个白色的纸甲片,一个略有些破损,上面还有刀痕,另一个崭新。他将这两样东西放在桌案上,然后对宇文邕说道:“陛下用佩剑,对着纸甲片劈砍吧。”
在皇帝面前动刀,始终是不好的。这事只好由宇文邕自己来。
“如此也好,爱卿后退。”
宇文邕从桌案的抽屉里取出一把短刀,朝着那片崭新的纸甲片劈砍过去!
刀卡在纸甲里了!嵌入半寸!
宇文邕皱了皱眉,看了杨坚一眼道:“这甲片有点软呐!”
他刚才并没有用出吃奶的力气,如果是交给宫中的宿卫来操作,很有可能一刀将纸甲片斩断!
“陛下可以试试另外一个。”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宇文邕点点头,随即朝着另一片纸甲劈砍而去!
这回只留下一道白痕!
二者的对比非常明显。
第一种根本就不能上战场,穿在身上跟没穿,区别不大。而第二种,虽然没有铁甲那么“硬”,但是绝不像看起来的那么不中用。
实际上作为弓弩手身上的盔甲使用,刚刚好,又轻巧,又能防御箭矢和刀剑。
“后面那一种,就是齐军的纸甲。而前面这种……”杨坚没有说下去,似乎也不需要继续说下去了,因为事实摆在眼前。
“看来,还是朕想得太简单了。”宇文邕将两个甲片放在一起,凭借肉眼,似乎看不出什么区别来。
“到底哪里不一样?”
这个问题,几个时辰以前,杨坚也问过工坊的那位老师傅,对方的回答,杨坚就直接拿出来直接回答宇文邕了。
“陛下,大概是纸张的材料不同,纸甲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首先,长安新试制的纸甲,纸张与邺城的并非同一种。至于邺城那边用的是什么纸浆,杨坚也不可能知道。
事实上,这种工艺,一直处于极端保密的情况之下,外界一点风声都没有。
其次,纸甲的制作,不是把一叠纸摞在一起。它们到底是怎么样组合的,从缴获的纸甲上是看不出来的。
杨坚觉得,应该是把纸张打湿后,一层一层叠起来,然后用木槌锻打,最后成型。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锻打的话,需要很多人力,实际上,如果真这么搞,那么纸甲的产量应该也是很低的。这如何能满足军需?
这种甲片虽然很大,然而一副纸甲,也是由几百个这样的甲片组成。按这样算,一个熟练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造一副铠甲的量?
宇文邕觉得这玩意虽然原料好得到,然而却未必便宜,因为它比较废人工,要大批装备的话,谈何容易啊!
其中一定有他们没想明白的事情!
“罢了,以后再说吧。夏粮收割怎么样了?”
宇文邕就两片纸甲收好问道。比起纸甲制造这种“小事”,夏粮收割才是重中之重。
“回陛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在安排。不过今年干旱,对夏粮是有些影响的。”
“这次出兵洛阳,朕想发动二十万兵马,你觉得如何?”
宇文邕沉声问道。
二十万?你疯了!
杨坚心中惊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疑惑的问道:“陛下,这二十万人从何而来?”
“长安周边不是很多部落么?让他们也出兵!”
宇文邕板着脸说道。
杨坚心中冒出四个字来:借刀杀人!
高伯逸在借宇文邕这把刀杀高孝珩,而宇文邕又何尝不是借高伯逸这把刀去除掉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而定居在长安周边的草原民族呢。
自宇文泰时期,这些人就经常跟在宇文泰一同出征。他们不要官职,不要赏赐,唯一要求就是他们抢到的战利品,包括人口,全部要独吞。
而且不受宇文泰的指挥。
宇文邕早就看这帮家伙不顺眼了。
“陛下,如果集中二十万兵马南下,那势必要从蒲坂城调兵才行。”杨坚忧心忡忡的问道。
“让各家都出一点兵马嘛,这长安城里,谁家没养几个私军啊。把这些人集中起来,不就行了么?”
宇文邕笑着说道。
杨坚沉默了,他觉得,对方的心实在是太急了,为了打败北齐,都不惜饮鸩止渴!
“喏,那微臣告退。”
第1157章 面授机宜(下)
月色如水。
漳河边上的一艘渔船船头,点着橘红色的渔火。火光照耀下,高伯逸和斛律光二人,正拿着鱼竿在垂钓。
“明月,你出生在草原,以前有没有钓过鱼?”
高伯逸平静的问道。
别看这两人在战场上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论起钓鱼,他们都是菜鸡中的菜鸡!相反,斛律世达因为小时候在幽州长大,那边河流多,反而是垂钓好手。
不过此刻会钓鱼的这位,倚靠在船舱的壁板上睡着了。而两个人菜瘾大的家伙,却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
“末将小时候擅长射飞鸟猛兽,垂钓这种事情……倒是很少参加。”
斛律光有些无语的说道。
若是高伯逸钓鱼很牛逼也就罢了,他自己都这么菜,还来问自己会不会钓鱼……难道是想找点平衡回来?
“嘛,钓鱼钓的是心情,捕鱼才是为了谋生。”
高伯逸将鱼竿放下,看着远处漳河上一轮明月问道:“我打算让你坐镇晋阳,明日就走,节制那边所有的兵马,并且调杨素回来,不再有任何掣肘。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要如何面对韦孝宽?”
为什么要把斛律光调到北面去对抗韦孝宽呢?因为在历史上,韦孝宽面对斛律光的时候,就没占过便宜!
两人的作战风格,韦孝宽是被斛律光完全克制的!
斛律光的军略虽然远不如韦孝宽,但是在临战调度方面,则远远胜过。也就是说,面对斛律光,韦孝宽所谋划的一些胜仗,他打不赢。
本来应该能赢的战斗,就是会莫名其妙输掉。
这种情况,其实在历史上是经常出现的。比如说,项羽就是“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一些很难的战斗,他就是可以打赢,将麾下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末将会竭尽全力守住平阳。”
斛律光沉声说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高伯逸听到这话后,微微点头道:“你已经看得如此透彻,那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一句话,死守平阳不失。同时,还要派一些骑兵,去骚扰玉璧城周围的一些周军城寨,给韦孝宽一点压力。
切记,不要远离平阳,不要跟韦孝宽决战,适当给周军一点压力,把他们的人马拖住。如果韦孝宽装死,那就把玉璧城以外的城寨全给我拔了!”
如果玉璧城靠近北齐这一边的城寨全部都没了,那么北周的防御体系,就会退化到高欢当年猛攻玉璧城的那一年,也就意味着,这些年苦心经营的防线彻底崩溃!
那么,韦孝宽在玉璧城内镇守,就真的跟当年一样心惊胆战了!高伯逸觉得,韦孝宽是绝对不会让事情恶化到这一步的。
这就好比说玩“仙人跳”。妹子把猎物勾引到密闭的房间里,然后“援军”就会赶来“捉奸”。
但是,绝对不能让妹子被猎物睡了!
这个度,以韦孝宽的能耐,是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所以如果没什么意外,应该就是双方打一些小的遭遇战,然后互相试探,没有破绽以后,神经就一直紧绷着,等待洛阳那边的消息。
说白了,都是眨眼游戏,看谁先动而已。
如果洛阳战事吃紧,晋阳方向绝对会调兵过去,那么在前线跟韦孝宽对峙的斛律光,肯定会有些力有不逮。
因为手里的本钱变少了!
但是,如果韦孝宽想要支援宇文邕,却不那么容易,因为路不好走!
所以说,这次的双线作战,其实很考验将领的应对水平,也很考验统帅的布局水平。有哪一边没有考虑好,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
“宇文邕,迫切想得到洛阳,但是……韦孝宽,是理智的。如果我是韦孝宽,绝对会攻下平阳之后,转攻为守,死守平阳。
他要的东西,绝对不多,只是,一定能吃到肚子里去。
最后再去通知宇文邕撤军。
那么无论在洛阳怎样落败,宇文邕都不算是一无所获。明月,韦孝宽诡计多端,或许会诱使你攻玉璧城。
你一定要稳住,切不可莽撞。我们只要平阳(今山西临汾)不丢,你就算大获全胜了。此番你只要守住平阳,我就给你记功。”
高伯逸不断的告诫,却是让斛律光心中大骇!
他本来就不打算冒进,打算边守城,边建设城寨,利用冬天农闲的时间,完善平阳周边的防线。
斛律光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高伯逸有“监军”在自己这里,不安分还喜欢指手画脚。其次是担忧高伯逸不知道晋阳那边的情况,不断指示他去跟周军决战。
没想到高伯逸的要求居然如此之低!
或者说保守得有些过分了。
这是斛律光头一次感觉高伯逸配得上“名将”这个称号。就凭现在这种稳扎稳打的谨慎精神,就凭高伯逸二十多岁的年纪,斛律光就觉得自己投靠没找错人。
自己二十多的时候,可不像现在一样稳!
“高都督,末将一直有个问题想问。”
斛律光犹豫了半天,总算是吐出一句话来。
“你是想问,为什么会将你放在晋阳对么?”
高伯逸笑着问道。
斛律光微微点头,这是明摆着的事情。晋阳这地方太敏感了,易地而处,斛律光觉得自己肯定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做这种事情。
“小时候,你是斛律部族长的儿子,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指挥千军万马,举足轻重?”
听到这话,斛律光摇摇头。那时候他都要亲自参与打猎,斛律羡把猎物的皮毛射坏了,回家被斛律金打得死去活来。
如果日子过得好,至于这样么?
肯定是混得很惨,需要依靠贩卖动物的皮毛来赚钱为生,斛律金才会痛打儿子啊!
“那时候的你,就像是水井里的一只青蛙,看到的,只有井口上的天空,以为天空真的就这么大。”
对于高伯逸的形容,斛律光并不觉得羞耻,事实上,当时无论是斛律部的人也好,还是高欢也好,都没有想那么远!
“现在,我搭了一个梯子,让你,还有我,还有我们所有人能够爬到井上面去,看看外面的天空有多大,多高,多蓝!
你忍心去把这个梯子拆了么?”
斛律光默然无语,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回去想想吧,你拆了梯子,我还能再搭一个。然而你却再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若是想通了,便安心的去晋阳赴任就行了。”
第1158章 南攻北守(1)
炎热的夏日一天天远离,田里的麦子,也慢慢变得金黄,似乎只是一转眼,秋天的脚步就悄然来临。
斛律光比高伯逸先走一步,离开了邺城前往晋阳。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斛律光的侄子斛律世达,以及他麾下的神策军精锐。
这些人将作为骨干力量和预备队,来给斛律光使用。
而萧詧那个倒霉蛋,也被高伯逸送走,前往虎牢关,然后会直接从洛阳到弘农城。之后会发生什么,高伯逸可管不着,那是宇文邕要操心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萧詧走后,萧詧的儿子萧岿,还专程带着厚礼来拜会高伯逸,似乎是在感谢他的“不睡之恩”。如果高都督稍微不讲究一点,他头上那顶绿色的帽子戴定了。
这也让萧岿对高伯逸这个人的做派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萧岿觉得高伯逸是色中饿鬼,只要是有姿色的美女送上门,没有不收的道理。不过从这次的情形看,似乎高伯逸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人,他有一套自己的判定标准。
这样的人物,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萧岿不由得感觉有些心虚。
高伯逸现在不对自己老婆做什么,不代表他以后不会做什么,只看需不需要而已。本来萧詧走后,萧岿觉得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现在看来,也许未必是这样。
这天,高伯逸参观完邺西城的国有纺织工坊,不由得对李德林和杨愔等人大加赞赏。基本上,他想实现的东西,都已经落实到了实处。
被打散的晋阳鲜卑,被再度组织了起来,只不过,不是依靠那些鲜卑贵族为骨干,而是以工坊和流水线为主体框架,用法规来严格约束。
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辞退,然后贬为更下一层的人,从事更危险,更伤身体的劳动。一切都是有偿服务,规矩明明白白。
大半年时间,居然工坊里都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高伯逸这才对所谓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认识。
晋阳那边的鲜卑军户,总体而言,质朴刚健,讲究实际,不喜欢谈虚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