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558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558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动机,就必定会进行一些军事冒险,不会安心于守住平阳。不过,万一綦连猛不上当怎么办呢?

    其实韦孝宽想的是,如果不上当那就算了,自己又不掉一块肉!这点骗术付出的代价极低,失败了又不会被“惩罚”,那还怕个毛,直接莽就行了。

    对于北线,韦孝宽的期待是不高的,这里能获得的收益很有限,风险也很小。当然,这是在双方将领都不犯错的情况下。

    若是有一边出昏招,那就很可能是山崩地裂了!

    “洛阳……不该打的啊。”

    韦孝宽轻叹一声说道。

    宇文邕还是太心急了,哪怕高孝珩能够策应,洛阳那边的地势,对于周国来说很不利!只是他又不是皇帝,说了不算啊。

    他走下城楼,准备到山崖对面的那座城去转一下,没想到刚刚离开的辛道宪,又急急忙忙的跑回来,上气不接下气。

    “将军,邺城密信!”

    邺城!

    韦孝宽环顾四周,没人注意这里。他微微点头对辛道宪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来签押房。”

    两人一路来到签押房坐定,辛道宪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函递给韦孝宽说道:“刚刚有人送来的。”

    “人呢?”

    “已经走了。”

    韦孝宽没有问为什么没有留住对方,因为这一条线,很难得,若是掉了,他们将无法得到邺城的第一手消息。

    他们不是没有密谍在邺城,可是那些人能打听出什么消息来?

    韦孝宽拆开信,瞳孔骤然收缩!

    “将军,信上如何说?”

    辛道宪一看韦孝宽的表情,就知道大事不妙。

    “我猜……罢了。你自己看看吧。”

    韦孝宽将信交给辛道宪,信上面说高伯逸已经任命斛律光为并省大都督,总览此次北线作战的所有大军!

    完了!

    以前是綦连猛还好说,现在是斛律光来了,别说占便宜了,不被对方咬下一块肉来就算不错了。

    “这该如何是好?”辛道宪不解问道。

    韦孝宽只是摇头,斛律光来了算啥,自己只要当乌龟,缩在玉璧城里就完事了。辛道宪只看到了事情的第一层,却没有看到第二层。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机密的消息,如何能让我等知道?”

    传递消息的,据说是高氏皇族的一位王爷,就住在邺城。具体是哪一个,其实高氏一族能收拾的已经被收拾得差不多,剩下的选项,真的很好找。

    高伯逸一直防着这些人,平日里都很少去渤海长公主府,经常就是睡一觉就走。让斛律光暗地里去晋阳的事情,如何能让高氏一族的人知道?

    韦孝宽自己就是做贼的,做贼的人,看谁都像贼!更别说高伯逸本来就是个贱人!

    “所以……如何?”

    “他离那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第1161章 南攻北守(4)

    “这次去襄阳,你随我同去,立些功劳,回来以后,争取独领一军。你曾经去过荆襄,将来若是灭陈国,我打算以你为主将。

    当然,那应该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高伯逸温和的对杨素说道。

    这几句话,信息量极大!

    首先是这次抗击北周即将进行的军事入侵,高伯逸并不打算直接去洛阳,而是会先去一趟荆襄之地。

    其次是会把杨素带在身边,并任命重要职务。

    最后则是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对于权力的野心!特别是最后那句,语气已经跟皇帝别无二致了。

    “主公,卑职何德何能……”杨素客套的说道,实际上心中早就乐开花了!看到李德林在高伯逸身边如鱼得水,他早就心痒难耐了。

    “主公,鱼赞来了。”

    门外传来竹竿的声音。

    鱼赞这个点来做什么,蹭饭么?

    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晚上快开饭之前,杨素是准备跟高伯逸谈完事情以后顺便喝点小酒什么的。

    杨素心中古怪,他听说鱼赞这个人很会做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要知道快到饭点的时候去人家家里做客,那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

    “你家的小娘子还等着在,快回去吧。”

    高伯逸对杨素说道,这摆明了就是知道鱼赞是为了什么而来的。杨素微微点头,拱手行礼道:“卑职告退。”

    他心中有种预感,邺城内似乎又有大事要发生了。只是,这么早回去做什么呢?他老爹杨敷被高伯逸塞了三个小妾,一口气给自己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他孤身一人,定亲还未完婚,回去不尴尬么?

    杨素一人独自走出楚王府大门,却见不断有卫士进进出出,一副忙碌的样子,确实像有大事发生一样。

    他打算还是先回家问问老爹,最近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

    鱼赞粗通文墨,不善书写。为了让他更好的办事,高伯逸让崔寡妇的二哥崔儦帮着鱼赞打杂,做一些文书工作。

    名为打杂,实则监视。

    楚王府的书房里,高伯逸看着眼前厚厚一叠卷宗,似笑非笑的问道:“你写的?”

    当然不可能是鱼赞写的,不过确实是他整理出来的,崔儦代笔。一看上面的字笔走龙蛇,就知道不可能出自鱼赞之手。

    “主公,还是……先看卷宗吧。”

    鱼赞难得不好意思起来。

    本来想装个哔,没想到高伯逸一眼就看出他的小伎俩。

    “直接跟我说吧,这种东西看着没意思。”

    高伯逸摆摆手道。

    “喏,是这样的。”

    “任城王高湝,跟主公一直有仇怨。只不过他并非出身嫡系,也不受兄弟们待见,所以屡次躲过劫难。

    这一次,高孝珩不知道什么原因找到他,让他在邺城当内应,提供消息。于是卑职就做了个局。”

    做局?

    鱼赞一肚子坏水,高伯逸非常清楚。只不过做局是一项有技巧的“社会活动”,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局的啊。

    “如何做?”

    “是这样的,卢先生的孙子卢臣客,乃是方外之人(道士),当年与高湝相交莫逆。卑职无意间将斛律将军将奔赴晋阳的事情告诉了卢臣客。

    并且嘱咐一定不能将这件事说出去。”

    “那么,卢臣客为什么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呢?”

    高伯逸饶有兴致的问道。

    卢臣客是谁?高伯逸的“小舅子”呗,此人一向看不起高伯逸,认为高伯逸是为了得到爷爷卢叔武的才智,而用卑鄙手段对自己的姐姐卢臣萱下手,并占有了她。

    而这个时间点,离卢臣客将姐姐嫁给任城王高湝,只差了一天!

    卢臣客一直想给高伯逸找点麻烦出口气,这个高伯逸也是知道的,不过当初那件事确实是他做得很不光彩,所以也没把卢臣客怎么样。

    毕竟,卢臣客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而已。你看卢叔武看得多通透啊!

    “你这一手移花接木,倒是很顺溜啊。任城王府有你的人吧?”

    高伯逸笑着问道。

    “对,任城王写给韦孝宽的信,原件在我手里,让崔先生(崔儦)模仿字迹之后抄录了一份,然后派人送去了玉璧城。原件在卑职这里。”

    鱼赞恭敬的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高伯逸。

    果然啊,高氏皇族的人,只要是有机会就会给自己添堵。不过鱼赞这一手,有点钓鱼执法的味道。

    “这一次就算了,下次你再做什么事情,要提前跟我说一声。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

    高伯逸板着脸说道。

    “卑职知道错了,这次也算是错有错着,下次不敢了。”

    鱼赞跪在地上小声说道。

    “将信件交给大理寺狱的毕云义,然后抄录一份给高湜,让他们看着办。事情做漂亮点,不要老是落人口实,现在不是打打杀杀的时候了,做事是靠这个。”

    高伯逸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

    “卑职知道了。”

    鱼赞喜滋滋的走了,至于后续,都很好处理,无非是在高湝身上“安插”一个罪名,然后削掉他身上的王爵,如此这般。

    现在鱼赞做这个已经很熟练了。

    “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高伯逸轻声感慨道。

    高湝跟高伯逸有私仇么?

    抢了老婆,确实是有点私仇。不过话说回来,高伯逸把卢臣萱弄到手,是一天前的事情么?都过了好几年了好吧!

    之前高洋在的时候,为什么高湝不找高伯逸的麻烦呢?

    所以说啊,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摆脱不了自己的背景与立场。从生下来开始,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往往已经注定了。

    高伯逸也是一样的,他无路可退,他不能手软。

    就算他不对付高湝,他的手下,如鱼赞等人,也会想方设法的找高氏一族的茬。

    做人不容易啊!当主公更不容易!

    正当高伯逸胡思乱想的时候,书房门外传来李沐檀的声音。

    “阿郎,卢老先生来了,还用绳子绑了个人……”

    呵呵,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高伯逸哑然失笑,实际上他并没有打算收拾卢臣客,不过很明显,卢叔武并不这么想。卢叔武的政治觉悟比卢臣客不知道强哪里去了。

    “我知道了,让他们来书房吧。”

    其实,按以前的习惯,高伯逸应该去厅堂迎接的。不过这个时候过去,显然不合适。

 第1162章 南攻北守(5)

    高伯逸面色平静的看着眼前被五花大绑的年轻人,大半夜的什么都没穿,像是刚刚从被子里拖出来的一样。

    对方容貌相当的俊秀,甚至可以说是“男生女相”,这张脸就是跟他姐姐比,也不逞多让。

    卢叔武拿着一根柳条,不断抽打着这个年轻人,每一鞭子下去,都会在身上留下一道血痕。他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一直抽。挨打的家伙梗着脖子,脸上的表情倔强,似乎并未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

    如果一直抽下去,这家伙被打死也不一定。不过卢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不一会就气喘吁吁的,倚靠着书房的门框,像是风一吹就会倒地一般。

    “竹竿,把人带下去治伤,然后送他回去就行了。”

    高伯逸轻声说道。

    卢叔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目光,随即又消失不见。

    等竹竿等人离开后,高伯逸给卢叔武倒了一杯茶,两人对坐于桌案,就听到卢叔武一声长叹,表情落寞。

    “儿孙自有儿孙福,卢老爷子别想太多了。”

    高伯逸笑着说道,对卢臣客的事情,一点都不在意。

    这话说得卢叔武老脸一红,自己的小套路被高伯逸一眼看穿,不过却没有点透,多少留了点面子。

    “这孽障若是有都督一成的胸怀,老朽足以含笑九泉了,唉。”

    此次卢叔武对卢臣客极为失望。

    虽然他也没想着要这小子多么有出息,但是你总不能是非不分,胳膊肘往外拐吧?对于卢臣萱的事情,卢叔武看得很通透。

    求别人办事,不付出点代价,这可能么?

    一个妙龄女子求男人办事,不献出身体给对方享用,这可能么?否则别人凭什么帮你?

    只要最后事情办成了,那就是绝佳的好人品,最怕的是那种提起裤子不认人的家伙。所以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卢叔武就明白,高伯逸的人品是不错的,至少已经强过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男人了。

    要是当初真的什么都不要就把自己救出牢笼,卢叔武才是真的会担心高伯逸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

    帮人做事不求回报的人,要么,迟早会被拖累死,要么,则是所图甚大的老奸巨猾之辈,吃人都不吐骨头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卢老爷子深夜来此,恐怕不止是为了卢臣客的事情吧?我从未想要怎么对付他,卢老爷子应该知道我的为人,今夜来此,莫非是为了洛阳的事情?”

    高伯逸看到卢叔武茶杯里的茶凉了,又给他倒了一杯。

    “大都督目光如炬啊。”

    卢叔武从怀里摸出一个纸卷,递给高伯逸说道:“守住洛阳,首要是邙山。在邙山上屯扎一支精兵,以备不测。”

    想来这个纸卷就是邙山的地形图以及适合驻扎的地点。高伯逸接过纸卷放到一边,看也不看问道:“卢先生似乎有未尽之意,可否言明?”

    卢叔武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恳切说道:“宜阳乃是周国前哨,如骨鲠在喉,不得不破。

    先帝在时,不破宜阳,是因为敌出弘农容易,随时可以攻打宜阳。而我军坚守宜阳,若胜,则周军可以从容退回弘农城,若败,周军则会乘胜追击到洛阳城下,得不偿失。

    宜阳城小地平,不易坚守,不如让给周军,当时是这么考虑的。”

    卢叔武说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就算是北周,也是在弘农城布置重兵,而宜阳城只有不到千余兵马,仅仅是起了个前哨的作用。

    很明显,北周也没打算把宜阳建成一个桥头堡。当初王思政筑城的时候,选的两个点,一个是现在的玉璧城,另一个就是现在的弘农城。

    都是屯兵的好地方。

    “所以,卢先生是想把周军放进来打?”

    高伯逸想起了某些事情,试探性的问道。

    “老朽确有此意。”

    卢叔武说得口干舌燥,喝了口茶水道:“洛阳号称是小四塞,但到今日,原来的那些天险,都变成了幻想中的防线。实际上洛阳乃是一处四面漏风的屋子。”

    看到高伯逸听得认真,卢叔武继续说道:“北线,周国可能会出轵关今河南济源市城西,攻打河阳三镇。此一路,不过是牵着河阳三镇兵马南下而已。”

    隋唐时期,位于洛阳西北的河阳三镇,成为了连接长安与洛阳,并防备洛阳西北方向的铁锁!以至于中晚唐时,这里的节度使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晚唐时的政局。

    从后面的发展趋势看,高伯逸就知道河阳三镇的要害,卢叔武说得一点都不错,眼前这位,才真是不枉费当初自己冒险在高洋虎口下救人。

    “卢先生请继续。”

    “南线,要害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

    这个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