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562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562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举也察觉到事关重大,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此番攻略洛阳确有不妥。嗯,我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

    不过怎么说呢,陛下的眼光不是你我可比,他看得更高更远些。所以,齐王殿下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宇举这话可以说是绵里藏针,又不失风范,显示出他高超的情商。这话就算是传到宇邕耳朵里,宇邕也只会称赞他“识大体”。

    谁没有在背后说过他人的是非?

    但是怎么说,怎么评论,这是一门“技术活”。宇举就不是那种嘴巴不严的人,他今日这么说,实际上也是要安宇宪的心。

    既然是安心,那就不能捏着鼻子违心吹捧宇邕,那样只会让宇宪内心更加反感。

    “族兄,现在这里没有什么周国的王爷,我们都是宇氏的族人。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宇宪平静的问道。

    宇举点点头,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多重的身份,宇举现在是宇邕派来“监视”宇宪的,类似于“监军”。

    而宇宪是周国的王爷,一个不小心就能当皇帝的。

    只不过,他们另外一层身份,就是宇家族的族人。

    古代封建宗族威力强大,常常能够代替一部分法律,来管理族中事物。宇宪现在说这一茬,其实是在暗示宇举,你我现在只是以“宇氏族人”的身份,来讨论问题。

    你就不要老是惦记着皇帝要你怎么样了。

    “族弟,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宇举压低声音问道。

    “族兄不必紧张,我们现在只是闲聊一下。”

    宇宪自顾自的喝了一杯酒,然后看着宇举说道:“说到洛阳的事情,族兄想不想知道,如果我是高伯逸,我会怎么用兵?”

    如果说之前宇举还有些紧张的话,现在听到宇宪的话,他差不多已经放下心来。事实上,饭桌上讨论战略局势,这不是宇宪的专利,而是大家都是这么玩的。

    “那高伯逸诡计多端,我实在是想不出,他会怎么用兵。”

    宇举摇摇头说道。

    “首先,高伯逸会放任高孝珩胡来,甚至,他会默许周军入洛阳城。”

    宇宪说了一句让宇举浑身颤抖的话。

    “那不是要坏事了?他会那么蠢么?”

    宇举疑惑问道。

    这种做法,有点怎么说呢,大概用作死都不能形容了吧,简直就是自杀啊!

    “你一定会觉得高伯逸蠢到家了,实际上,好戏才刚刚开场。”

    宇宪自嘲一笑道:“只要周军入了洛阳城,那么,高伯逸,或者说齐国中枢,就会立刻宣布高孝珩为齐国的叛逆,高伯逸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收拾他,说不定,还会好好谢谢皇兄宇邕呢。”

    原来这样也可以么?

    宇举发现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丢掉的城池是齐国的,干掉的对手却是自己的啊!换个角度看,高伯逸会很愿意做这件事。

    这叫“崽卖爷田不心疼”。

    “下一步呢?”

    “洛阳丢了,自然需要夺回来,那么,高伯逸无论要做什么,邺城中枢会有不答应的么?”

    这一条,宇举也无力反驳。

    因为只有失去了,才会害怕;只有遇到危机,才能凝聚人心;只有泰山压顶,才会知道谁是真正的擎天之柱!

    如果洛阳被攻占了,对于北齐来说,确实是重大损失。然而这件事对高伯逸而言是坏事么?那就不一定了。

    宇举很快就领悟了宇宪话语中的言外之意。

    高伯逸说不定,或者说,几乎可以确定,很盼望洛阳这块能整出点“麻烦”出来。不然,不足以显示他收拾乱局的本事。

    “所以,你到底是想说什么?”

    宇举明显有些慌了。

    “皇兄带军占领洛阳,恐怕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齐国的反扑,也将会是异常猛烈的!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打下洛阳,我们守得住么?”

    宇宪把手指伸到酒杯里蘸酒,然后在桌面上画了一道线道:“北面的路,是死路。我军要撤退,最快一条线,其实不是走潼关,而是从孟津渡渡河。

    而河阳三镇,是绕不过去的门槛。”

    宇举不是门外汉,一听就知道宇宪说到关键位置了,他不由得坐直了身体说到:“然后呢,接下来会如何?”

    “洛阳的东面,是虎牢关,现在,正是神策军主力在此镇守。”

    宇宪将筷子放到刚才画的那条线旁边,幽幽说到:“此路不通。”

    这话如同巨石一样压在宇举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第1170章 运作(下)

    有个词叫“细思极恐”,说的是本来觉得没什么的事情,到后来越想越是害怕,以至于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宇举现在听宇宪分析战局,就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从前他完全没考虑的事情,听宇宪所说,就感觉是那么一回事。

    关键是,宇邕对此似乎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整个北周都太过于乐观了!

    “洛阳西北面的河阳三镇,齐国有重兵把守。他们随时可以南下,截断我军撤退的道路,只要,他们能够整齐划一的指挥。”

    宇宪这话绝对是说到点子上了。事实上,北周灭北齐之战,也有许多的偶然性,不然北齐还能苟一两年。其中最大的偶然性,就是军队互相之间的协调出了问题。

    当然,这也跟高玮的废柴有关系。

    如果宇邕这次遇到了有统一调度的齐军,绝对要吃大亏。宇举就是这么想的,当他听了宇宪的分析以后。

    “南面呢?南面如何?”

    宇举急切问道。

    所谓南面,其实就是宜阳郡。只要宜阳郡在北周手里,那么退回潼关的道路就是畅通的,否则,攻占宜阳的齐军与河阳三镇的齐军对周军来一个“双鬼拍门”。

    只怕宇邕会落在齐国人手里!

    到时候如何,那就真的呜呼哀哉了。

    宇举吓得后背都是一身冷汗。

    “你是说高伯逸会有一支奇兵突袭宜阳对么?但是神策军在虎牢关,他手里哪里还有兵马呢?”

    宇举对现在两国之间大致的兵力部署,还是有些印象的。起码神策军驻扎虎牢关,这种消息并不需要花费多少力气就能打听道。

    “你忽略了一个人,王琳。”

    宇宪给宇举到了一杯酒,慢悠悠的说道。

    “王琳?他会听高伯逸的?他那么蠢?”

    宇举不相信王琳会给高伯逸当枪使,不过这种事情也难说得很。要知道,现在王琳名义上可是臣服于北齐的,在北齐国内都有官职!

    虽然不听从调遣,也不上缴税负,但是名义上的事情那么王琳出兵就占据了大义。

    “王琳这个人到底水平怎么样?”

    宇举对王琳没什么印象,当年北周入侵江陵的时候,差一步就跟王琳直接交手了,只是后来对方因为梁元帝萧绎的身亡,而退到了长沙郡。

    彼此间没有直接过招。

    倒是王琳跟当年西魏的傀儡国西梁萧詧,交手多次。貌似战绩也不咋地。

    所以宇举对王琳这个人有些不以为然。

    “王琳无论如何,也是打败过侯景的人。当年王僧辩麾下战功第一的,就是王琳。此人不可小觑。”

    宇宪并未看不起王琳,事实上,他觉得此战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王琳了。

    这就跟当初曹操执意要先把刘表干掉一样。荆襄这块地方,四通八达的,若是有一支机动兵力驻扎在此,他想什么时候打你,就能打得到你。

    宇邕听从韦孝宽的建议,写信给王琳,让其“两不相帮”,确实是好主意。只是,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

    “如果王琳带着大军北上,攻打宜阳那么,此战,我军的境况就会很危险,几乎是必败无疑。”

    宇宪站起身,双手撑在桌案上,凑过来盯着宇举的脸说道:“到时候皇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我,都是周国的罪人,宇家的罪人。”

    这话就说得重了!

    宇举本来想驳斥对方,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其实他可以安慰自己,高伯逸没有那么厉害,王琳也是有野心的人,不会受人摆布,等等。但是,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很多事情,往往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你越是担心的事情,就越是会发生。

    “那你想怎么办?”

    宇举想起宇宪之前跟他吵架的事情,有点明白宇宪今日到底是想说什么了。

    绕了个极大的弯子,宇宪想说的事情其实还是跟几天前一样。

    出兵襄阳!

    如果没有之前那一段话,宇举肯定是会痛骂宇宪一顿。只是现在,他也有点动摇了。

    出兵的话,最多是让王琳带兵反杀回汉中打进来的可能很小。这样侧面说,也算是牵制了王琳大军北上宜阳。

    如果不出兵,要是战局真像宇宪说的那样,要如何收场?

    “我说你真是魔怔了啊,为何老是要盯着襄阳呢?”

    宇举无奈苦笑道。

    “因为这一步,可以救周国!”

    宇宪笃定说道,如今他也豁出去,不打算退让了。

    “要不这样,我们写信给陛下,让陛下定夺如何”

    宇举也是被宇宪说服了,但他还是会有所顾虑。主要是,宇邕不希望看到一个被宇宪所摆布的“监视者”。

    这事情还真是不太好处理。

    “族兄,你若是不同意,我便将你软禁在此地。然后接管你麾下精兵。等出击襄阳后,我若是安然返回,便自刎谢罪,你不用再劝我了。”

    宇宪的语气虽然平静,却是斩钉截铁!

    宇举痛苦的拍了拍脑袋道:“唉,你无须如此,无须如此。”

    他深吸一口气,最后微微点头道:“我姑且信你一次,此事暂时保密。等陛下出征后,你我先将汉中的军队调度到安康城驻扎,然后广派探马,水路和陆路前往荆襄,严密监视王琳大军动向。

    若是王琳并无异动,那么我们就在此监视他们,然后等着陛下班师回朝,再回汉中。

    若是真如你所说,王琳率军北上了,那么,就按你的计划来吧,我不再过问了。”

    诶?

    听到宇举说的,宇宪愣住了。

    他原本准备了各种“手段”,一旦宇举不同意,就一个个的在对方身上试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没想到自己这位族兄,居然如此轻易就妥协了。

    “族兄,你这是”

    宇宪有些迷惑不解的询问道。

    “我比你年长,总不至于岁月都活到狗身上吧?这些是是非非,我还是能分辨得清楚的。要么就不做,要做,我们就好好谋划一下吧。

    陛下若是被齐国人抓住,那真是件可悲的事情。”

    宇邕当政后,北周政局一步步走向稳定,国家也在稳步发展,实在是来之不易。

    宇举和宇宪一样,都不希望周军惨败,宇邕被俘。

 第1171章 家国情怀(1)

    郢州就是后世的武昌城城位于汉江与长江交界的要害地段,自从三国孙权在此筑城之后,这里的城池位置就极为稳固。

    南北朝时期的郢州城,与清代的重镇武昌,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地方,也就是以现在武昌黄鹤楼为中心,在山脚下倚靠长江而建的一座城池。

    红色的夕阳染红了江面,在郢州城外的渡口边上,停着一艘小楼船,没有装饰,丝毫不起眼。

    高伯逸坐在楼船的二楼,端起酒杯,凝神的看着江面,一言不发。他身边只坐着侯瑱一人,连杨素都不在。竹竿守住了楼船二楼的楼梯口,杜绝任何人上来。

    “侯将军忠勇可嘉,我一直看在眼里的。”

    高伯逸放下酒杯,平静的看着侯瑱说道。

    像是高伯逸这样的权臣对下面的人说“忠勇”之类的话,算是很高的褒奖了。几杯酒下肚的侯瑱,心中已经明悟了高伯逸想说什么。

    或者说想说,但是现在却不方便说的话。

    “现在齐国蒸蒸日上,国泰民安,呈现百年难见的大气象,末将也是面上有光,这也都是托了都督的苦心经营。

    无论什么时候,末将都愿意为都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脸红脖子粗的侯瑱连忙表忠心,或者说,他对高伯逸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也是跟你一样的意思!

    侯瑱跟北齐那些权贵毫无关系,自始至终都只跟高伯逸打交道,他有什么理由站在高氏皇族那边?

    这种事情,只要高伯逸不是个辣鸡废柴,几乎就是板上钉钉没有疑问。高伯逸此番特意来郢州一趟,不就是为了侯瑱这句话么?

    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与人的关系,都是感情与利益的结合,无非是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罢了。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已能说明一切。

    亲儿子对父母都是这样一个道理,更何况只是外人?

    “大都督,听说周军要攻略洛阳,我们要怎么做?”

    这句话侯瑱已经憋了很久,此番高伯逸正好面对面,他也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周军要有大动作已经不是什么秘闻,各种小道消息都在传。

    不过令人困惑的是,邺城中枢一直没有下令,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想什么。侯瑱想去建功立业,想慢慢的靠近权力核心。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军队,若是水战,还有那么点厉害。

    但是北上陆战,那就完全排不上用场的。

    侯瑱此番的意思也很明确,虽然他麾下的那些杂鱼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他本人还是有用的啊!

    侯瑱希望高伯逸北上抗击周军的时候,能带上他。任何主帅都不会嫌麾下大将多余的!

    尤其是侯瑱这样久经战阵的老江湖。

    “侯将军请放心,此战你我并肩而战,至于郢州城的防务,我另有安排。”

    侯瑱为什么不愿意待在郢州?难道坐镇南面不好么?

    嗯,其实真的不好!

    离权力核心越远,越容易被当做政治牺牲品,而且还会变成朝廷中枢猜忌的对象。侯瑱已经有些累了,他不想继续在边镇长期呆着。

    好比说段韶,从前在北齐,也不是长期镇守边疆,而是一旦出事以后,或者是要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