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强大。
所以他后面也成为了孤家寡人。
原因无他,做的事情,不被世人所认同而已。
“侯将军,说真的,其实我们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人。带着兵马耀武扬威,家里几个漂亮的婆娘和娃子,哪怕浑浑噩噩的过,也能安稳过个十年。
至于十年之后,谁知道会怎样呢?
如果这样,我们这样拼死拼活的是为了什么呢?我并非是逼问侯将军,只是,侯将军有没有一个人静下心来想过这个问题呢?”
侯瑱若有所思,并未搭话。
“天下已经乱了太久了。或许这么说有些虚伪,但我觉得,我有责任让天下平静下来,让因为分裂而产生的杀戮,尽量变少。
我们痛击周军,并不是为了杀光周国的人,而是为了给天下人安稳的日子。我一个人,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所以希望侯将军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只要我身边能聚集像侯将军这样的人,我们有共同的志向,还天下人一个太平盛世,那样,我觉得我们什么难事都能办成。
侯将军愿不愿意为我搭把手呢?”
高伯逸伸出手,等着侯瑱把自己的手伸过来。
这一刻,侯瑱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情。他觉得好像自己变成了一位建筑师,而天下的版图,就是自己建设的房屋。
心中的热血,开始沸腾起来。
“这么多年了,末将只在都督身上,看到了为天下人努力的情怀。当年祖荻中流击楫,誓言为天下人而战,只可惜他失败了。
但是今日末将却觉得,只要跟着高都督,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侯瑱伸出手,紧紧的跟高伯逸的手握在一起。论打仗,侯景说不定比高伯逸厉害多了,然而在高伯逸身上,侯瑱看到了与侯景完全不一样的特质。
那种东西,叫使命与情怀,令人向往。
第1174章 大佬的游戏(1)
侯瑱毕竟是郢州的守将,而郢州城江湖纵横,大小河流与湖泊众多,没有水军的话,可谓是寸步难行。
侯瑱的座舰,是一艘三层楼船,不大,但是船底是新式结构,跑得快,而且掉头灵活。外观看着不咋地,底子却是非常雄厚。
高伯逸带着侯瑱和竹竿等人,乘着这艘楼船,一路沿着汉江逆流而上,前往襄阳。汉江在这一段的宽度相当可以,哪怕在后世,都是一条运载量不大的航线,因为来往的船只不少。
由此可见,荆襄一体,襄阳与郢州这里的经济联系还是相当紧密的,这也得益于王琳表面上臣服于北齐,所以两边来往,货物进出,才没有被严查。
“其实,你晕船吧?”
高伯逸来到船头,看着竹竿用细长的胳膊抱住船头的桅杆,面色苍白,于是开口揶揄道。
“我不晕。”
“那你松手啊?”
竹竿不吭声了。
他不晕船,但是天生就怕水,越是水多的地方,就越怕。
高伯逸回到船舱,却见侯瑱一直在研究洛阳的地图,这位老将似乎已经打定主意在不久将会爆发的战争中表现一下了。
当然,这也是高伯逸所期待的。
如果没有侯瑱压阵,高伯逸还真牵制不住王琳。侯瑱再怎么说,也是家眷在邺城,私军部曲也被大半遣散的边关将领,翻不出什么浪来。
王琳的能量可就大多了。
“此战,宇邕若是逐个击破,还真是有些不好办。”
侯瑱皱着眉头说道。
若是在洛阳开战,北齐可以说占着地利。只不过,齐军就没有弱点么?
其实是有弱点的。如果没有弱点,韦孝宽又不是傻子,一点胜机都看不到,他会让宇邕御驾亲征?
齐军最大的问题,在于兵力总数虽然占优,但兵力分布却特别分散,彼此之间只能协同,却无法互相支援。
这其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三支作战的齐军把王琳也算进去,第一支是独孤信所部,目前一分为三,镇守河阳三镇。也就是黄河两岸的两座城池,以及黄河中游沙洲上建立的“河中城”。
本来兵力就不多,还要分别守三座城,可以说独孤信他们出击的机会,就只有一次。更多的时候,只能扼守要地不出战,地道的“纸老虎”。
第二支齐军,也是此战的主力,位于洛阳东面的虎牢关。这支军队的存在,是防止局面崩盘!只要他们还在虎牢关,那么周军一时间无法进入中原要地。
以北齐的国力,可以随时组织反击大军夺回洛阳。
至于王峻的边军,已经跟神策军合兵一处,他们离开了洛阳周边的要塞体系,已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
而抗击周军,需要一支机动兵力,将镇守虎牢关的神策军解放出来。
所以看起来王琳只是名义上隶属于北齐的边镇,但实际上,他们却是足以影响战局,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如果这次王琳使坏,那么会给北齐造成极大破坏,也会让高伯逸陷入全面被动。前进的路上,往往需要贵人或者挨刀的倒霉蛋给自己“垫一下”。
这一次,高伯逸就需要王琳给自己“垫一下”,让他能够消灭高氏皇族最后的反抗势力,顺便痛击周军,把野心勃勃的宇邕打醒!
“如果我是宇邕,一定会放着洛阳不管,然后集中所有兵力,攻略河阳三镇,扫除后顾之忧。
然后将粮草安置在河中城。
这条粮道离洛阳最近,而且可以用船运粮,退路也可以保证。
之后,再联合高孝珩的大军,攻打虎牢关。
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夺得虎牢关,起码可以把洛阳地区稳固下来。”
听完侯瑱的一番分析,高伯逸瞬间明悟了,为什么当年项羽三万骑兵彭城之战的时候,可以打得刘邦六十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以至于血流成河。
说白了,理论上的“部署完备”,跟实际上的部署完备,那是有相当差距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部队就位需要时间!
在时间差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哪怕有百万大军,只要有时间差,也可以被数万军队逐个击破。
宇邕这一仗的要点,就是一个字:快!
其他都是虚的。
如果高伯逸能带着神策军乃至是王琳麾下大军攻占宜阳,宇邕就腹背受敌,甚至要跟高孝珩“合流”,退到洛阳城内防守。
这样的话,高伯逸就把战局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而且,独孤信的大军,也不能随便出击。一旦河阳三镇失守,那么对方就把一局死棋走活了!
“侯将军有什么建议呢?”
高伯逸低声问道。
老油条就是老油条,侯瑱看了一下地图,以及询问了高伯逸齐军的相关部署之后,就把战略说了个大概。可见这么多年他的战场生涯,那真是一刀刀砍出来的,绝非是跟着他人身后厮混。
“大都督,末将觉得,此战神策军不可轻动。只要虎牢关在,洛阳以东可保无忧。若是神策军败,或者大损,那么看守虎牢关的王琳军还会不会那么老实,就难说得很了。
而有神策军镇守虎牢关,只怕王琳也不敢造次。他麾下部众,也只有奋勇杀敌,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所以末将建议,此战必须依靠王琳麾下大军。至于要怎么谈,要怎么说服王琳,末将实在是想不到。”
侯瑱轻叹一声,他其实也有私心,因为他在北齐的角色,很大程度上跟王琳是重合的,两人绝对竞争关系。
趁着王琳还没彻底投靠过来,给对方上点眼药,不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么?
他这才哪到哪啊。
“呃,侯将军说得很有道理。”
高伯逸尴尬的点点头道。
不过就是有点“死道友不死贫道”。
高伯逸暗暗想道。
对于麾下的人和对手,其实都应该在平衡中削弱,在削弱中平衡。对于独孤信是这样,王琳也是这样。
这本来就是高伯逸一贯的作风,只不过没有像侯瑱说得这么直白罢了。
至于怎么让王琳麾下部众卖命,高伯逸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组合拳”。成也是兄弟,败也是兄弟,高伯逸会让王琳为了自己的“兄弟”,而乖乖的尽全力跟宇邕死磕的。
第1175章 大佬的游戏(2)
高伯逸坐着侯瑱的“座舰”,一路逆汉水北上到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刚刚下船,众人就看到傅伏早已等候在栈桥边等候了。
“高都督,侯将军,这边请!”
傅伏晒得很黑,大概是这一段时间都在长寿县附近四处走动,观察地形,以备不时之需。而侯瑱见到傅伏,还有傅伏身后精壮的亲兵,一时间倒还有些出乎意料。
“大都督,末将带着精兵三千,已经在长寿县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北上。”
傅伏对着高伯逸拱手说道,这三千人都是从他家乡招募过来的故旧,一起打天下一起吃香喝辣的。当然,他也是拿到了高伯逸给的“官方许可”才能这么做,如果没有州郡兵的“编制”,哪怕是家乡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跟你走的。
这年头谁比谁傻啊。
“侯将军是不是以后我会单枪匹马跟王琳碰面?”
高伯逸一看侯瑱的表情,就知道这人有点实诚。防人之心不可无,高伯逸要是单枪匹马的出现在襄阳城,那和美女不穿衣服在色狼面前晃悠是一回事。
哪怕王琳没什么心思,也会生出异心来的,所谓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坏事做完了,随便拉出来一个垫背的,轻轻松松就能把责任撇清。
“人带多了,王琳会有想法,不带兵,他麾下那些丘八会有想法。唉,我还真是挺为难的。”
高伯逸对着侯瑱砸吧嘴说道。
其实侯瑱惊讶的并不是傅伏麾下有三千人,而是这些人居然可以在离自己并不远的长寿县驻扎下来,还不暴露。
如果没有高伯逸暗地里各种关系打通,要保密,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这点就能看出,北齐是一个国家,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力量,绝对比侯瑱掌握的那点实力,甚至是王琳的实力,有不对称和压倒性的优势。
比如说情报,后勤,动员能力,补给能力,都不是自己和王琳这样的势力可以比拟的。所以看起来王琳很强,手握重兵,掌控荆襄。
实际上还差得远。
台面下的实力差距,比明面上的要多得多。
这些实力,就包括了世家的支持。
侯瑱心中暗暗思索,高伯逸一路带自己来,恐怕一方面担心自己背叛,断了郢州的退路,二来也是想一同作战,增进感情。
以便于考察自己,将来能不能进入一个“圈子”。
从这几日高伯逸的表现看,侯瑱觉得这位颇有心思和气度的大都督,似乎在加速组建自己的核心班底。
以便于在将来图谋什么大事!
事实上,高伯逸将来会篡位,这种说法已经属于“半公开”的秘密。除了没有人在公开场合说起这种事情以外,邺城的权贵们,谁不会私下里说几句?
不要说那些“政治动物”,就是侯瑱自己,也是看得明明白白。否则,他为什么要那么热情的接待高伯逸呢?
如果是北齐高氏一族掌舵,那么无论侯瑱怎么努力,能达到的上限,也是极为有限的。因为高氏一族的人,他们能信任的,始终都只有从霸府出来的人。
或者像是段韶这样的姻亲或者高岳这样的宗室。
然而高伯逸要是上位,肯定会大量的启用“自己人”,而过去的那些老人,除了需要斛律光稳定大局外,其余的人,都是一茬一茬的换。
这种机会,一个人一生当中能有几次?
傅伏明明是泰安人,却到荆襄来镇守,还不是因为看到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三人来到长寿县城的签押房之后,傅伏就开始跟高伯逸说起他们在荆襄看到,听到的一些事情,和盘托出了。
“总体而言,王琳和他麾下士卒,比较闭塞,不太喜欢跟荆襄本地士族打交道。
一来是不想在荆襄呆着,二来荆襄本地士族也看不起他们。不过这些人平日里倒也不怎么闹事,他们就是一个封闭的圈子,仅限于襄阳城一带活动,不走远。
只要荆襄其他地方按时把税交上来,一般不喜欢管事。”
高伯逸派傅伏前出荆襄打探情况,其实就是想知道王琳到底对这里的政局介入有多深。从打听到的情况看。
似乎王琳军从上到下,都没把荆襄这块地方当做自己的大本营。
顶多算是临时租的房子。
他们不打算跟这里发生什么交集,其实这些人从上到下,都是盼着回两淮之地。
王琳麾下“兄弟们”的态度,往往就能极大影响他本人的态度。
既然是要谈判,肯定要事先弄清楚水深水浅,要弄清楚对方究竟有什么意图,底线在哪了里,红线在哪里。
明白这些之后,才可以继续往下面谈。
侯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高伯逸做事果然很有章法,什么事情都是预计在前头,等到了那个时候,前面的布置就自然产生作用了。
他对自己的选择有坚定了几分。
毕竟,若是选择一个庸才当主公,那也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傅伏,这样,你带着三千精兵,护送我到汉江边上,不要跟王琳麾下士卒正面冲突。等我跟王琳谈妥之后,你立刻马不停蹄带着人去虎牢关,换上神策军的军服和旗帜,镇守虎牢关!
对外,要打出我高某人的帅旗!等会我就会将我的帅旗给你!”
嗯?
侯瑱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高伯逸。
哪知道,傅伏面色平静的接过高伯逸递过来的虎符,抱拳行礼道:“末将定然不负都督所托。
任何人要过虎牢关,没有都督允许,那就得踩着我傅伏的尸体过去!”
“好,傅将军果然豪气!此番你乃是齐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虎牢关还在,就不会出大事!后面的局面,再怎么难,我也能一点点的收拾回来!”
高伯逸哈哈大笑道。
侯瑱看着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