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伯逸哈哈大笑道。
侯瑱看着这两人的谈话,怀疑他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商量好了作战机会,只有自己才在那里白白担心。
“都督,这是”
侯瑱刚刚开口,就见高伯逸摆摆手道:“侯将军陪我一起去见王琳吧。你该不会以为我真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给一些我完全不熟,不知道深浅的人身上吧?”
那还好。
侯瑱不动声色松了口气,之前他还真以为高伯逸会依托王琳麾下的部众跟周军死磕,现在看来,高伯逸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第1176章 大佬的游戏(3)
长安到潼关的路,实际上并不好走,很多都是崎岖的山路。所以历史上北周北齐决战,大军从潼关出来到洛阳的时候,总是败多胜少。
真正出关中的道路,是走蒲坂城玉璧城一线,穿越鼠雀谷,打晋阳。这条路无论多难,补给相对容易,可以进行持久战。
唯一的麻烦在于鼠雀谷和汾水关,这是天险,人家拦住你就走不过去了!
宇邕坐在颠簸的马车里,摇摇晃晃的几乎想昏睡。全身的肌肉都是酸痛不已,他掀开马车的幕帘,外面都是穿着统一皮甲的周军府兵。
这一战,宇邕共抽调了二十四个军府的府兵,每个军府两千人,共计四万八千人,外加两千宫中宿卫军官,总计五万人。
此外,还有从蜀地和关中抽调出运输辎重的辅兵,共计十万!这些人并非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也是有武器的,只是没有盔甲和军服!
这些人的作用,就是给宇邕麾下精兵做饭,运粮,扎营,占领城池,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用于战斗的,只有五万人!
别看只有“这么一点”人,已经足够打灭国之战了。宇邕觉得用他们来夺取洛阳,已经算是“牛刀杀鸡”。要知道,高伯逸麾下神策军,公开的数字,只有两万人编制。
哪怕其中有水分,夸张一下,三万人就很了不得了。就这么点人,已经可以算是北齐支柱性的军事力量。
天色将晚,宇邕也不想行军太辛苦,于是下令就地扎营。此处乃是河流边上的一座村落,人口不多。如今秋收正是如火如荼的进行,没有人来管宇邕他们怎么样。
或者说这些农夫们已经麻木了。
“传令下去,让宿卫的军官们换上农夫的衣服,帮田里的农夫抢收。”
宇邕对侍卫在身边的小将贺若弼下令道。
“喏,末将这就去安排。”
贺若弼应了一声就走了。
等他离开后,宇邕才轻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莫以善小而不为,善之善也。”
没错,他出兵了,而且是提前出兵!连秋收都没有完成,他就将府兵精锐集结完毕,比原定计划,至少提前了一个月时间。
别看只有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有时候足以决定成败了。
如果按照原定计划,那么。邺城的收割时间,比关中大概会提前十天。也就是说,按道理说,高伯逸会先准备好。
他还不需要辛苦行军!
这样做的话,胜利的天平,就不知道会往哪里摆了。当然,不秋收而提前出兵,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窦毅带着训练的人马,组成“收割队”,负责收割长安周边的麦田。但是,长安之外的地方,情况会如何,那真是不太好说。
两害相权取其轻,宇邕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周军的府兵精锐,那都是当年跟着宇泰打老了仗的人。他们很快在村落边上扎营,宇邕若无其事的在营地里转悠,对着普通的士卒嘘寒问暖的,展示他这位帝王“博大”的胸怀。
作秀了一圈之后,他才感觉有点无聊。装出来的东西,始终都是装出来的。宇邕想的是天下一统,想的是打败劲敌,想的是将宇氏发扬光大。
他哪里能对长期在血海里摸爬滚打的士卒们感同身受呢?这不过是表现出一种姿态罢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不知为何,宇邕想起了当年贴在摘星楼上的一首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句子,据说是高伯逸写下来的。
只是,好像最后还有两句,当时感觉很无聊,就是记不清了。这地方已经被宇直一把火烧掉,里面写的是什么,再也没办法去查看。
稍稍有点遗憾吧!
好像很快,他就会跟这位写“山河表里”的人,在山河表里的洛阳,来一场旷世大战,也不知道是宿命还是讽刺。
“贺若弼?”
宇邕喊了身边的贺若弼一声。
“末将在,陛下有何吩咐?”
“伤心秦汉经行处后面那句是什么来着?”
宇邕好奇问道。
结果就发现贺若弼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简直就像是写着“我他喵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罢了罢了,问你也是白问。”
宇邕无奈摆摆手道。
贺若弼百步穿杨,箭术超凡。然而让他舞弄墨,那确实是太为难他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正当宇邕想回营帐睡觉的时候,一员老将出现在他面前,沉声说出了后面的句子。
“对对对!诶?”
宇邕忽然感觉眼前这人,很眼生啊。
不过如果问出来了,那可就太尴尬了。不过好在这位老将很会看眼色,他拱手对宇邕行礼道:“末将梁士彦,参见陛下。”
啊,原来这位就是从关中最北的地方抽调回来的梁士彦啊!
宇邕“恍然大悟”,他一向爱启用新人,不喜欢用老将。如果这次不是韦孝宽极力推荐梁士彦,恐怕他还会继续将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丢在北方防备突厥。
“梁将军也知道这个么?”
宇邕好奇问道。
“末将虽然在北方,却也听说过齐国高都督的事情,此人相当不好对付啊。”
梁士彦为什么要说高伯逸不好对付?
因为整个周国,整个长安,到处都有高伯逸的传说,这些事情,明显是有人在散播消息。今天说高伯逸小时候就扶老奶奶过马路啊,明天说他长大以后在幼儿园门口义务当警卫。
连他这个长期在军营的人,都听说过高伯逸的一些事情。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高伯逸,或者齐国,在有意识的作宣传。
众口铄金啊,长期这么下去,不危险么?
然而,哪怕知道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件事。从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梁士彦就开始有针对性的收集关于高伯逸的各种消息。
越是了解详细,越是感觉心惊肉跳。
“梁将军,朕知道你有事情要说,随我来,去营帐里说。”
宇邕沉声说道。
“喏!”
梁士彦松了口气,庆幸宇邕并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不然这次带兵出征就危险了。
第1177章 大佬的游戏(4)
周军帅帐内,宇邕面沉如水,看着跪在地上的梁士彦,心中有橘麻麦皮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本宇邕还以为梁士彦有什么高见,结果对方说了半天废话,绕来绕去就一个:不要打洛阳,虚晃一枪,让韦孝宽在平阳地区闹一闹,攻下平阳就收兵。
这能忍?
宇邕花费了大力气,调集了五万能征善战的府兵,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就是为了在洛阳显一显威风,结果你说不玩了?
“梁将军,朕再给你一次机会,把刚才你说的话,再说一遍,想想要怎么说。”
宇邕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怒火。
“陛下,就是再说十次,末将也还是那句话,现在不是打洛阳的时候。”
梁士彦平静的说道。
他担心宇邕听不懂,于是跪地爬行了几步,来到宇邕身边,恳切说道:“当年先帝宇泰率领大军攻伐洛阳,先胜后败,与侯景等人在河阳三镇反复争夺,错失先机。
当年邙山之战之所以会败,就是败在整体战局上。
如今齐国内部掣肘更小,若是末将想得不差,我军定然会与齐军在河阳三镇恶战。只要敌军不出战,拖个十天半个月,我军定当陷入团团围困,别说攻克洛阳了,恐怕连回潼关都难。
望陛下三思啊。”
梁士彦说得诚恳,宇邕皱着的眉头微微舒展。他走了两步,将对方扶起来,轻叹一声问道:“梁将军觉得要如何打洛阳呢?”
宇邕退了一步,还是希望梁士彦能说说心里话。当然,攻打洛阳这个目标,那是绝对不会改变的。至于怎么打,可以商量商量。
“末将觉得我军在洛阳,恐怕占不到便宜。”
略一沉思,梁士彦硬着头皮说道。
其实他真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历史上哪怕到北齐亡国,北周在洛阳也没占到便宜啊!那还是在高玮这种废物的指挥下。如今高伯逸比高玮不知道强了多少个数量级,现在执着于洛阳,那不是欠打是什么?
只可惜,宇邕想的事情,看问题的角度,始终都跟韦孝宽和梁士彦这样的武将有着本质差别。
差别在哪里?
宇邕要的是“势”!
什么叫“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就是可以直观而敏锐的感觉到。
比如说在荆襄之地,北齐的影响力,就是巨大的,哪怕是被王琳占据,北齐的“势”,就会让当地人不自觉的投靠和依附。
然而,在淮南和淮北,却又是另外一幅光景。在这里,南陈的影响力比较强,特别是开了扬州商埠之后,这种趋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
对比的国家不同,接壤的地区不同,“势”的强弱也会变得不同。这些都没有定数。
宇邕想要周国展现自己的威风,打下洛阳,是最快最省力的办法。简单点说,就是周国现在国势“倾颓”,正好今年从突厥那里得到了不少马匹和牲畜,可以打一场战争。
如果能打赢,天下都会震动,对于缓解国内因为灭佛造成的社会动荡,有着极大好处。甚至,也会让陈国重新考虑一下两淮的归属。
这些事情,跟韦孝宽与梁士彦这样的人说,又有什么用呢?
宇邕跟他们的思维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
“罢了,梁将军退下吧,有事朕会叫你。”
宇邕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眼角,对着梁士彦摆摆手说道。这就是下逐客令了,他已然不想再多说什么。
“那末将告退。”
梁士彦站起身,对着宇邕行了一礼,转身便走,只是那背影看起来极为落寞。
“不得心意啊!”
帅帐里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宇邕感慨的自言自语了一句。他一直不觉得自己错了,只是身边所有人都在跟他说:你错了,你错了!
有时候,还真是想一刀将这些人全给砍了!
“河阳三镇么?”
梁士彦的话,宇邕虽然不能同意,但是他还是听进去了几句最关键的,其中一条,就是不能直接攻打洛阳,而是要先扫除外围。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河阳三镇!
只要打通了这里,那么黄河对岸的补给,就可以通过这条路,直接送到围困洛阳的周军大营中!
然而,攻打河阳三镇,却是会给齐军以预警的时间。
其中利弊都非常明显。
还有种办法,就是高孝珩直接投降,然后周军接管洛阳之后,再发兵攻打河阳三镇,打通最近的补给线。
这种办法的弊端就是,一旦战役不顺利,很容易被高伯逸死死困在洛阳城里动弹不得。
如何是好?
“来人啊。”
宇邕喊了一声。
“陛下何事?”
帐外亲兵走进来低声问道。
“你去把贺若弼叫来,悄悄的,别让人看见了。”
很快,贺若弼被找来,居然穿着一身普通士卒的军服。去喊他过来的亲兵也确实是个人才。
其实宇邕只是想低调些,免得军中其他人有想法。
“陛下找末将来可有什么机密任务么?”
贺若弼压低声音问道。
这话直接让宇邕无语了。
“呃,那倒没有。你坐,朕有些事情要问你。”
为了掩饰尴尬,宇邕指了指对面的胡凳说道。贺若弼也不矫情,大马金刀的坐下,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宇邕。
“咳咳咳,是这样的。”
宇邕假咳了几声说道:“此番洛阳之战,你有什么看法?”
看法?
贺若弼想了想说道:“最近末将听到很多人说起这个,不过末将觉得那些话都不需要听。”
贺若弼自信的摆了摆手,还不等宇邕开口,他就继续说道:“无论敌军多少路而来,我军只需要一路打回去即可!
只要能每战都胜,自然可以无往不利。兵家有兵形势一说,如果我们不善于打那种面面俱到的战役,只需要保持一路,来多少敌人我们打多少就行了。”
咋一听,这完全像是个外行说的话。
但仔细想想,贺若弼话语里面包含的军事哲理,颇有深度,值得好好思索。
如果不会打某种仗,那就打自己会打的仗!如果有太多的要点要考虑,那么干脆就什么都不要考虑,只管一路杀过去,保证军队最大的实力不分兵即可。
“嗯,言之有理。”
宇邕同样是摆摆手,示意贺若弼退下。他脑子有点乱,需要好好的思索一番。
第1178章 大佬的游戏(完)
什么叫做“兵形势”?
说白了,就是我带着一只军队杀过去,无论如何你都打不过,说简单,就这么简单。
但是做起来就难了。
其实兵家的几个流派,并没有谁是靠着一招鲜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贺若弼对宇邕说的话,既是对的,又是片面的。
不过,他的话,给了宇邕一个新的启示,那便是:不要分兵!
只要能最大程度的集中兵力,那么,无论敌军怎么凑过来,都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所谓的:任你多路来,我一路打回去。
说起来很简单,只是做起来就难了。
大军都集中在一起,粮道怎么保证?大军每日都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和辎重,战马需要草料喂养。
保证粮道,这本身也是一件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越是深入分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