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陨石落敌营这种事情,都发生了。今夜只是河阳关倾覆,顺便被沙洲冲毁,严格来说,还比不上刘秀呢。
“今夜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可真是够冷的。”
被风一吹,独孤信这才感觉到全身都冷透了,而他的心,却是火热火热的!
宇文邕再猛,猛不过天命!没想到今夜吃了大败仗,居然可以靠老天爷把局面扳回来,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我得去喝碗姜汤暖暖身子。”独孤信冻得发抖,却是喜上眉梢。
第1200章 震撼
外面的天亮了,梁士彦心中的天却黑了!
他顶着黑眼圈从南城城楼的签押房下来,遇到自己的亲兵正在值守,便故作镇定的问道:“现在外面情况如何?”
那名亲兵大概被问得有些懵圈,半天才回过神来,拱手道:“南城的库房都已经打扫过了,齐军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城内情况还算稳定。”
他只字未提河阳关的事情,这件事,现在在周军中已经成为了禁忌!
“嗯,有从河阳关回来的军士么?”
梁士彦沉声问道。
昨日他是玩的一锤子买卖,再加上下大雨,所以南城的大军对楼船攻城的支持并不是很够。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布置,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要知道,穿着盔甲掉黄河里,跟身上捆着石头落水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基本上是掉下去一个死一个,哪怕你是浪里白条,也没办法在水下脱下盔甲吧?
昨夜攻打河阳关的周军士卒,现在大概有些落到沙洲淤泥里面侥幸未死,但是数量也不可能太多。至于那些落水后被河水冲走了,不用说,全凉了。
几千人就这么交代了,令人欲哭无泪。
到现在为止,梁士彦都搞不懂,在黄河中心沙洲矗立了将近一百年的河阳关,为何到了昨夜,就会倒塌呢?
不过是被大楼船撞了一下而已,就倒塌了?
连带沙洲都被河水冲走不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会不会,是中了独孤信的陷阱?
心中无数个问题翻来覆去的想,最后都没有结论。如果这是独孤信的陷阱,那此人就是连韩信都要跪拜的神人了!
更多的可能,昨夜的惨剧,只是一次意外。
一次让周军的军心跌入谷底的意外。
这样的意外有没有发生过呢?
其实山崩地裂没有发生过,但其他的意外,则是不胜枚举。比如说东魏军以绝对优势围攻颍川城,结果多名大将落水身亡导致惨败。
其中就包括侯景都极为忌惮的慕容绍宗!
“唉,时也命也运也!”
梁士彦幽幽长叹了一声。
昨夜的准备不充分么?
突袭不完美么?
将士作战不勇猛果敢么?
其实周军已经做到了应该做的一切,唯独,输给了老天。
来到南城外眺望黄河中央的“河阳关”,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城关早已不见,沙洲也被河水冲走许多,河阳关的面积一下子小了不少。
倒是沙洲中央还有些残余的石块,木料等物,深深扎入淤泥中。这些东西,对于攻打北中城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甚至还妨碍从南城架设浮桥去北岸!
河阳三镇,确实被自己攻下了两处,然而,老天爷开了个玩笑,直接把河阳关冲毁了。打通孟津补给线的梦想,彻底破灭,而且无论再派多少兵马,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了!
周军达到的目的,勉强可以算是不用担心独孤信从背后袭击周军粮道。要是以伤亡来定这场战斗的胜负,周军可以说是惨败!
而且死的都是勇猛的精锐。如果不是精锐,如何能进入大楼船当“突击队”呢?
正当梁士彦浮想联翩的时候,亲兵引着几十个全身黄色淤泥的士卒,垂头丧气的走到自己面前,拱手行礼道:“将军,我们在岸边救回来这些兄弟,其他的,只怕已经……凶多吉少。”
梁士彦发现这些人里面,居然还有一个自己很熟的偏将,于是热情的拉着对方满是淤泥的手说道:“李将军,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梁士彦并未直接参与攻城,他麾下两万人马,很显然不可能像战将一样,论起横刀就上。
那名李姓副将有气无力的对着梁士彦行了一礼,随即心有余悸道:“昨夜,我们按照将军的吩咐,让本地的渔夫做向导,开着楼船避开了那些浅滩和暗礁,顺利来到河阳关。
将军说用楼船撞击河阳关船闸,末将观察了一下,似乎那里离楼船顶层相差不多,甚至还矮一点,于是便按照将军的吩咐,直接下令撞船闸。
果然,齐军毫无防备,被我们杀了个措手不及。”
这名偏将口才甚好,将他们如何攻占河阳关,独孤信如何带着大部队逃跑,他们如何驱赶城关内的齐军等细节,跟梁士彦一五一十的讲了。
说真的,这些全都跟梁士彦事先安排的一模一样。
可以说此战周军的处理,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
“我们趁着大雨肃清城关内的齐军后,正要乘胜追击,攻打北中城。没想到忽然一声巨响,城关地基下的一根木桩居然断了。这也是后来末将才想明白的。
接着我们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城关就开始倾斜,然后倒塌。周围的房子也全都塌陷了,到处都是水。末将掉入水中,不知道呛了多少水,晕了过去。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趴在一根大木头上……”
听到这名李姓偏将的描述,梁士彦感觉自己掌握了城关塌陷的秘密。南城外的外墙,那些垒墙的沙土哪里来的,似乎……也有了答案。
他一时间气结,恨不得直接破口大骂!
独孤信这个无知的家伙,难道他以为河中央的沙土,跟岸上的泥土一个强度?
枯水的时候挖一点泥根本没感觉,然而一旦涨水,那些水就会拼命的往你挖的那些窟窿里灌!
最后被大楼船撞一下,只要一根地基木桩倒下,剩下的很快就会支撑不住的!
梁士彦忽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
如果今夜自己不攻城呢?
独孤信自己在河阳关,会不会……死于睡梦中?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确实是有,而且不小。所以说昨夜的惨剧,还真不是独孤信故意要坑周军,只能说他被逼没办法,不敢出河阳三镇弄沙土加固城防,所以就打起河中央沙洲的主意。
没想到……把勇猛无畏的周军给坑了!
梁士彦有些欲哭无泪。关键是,这一战还真不好向宇文邕交代。
“让将士们下去洗漱一下,喝点姜汤。暂时在南城安顿下来,我向陛下请示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办。”
梁士彦好言好语安慰了那些倒霉蛋们,等这些人全部走了以后,他才紧紧皱起眉头。
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好处理了啊!
如果向宇文邕汇报,说攻下了河阳关,但是城关却被河水冲毁,他会信么?他会接受么?
第1201章 此消彼长(上)
弘农城的一间全是石头垒成的“小院子”里,宇文邕面无表情的看着贴身太监送来的战报,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都是你亲眼所见?”
宇文邕用疑惑的眼神看了贴身太监一眼,这位与他朝夕相处多年的中年太监,瞬间跪下磕头,十分惧怕的说道:“确实是亲眼所见,河阳关完全垮塌,那绝非人力所为。
至于梁将军说的攻克河阳关的事情……奴也多方验证过了,确实如此。包括齐军的几个俘虏,奴也问了,河阳关垮塌,不是独孤信所为,他们对此毫不知情。”
这位太监算是有心人,早就料定宇文邕会问他一些事,所以在南城里多方打探,这才能交差。
要不然,明年的今天大概就是他的忌日了。
“退下吧!”
宇文邕无力的摆摆手说道。
“喏。”
当这位贴身太监缓缓退出房间之后,宇文邕这次暴怒的将桌案上摆着的所有东西全部掀翻在地上!
“岂有此理!凭什么连老天都帮他!”
宇文邕应该生气么?
是梁士彦没想好办法?
还是周军作战不勇猛?
都不是,是老天开了个恶劣的玩笑,他完全不应该生气!
但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生气啊!因为想发火都找不到人来宣泄!
此时此刻,宇文邕心头升起来四个字:如有神助!
他想起了东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刘氏一族和刘秀,北齐高氏一族和高伯逸……宇文邕越想越不是滋味,甚至心中慢慢升起一股恐惧感。
天命,好像在高伯逸那边,至少目前看是这样。志在一统天下的宇文邕,如何会不惊慌。
他不安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觉得不“过瘾”,又带上贴身太监和几个亲兵,上了弘农城的城头。
朝远方看去,南北走向的弘农河河沟(已经干涸)跟东西走向的黄河交错,已经入秋,满地落叶,看上去略有些萧索。
一如他现在的心情。
“嗯?”
微服上城楼的宇文邕,看到正在守城的苏椿,想起来一些往事。
苏家在关中也是响当当的存在,苏椿的兄长苏绰,当年乃是宇文泰最重要的智囊。对方曾经对宇文泰提出“用贪官治理贪官”的先进理念,到了现代,都依然有其可取之处。
苏椿更是文武双全,乃是苏家的武力担当。
这个人由于一直镇守弘农城,长期被长安方面所忽略。宇文邕今日看到了,定然要跟此人多攀谈一番。
“参见陛下。”
苏椿慢悠悠的给宇文邕行了一礼,相对于梁士彦这样在北周没什么根基的人,苏家和韦家一样,在关中可是大户。
到了唐代都占有一席之地,苏椿完全不需要像条狗一样跪舔宇文邕,他只需要表现出适当的礼貌就行了。
这些世家中人就是如此,平日里做事不让你挑出毛病来,有种温吞如水的感觉。但是一旦他们发难,那将会是狂风暴雨!
“免礼,苏将军辛苦了。”
宇文邕假模假样的说道。
辛苦自然是辛苦,不过这句话是客套话,苏椿也看出来了,宇文邕是有事情想询问。
两人来到城头的签押房,宇文邕便看见这里挂满了各种地图,其中就包含有河阳三镇的详细地图,足以见得苏椿是做足了功课的。
“苏将军坐。”
关上门,两人坐定之后,宇文邕这次感慨的问道:“此番攻洛阳,苏将军有何高见?”
他害怕苏椿不说实话,继续强调道:“爱卿畅所欲言即可,朕今日什么话都听得进去。”
皇帝的话当然不能全部听进去,不过看宇文邕的态度,还是很诚恳的。苏椿双手拢袖,对着宇文邕行了一礼说道:“攻略洛阳,首在虎牢关。若是能攻克虎牢关,即可挡住洛阳以东的敌军。
齐军若是想反击,只能走河阳三镇。或者翻越山岭奇袭宜阳。其中河阳三镇为正,奇袭宜阳为辅。
宜阳那边先不用理会,就说河阳三镇,只要陛下掐住了北中城,哪怕是不继续攻打其他两座城池,也没什么关系。”
苏椿说得很平静,娓娓道来,让宇文邕耳目一新!
梁士彦等人,长期在汾河平原(今临汾)与齐军对峙,对洛阳地区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
而苏椿则是被钉在弘农城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烂熟于心。苏椿的观点,更具有建设性。
回想起河阳关被河水冲毁的事情,宇文邕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不过很快,他稳定了一下情绪,谦虚的向苏椿询问道:“愿闻其详。”
“陛下,是这样的。河阳三镇,并非一日建设起来的,三座城池的主次,需要从它们建立的顺序开始捋一捋。”
苏椿继续解释道:“魏国(北魏)建国之初,就设立的北中城,作为攻克关中姚氏的桥头堡。
之后,根据需要,又建立了河阳关,控制黄河河道,最后才建立南城,宿卫京畿。
南城建立不过在孝文帝元宏当政之时,成形最晚,重要性也最低。”
原来如此!
苏椿的思路非常清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罗马人建城的时候,肯定是先建最重要的!由此看来,宇文邕和梁士彦等人,其实都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
因为离洛阳最近,所以南城最重要,那是因为洛阳被定为首都!
然而从整个国家的战略上说,南城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北中城,甚至比不上河阳关!
从一开始,梁士彦的办法,战略上思路就错了。
现在拿到南城,如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还折损了不少精锐。
唉!
千言万语顶不住一声叹息。
“那依爱卿之见,下一步应该如何?”宇文邕没有说河阳关的事情,只是询问苏椿大战略应该怎么走。
“趁着我军粮草尚且充足,军士刚刚出关(潼关)士气高昂,即刻前出洛阳,东进虎牢关,与齐军决战!
只要攻破虎牢关,前面一马平川,我军横扫过去,可夺齐国半壁江山。如此,便如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一样,攻入邺城,只是时间问题。”
卧了个槽!
宇文邕这才恍然大悟,高伯逸真是牛逼得不行,将手里最精锐的部队布置在最要害的地方!
绕来绕去,耍了无数小聪明,宇文邕如梦方醒,他喵的还是逃不过跟敌人在对方预设的战场上决战的命运。
何其苦恼!
第1202章 此消彼长(下)
当高伯逸听到河阳三镇的消息时,他正与王琳带着大军前往荥阳,准备到那里修整之后,再做定夺。
“河阳关塌陷?”
骑在马上的高伯逸,收到独孤信派人送来的战报,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说实在的,他现在的表情,跟独孤信那个时候没有多少区别。
震惊,庆幸,还有侥幸获胜后的空虚感。
“禀告都督,周军确实用大楼船冲击河阳关船闸,不知为何,居然将城关撞倒,末将当时也在城楼上,不知何故。”
这次来送信的,正是当时劫后余生的李姓偏将。他大致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