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此战中被高伯逸安排在荥阳的水次仓,从邺城那边输送过来的粮草,全都被送到了不同的军队手中。杨素做事的秘诀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他的,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不管是独孤信也好,王琳也好,神策军也好,粮草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每日多少,都是定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杨素这样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没有怨言,减少了很多麻烦。
“主公,贺若敦会不会跟我们留了一手啊。我感觉不太像,但是也不能排除吧?”
杨素疑惑的问道。有了贺若敦的消息,他们就对周军的内部情况了若指掌了。别看这点区别,其实两军交战,若是能做到知己知彼,几乎是稳赢不输的局面。
力量天平上一点点小小的砝码,都足以改变战局。
“贺若敦不会说谎的,因为我们是强大的一方,周国是弱小的一方。他能骗我一时,等我回过味来,秋后算账,他的家族就灰飞烟灭了。贺若敦是聪明人,知道要怎么做选择的。”
高伯逸十分笃定的说道。
这个年头的世家,都是极度自私且虚伪的。又喜欢好名声,又要家族长久发展。典型的又要出去卖,又要立牌坊。
“对了,主公应该是还有后手吧。这个贺若敦留在我们这里,貌似也没什么好处,毕竟他跟韩擒虎不一样,不可能真心为我们效力的。
既然不能用,此人又有些真本事,不如杀之。”
杨素做了一个手掌劈砍的动作。
如不能用,则杀之,这是时代的主旋律,大家都这么玩的,只能说杨素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
不过高伯逸不这么想。
任何一笔血债,后面都是需要偿还的。高伯逸才不是个喜欢当债主的人。
“跟我走,让你看一出好戏。”
高伯逸拍了拍杨素的肩膀说道。
二人来到虎牢关城头,只见周敷正带着人清理现场,防备着周军杀一个回马枪,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大都督有什么吩咐?”
看到高伯逸来了,周敷连忙过来打招呼行礼。
“好说好说,把那一百多周军俘虏找来,我要跟他们说话。”
高伯逸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很轻松。其实周敷也很害怕他会下令杀俘。古语有云:杀俘不祥。
中国古文化里有一个观点,就是每当你杀一个人,这件事所造成的后果,就会影响你自身的气运。那些杀人如麻毫不顾忌的人,历史上多如流星一般,其兴也勃,其衰也忽。
如朱温,如石虎,如侯景等等。
周敷也很害怕高伯逸变成那样一个人。而且这百来号人,实在是影响不到什么,又不是胡人,他实在是下不去手。
“放心,杀俘不祥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连贺若敦我都没杀,杀那些士卒又有什么用?”
这种说法很有说服力,周敷微微点头道:“末将这就去把那些人找来。”
周敷做事很干练,一炷香的功夫,那百来号周军战俘,就被神策军的士卒带到跟前来了。
“放心,这么晚把大家叫来,不是来杀你们的。这点肚量,我高伯逸还是有的。”
站在那些战俘面前,高伯逸大度的说道。
这话让那些极度恐惧不安的战俘都放下了戒备,主要是高伯逸的态度很温和,不太像是要搞事情的。
“这样的,我跟你们没有私仇,也知道你们的家都在关中,所以不打算为难你们。
现在天色已晚,明天天亮,我放你们回去,你们可以去河阳三镇的南城,去找梁士彦将军。我吩咐各路齐军都不阻拦你们便是。”
此刻高伯逸说话的语气和声调如同圣人!
世界上有没有这么好的人啊?
这些周军俘虏心中升起一个古怪的想法来。
因为高伯逸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俘虏们回去,定然会把齐军的情况告诉宇文邕。
要知道,战场上一点点的意外,都有可能造成雪崩的溃败!凡是有点脑子的主帅,都不会做放俘虏回敌营的事情,哪怕他不会杀这些人。
“不过呢,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情况。”
高伯逸轻咳一声道:“贺若敦将军,已经投靠我了,他把周军大营的情况,也都跟我说了。你们没有多少兵马了,此战已经败了。接下来,就是被我赶到河阳三镇的南城困守。
你们的退路,已经被我截断,黄河上的那些大船,也都是我的军队在操纵。如果我放你们回去,不过是迟一点收割你们的性命罢了。
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不会像这次一样,会有小命站在我面前再次当俘虏。那样,等于是我推你们入火坑,间接杀死你们。
所以,现在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高伯逸抬起自己的左手,指着身侧道:“喜欢当英雄的,站在我手这边,等会放你们走。你们可以回去跟宇文邕共存亡。那样的话,大家各安天命,谁也别怨恨谁。”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令人无法反驳。真叫做“仁至义尽”了。
这些俘虏都听得动容,不过却没有移动脚步。他们在听高伯逸后面的话。
“不想去冒险的,就安分的待在虎牢关里,战后,你们隐姓埋名,在邺城郊外分一块田,重新娶妻生子,过另外一段人生。待天下一统之后,再回关中去。”
不得不说,高伯逸的第二个方案,非常有诱惑力。这些俘虏的脚底板就像是长了钉子一样,动也不动。
他们中很多人打仗已经打累了,不想再打下去了。一听有退路,脑子里的那根线断掉,再也接不上去了。
“高都督,您大仁大义,我们都佩服之至。只是,在下家中父老都在关中,若是苟活邺城郊外,岂不让家人蒙羞?
对不住了。”
一个身材健硕的周军战俘,直接走到了高伯逸的左手边,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回归周军大营。
可惜,他只有一个人,其他俘虏,虽然一个个面露愧色,却动也不动。
“高都督,在下也想回去。”
接下来,一连走了十多个人。
然而剩下的人,似乎决心甚为坚决,说什么也不挪动一步了。
大概十分之一的人选择回归。
“求仁得仁,我派人现在就送你们一程,等与周军接洽后,他们再返回。”
高伯逸对身边的杨素说道:“你带着一队人送他们走。”
北朝求生实录
第1221章 杀人诛心
第二天天亮,离虎牢关不远的周军大营,已经被加固。周军在这里垒土,形成了一个半月形弧线。周军主帅,周国皇帝宇文邕,手持佩剑,位于防线后方,面色沉静,一言不发。
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的教诲是,回去以后打晕宇文邕先跑路再说!他就没考虑到一个情况,贺若弼才二十岁不到,他哪里敢啊!
带着周军前锋回撤,跟宇文邕合兵一处之后,贺若弼才向宇文邕汇报了前方战况:齐军得到增援,高伯逸带着神策军主力来了,大战在所难免。
贺若弼并没有老爹贺若敦那么看透世情,他心中还有热血,做不到不战而逃这样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和宇文邕是有些相似的。
在得到了前方战报后,热血沸腾的宇文邕,同样激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齐军从开战以来,就像是缩头乌龟一样不出来,被动应对。搞得宇文邕好不恼火。
现在好了,神策军终于滚出来了,这一战只要赢了,所有的战略颓势,都会一扫而空!对此宇文邕非常确信。
逃跑?这种时候谁会逃跑?
其实胜负这种事情,有时候很难说的。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历史上出现得不要太多了。那些所谓的英明睿智,有时候在事后被证明并非最优选项。
东晋桓温攻略蜀地的时候,攻城失败下令撤军。结果一个传令兵将撤兵命令说错了,说成了进攻。一通乱拳下令,反而攻下了城池,让东晋攻略蜀地最终成功,成为了桓温崛起的基石。
宇文邕和贺若弼的“脑子发热”到底是愚蠢还是放手一搏,那要到事后才能证明。
“你父乃是国之栋梁,若是他未死,朕花多大代价,也要将人换回来。”
宇文邕走到贺若弼身边,拍了拍对方肩膀安慰道。这种姿态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贺若弼连忙单膝跪下行礼道:“有陛下这句话,末将今日豁出性命去杀敌,定要助陛下成就一番伟业!”
贺若弼激动的说道。
“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今日你我君臣齐心破敌,朕就不信那高伯逸有三头六臂!”
正在这时,从深秋清晨的阴影中走出一队步骑皆有的小队,举着白旗,不过百余人而已,完全对周军构不成威胁。
“没有朕的命令,不许放箭。”
宇文邕轻声下令道,因为他看见杨素了。这队步骑结合的队伍,领头的正是杨素。
“杨素求见周国皇帝,送还俘虏。”
杨素在阵前大声喊道。
周军弓弩手齐齐将手中的弓弩放下,这阵势明摆着就是送人回来的,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未骑马的那十多人,穿着破烂的周军黑色军服,一看就是俘虏。
“替朕谢谢高都督,等会刀剑无眼,让他自己长点心!”
宇文邕从军中出列,不耐烦的说道。
齐军摆出的姿态很高,一副“仁义之师”的样子,若是将眼前这队人马射杀,难度极小,道义上失分却极大,得不偿失。
还不虚伪的表态一下,捞点政治形象。
“那在下就替高都督谢过周国皇帝,这就告辞。哦对了,等会打起来,我军乃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不杀俘虏的,各位尽可以放下兵器。”
杨素呵呵笑道,对着宇文邕抱拳行了一礼,随即带着骑兵狂奔而去,让宇文邕下令射箭都来不及。
“罢了,又是高伯逸的鬼蜮伎俩。传令下去,今日若有战功斩获,按三倍计算,回到关中,朕绝不食言。”
宇文邕对贺若弼下令道。
命令下去之后,果然,周军士卒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宇文邕走到杨素送来的那些俘虏面前,刚要开口,其中那个最先决定返回的大个子周军,一把跪在宇文邕面前,用狮子吼一般的声音跪下啼血哭诉道:“陛下,我们被俘本有百余人,那高伯逸许诺田产,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回来。
其实末将也不想来,可是!”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用极大的声音愤怒指着贺若弼道:“他们贺若父子二人,与那高伯逸暗中内外勾结,贺若敦这个狗贼已经投靠了高伯逸,要不然,怎么这么多天咱们浴血奋战都没攻下虎牢关呢?
那么多兄弟,都是被这对父子害死!
末将回来,就是要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陛下,切莫相信贺若弼,他跟贺若敦乃是一丘之貉,打算拿着陛下的人头到高伯逸面前摇尾乞怜封侯拜将的!
陛下若是不信,等会在齐军之中,绝对能见到贺若敦,在下这些袍泽都能证明!”
说完,这位周军战俘在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的一刹那,闪电般抽出自己的佩剑,直接抹了脖子!
他如此“诽谤”主官,不管在哪个军队里,无论他说的是不是事实,说完这番话以后也是个大写的死字,还不如自刎当场,以死明志。
如果他不自刎,宇文邕会觉得这厮是中了高伯逸的奸计,或者他本人就是奸细。可是人死为大,这位周军低级军官一自刎,他说的假话也变成了“真话”。
宇文邕呆住了,贺若弼愣住了,周军全军都傻了!
宇文邕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换回贺若敦的话语犹在耳边,半个时辰之后,贺若父子就有洗不干净的通敌卖国嫌疑,简直让人感慨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作为说这话的人,宇文邕本人更是觉得受到了极大愚弄和嘲讽,把他的智商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刚才贺若弼说的话有多么慷慨激昂,现在宇文邕就感觉有多恶心虚伪。
“这位勇士,他说的可是真的?”
宇文邕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回归的周军俘虏。
“陛下……在下不知道,不过那高伯逸确实说贺若敦已经投靠齐国了,所以看在他面子上,放我们回来。其他的,在下什么也不知道。”
这位周军士卒实话实说道。
宇文邕又询问了其他人,多半都是跟这位说的一样,也有人趁机进谗言,说此番攻打虎牢关不利,失败的有些莫名其妙之类的。
本来站在宇文邕旁边的贺若弼,已经被宇文邕的亲卫死死按在地上,只要周国皇帝一句话,这位周国猛将就会立刻被拖下去处死。
“你们在做什么?朕什么时候说要杀贺若将军了?”
宇文邕转过头,对麾下亲兵吼道:“还不快把人放开!”
他走过去把贺若弼扶起来,拍了拍对方身上的灰尘说道:“朕对你父,其实不甚了解。他到底会不会投靠高伯逸,朕心里也没底。但是!”
他看着贺若弼的眼睛说道:“朕对你绝对信任,朕相信,你绝不会背叛朕!”
宇文邕将自己的剑鞘递给贺若弼说道:“那把剑不能用了,剑鞘送给你,宝剑也是要剑鞘的。唯有忠诚,才是保护你的剑鞘,希望你将来和今日一样,忠于周国,忠于朕!”
贺若弼接过剑鞘,含着热泪直接跪下给宇文邕磕了三个响头,一句话也没说。
然而,他们都没想到的是,此时此刻,蒙蒙亮的天色下,从树林里走出来了一位穿周军铠甲的将领,正是贺若敦无疑!
宇文邕和贺若弼再次愣住了。难道,他们都中了高伯逸的挑拨之计?贺若敦只是走失了,并未被俘,更没有背叛周国?
宇文邕心里一松,对着贺若弼轻轻点了点头。
不一会,贺若敦来到军中,来到他面前,脸上很平静,也很疲惫。
“贺若将军昨日是走失了么?怎么现在才回来,你麾下千余兵马呢?”
宇文邕不动声色问道,他麾下亲兵,已经暗暗戒备,就连贺若弼,都隐隐护着宇文邕,似乎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