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588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588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邕不动声色问道,他麾下亲兵,已经暗暗戒备,就连贺若弼,都隐隐护着宇文邕,似乎并不相信他爹贺若敦。

    “昨日全军被神策军数万人绞杀,最后只剩下百余人幸免,末将也被俘了。”

    贺若敦神情灰败的说道。

    “被数十倍于己的敌军精锐围杀,也不算什么,贺若将军辛苦了。”

    宇文邕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已经怒到极点。

    贺若敦对此有所察觉,于是跪下谢罪道:“末将作战不力,请陛下责罚。”

    责罚?

    呵呵!

    宇文邕冷笑着问道:“高伯逸此人,向来心狠手辣,他不杀俘或许是真的,但是放你回来,莫非老虎也会吃素么?”

    老虎会不会吃素贺若敦不知道,他只知道,今天早上高伯逸就跟他说:你可以走了。

    贺若敦担心儿子贺若弼的安危,自然不会留在虎牢关,独自一人上路,不久就来到周军大营,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这个末将并不知道,他只是将末将放了,并未说什么。”

    宇文邕看人识人的本事,还是可以的。刚才他为什么会相信贺若弼,那是因为他相信贺若弼这种直脑子的,要是有猫腻,早就被自己看出来了。

    不是他不可能玩套路,而是他根本不会玩套路!

    但是贺若敦此人……宇文邕一向就不太喜欢,小心思多。更何况,就在刚才,他发现贺若敦脸上表情复杂,眼神闪烁,远不如贺若弼坦荡。

    那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贺若敦为了贺若家,确实暗地里帮高伯逸做事!这次断后乃至这次被俘,都是一手安排的。

    而贺若弼,则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简直就是韩擒虎他们韩家的翻版,只不过这次是反过来了,爹打算跟齐国混,儿子依然在周国当皇帝的亲信大将,两边下注,两边都不得罪!

    无论哪边赢了,贺若家都是赢家,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宇文邕怒极反笑道:“好,好,好,贺若将军果然是公忠体国的典范啊!”

    “来人,拉下去斩了,人头祭旗!让所有心怀不轨之人都看看,这就是背叛周国,背叛朕的下场!”

    宇文邕对着亲兵怒吼道!

    “陛下不可!”

    “陛下冤枉啊!”

    前一声是贺若弼的,后一声则是贺若敦的。

    “你若是想随你父,那就随他去。甚至你现在去投那高伯逸,朕都不拦着你!但是,你不能一面为你父求情,还一面辜负朕对你的信任!贺若弼,你当朕是三岁小孩么!”

    宇文邕愤怒大吼道。

    贺若弼闭嘴了。

    贺若敦也不挣扎了,安静的被宇文邕的亲兵押着下去了。

    一炷香之后,他的人头被人装在盒子里送到了宇文邕面前。

    “朕不想看这个叛逆,直接祭旗!”

    宇文邕一脸恶心的摆了摆手说道。

    整个过程,贺若弼就这样憋屈的在旁边看着,握着剑鞘的手,却只能把手指捏得发白,不敢将宇文邕给他的那把剑鞘扔到地上。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人生也有太多的隐忍与妥协,并不全是意气风发。

    这一刹那,贺若弼好像领悟了昨夜临走的时候,贺若敦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家族的传承,个人的牺牲与妥协,命运的无情捉弄。

    他不是没想过老爹贺若敦死在战场上,也不是没想过被高伯逸杀掉泄愤。

    但是贺若弼绝对没有料到,贺若敦居然会被宇文邕杀死,还杀得让自己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毕竟,贺若弼也感觉,自己老爹很可疑。站在宇文邕的角度说,为了大军的安全,杀掉贺若敦,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你要说宇文邕没给贺若敦解释的机会,那似乎也不是。

    种种迹象看,宇文邕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随便换一个普通的皇帝,他们父子二人,现在早已人头落地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

    贺若弼心中闪过无数疑问,却始终没有答案。事情到底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到底是谁做错了?

    宇文邕?自己?还是老爹贺若敦?

    一时间,之前心中的那些豪气,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全都消散殆尽。

    “贺若弼,军法森严。你父背叛周国,背叛了朕,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希望这些,不要影响到你,朕依然信任你,你也不要让朕失望!”

    宇文邕沉声说道,态度已然没有了之前的亲热和随意。

    其实这也很正常,爹是叛逆,儿子会对自己死心塌地?换谁都会怀疑的吧,宇文邕已经做得很好了。

    贺若弼满嘴苦涩,拱手道:“末将定然不辜负陛下信任。”

    宇文邕微微点头,轻声说道:“下去准备吧,神策军要来了。”

    北朝求生实录

 第1222章 时代不相信眼泪(上)

    清晨的雾气已经散去,虎牢关城关大开,硕大而坚固的城门,带着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如同猛兽张开大口,即将吞噬人命。

    千呼万唤始出来,神策军全军集结于虎牢关,今日终于猛虎出笼,要跟周军生死相搏,一战定乾坤。不得不说,高伯逸其实也是个干脆麻利的,如果有可能一战而胜的话,绝不会跟对手无聊的消磨时间。

    “主公,您放贺若敦离去,是有什么谋划吗?”

    杨素不解问道。

    好不容易抓到一条大鱼,最后却放掉,岂不是功亏一篑?

    对于高伯逸的思路,杨素一直有些跟不上。

    “不过是离间贺若父子与宇文邕之间的计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伯逸不以为然的说道。把贺若敦放了,难道宇文邕见面就会杀对方么?

    呵呵,他可没有那么幼稚。所有的战术,都是为了战略服务的,所有的战略,都是为了最终目的服务的。

    高伯逸的目的,就是打赢这一战,其他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放贺若敦回去,宇文邕心中肯定会不舒服,因为他和贺若弼是立下了军令状的。

    现在贺若父子没攻下城关,反而被齐军打得大败,还被俘了最后给高伯逸“好心”的放了回来。宇文邕又不是圣人,他当然会有想法!

    既然有想法,那么就会对周军的指挥、决策产生影响,从而造成不可知的严重后果。如果宇文邕真的十分大度不去计较,也不去猜疑,会怎么样呢?

    那样的话,就算是宇文邕走运,对高伯逸,对神策军,又没什么大影响!兵不厌诈,反正闲着不也闲着么。

    “周军已经被我们拖得疲惫不堪,放掉那些周军战俘,不过是显示姿态,让他们不再坚定抵抗。至于贺若敦么,只是给宇文邕上点眼药罢了,无伤大雅的。”

    像贺若敦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被高伯逸所招揽,更别说重用了。将其放掉,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又能刺激一下宇文邕,何乐不为呢?

    高伯逸倒是没料到,这个时空的宇文邕,并非前世那个老辣深沉,能独立干掉宇文护的宇文邕,他现在的火候还欠缺了点。

    概括点说,就是因为高伯逸的搅局乱入而揠苗助长了。

    少了那十多年的隐忍,学习,潜伏,现在的宇文邕,意气风发尤胜前世,心机手段却远远不如。

    高伯逸万万没想到宇文邕居然拿贺若敦的人头祭旗!如果他能猜到这一幕,一定会用更毒辣的计策。

    “主公,此战之后,周军难免遁逃,他们会走哪里呢?要是他们原路返回弘农城,这局面还有点不好办了。”

    杨素沉声问道。

    周军退回弘农城,固然是吃了大亏。但是,潼关还在他们手里,只要有个万人的精兵,自保绰绰有余。局面不过是回到宇文泰对抗高欢占据下风那个时代。

    周国倒也没有亡国危机。

    “王琳的人马,已经埋伏在弘农城到洛阳之间的官道两旁。宇文邕若是走弘农城,等于是给王琳送大功而已,我巴不得他走这条路。”

    说完,高伯逸幽幽一叹。

    因为昨夜在审问贺若敦的时候,对方就说,周军若是战败,打算退到河阳三镇的南城固守,然后伺机乘船,送宇文邕和军中大将沿着黄河北上!

    这一段黄河非常湍急,唐代的时候,洛阳输送长安的漕船,起码要损失四成在这一段。但是起码,比被人伏击在路上,要靠谱多了。

    高伯逸左思右想,发现这条线路,还真是周军唯一的一条“死缓”之策。暴死和缓死,若是非要选一个出来,你会怎么选?

    “主公是说,周军会撤退到南城,然后跟洛阳金墉城互为犄角?”

    杨素对这里的地形还是很熟的,他本人就是出自弘农杨氏啊,这里几乎都算是他老家了!

    “你说得不错,这一战,只是奠定局面。但是想着全歼周军,还有点不够看。”

    高伯逸骑在马上,随着神策军大队一起向前。眼前的场地渐渐开阔起来,很明显,决战的地点马上要到了。

    两军决战,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不过如果没有伏击机会的话,双方都会默契的选择一个没有树林,,没有河流,并且地形开阔的场地进行决战。

    因为你不知道对于自己有利的地形,会不会在某种状况下,变成对敌军有利的地形。反而不如拉到一片空地上大家各凭本事互砍来得靠谱。

    “报,大都督!周军在前方三里地列阵,新月形。并且他们临时垒起了土丘,并在上面布置强弩。剩下的卑职不敢靠太近,所以具体的也不太清楚。”

    斥候拱手大声说道。

    情况跟高伯逸预料得差不多。

    假如宇文邕真的带着周军一路逃到南城布置防线,并与洛阳的高演能有效配合,到真有可能会打自己一闷棍!

    现在这样,正好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高伯逸微微松了口气。

    打仗就是这样,尽人事,知天命。自己在战前已经把粮草都调配到位,荥阳的水次仓高速运转。

    各军都轮流上阵,除了独孤信部丧失战斗力以外,其余的部队体力上只能算是热身,还远远谈不上疲惫。

    他将各路人马集中调配,把辅兵算在内,数量已经远远多于周军,战场上的各个节点,都有所把控。

    此战后,修整后的独孤信部会攻打宜阳,王琳部会攻打兵力空虚的弘农城,而神策军则是会围困金墉城,然后拿下洛阳!

    至于退到南城的周军,不过瓮中之鳖而已。

    要是做了这么多功课,都不能打赢周军的话,那高伯逸也无话可说了。

    “杨素,传令下去。此战犹豫不决者,出工不出力者,无论是谁,无论官职多高。战后军法从事,并取消家眷在邺郊的所有福利,并贬为奴隶,入工坊做工到死!

    此战若胜,战功按三倍计算,阵亡者的家眷,我高伯逸养他们一辈子。都把平日里的本事用出来。

    谁今日为我高伯逸流过汗,流过血,我一辈子记得他今日之恩。原话传下去!”

    “得令!”

    杨素激动得浑身颤抖,热血沸腾!

    他一直等待的,不就是这一天么?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

    “命张彪带着刀盾兵从中路突破,不要在意伤亡,要快速突破。”

    “得令!”

    杨素接令又下去了。

    “让李达带着纸甲军从左路包抄,盾牌什么的全都不要用,我只要速度!”

    “得令!”

    ……

    一道道命令下来,神策军如同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一般,大军队形展开,延绵数里宽。高伯逸还让陈真带着人在大阵后方多竖旗帜,以壮声势。

    不要说打,就是光看着,这支军队就很有那股“王者霸气”的味道。

    周军这边,宇文邕黑着脸看着对面的齐军越来越近,心里暗暗有些后悔。

    之前一冲动,把贺若敦给杀了祭旗,现在回想一下,其实可以战后再处置此人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那时候不杀贺若敦,军心绝对会动摇的。特别是自己这里还有贺若父子立的军令状!

    他不可能杀贺若弼,可这事总得有个人出来“背锅”吧?不然军法岂能儿戏?

    贺若敦作为军中大将,此战他定然会指挥一部分人马。若是此人被高伯逸收买(这个可能性不小),战时稍稍放一点水,那么他指挥的那个地方,绝对会成为齐军的突破口!

    宇文邕不敢赌,或者说,孤注一掷的他,早已没了赌博的资本。

    杀了贺若敦之后,他明显能感觉到,大军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了。贺若敦几乎是除了贺若弼和梁士彦以外此战官职最大的周军将领了,连他都能被宰,还有什么人敢懈怠?

    “此战你为先锋,莫要让朕失望。”

    宇文邕转过身对身后的贺若弼说道。

    “喏!末将必当效死!”

    贺若弼拱手道,语气却再也没有了当初希望建功立业的慷慨激昂。

    他似乎在父亲贺若敦被斩的那一刹那,长大了。

    其实人的心理年龄,有时候跟生理年龄没有绝对的线性关系。父母在的时候,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永远有父母顶在前面。

    一旦父母都不在了,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了,这时候,原本的“孩子”,才会真正的长成“大人”。

    一如现在的贺若弼。

    当然,“为父报仇”什么的事情,他从未想过,也不可能去做。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悲剧发生的时候,往往你无力去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切发生。

    这是人生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一如贺若敦对贺若弼说过的,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一不小心,脑袋就掉了。

    手持暴力的人,往往死于暴力,仿佛宿命的轮回。

    齐军来的这一刻,贺若弼的内心反而很平静。

    “咻!”

    宇文邕身边不远的一只床弩射出长矛,不过并未射中目标,只是狠狠的扎在地上,矛杆不断晃动。

    四周劫后余生的神策军兵卒,却仿佛完全没看到一样。他们赤红着眼睛,举着盾牌在死命的朝前冲锋,速度极为惊人!

    从未亲临决战的宇文邕,被对面齐军强大的气势给震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