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6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再次回到签押房的时候,杨素早已正坐在石桌前,翻看着郑述祖留下的那一叠地契,啧啧称奇。
“郑老爷子也真是大手笔啊。他说这些地是荒地,卑职却不这么认为,不信主公可以派人去查查,这些田地,绝对是靠着黄河的良田。”
杨素笑着说道。
“不必查了,肯定是良田。这郑述祖,可不是简单人物呢。”
高伯逸呵呵笑了一下,并未跟杨素解释为什么他这样说。
你以为郑述祖这些田地是白给的么?
想多了啊,郑述祖又不是傻子,今日送出的大礼,以后就算不是千倍百倍的回报,十倍至少是有的。
之前,荥阳郑氏答应组织人力帮忙修建开封县这一段的运河,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那么人力一旦去修运河去了,谁去种田呢?没有人力,一切都是空谈,光有地有什么用?
中国古代早就掌握了精耕细作的办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堆人力。如果一个人种一亩地可以种到极致,那么就不会安排他去种两亩地。
这就是极为简单粗暴的“精耕细作”。
荥阳郑氏眼看家里的劳力不够用了,怎么办呢?借花献佛,交给高伯逸,让那些北周战俘来种地屯田。
而那些失去的土地,将来等郑氏掌握了一定权力后,还会缺土地么?只怕到时候得到的土地,会远远多于今日送出去的。
高伯逸得到了那些良田,产出的粮食,可以直接用来讨伐周国,至于以后的事情,等他当了皇帝再说吧,在此以前,他是没有资格去拒绝荥阳郑氏“好意”的。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双赢”的局面,不存在所谓的“输家”。不过若是真要找一个输家出来的话,恐怕郑大车和高润,就是最倒霉的那两个人了。
没有之一。
“主公,您此番回邺城之后……有何打算?”
杨素压低声音问道。
有何打算?
高伯逸一愣,联想起郑述祖之前的态度,他有点明白为什么很多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了。
根本就没有得到授权,为何鱼赞“胆大包天”就敢私自将高润抄家?
郑述祖为何“无事献殷勤”的给自己良田用来屯田?
杨素此刻为何神神秘秘的询问?
其实只不过是为了一件事情。
那便是:作为主公,你要不要回邺城登基称帝!
别说不可能发生什么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很多权势远不如高伯逸的人,不是一样称帝了么?
虽然结果并不怎么好就是了。
有那么多的先例摆在眼前,假如高伯逸现在称帝,他麾下的狗腿子都能官升一级啊!那是最起码的,说不定还会有人跟着鸡犬升天的!
这种诱惑,哪怕杨素等人不确定,也肯定会去想一想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人之常情。
“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试试倒也无妨的。”
高伯逸若有所思的说道。
试试?当皇帝还有“试试”这一说?
杨素是头一次听到当皇帝可以买“体验票”的。
“你附耳过来。”
高伯逸在杨素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他这才明白高伯逸到底是说的什么意思。
登基称帝,若是直接将小皇帝高潜赶下台,未免太过粗暴,而且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
这些人未必不想高伯逸登基称帝,可是,如果高伯逸吃相太难看了,他们又不站出来阻止,那岂不是证明这些人全是奸臣?
事情不是不能做,起码你做好看点吧?这样直接拆了台子,让那些中枢大臣全都成了“亡国之臣”,情何以堪?
所以提前试试水,就很有必要了。这样试试,高伯逸也能看出来,谁是坚决反对的,谁是半推半就的。
“你先回邺城打前站,嗯,顺便跟鱼赞说说,让他不要再闹腾了,高润的事情,到此为止,等我回来定夺。”
高伯逸将贴身玉佩交给杨素,他担心鱼赞这厮阳奉阴违。这把刀确实好用,帮自己解决了很多不方便去解决的麻烦。不过嘛,等周国灭了,也就不需要鱼赞了。
这厮做的那些事情,完全不留后路,高伯逸想留他一条性命都没办法。
“主公,那在下去了。”杨素接过玉佩贴身放好,高伯逸似乎看到他眼中有难以遮掩的熊熊火焰在燃烧。
“人啊,都是趋利避害的。”
等杨素走后,高伯逸轻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可以想象,如果此次洛阳之战打输了,又是另外一幅光景了。到时候,中立的人会站在敌对的那边,自己的铁杆手下,也会心思动摇,私下里各自找门路。
不要怀疑,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规矩,因为没有人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战斗,他们身后,有自己的家人亲眷,有手下和心腹,甚至还有宗族的约束。
每一个重大选择,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一大家子的成败荣辱。
高伯逸一路走到今日的地位,除了自身努力以外,逆天的气运,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他轻手轻脚的来到一间石屋跟前,小心的推门而入,就看到穿着灰色棉衣的郑敏敏,正坐在窗边写着什么。
这次来虎牢关,高伯逸本来不打算带着她的,结果这个小女人硬是要跟着,还说什么秘书要跟在主公身边,最后高伯逸只好把这家伙带在身边。
一到虎牢关,郑敏敏就劳累得昏睡过去,估计现在只是醒了没多久。
“在写什么呢?”
高伯逸轻声问道,随手将石桌上的一张纸拿起来看。
居然是这次洛阳之战的一份战报!
“这些东西有点乱,有些又没多大用还重复了,我想整理一下,归类,说不定以后有用。”
郑敏敏不好意思的说道,发现高伯逸一直盯着自己,她赌气一样瞪回去,不久就因为羞赧而低下头。
“罢了,你先休息会,我有事跟你说。”
高伯逸坐到郑敏敏身边,轻轻抓起她的手,并不言语。
“是……要侍寝了么?”
郑敏敏颤抖着问道。
她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高伯逸又不要。她熄灭了念头的时候,高伯逸又来撩拨自己,这一上一下的,弄得人十分不舒服。
有时候她真想直接就在高伯逸面前把衣服全脱了,然后对着他大吼:我这妙曼如玉的身子,你要还是不要!
可是又没那个勇气。每次见到高伯逸的时候,这个念头就瞬间被掐灭了。
“如果只是要你侍寝,我不会询问你。”
高伯逸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语气虽然平淡,却带着不可置疑和拒绝的霸气!
“那是为什么?”
“你现在可以有个选择。第一个,就是做我的妾室,然后,你就接触不到这些军机大事了。我会在邺城内给你安排一处幽静的宅院。
等你怀上孩子之后,我会给你一个妾室的名分,嗯,就跟我其他的那些妾室一样。”
听起来好像还可以……却也索然无味。
郑敏敏略微思索片刻问道:“那另外一个选择呢?”
“你还是做现在的事情,只忠于我一人,跟郑家没有任何瓜葛。我也不会把你当成妾室,不会染指于你。
除非哪一天你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再来说。”
做妾以后,就要老老实实的在床上服侍男人,这是时代的规则,高伯逸也不会标新立异。既然是要当女秘书,那就要把秘书的工作做好,不要想着以色侍人。
二者不可兼得。
郑述祖不是想让女儿上位么,高伯逸今日就给他一个面子,来询问一下郑敏敏,想不想当自己的枕边人。
“你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不想再回去了,哪怕是回你给我做的漂亮笼子。”
郑敏敏把小手从高伯逸手里抽出来,双手放大腿上,腰板挺直行了一礼道:“谢谢高都督。”
这个选择没有出乎高伯逸的意料,甚至,有些让人感觉惊喜了。因为这个“实验品”,总算是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发生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了。
“那行,就这么说定了。”
高伯逸站起身,欣慰的点点头。他刚要转身,就听到郑敏敏小声说道:“高都督,你真是个很温柔的男人呢。”
“温柔个屁,我打死过老虎的。”
高伯逸揉乱了郑敏敏的头发道:“走了啊,你早点休息,我们要回邺城了。”
他刚刚走,郑敏敏就兴奋的趴在床上,修长的小腿拍打着床板,把头蒙在被子里。
“啊啊啊啊啊啊!我要被你迷死了,活不下去了!”
北朝求生实录
第1245章 程序的正义(下)
高伯逸一行人,没有在虎牢关停留,更没有去荥阳城的歇脚,而是将高演的尸体用石灰处理后,一起上路,直接回邺城!他们轻车简从,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而神策军仍然是按部就班的回归驻地,浩浩荡荡,每天走到哪里,都有专人蹲守,将消息传回各家。
……
长安城皇宫御书房里,宇文邕看着自己写的一份“罪己诏”,微微点头,至少,看起来还像是那么回事。剩下的,就是交给中书舍人润色了。
而中书舍人作为行走于皇宫内的文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将皇帝下发的圣旨加以润色,然后下发到“大冢宰”那里,让“大冢宰”公布于天下。
这也是周国独有的制度,在北齐,中书舍人下发了圣旨以后,就直接到了尚书府,不需要经过大冢宰这个环节。
当初宇文泰仿周礼改官制,大冢宰,类似于宰相,但却比宰相的权力要大得多!从原理上说,几乎就能完全把皇帝架空,绝对不算吹牛。
类似于后世大嘤的首相制度。
大冢宰在周礼当中,是替周王管理牲口的,引申来说,就是周王将权力完全托付给大冢宰,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大冢宰不仅管理军务,而且还处理政务!
当然,周王有处置和罢免大冢宰的权力,理论上是这样。
只不过在现实中却有个很现实的问题。
大冢宰既管理军务,又管理政务,大权在握,几乎将皇帝吃得死死的。那么皇帝一旦下令对付大冢宰,谁去执行这个命令呢?
大嘤可是皇权被架空的存在,由此可见,这种制度问题极大,只是因为宇文泰威望高,参与制定这个制度的苏绰,又是老政客,所以当时无人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护之前就一直担任大冢宰。
等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后,这种制度就名存实亡了。北周内部运行的官僚制度,变得跟魏晋一雷同,只是行政效率远远不如。
历史上,北周在宇文邕死后,就一直处于内政混乱之中。到了杨坚篡位后,才算是拨乱反正。
如今,担任大冢宰的人……是宇文宪!几乎没有任何实权。
而军权全部由宇文邕本人亲自掌控,而政务,则下放到丞相府,由杨坚总览。宇文泰当初制定的那套乱七八糟的规矩,如今基本上已经被架空。官职和官员都还在,可是这些人却完全没有权力。
“陛下,杨宰辅来了。”
贴身太监在宇文邕耳边轻轻说道。
“嗯,也确实应该来了。”
宇文邕点点头说道:“快传,朕就在这里等他。”
“喏。”
不一会,杨坚迈着沉稳的步伐,对着宇文邕双手拢袖行了一礼道:“陛下,这次带回来的那片纸甲,下面的人已经分析出来了。其他的不过是些纸和皮革做成填充物。
倒是有种东西微臣没有见过。”
杨坚上前一步,将手掌上一片白色带着脏乎乎油腻的厚布放到了御书房的桌案上。
“此布甚厚,不知为何物,倒是有点像是……高昌国那边产的一种帛布,俗称花蕊布。高昌国以此为钱币使用,有些也流传到了长安。”
杨坚对于这种新事物,目光还是很敏锐的,办事也算得力,一片纸甲那么多层,居然让他解析得七七八八的。
这也算是难得了。
“花蕊布么?”
宇文邕看了看这块奇怪的布,微微叹了口气。
“齐国的军备,一直走在我们前面。以前都说,齐国一个校尉的盔甲,到周国这边,可以给上将军用。
如今,神策军一个兵卒穿的纸甲,我们居然都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做的,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宇文邕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听过这句话,一定会大为认同。
“这件事朕会让韦孝宽去查的,你就别管了。来,帮朕看看这份罪己诏如何?”
宇文邕将手边的几张纸递给杨坚。
罪己诏?
乖乖啊!这玩意可是不能随便发的啊!
什么叫罪己诏?这是写给万民看的么?
是,也不是!
名义上,它可不是写给百官和黎民百姓看的。名义上,罪己诏是皇帝写给“上天”看的!
根据“天人感应”的原理,皇帝,也叫“天子”,那是上天派下来,守牧万民的,是不可侵犯的!你跟天子作对,那就是跟老天作对!
可是,那么多的暴君,那么多的昏君,老天也有瞎眼的时候啊。怎么办呢,造反呗,黄巾贼喊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那么,皇帝,嗯,也就是天子,为了继续维护统治,每每出大事的时候,他们就会使出绝招,也就是,下“罪己诏”。
这是皇帝在大声宣告的告诉上天,我做错了,现在来改正,请你原谅,不要换天子!
这样的话,他们就能继续具有执政合法性了。
老天当然是听不见,不过大臣和子民总是能听到能看到罪己诏说啥的嘛。这个时候,识相点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要再闹腾了。
不识相的,皇帝的铁拳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叫“先礼后兵”。
宇文邕此次带兵出击,企图攻略洛阳,最后却落得大败亏输,国内暗流涌动,那是必然的。这年头,哪个世家不得有百把个私军门客什么的。
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也是很能搞事情的。
如今宇文邕准备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