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611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611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今日的架势,杨愔觉得,太后李祖娥或者说她背后的高伯逸,想给邺城各部一个信号:只要你有能力,就有大把的机会,甚至获得信息的渠道,也给你大开方便之门!

    只要你有胆量,有想法,没什么不可能的。

    杨愔不觉得是自己想太多。有时候,一个人的能力,其实是受到“眼界”这种东西限制的。站在二楼的人,哪怕有千里目,也只会被乱糟糟的墙壁挡住视线。

    人一定要站在最顶端,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杨愔就是这么觉得的。

    他瞥了站在班列另外一列最前面的高伯逸,心中不由得感慨。几年前那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如今也可以站在这里指点江山了。

    时间真快,一转眼自己就提不动刀了!

    “诸位爱卿,今日需要商议的事务颇多,诸事请务必简洁。”

    李祖娥清婉的声音从幕帘后面传来,很是稳健!杨愔不知道李祖娥现在是个什么程度的傀儡,不过从对方的表现看,其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臣有本奏。”

    杨愔身后不远处,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高伯逸的忠实狗腿子,宋钦道!老宋据说家有悍妻,养外室的时候后院失火闹起来了,外室的女儿,现在成了高伯逸的养女。

    宋钦道这个贱人无疑是看得很久远的。

    杨愔心中暗暗鄙视,却对这种事情无可奈何。当年,高欢将自己的庶女嫁给他,和今日宋钦道的操作如出一辙!

    可惜,那个女人却给杨愔戴了绿帽。还好高欢为了补偿他,又将嫡女嫁给了他。

    先后两个女儿当老婆,双倍的快乐。杨愔这样的经历,在东魏乃至北齐也算是独一份了。

    也幸好是这样,不然的话,杨愔觉得自己大概很难逃过高洋的毒手。如果不是嫡亲妹夫,高洋会留手?想想也觉得不可能啊。

    一时间杨愔也有些走神。

    “太后,棉花,在晋阳铺开后,产量颇为喜人。现在邺城中的大户人家,有棉被的已然不少。这种东西比皮裘不知道便宜多少倍,但是御寒的能力,去不逊皮裘。

    还可以在田里种植。微臣建议,今后晋阳之地的露田没有树的田地,不可交易买卖,划拨一半用于推广种植棉花,首先用于晋阳镇守大军之军需。”

    可以种植的保暖物,军用,晋阳重镇。

    有这几个关键词在此处摆着,这条建议想不通过都难。不过朝会么,本来就是先易后难,先把能解决,分歧少的问题解决了。

    然后再来讨论分歧大的核心问题。

    只不过,杨愔的感觉依然很不好,因为这样重大的决策,他居然一无所知!晋阳那边,种植棉花的事情,他作为宰辅,居然没有一点参与。

    或者说他的党羽没有人参与这件事。

    这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高都督,此事你怎么看?”

    李祖娥轻声问道,高伯逸似乎都能感受到幕帘后面那道火热的目光。

    昨天在玳瑁楼里玩得很疯,高伯逸真是害怕李祖娥把嗓子喊哑了,今日不能上朝。不过他显然是低估了女人的恢复能力。

    世上哪有被耕坏了的田地呢?累死的牛倒是不计其数。

    “启禀太后,微臣觉得宋尚书所言甚是。晋阳气候适合种植棉花,况且”

    高伯逸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棉花乃是战略物资,将来会严禁卖到别国,安排在重镇晋阳正是合适,在邺城反而会整天提心吊胆。”

    至于棉花为什么是战略物资,其中又有怎样的考量,这些话,不是在这个场合说的。高伯逸说这些,其实也是在不动声色的提醒在场的所有官员。

    棉花的种植,事关国运。任何人想在这上面做章的,都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分量去做这个事。

    免得稀里糊涂的人头落地。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里一个又一个分量不够,但数量却不少的官员站了出来!

    杨愔猛然间回过头去一看,发现不少人都出列了。

    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老实说,在六部里面,有崔季舒在,还有崔昂在,很多相熟的官员,高伯逸的人并不占据优势。

    可是,六部下面,还有很多司曹!

    这些人,成了自己视野的盲点。一不小心,居然很多人都被高伯逸拉拢过去了。

    当然,这些站出来的人里面,说不定有一个两个“一心为国”的,一上头就站出来了。

    但是绝大多数,都应该是高伯逸的党羽!

    这些人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亦是没有冒头跟自己过不去,没想到,他们等的就是今日!

    大意了!

    杨愔这才回想起来,昨晚跟崔季舒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对方说话都是意有所指,现在回想起来,貌似是在暗示自己急流勇退?

    从早上在大街上遇到时,杨愔就感觉,崔季舒一定知道自己还不知道的事情,他应该有独特的消息渠道,只是不知道那是什么。

    “既然诸位爱卿都一致支持,那此事就交给宋卿家了。”

    李祖娥显然是早有准备,应对极为稳妥,就像是事先演练过一样。

    第一件大事,杨愔的亲信都来不及站出来,就已经结束了。很多中立的官员比如崔昂,看到这一幕之后,心中都是暗暗反思。

    从这次朝会显露出的一点点迹象看,好像时代变了啊!不管是讨论的事物也好,还是执掌话题的人也好,都跟原来不一样了。

    好像李祖娥这个太后,堂而皇之的主持商议政务,也没什么不协调了。

    “下一件吧。”

    棉花的事情,一直是高伯逸的人在把持,确实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正在众人心中都寻思应不应该站出来献策的时候,从很靠近大殿门口的位置,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官员。

    这个人,看着很面生啊,他真是邺城的官员么?

    杨愔见到此人一愣,感觉对方应该不是经常在邺城官衙里露面的。可是看着却有那么几分眼熟,究竟是在哪里见过呢?

    “太后,微臣冯子琮,有大事,要向太后建言。”

    冯子琮直接跪了下去。

    南北朝的时候,不流行跪拜的礼节,但是,跪礼却是一直存在的。一旦跪下说话,那说的事情,就不太会是普通的事情了。

    包括杨愔在内,群臣们都是一愣。这才刚刚热身,你就打算赤膊上阵了?

    不至于吧?话说你是谁的狗腿子?

    “爱卿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不必跪在地上说话。”

    李祖娥微微皱了下眉头,昨日跟高伯逸在床上商议的时候,没说有这一茬啊,难道是杨愔的人?

    李祖娥没事的时候,也会记一些重要的朝臣,可是记忆里没有这样的人物。

    只是高伯逸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一句话都不说!难道这是他授意的?

    一时间,李祖娥也有些犹疑不定。

    冯子琮跪在地上,将一份奏折高举头顶,同样也是动也不动。

    “好吧,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吧。此前高都督带着禁军痛击周军,大获全胜,现在齐国无事,你反倒是有事,说便是了。”

    杨愔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

    “太后,微臣有话不得不说。

    昔日,唐尧传位给虞舜,虞舜传位给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如今,主少国疑,强敌环伺。

    西面有周国虎视眈眈,凭着高都督和禁军的出色发挥,才将敌军赶跑,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南面的陈国亦是包藏祸心,随时都有可能渡江发难。

    这些问题,太后尚且不能应对,试问陛下不过是三岁孩童,又怎能应对这些难题?

    试问大殿里群臣,谁心中没有疑惑?他们只是不敢说罢了,可这件事总要有人站出来说!”

    冯子琮站起身,环顾四周,眼神凶狠的看了杨愔一眼,继续说道:“高都督乃是先帝嫡亲姐夫,为齐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是没有高都督,此刻我们早就成了周国皇帝的阶下之囚,岂能像现在这样,商议国事,做人上之人?”

    冯子琮上前一步,继续跪下,然后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大声疾呼道:“请太后以齐国为重,以齐国百姓为重,退位让贤!将陛下的皇位禅让给高都督!

    微臣这么说,全是为了大局,为了齐国,为了天下人!微臣愿意以死明志!”

    说完,冯子琮站起身,快速奔跑,朝着离自己最近的柱子撞了过去。

    这一幕来得太突然,再加上冯子琮之前说话说得很快,群臣们都来不及反应,全都惊呆了。李祖娥更是吓得手足无措,她从来没有想过,居然在高伯逸在场的情况下,有人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说和不说,完全是两个概念。

    正当冯子琮打算撞柱子,一路奔跑过去的时候,一只大脚狠狠的踹在他胳膊上!

    冯子琮只是个弱的小官,哪里能扛得住这么凶狠的一脚。他像是被撞倒的保龄球一样,在地上狼狈的翻滚,最后滚到那根柱子边上,昏厥了过去。

    高伯逸双目赤红,气喘吁吁的站在离冯子琮不远的地方,刚才那一脚就是他踢的。

    “来人,将这个人带下去,到大理寺狱,好好的审问,他背后到底是谁主使,到底是谁在背后陷害本王!”

    高伯逸对着大殿外的卫士怒吼道,那又焦急又暴躁的姿态,很难看出是装的。

    大概是真的吧。如果说要行霍尹之事,冯子琮这样,未免太简单粗暴了,篡位可是个技术活,怎么能像这样搞?

    难道还嫌司马昭的名声不够臭,非要跟他学习一下?

    大殿里瞬间炸锅了!群臣们也顾不得忌讳,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

    “不好了,太后晕过去了!”

    眼尖的人,看到幕帘后面端坐着的那个影子,已经瘫软在椅子上。高伯逸连忙冲进幕帘里,果不其然,高潜吓得哇哇大哭,而李祖娥则是闭目发抖,却没有昏厥。

    这应该是人恐惧到极致时的表现。

    “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快传太医!”

    高伯逸吼了一句。

    冬日的囚牢,日子是很难捱的。又冷又潮湿,如果是从前,冯子琮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还好大理寺狱是国家性质的监狱,关的犯人也不会是一般的犯人。

    所以像棉被这种稀罕货,他反而是比很多平民百姓都提前用上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只是,现在冯子琮却不敢大意,因为他闯下了滔天大祸,能不能安然脱险,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夜已经很深了,他却一直睡不着觉。很明显的,如果今夜没人来的话,那大概下次来人,就是送自己上刑场的。

    冯子琮现在看着一副高人模样,实际上内心慌得一笔。

    正在这时,他看到一直坐在监牢外面的狱卒,不动声色的走了出去!

    有人来了!

    冯子琮心中一沉,刚才那个狱卒,实际上则是暗中“保护”他的,顺便也是一种监视。对方离开,说明“图穷匕见”的时候到了。

    满脸胡须,身材高大,透着野蛮,身穿神策军特有的纸甲。来的人,让冯子琮微微一惊。

    这他喵的是谁?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跟我走吧!”

    来的这位丢下一句话,给冯子琮打开了牢房的门就走了。

 第1252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中)

    冯子琮战战兢兢的跟着那位“大胡子”将领,来到大理寺狱的一间审讯室里。四周挂着的火把,将这里照得里外通透,墙上挂着的各式刑具,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多少人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冯子琮吞了一口唾沫,站在他面前的人背对着自己,那是一个熟悉的背影。

    “都督主公,卑职拜见主公。”

    审讯室的门关上以后,冯子琮想都没想,就直接跪下了。

    “起来吧,唉。”

    这穿着常服的男人转过身来,竟然是高伯逸!

    “我只是让你在朝会上提一下禅让的事情,你又何苦慷慨激昂的演一出戏?”

    高伯逸将冯子琮扶起来,拍了拍对方身上的灰尘说道。

    “主公,计划虽然是那样,但是,卑职想了想,还是应该造成一些轰动才好。现在并非是主公登基的好时机,所以造成的声势越大越好!

    等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了!”

    冯子琮激动的说道。

    自从上次被高伯逸打压之后,他就暗地里投靠了对方!

    这有什么不对么?跟随强者,臣服于强者,这完全没什么问题啊。明知道现在高氏一族已经丢掉了权势,结果还要跟着那条破船一起沉下去。

    凭什么啊?

    不跟着手握重兵,把持朝政的高伯逸混,难道还要陪着死去的高孝珩等人给自己挖坑?

    对于这些问题,冯子琮是看得很透的。

    良禽择木而栖!

    更何况高伯逸从谏如流,听得进去话,跟着这样的人,冯子琮觉得自己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甚至觉得投靠晚了!

    他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有才华的,只是缺少机会。你看,现在机会不就来了么?

    听到他的话,高伯逸沉思片刻道:“你说得也不无道理,只是现在造成的动静有点大,不是很好收场,你可有想过此事如何解决?”

    终于问到这句话了!

    冯子琮等了一晚上,就是在等这句话!

    他心中已经将此推演了无数次,自认为自己的计策应该是天衣无缝的,只要有机会说出来,那么,绝对可以让自己在高伯逸身边站稳脚跟,绝对,他非常坚信。

    白天演戏,所有的表演,就是为了等这句话。

    “主公,卑职已经想好了退路”

    冯子琮凑到高伯逸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说完后一脸期盼的看着对方。

    “嗯,此事颇有可行性,不过,你倒是要吃一些皮肉之苦。”

    高伯逸若有所思的看了冯子琮一眼说道。

    “主公!卑职若是能助主公成就霸业,吃点皮肉之苦算什么!卑职早就有准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