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616部分

北朝求生实录-第616部分

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在这太极殿里只讲道理,不讲武力。请诸位不要因为在下手握重兵而放弃自己的职责,有什么想法,尽可以畅所欲言。”

    他话说完,大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朝臣站出来反对。

    “太后您看,朝堂诸公们都是人中俊杰,亦是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高伯逸笑着说道。

    “楚王所言甚是,请继续说下去。”

    “是,太后。”

    高伯逸再次转过身,目光从一个又一个大臣身上扫过,他深吸一口道:“有个词,叫做千金买骨。是的,王琳和独孤信,他们在齐国里毫无根基,诸位对他们亦是不熟悉。

    可是,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呢?

    他们在看着,为齐国出过力的所谓外人,到头来会不会得到我们的接纳。如果我们只是敷衍一下,那么将来某个时候,他们就会对其他人说:看吧,以前独孤信和王琳都是出了死力什么也没得到。

    现在齐国又是故技重施,你们还听他们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高伯逸看着出列的燕子献,不怀好意的问道:“燕侍中脑子没问题吧?”

    不等对方回答,高伯逸就高声说道:“燕侍中的脑子当然没问题,天下人的脑子更是没有问题,眼睛雪亮雪亮的!

    哪怕我们能蒙蔽他们一时,然而只要看到独孤信和王琳,他们就知道,我们上上下下都是一群过河拆桥的骗子!

    试问,这样的朝廷,如何号令天下人?如何横扫?如何令人信服?”

    他朝前走了一步,盯着燕子献的脸上,咄咄逼人的问道:“燕侍中,如此,还不如回家洗洗睡,对不对?”

    “是是在下考虑不周了。”

    燕子献仓促间行了一礼,急急忙忙的退回序列,模样十分狼狈。

    连还口的勇气都没了!

    真是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高伯逸心中顿时涌起“英雄落寞”“独孤求败”的那种空虚感。

    “楚王言之有理,所以,你觉得,应该如何封赏独孤信跟王琳二人呢?”

    李祖娥的语气比之前稍稍有了些色彩。

    刚才那一刹那,她忽然感觉高伯逸好帅啊!

    “微臣建议册封王琳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春寿阳。

    并允许其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即整个淮南与半个淮北,且授侍中,允许其在宫中行走。”

    高伯逸的话,仿佛石破天惊,吓得太极殿内的众多朝臣几乎站立不稳!

    这一大串的官职封赏,其实有很多都是虚的,比如开府仪同三司,xx郡公,侍中什么的,都是浮云。

    侍中本来权力极大,可前提条件是,皇帝是一个强势皇帝!

    而高潜是儿皇帝,侍中就等于是什么也不是了。至于在宫中行走,完全只有象征意义,王琳很快就会离开邺城去淮南,他难道把脚砍下来留在邺城里“行走”?

    这些职务里面,最大的实职,就是“都督十五州军事”,简称淮南都督!

    依靠这个职务,王琳可以节制北齐南面的各路州郡兵马,哪怕这些郡兵需要打仗的时候才能被组织起来办事,平日里只有一些最基本的骨架,维持县城治安。

    答应了这个条件,就意味着,王琳有权力但基本不会去做,除非谋反去控制扬州的商路!

    太极殿内的众多朝臣们,有种要心肌梗塞的感觉。只怕高伯逸提出对独孤信的任命后,他们就真的会心肌梗塞而死了。

 第1258章 大佬的盛宴(中)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春寿阳,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授侍中,允许其在宫中行走这些或者是实职,或者是虚职,随便拿出来一个,砸到平头百姓身上,都足以砸死人了。

    结果高伯逸居然就可以一口气全丢给王琳!

    为了拉拢这个人,可谓是下了血本。邺城中枢朝臣无不惊骇,若是杨愔还是宰辅,估计要第一个跳出来跟高伯逸打擂台。

    于私,王琳完全不是邺城中枢这一路的人!如果说独孤信在早年,跟北齐的很多老人都有些交情的话,那么王琳就是高伯逸凭着自己的交情生生拉进来的一个人!

    王琳的底子,是南梁的“兵家”,这里的兵家可不是韩信他们信奉的那个,而是南梁地地道道的底层,世世代代都是当兵的,类似于明朝的卫所。

    明朝的卫所有多不靠谱,血淋淋的事实为后人所知。王琳本来这辈子都无出头之日,多亏他姐姐是梁元帝萧绎那时候还不是皇帝的小妾,王琳得以有机会成为萧绎的护卫。

    这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他的前半生,都在为南梁服务。跟侯景打,跟陈霸先打,跟西梁打,可以说稀里糊涂的混着。直到他入主襄阳之后,才算是渐渐蹚出一条路来。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跟在邺城里吃香喝辣的北齐中枢朝臣们有交集呢?

    王琳获得如此多的殊荣,获得如此大的官职,他们当然会不爽!

    然而正因为王琳是高伯逸带到邺城这个圈子里的,所以中枢朝臣们谁不给王琳面子,其实也是间接的给高伯逸脸色看。

    而高伯逸这个人,平时的时候看起来很大方,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是很记仇也很小气的!甚至可以说是眼睛里容不下半点沙子!

    “本王的话讲完了,谁支持,谁反对?反对的人,请站出来,说出你的看法。”

    高伯逸在对幕帘后面的李祖娥行了一礼后,转过身面对众朝臣,换来的是一片沉默。当然不会有人那么傻乎乎的在这种场合跟高伯逸硬顶,只不过,有时候沉默的本身就是某种态度。

    唉!

    高伯逸心中无声叹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居然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莫非,这些人都在站在第一层,而自己是站在第五层的么?

    其实能站在这太极殿开朝会的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又怎么可能会有蠢人呢?蠢人早就坟头长草了。

    只不过,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时候,一件事情明明对国家有好处,明明对大多数人都有好处,然而若是单单对自己有害处的话,恐怕大多数人也会装作看不见这件事。

    人性的规则就是这样死板。

    “太后,微臣觉得,高都督说得很对,千金买骨这种事情,硬是要得。齐国将来是要一统天下的,我们的胸怀可以容纳其他人,更不要说是为我们出过力的人。

    微臣鼎力支持高都督!”

    吏部尚书宋钦道站了出来,还不动声色的给高伯逸使了个眼色。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狗腿子跳出来了,一时间,赞同授予王琳官职的人,似乎很有一些,至少从气势上看,还像是那么回事。

    高伯逸无声的看着自己的党羽“上蹿下跳”,一个个都站出来支持自己,板着的脸渐渐舒展开来。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刚才好说歹说的,就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支持自己,非得按政治的规则来玩,一点意思也没有!

    高伯逸在心中暗暗冷笑,搞掉了杨愔,北方世家这波人,只要不是屠刀放在他们脖子上,最后他们都会妥协的。

    只要反对的人没有牵头的,那么自己在朝堂上则会一呼百应,又有神策军这张正打反打都好用的牌,谁敢捋自己虎须?

    你不反对,那你就是赞同了,我就是要强吃,硬吃!有本事你搞我啊!

    “楚王说得颇有道理,哀家也觉得,不厚赏王琳,不足以树立榜样。李德林,你已经接了相印,今日所有人都在,哀家已经下旨,你来拟旨吧。”

    高洋在的时候,为什么“侍中”这个职务很牛逼呢?因为侍中有给皇帝拟旨的权力!拟旨完了以后,可以绕过尚书令,给全国下旨!

    也就是说,皇帝可以“越级”传达自己的意志。那么作为给皇帝起草圣旨的人,权力就非常大了,理论上,还可以将皇帝的旨意驳回!或者“留中不发”。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权力,实际上,没有哪个侍中敢这么搞。真要这么做,那就是拿自己脑袋开玩笑。

    李祖娥刚刚的那一番话,都是高伯逸告诉她说的,两人事先就已经准备好应对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庭广众下,将承诺给王琳的东西兑现!

    如果这个时候不说明白,那么圣旨流传到邺城官系统里面,再出来的时候,就不知道会多多少东西,少多少东西了!

    听到李祖娥这么说,太极殿内不少人都面色微变,却又不敢造次。这个时候若是跳出来,出了太极殿,就会被高伯逸死死记在脑子里,回头就来清算!

    玛德,大意了!真没有想到,高伯逸还有李祖娥这张王牌!

    “宫人呢?拿房四宝来,李德林宰辅要拟旨了,你们愣着做什么?”

    高伯逸一脸不悦的对站在太极殿旁的小太监说道。

    很快,笔墨找来,桌案椅子一样不少,李德林挥墨如雨,一气呵成。高伯逸走过去看了一眼,果然是自己人,圣旨上的内容,跟他刚才说的一样不少。

    “把圣旨送过去,让太后看一下。”

    高伯逸轻声对站在李德林身边观摩的小太监说道。

    邺南城皇宫外,王琳和他的亲信部下陆纳,潘忠,站在一旁,谁也没有说话。宫门外站着的两个卫士,目不斜视,看也不看他们。

    虽说是无意,不过给人的感觉,就是异常的傲慢。

    气得陆纳几次想骂娘。

    距离他们几十米外的一处,独孤信和韩擒虎二人,同样在等候。不过他们的神态,看起来比王琳他们要从容太多了。

    这年头,最稳固的关系,除了红果果的利益外,就是姻亲关系!独孤信的四女,跟高伯逸是那种关系,二人还有一个儿子高承渊。

    至于不能曝光的独孤伽罗,跟高伯逸亦是有一子高承广。

    独孤信怕啥!

    他难道会怕李祖娥母子这对孤儿寡母?

    他难道会怕邺城中枢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朝臣?

    他怕的唯有高伯逸一人而已。

    高伯逸是什么态度,决定了自己在齐国的地位。在这件事上,独孤信异常自信!不仅如此,将来高伯逸称帝了,自己的外孙,未必不能争一下太子!

    高伯逸看得远,独孤信亦是看得远。

    别看关中现在都是宇氏的天下,等哪天神策军攻入关中,拿下长安,哪里还有宇氏什么事情!

    到时候,关中的那些人,需要寻找新的靠山。

    他独孤信不就是最大的一个靠山么?

    对于今年已经五十八岁的人来说,独孤信已经没有权势上的追求了,或者说,他追求权势,是为了家族,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长安长大的儿子里面没有成气候的,反而是自己丢在邺城的独孤罗,进步很快,沉稳有度。

    不过独孤罗的能力,也不足以支撑独孤家。

    他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正如李祖升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一样。

    等天下一统的时候,独孤家,就会是关中那些世家的旗帜!

    王琳可能会很担心,高伯逸当初的承诺会不会兑现。然而是独孤信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他也懒得跑过去跟王琳搭腔。

    今后的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他都已经看到了。今后投靠齐国的人会越来越多,高伯逸也会慢慢的侵蚀高氏一族的权势。

    从内到外。

    等灭周之日,就是称帝之时。

    到时候四娘子会被封为贵妃,高承渊也会有争太子的资格。接下来就是灭掉陈国,天下一统。到时候,联合关中那些世家,把高承渊送上太子的位置。

    这辈子也就值得了!

    一时间,独孤信想到了很远很远。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绯色宫服的太监走到门口,对着王琳等,拿出一卷黄色的帛书,高声念到:“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封会稽郡公,镇守寿春寿阳,都督十五州诸军事,授侍中,允许其在宫中行走的王都督进太极殿议事!”

    王琳愣住了,陆纳傻了,潘忠激动得快要手舞足蹈,而站在不远处的独孤信,则是满脸不可思议。

    王琳居然封了这么大的官职!几乎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高伯逸这么做,是要千金买骨,还是要卸磨杀驴?

    一时间,独孤信想到了很多。然而,最让他在意的是,王琳的官职和封赏都出来了,那自己的呢?

    这时,只见这位太监和颜悦色的对已经呆滞的王琳说道:“王都督,请吧。此等封赏荣耀,自齐国建立以来,也是头一回呢。”

    他这句话把王琳拉回了现实,其实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他也没有多么在意,只不过,那句“都督十五州诸军事”,不断在脑子里回荡。

    乖乖啊,这个官职,几乎是等于要“裂土封王”了。王琳之前也想过高伯逸到底会怎么封赏自己,甚至对方翻脸不认人,或者表面笑呵呵,背地里耍无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没想到高伯逸这么实诚啊!这么大的封赏,完全是出乎意料啊。或者说自王琳以下,哪怕对他最忠心的陆纳,也没有料到北齐中枢会如此大方。

    一时间,王琳都还没有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主公,快进宫啊。”

    陆纳在王琳耳边不动声色的小声说道。

    “哦哦,好的好的,你们就站在此地,我去去就回。”

    王琳僵硬的面部变得柔和,露出一丝笑容来。不管这事到底有什么蹊跷,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对自己没有坏处?

    跟着那位绯色宫服的太监,王琳的身影消失在了宫门之后。陆纳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中寒光一闪,他咬了咬牙,对身边的潘忠说道:“你现在就去邺城外的营地,然后”

    他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却见潘忠吓得面如土色。

    “你疯了!主公绝对不允许你这么做的!”

    潘忠压低声音嘶吼道。

    他觉得陆纳已经疯了,不可理喻!

    “当年的事情,你或许已经忘了,但是我却还记得很清楚。你做不做,你要是不愿意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