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为了一个不讲情面的酷吏!
酷吏么,总是会不得好死的,因为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高洋死去的那一天,估计就会是自己陪葬的一天。他真的很需要一个衣钵传人,在那一天到来之后,能够照拂自己的子孙。
想到这里,他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
“但是,这些想法都有问题。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驿站起火这件事,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如果不能从这个细节中找到线索,那么破案几乎没有可能。”
高伯逸喝了一口水,顿了顿嗓子说道:“这个细节,就是驿站起火,最先烧起来的地方。”
北朝求生实录
第16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坐牢坐出花)
“最先起火的地方?这又有什么讲究?”毕义云疑惑的问道。事实上,他还真没想到这一茬。
“驿馆的信件,都是放在库房,而库房在大厅的东南角。但起火最先是从哪里起的呢?”
“西北角!”
高伯逸和毕义云异口同声的说道。
“所以矛盾就在这里了。假如你是案犯,你会事先不准备就动手么?会连信件在哪里都不知道?”
剥茧抽丝,只要找到了思路,很快就能揭开案件的迷雾。
“西北角,那是食舍所在的地方。或者说,驿馆住宿的地方,也在那里。”
高伯逸把双手拢在袖子里,一字一句的说道:“那些人,一开始就是冲着梁国使节来的。他们希望梁国使节死在邺城!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烧什么信件。
真正出意外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我叔父太能打了,他们完全没料到一个小小的驿站居然有这等独当一面的扎手点子,导致最后功败垂成。”
梁国使节?这两年梁国政局动荡不堪,陈霸先,王僧辩,二雄争王似乎已成定局。如果梁国使节出事了,谁是最大受益者?
毕义云匆匆起身,他已经被点醒,自然知道后面要怎么弄。
“对了,昨日驿卒有几个休沐的,恐怕不是偶然,可以顺着去查一下。还有,最近辞退的驿卒,也可以查查。对方知道先烧食舍,定然是对驿馆的方位布置很熟悉。”
高伯逸说这话的时候,像是上司交待手下狗腿办事一样。
毕义云恼羞成怒瞪了他一眼,不耐烦的怼道:“这些事情老夫还不需要你来教!”
说完便匆匆离去,只剩下高伯逸一个人在戒律房里风中凌乱。
“真是的,好歹我也是给你帮了忙吧,难道就不能给我换个好一点的房间吗?”
高伯逸在那里无聊的碎碎念。
大约一炷香时间以后,就有个狱卒客客气气的把他引到一间干净的“上房”。
有铺了软垫的胡床,有毯子,封闭式的结构,门一关上,外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门口还挂着一个铃铛,那个客气的狱卒说只要摇铃铛,他们就会随叫随到,需要什么都可以弄来。
吃的喝的,玩具赌具,文房四宝,打发时间的闲书,乃至是有姿色的女囚,这里要什么都可以有!
狱卒走后,高伯逸拍了拍自己的脸,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这回坐牢真是坐出花来了。”
他躺到胡床上,脑子里却是在想这次驿馆大火的事情。
黑衣人里面有几个武艺高强的,最后居然还从舅父手里走脱了!这很显然是军队里的人,而且级别不低,普通军人是弄不到猛火油的。
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对了,动机呢?杀了陈伞苡惺裁春么Γ
那家伙现在可不是陈文帝,就算未来陈霸先建立陈国,在一般人看来,皇位也轮不到陈伞醋
可以说从身份上说,陈伞坏阄Χ济挥校俏裁从腥艘真涔萆彼兀磕训朗峭跎纾
高伯逸脑洞大开,随即发现实在是有点离谱。
梁国现在自顾不暇,王僧辩也没有跟陈霸先翻脸,他怎么能掌控邺城的情况呢?要知道建康到邺城的距离可不近,快马都要好几天。
毫无头绪。
……
邺南城的皇宫书房内,穿着一身黑袍,袖口及衣领都绣着金龙的中年男子,正坐在软垫上。他对面正是跟高伯逸聊过一些话,却没套出什么有用信息的独孤永业。
此刻他身穿便服,恭敬的跪坐,根本没有当初在牢房里的轻佻。
独孤永业真正的身份,是文宣帝高洋身边的中书舍人,乃是对方极为信任的心腹。
中书舍人,职官名,中书省的长官。西晋初设置,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北齐时主管诰令诏敕,可以看做是皇帝身边的秘书;
“陛下,这是毕云义刚刚送来的卷宗。那个高伯逸,我也亲眼见到了,应该跟案子没什么关系。”
独孤永业淡淡的说道,将厚厚一叠纸递给高洋。
一页一页的看,高洋不说话,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喜怒来。
“这么说,毕云义的线索断了?”高洋用指尖敲击着自己的膝盖,若无其事的问道,看起来并不是很生气。
“嗯,有个驿卒今天早上在家被人吊死了,然后就追查不到了。”
独孤永业将另一个卷宗递给高洋说道:“今日上党王(高涣)送来战报,他前些日子已经攻破东关,斩梁将裴之横。他说……”
到这里独孤永业已经停下不说了,因为他看到高洋极力忍耐压抑着怒火。
“将这份战报,交给毕云义,退下吧。”
高洋挥挥手,让独孤永业快滚。
等书房里空无一人时,高洋突然将挂在墙上的宝剑取下来,拔出宝剑在书房里疯狂劈砍!
书桌,胡凳,笔架,陶罐,没有一个剩下,全都被高洋,劈砍,打碎,踢翻。刚才还干净整齐的御书房,此刻早已是一片狼藉!
“竖子!竖子!怎么办事我还需要你这竖子来教么!
你这算什么东西?比得上我的谋算吗?我不是说了吗,攻破东关就停下来,你为什么要送萧渊明去建康?啊?
君子引而不发的道理都不懂,你是不是打仗打傻了!
就算送去建康,你就能在建康呼风唤雨?你打得过陈霸先?”
他举起玉玺就要地上砸,最后深吸一口气,还是忍住了。
那封战报,以炫耀的语气,说自己已经带着大军攻破东关,压迫王僧辩接纳了萧渊明登基的事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当时情况复杂,所以弟弟我就自作主张的办了这件事,现在特来向你“请罪”。
没想到此举彻底破坏了高洋的南侵大计!
把萧渊明捏在手里,然后扼守住东关这个要害,等于是掐住了梁国的脖子。
谁是梁国太子重要吗?既重要,又不重要。
萧渊明这张牌,不打出去威力无比,这不,陈伞痛沓掳韵壤辞蠛停禄氏舴街堑腔唇蔡跫
只要高洋同意萧方智当梁国皇帝,指不定还能从梁国撕下一块肉来。
现在把萧渊明这张牌打出去,等于是箭射出来,再也不具有威慑力。
相反,齐国还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去维持这个“傀儡皇帝”,力量投射的距离太远了!以陈霸先等人的实力,可以很容易重新掌控建康周边的土地,你就是立一个傀儡又有什么用?
立了傀儡也是人家口里的菜!好好一个二桃杀三士的计策,生生被上党王高涣玩成昏招!高洋岂能不气!
北朝求生实录
第17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北齐神探)
高伯逸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坐牢的好条件。
吃喝不愁,有床睡,甚至还可以弄点闲书打发时间。老实说,这种混吃等死的生活,除了不自由以外,还真没什么不好的。
可惜,就算是这样当咸鱼的日子,对他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在监狱里的第二天,当高伯逸美美的睡上一觉,早上吃了碗羊肉羹汤饼(类似于后世的手工面片)之后,毕义云就满脸愁苦的来找他。
“官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高伯逸疑惑的问道,自己这边应该榨不出“油水”了啊,难道这位酷吏大人真是闲的没事了?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随我来。”
毕义云对他微微点头,没有惊动任何狱卒,直接把高伯逸带到了“戒律房”。
“现在我手里有一份文书,你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
毕义云从袖口拿出一叠纸,在高伯逸面前晃了晃,又装进袖口里,然后就这样直直的盯着他,眼神中带着期盼。就连那张一直板着都没什么变化的脸,现在也显得相当柔和可亲。
“我选择不看,可以回牢房了吗?你不要说什么让我在牢里呆一辈子这样的话,有罪没罪,那一位肯定是清楚的。”
高伯逸摇摇头,好奇心杀死猫,他才不会自己往坑里跳。
他的回答似乎并没有超出毕义云的意料,这位北齐大名鼎鼎的酷吏,轻叹一声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齐国伐梁(国)箭在弦上,囚徒,尤其是像你这样粗通拳脚的囚徒,那是要上战场的。
你确实不会一直在牢房里呆下去,但老夫若是想让你以刑徒的身份从军,却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呐。”
毕义云老神在在的抬起头,那张脸上简直就是写了“快来求我”四个大字。
能屈能伸的高伯逸连忙拱手行礼道:“明公有什么事情吩咐尽管直言便是,在下无有不从。”
毕义云满意的点点头,将袖口里那一叠纸交给高伯逸道:“速速看完,此事不可告知他人,连你舅父也不可说。”
这么严重?
高伯逸慎重的接过那叠像是从某个卷宗上抄录的东西,一页一页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近期朝廷发出的政令,收到的战报,边地发来的急讯的誊抄版,毕义云也是花了很多功夫,抗出高洋这张虎皮才弄来的。
其中就包括上党王高涣攻破南梁东关,将手中的俘虏萧渊明送到建康登基的事情。
“如何?”
毕义云是酷吏,但他对战略这方面的东西不是太懂。
“秦穆公当年送晋文公重耳回国继位,还送了五位女子给重耳当夫人,此乃秦晋之好。后面,晋国有没有攻打秦国?”
高伯逸一脸微笑问道。
毕义云岂会连这个都不知道,他瞪了高伯逸一眼道:“这不是明摆着么,重耳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跟秦穆公翻脸,但实际上却是一直在利用秦国的威势在为自己办事,秦国一点好处没捞着。重耳死后,秦晋很快成为世仇!”
“这不就得了吗?难道高涣对那个萧渊明比秦穆公对重耳还好么?为了让萧渊明听话,齐国(北齐)恐怕要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帮这个白眼狼扫除障碍。
好好的坐山观虎斗,变成了骑虎难下,相信皇帝陛下现在应该已经气得发抖了吧。”
高洋昨天确实气得把书房砸了,这件事毕义云也是从宫里的特殊渠道得知的。没想到高伯逸居然靠着一点文案记录能猜出大概,这也让毕义云大为惊讶。
“高涣这一下看似得意,实际上却是让梁国人想起侯景的事情来。梁国内部必然会更加憎恨齐国(北齐)。我看,淮南之地,搞不好齐军要大败。当然,你也别把我的话当真,随口说说而已。”
毕义云点点头,不置可否,主要是高伯逸的话太过于耸人听闻。
“那你觉得,这次驿站大火,谁是主谋?”
“按道理说,高涣是主谋的可能性很大。他肯定想杀死陈伞簿褪橇汗拐摺U庋幕埃汗推牍曰暗拿怕肪屯耆滤溃八拖粼骷涛坏氖虑椋簿湍芎チ耍恍枰恍谋刚骄托小V徊还
高伯逸沉吟片刻道:“只不过这种手法实在算不得什么高明的事情。让一个人静悄悄死去并不难,烧了驿站等于是打了皇帝的脸,对他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估计是有人利用了高涣,做下这件蠢事。”
“你是说……西魏?”毕义云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大统三年(537年),大将段琛攻占宜阳,并命令扬州刺史牛道恒煽动西魏边境居民叛乱。西魏都督韦孝宽用间,使得二人互相猜忌,后被逐个击破,为其所虏。这就是用间的威力。”
此刻高伯逸好似诸葛附身,就像亲眼看到韦孝宽怎么挑拨离间段琛和牛道恒一样,唬得毕义云一愣一愣的。
“齐梁两国交战,于西魏最为有利。他们也有做这件事的动机。至于是不是,查一查就知道。上党王有没有派人回来,接触了什么人。死了的那个驿卒,平日里跟谁接触,有没有突然暴富。
如果没线索,也可以大规模排查,有多少人来邺城不足两年的,逐个审问,总会有收获的。至于那些猛火油,肯定是来自宿卫军的库房,也可以查一下,库存肯定是少了一些的。”
请叫我名侦探柯南,谢谢。
高伯逸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不去看毕云义脸上的表情。
“我带你回去吧,你说得太多,我可得好好想想。”
毕云义一副晕头转向的样子,魂不守舍的将高伯逸送回了牢房。等他又返回戒律房,发现文宣帝高洋已经坐在胡凳上等他了。
“不必多礼。”高洋阻止正要行礼的毕云义。
刚才他就在墙后面偷听,高伯逸的分析,他全都听进去了。
“这小子倒是有些意思。你就按他说的办吧,让杨愔协助你。”
“邺城驿站舍长宋宪(高伯逸舅父),玩忽职守,改迁裨将军(杂号将军,手下一个人都没有),发配郢州充军。其余人等,除高伯逸外,一律下狱拷问。”
高洋一句话就决定了很多人的未来,包括高伯逸的。
北朝求生实录
第18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接踵而至)
“那高伯逸要怎么处理,他可是”毕云义欲言又止。
高伯逸乃是高德政的私生子,俗称野种,连庶子都不如,爹不亲没娘爱,还被家中大妇所不容。
但他终究是高德政的儿子,收拾高伯逸,就是在痛打高德政的脸。
就如同明朝那些朱氏皇亲一般,朝廷的策略就是养猪,他们不能当官不能科